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管理概述

产业管理概述

时间:2022-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2章 工业园区产业管理和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管理研究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大的研究对象上,限定了研究的载体——工业园区;二是具体的研究对象上,限定了研究的内容——产业管理。对于产业管理载体的工业园区,是一个空间经济学范畴的概念,而对于具体研究内容的产业管理,则属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第2章 工业园区产业管理和产业集群

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管理研究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大的研究对象上,限定了研究的载体——工业园区;二是具体的研究对象上,限定了研究的内容——产业管理。对于产业管理载体的工业园区,是一个空间经济学范畴的概念,而对于具体研究内容的产业管理,则属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产业集群既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有着深刻的产业内涵。那么,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研究工业园区,就要从空间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两个角度来明确产业集群同工业园区的关系以及工业园区的产业管理同产业集群的关系。

本章主要是对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进行清晰的界定,通过介绍工业园区同产业集群的内涵,明确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为用产业集群的思路发展工业园区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基础;再通过介绍产业发展管理的内涵,明确工业园区产业管理同产业集群的关系,为用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研究工业园区的产业管理提供理论基石。

2.1 工业园区的内涵

2.1.1 工业园区的起源与内涵

工业园区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战略手段被采用是1945年以后的事情。工业园区(Industrial Park)是二战以来各国通过制定各种工业区域开发政策、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为环境。在日本称为“工业团地”,在香港称为“工业村”,在英国称为“企业区”,主要设立在衰退的内城地区。迄今为止,工业园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给出的定义:工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它具有如下特征:开发较大面积的土地;大面积的土地上有多个建筑物、工厂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和娱乐设施;对常驻企业、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类型实施限制;详细的区域规划对园区环境规定了执行标准和限制条件;履行合同协议,控制与适应企业进入园区,为制定园区发展政策与计划等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

我国学者程玉鸿、阎小培、林耿(2003)认为:工业园区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是指根据地方工业发展水平,为发展区域(国家)经济,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尤其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通过集中配置基础设施并制定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或引导工业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向该地域集聚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工业园区通常具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具有不同的行政、归属规模各异(从l平方公里到100平方公里不等),并以不同等级的城镇为依托。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知,工业园区是一种人为规划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之下规划的为了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目标的特殊的经济活动空间,是区域开发政策的工具。也就是说,工业园区是在政府作用下外生的产物。

虽然各国的工业园区存在形态上大体相同,但是发达国家的工业园区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园区实际有着很大的不同(见表2-1)。发达国家是在城市中心发展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城市压力产生的,政府更多的是使产业从市中心转移到郊区的产业转移过程。而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园区能很好地结合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因此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而被广泛采纳,并且成为发展中地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融入全球市场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我国国内,工业园区不仅承担了国外工业园区的功能,更是增加了促进本地就业、吸引国外资金的作用。

表2-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园区的比较

资料来源: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发达国家的工业园区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很快得到了良性的发展,很多已经在原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有了较强的竞争力,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园区竞争日趋白热化,有的园区不能永续存在甚至连短期发展都存在困难。以我国为例,由于各级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了发展工业园区的作用,导致现在工业园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情况比比皆是。根据浙江省2002年统计显示,全省县级以下的405个工业园区平均建成率仅为19.5%,入园企业共有15648家,平均每个园区不足40家企业,而实际投产企业的平均值更是只有30家。[1]在经济发展程度居于国内前列、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尚且是这种情况,其他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也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为了便于进一步对我国工业园区进行分析,更好地澄清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把我国大陆的工业园区分为两类:一种是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发展本地区经济而人为设立的各级开发区,我们不妨称之为开发区;一种是在当地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地中小企业发展而设立的工业园区,我们称之为特色工业园区。

2.1.2 工业园区的特征

把工业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来的想法是在20世纪初期作为一种规划思路提出来的。1945年以后发展工业园区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1.2.1 工业园区的一般特征

工业园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区或工业区,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工业园区的土地较大,一般超过40平方公里;(2)工业园区内既包括各种建筑和工厂,也包括与之相配套的附属设施,如相应的服务机构、街道、园林绿化、通讯设施、完善的交通设施(公路、铁路、轮船和客货运输服务等)、娱乐设施和日托服务等;(3)工业园区一般对加盟的企业制定相关的措施以控制企业建筑的种类、企业对土地的使用等事宜;(4)工业园区一般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以确定与工业园区发展相关的环境绩效标准和规则;(5)工业园区的管理者负责执行各项合同和管理规定,进行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并帮助新加盟的企业尽快投入运行,同时负责制定与工业园区长期发展相关的各项政策,保护在工业园区投资的客商的投资利益。

不是所有工业园区都完全具备以上特征,由于各个国家及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政策不同,资金实力各异,各个国家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工业园区的基本特征。而且工业园区的发展还取决于开发商的开发动机及其优先考虑的开发内容。工业园区的发展既可以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来领导,也可以由私人企业来开发,这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例如,我国的工业园区就有其自身的特点。

2.1.2.2 我国工业园区的特征

我国的工业园区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如下特征:

(1)独立

工业园区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组织,一般由工业生产区、生产服务区一个综合的生产与生活区域。

(2)综合性

具有生产与生活双重功能。我国工业园区的功能由科学研究区、生活居住区和商业服务区组成,是许多工业园区开发后多功能综合开发,在区内要建设不同门类、不同规模的项目工程。同时,区内的若干建设项目,往往隶属于不同的系统和业主,企业结构以中小型居多,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比例正逐渐增加。

(3)优越性

工业园区往往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园区往往要制定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其首要任务。

(4)密集性

工业园区往往是经济活动密集、招商引资密集、出口创汇和经济效益密集的区域;从园区内企业的性质来看,资金密集型、效益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所占比例较大。

2.2 工业园区的分类

从国际上来看,工业园区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免税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企业区、保税区、工业园区(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工业村、工业团地、科学园区、技术园区、研究园区、技术城等各种形态。这也是工业园区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概念的原因之一。

我国的工业园区,从工业园区本身的产业性质来分,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台商投资区和综合开发区等类型;按其经营性质或主体活动的经济性质来分,包括贸易型、工贸结合型、综合型和开放型等几类;从园区开发主体来看,可以分为以政府为主进行全面的管委会模式,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公司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托管模式以及多层次权属模式。下面我们主要针对我国的情况对各种工业园区作个简单介绍。

2.2.1 从产业性质划分的各种工业园区

2.2.1.1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在经济特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开放城市划出一块较小的区域,集中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服务体系,创建符合国际水准的投资环境,运用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结构,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带动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经济区。目前全国经国务院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达到56个(见表2-2)。

表2-2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2.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地区,它是依托所在城市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采取优惠政策,利用国外高新技术成果和人才,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的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沟通国际和国内市场,与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支柱(见表2-3)。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孵化器、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地带、科学城和技术城,是为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设立的实行特定政策的科技“特区”。它是把高新科技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产业化技术、商业化技术等各个阶段连通起来,展示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并形成良性循环的特定地区。

表2-3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2.2.1.3 保税区

保税区是在一个国家的某个对外贸易便利的口岸城市,划出一定区域,开展国际贸易和保税业务的经济区。保税区主要是一种多功能综合型经济特区,为发展对外贸易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鼓励加工出口、提高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保税区内可以从事进口货物装卸、贮存、转让、包装、贸易、金融、保险、展览、服务、销售、信息咨询等多种业务,区内关税全免,产品100%出口。保税区实行全封闭隔离管理,有设置完善的隔离设施,区内没有居民。其管理体制可大大简化,办事效率可大为提高,可创造出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良好投资环境。

目前我国已经设立了15个保税区,这些保税区成为我国与世界经济重要的连接点。它们分别是最早于1990年建立的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汕头保税区、厦门象屿保税区、海口保税区、大连保税区、青岛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宁波保税区、福州保税区、广州保税区、珠海保税区、天津保税区和深圳保税区。

2.2.1.4 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是在一个地区、城市的对外交通便捷的地方(如港口、机场附近)划出一定区域,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等,结合优惠政策,吸引外国投资,发展以制造、加工或装配出口商品的出口加工业的经济区。

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出口加工区,目前已经建立了包括广州、深圳、武汉、杭州、厦门、成都、昆山、松江、苏州工业园、大连、天津、威海、烟台、北京天竺、吉林晖春在内的13个出口加工区。

2.2.1.5边境经济合作区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在我国实施沿边开放战略中,在内陆边境开放城市或者地区设立的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经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对发展我国同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和睦邻友好关系,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发展的初期,边境经济合作区主要以生活类商品交易、原材料交换为主,出口加工为辅。1992年以来,我国共设立了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

2.2.1.6 台商投资区

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不断扩大,福建省率先成为台商到祖国内地投资地热点。为了推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加快我国改革开放,198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市杏林地区、海沧地区及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未开发部分18平方公里为台商投资区。1992年12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厦门集美地区为台商投资区。截至2009年,国务院批准了4个台商投资区,全部在福建省,它们分别是福州台商投资区、杏林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和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

2.2.1.7 综合开发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上海浦东为代表的综合开发区在我国出现,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上海浦东开发面积200平方公里,港口、工业、贸易、金融、房地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全面综合发展,基础设施齐全,预计人口规模达250万以上,是上海的一个新市区。厦门的梅沧(80~100平方公里)、珠海的西区(448.8平方公里)、苏州中新工业园(70平方公里)等是在城市外围新发展的大型综合开发区。海南的洋浦(130平方公里)则是不依附现有城市独立新建的综合开发区,浙江宁波在北仑建立了土地面积达70平方公里的综合开发区。

2.2.2 从园区主体划分的工业园区类型

2.2.2.1 以政府为主进行全面的管委会模式

管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园区开发建设的主体力量,负责园区的规划、政策制定、项目引进和组织协调工作,并对园区的整体运作负有全面责任

2.2.2.2 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公司模式

因区设企,由政府成立相应的投资开发公司,公司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

2.2.2.3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托管模式

政府将园区的开发经营权授予具有运作能力的企业,由企业负责园区的全面建设,并以若干年的经营权作为其投资回报,园区的所有权仍归于政府,政府在其承诺的若干年后收回经营权。

2.2.2.4 多层次权属模式

园区的归属权和管理权分属于镇、县、市或者国家多级所有,当地政府不直接获得园区的行政管理权和经济收益权,而是从园区产生的品牌效应和带动效应中间接获利。

2.3 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

2.3.1 集群概念的起源

集群(Cluster)是生态学概念,来源于生态学中的种群。种群是指生活在有限空间内或多或少有一致特征的同一类生物个体的集合(伊藤嘉昭,1982)。在现代牛津高级词典(1979)中,集群是指一组在一起发育的相似的事物。以上解释,并没有强调各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只说明了同类元素的聚集在有限的空间内。正是集群的初始定义的宽泛性,让人们在使用集群这一概念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释,进而引加重了人们在认识的混乱。

对集群现象最早的关注源于马歇尔一百多年以前提出的产业区概念,国外学者茨扎曼斯凯(Czamanski,1974)最先将集群概念引入经济学范畴。但直到哈佛大学教授M.波特教授(1990)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并将产业集群和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联系起来,集群才引起了政、学、商界的高度关注,并迅速地风靡全球。

2.3.2 产业集群概念的综述

茨扎曼斯凯和阿伯拉斯(Ablas,1979)提出,产业集群是在所有经济产业中,一簇在商品和服务联系上比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联系强,并在空间上相互接近的产业。

M.波特教授(1990)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通过垂直(买方/供应商)或水平(共同客户、技术、渠道)关系连接的产业。

巴卡蒂尼(Becattini,1991年)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产业区,即以同业工人及其企业簇群在特定地域内大规模自然地、历史地形成为特征的地域性社会实体。

派克(Pyke,1992)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再生产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通常在一个产业内,并且根植于地方社区。

曾忠禄(1996)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支持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波特教授(1998)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定义,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的产业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它不同于科层组织和垂直一体化组织,它是对有组织的价值链的一种替代。

仇保兴(1999)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组织失灵的一种制度性办法。具体地说,小企业集群就是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他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借助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小企业之间建立长久的交易关系不一定需要以契约来维持,而主要通过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作。

盖文启(2001)将产业集群描述为新产业区现象,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大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集聚成群,集聚区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进一步专业化,并在市场交易与竞争过程中彼此之间形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协同创新。这种创新的网络根植并融入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而形成具有较强创新动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创新系统或柔性地域生产网络。

王缉慈(2002)认为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中,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的、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2)提出,产业集群是相互依赖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所、技术提供企业)、中介机构(技术或咨询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联系的网络,与生产链的创造和增值有关。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定义的不同描述既是源于学者们所处的学科不同,研究的角度各异,也体现了产业集群本身的复杂性。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不应有唯一正确的产业集群定义,这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兴趣所在。但是,概念的多样性必将造成人们对概念认识的模糊,影响产业集群的进一步研究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工具的集群政策的使用。所以,在找出学者们都认可的产业集群的共性的基础上,用一个一般模式的概念去涵盖在起源、结构、组织动力和发展轨迹上不太一样的各类集群是非常有必要的。

2.3.3 产业集群概念的重新界定

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的表述虽然各不相同,我们仍能从中找出产业集群具有的并且学者们都认可的产业集群的一些特征。

首先,产业集群内的公司及其支持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性。虽然研究者们没有给出产业集群应该具备的地理范围,但所有研究者现在都承认产业集群各组织机构都必须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上集中。产业集群各个组织机构在特定地理位置的集中能够给集群内的公司带来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地理上的集中可以让集群内的各个企业共享区域内的各种基础设施,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实现了外部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二是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为集群内的各个企业在共享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创造了可能,从而可以享受外部范围经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三是地理上的集中为集群内各个公司在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方面的交流成为可能,能形成良好的氛围,从而更加有利于创新。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各种组织在其所在地区的根植性。产业集群内的公司和支持机构在地理上集中的特性为它们之间的隐性知识交流成为了可能,但如果希望隐性知识的交流成为现实甚至一种常态,还需要集群内的企业具有根植性的特征。根植性是社会学概念,是指集群内的公司和支持机构在文化上融入所在社区,取得文化上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扎根于当地社区,形成企业网络。

产业集群内公司的根植于当地会带来两点好处:一是有利于集群内部各组织之间的非物质联系。即使隐性知识的交流成为现实,更加有利于知识外溢(spillover),从而有助于集群的创新。只有集群内的各种组织根植于当地,各个公司及其支持机构才能形成有机的企业网络,才会形成良好的产业氛围,隐性知识才会有效地传播。二是有利于集群内各组织之间有形的物质联系。集群内各个组织根植于社区,使组织之间可以不仅仅通过契约联系,企业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同样可以成为企业联系的纽带,这样可以节省企业的交易费用,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第三,产业集群内的各种企业之间、各种支持机构之间、企业和各种支持机构之间要有联系。产业集群内的公司不是各种不相干的企业简单的群集,而是处于特定价值链上的企业及其相关支持机构的有机结合。

产业联系包括纵向的联系和横向的联系两个方面。纵向的联系主要是指集群内的企业分别处于特定价值链的各个不同环节,在生产上具有互补性,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关系。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分工有利于创新观念、创新方法的形成,而企业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使整个区域的生产具备了在柔性专业化的特征,提高了区域竞争力,也为单个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纵向联系还包括集群内的企业和各种支持机构之间形成有效的协作关系。没有各种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公司等支持机构的支持,集群内的企业也不可能形成良性、快速的发展。横向联系主要是指集群内的企业在价值链的同一环节组织生产,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有效的竞争和合作,降低了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所要承担的风险,使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具备了同大企业一样的竞争优势。同样,横向联系还包括集群内各种支持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第四,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的创新,能大大提高集群内的企业的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作为单个的小企业其创新能力和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都是非常弱的,很难和大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但从整个集群的角度来看,集群内的企业处于同一价值链,它们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分工协作、竞争合作的关系,并且这些企业根植于特定的地理区域,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产业氛围,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创新,使得集群内的小企业拥有了可以和大企业进行竞争的创新能力,极大的提高了集群内小企业乃至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

第五,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性组织。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及相关支持机构组成的一种特殊的组织,这种组织既不同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组织,也不同于等级制的企业组织,而是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中间性组织是介于等级制企业组织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如图2-1)。威廉姆森(1975)提出中间性组织并认为这种组织形式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图2-1 市场组织、中间性组织和企业组织的关系

产业集群是一种由中小企业组成的有机整体,一方面,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是独立的产权主体,通过市场交易产生联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具有市场组织的特征。另一方面,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是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大大减少了完全市场组织进行交易时所需要的交易费用,又具有层级制组织的特征。所以,产业集群是介于市场组织和等级制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性组织。

所以,笔者在上述共同特性的基础上尝试着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由一群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的在特定地理位置上聚集并根植于该区域的存在着横向和纵向联系的中小企业及其相关支持机构组成的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中间性组织。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中间性组织;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一群处于特定价值链上的中小企业及其相关支持机构;产业集群主体的特点是地理位置集中、根植于所在社区、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产业联系。

2.3.4 产业集群和其他概念辨析

2.3.4.1 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最早出现于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中,在此书中作者第一次建立了有关集聚的一套规则和概念。集聚是指事物在空间集中的过程,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现象,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产业集聚主要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别是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空间转变过程。

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都提到了企业在地理上集中这一特性,并且区域内的企业的都主要是依靠内力自我发展、逐步强大的过程,所以,企业也都具有根植于其所在区域的特征。但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还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处于特定的价值链,它们之间还要存在横向和纵向的产业联系,所有企业及其相关支持机构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产业集聚则并没有提到这一点,但显然缺乏了必要的产业联系,各种企业既由于缺乏非物质联系难以进行有效的创新,也会由于物质联系联系的缺乏而难以降低交易费用。

2.3.4.1 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产业链(industrial chain)是指某种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关联,早在1958年赫西曼《经济发展战略》中就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的产业链的概念。现在,在利于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经济的热潮下,很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和鼓励民间投资时,纷纷提出打造、拉长产业链的战略,这显然是把产业链等同于了产业集群。

虽然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都强调了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仍存在很大的不同。很明显,产业链理论没有空间概念,更没有根植性的内涵。这就使产业链中的各种企业既不会享受到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好处,也因其缺乏必要的隐性知识传播氛围而缺少集群内企业所具备得创新能力。其次,产业集群除了包括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的企业间的横向纵向关系外,还强调了特定价值链上的企业及其相关支持机构的产业联系,而产业链更多的是指企业之间的联系。所以,产业集群比产业链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产业集群战略是比拉长、打造产业链要更为复杂的工作。

2.4 产业集群的分类

对产业集群的分类的研究同定义的研究类似,站在不同角度的人们对产业集群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果不对这些分类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也极易引起人们对集群认识上的混乱。

2.4.1 国外产业集群分类研究评述

M.波特教授按照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间联系,把产业集群分为横向联系(horizontal dimension)的产业集群和纵向联系(vertical dimension)的产业集群。水平划分是指集群由生产类似产品并相互竞争的企业组成。这种划分在集群形成和专业化早期阶段扮演了重要角色。垂直划分是指集群由附属的企业和供应商、服务和客户关系通过网络交互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组成。产业集群的定义是由波特教授给出并修正的,并且该定义成为了在一般意义上学者们认可度最高的定义,而由该定义衍生出来的分类无疑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分类方法之一。

Markusen(1996)将产业集群分成四类:一是马歇尔式产业集群,意大利式产业集群为其变体形式;二是轮轴式产业集群,其地域结构围绕一种或几种工业的一个或者多个主要企业。三是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分支工厂组成;四是国家依赖型产业区。Markusen的分类方法深入人心,很多国内外研究者在研究集群分类时都不约而同的参考了他的分类方法。如国外学者Peter Knorringa和Jorg Meyer-stamer(1998)年在其分类的基础上,把产业集群分为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并分析的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特征(见表2-4)。

表2-4 以Markusen理论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分类

续上表

资料来源:陈剑锋.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8

Markusen的以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特征为分类依据的分类方法除了得到众多国外同行学者的认可,国内也有很多学者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分类,只不过具体分类形式结合我国国情,略有变化而已。

Philip Mccann,Tomokazu Arita和Ian R Gordon(2002)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将产业集群分为纯集聚体、产业综合体和社会关系网络(见表2-5)。

这种分类方法以集群内的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为依据,根据企业在交易过程中节省的交易成本的大小来进行分类。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方法不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产业集群不同于产业集聚,笔者在前面已经给出了集群确切的定义,按照这个定义,纯集聚体和产业综合体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至多是产业集群的萌芽状态或者有可能发展成为产业集群。但按照这种分类方法,他们把不属于产业集群的事物也纳入了产业集群的范畴,暂且不论这种分类方法的实际意义所在,把本来处于争议中的集群形式纳入产业集群的范畴中本身就容易引起对集群认识的混乱。

表2-5 基于交易成本观点的产业集群分类

资料来源:刘善庆、陈文华等.产业集群分类综述[J].企业经济.2005.5: 71-73

2.4.2 国内产业集群分类研究评述

我国学术界针对产业集群分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很多学者都对集群的分类进行了专门的探讨。

仇保兴(1999)根据集群的结构状况,将产业集群分为几种:市场型产业集群,其特征是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平联系来完成生产的“市场型”中小产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小企业为外围而形成的“锥形” (也称中心——卫星工厂型)产业集群;三是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业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混合网络型”企业群落。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综合处也将我国产业集群分成了三类:一是古典的产业集群区——“马歇尔产业区”;二是“龙头+网络”的形式,其特征是龙头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中发挥创新和导向作用、横向支撑作用、纵向纽带作用,众多中小企业和家庭工厂形成为网络状,实现生产社会化;三是以核心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配套形成的产业集群。

王缉慈通过对新产业区的研究把我国产业集群分为以下五类: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智力密集地区、条件优越的开发区、乡镇企业集群而形成的企业网络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网络。

王缉慈教授的这种按照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为依据的分类方法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和借鉴。于树江(2004)将我国产业集群分为五类:一是建立在农村或者乡镇工业基础上的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在科技实业家创业基础上形成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如北京中关村IT产业集群;三是在本地“三来一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如广东东莞劳动密集型集群;四是由外资的配套企业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技术密集型集群),如北京亦庄诺基亚兴网工业园;五是改造后的公有企业经繁衍和集聚形成的产业集群,如青岛海尔、重庆嘉陵摩托车等。王雷也按照这个依据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分类(见表2-6)。

表2-6 我国产业集群分类、特征及典型例证

资料来源: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黄程、符正平在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集群后,依据行业结构集中度及本地生产链的完整程度两个维度,把产业集群分为飞地集群、锥子集群、原子团集群和未来集群,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见表2-7)。

黄程、符正平的分类方法把飞地和原子团纳入了产业集群的范畴,而从严格意义上讲,“原子团”尤其是“飞地”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这种分类方法会使人们对本来已经混乱产业集群的认识雪上加霜。

表2-7 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分类

资料来源:黄程,符正平.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集群的分类及其特征[J].管理评论.2003.6: 59-61

李凯和李世杰根据集群的形成过程和主导因素,将我国的产业集群分为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和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两大类(见表2-8)。

李凯、李世杰的产业集群按照政府介入程度为依据的分类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他们把政府主导的老工业基地如沈阳重大装备制造业纳入集群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这些老工业基地是否属于集群,能否用集群的方法进行分析方面,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的探讨。

表2-8 我国产业集群类型、典型例子、形成主导因素以及主要特征

续上表

资料来源:李凯,李世杰.我国产业集群分类的研究综述与进一步探讨.当代财经.2005.12

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国情,还提出了很多其他的分类方法,王缉慈(2006)在广义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又将产业集群分为两类,基于创新的产业集群和基于低成本的产业集群;按照企业性质,仇保兴(1999)将产业集群分为制造业集群、销售业集群和混合型集群三种类型。按照产业的性质,金碚等(2003)将产业集群分为传统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集群和资本技术相结合的产业集群三类。冯得显(2003)按照集群作用力的不同,把产业集群分为内生性产业集群和外生型产业集群;罗若愚(2002)将根据产业集群存在的形态,将我国的产业集群分为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原生型”产业集群)、广东外向型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及国有企业衍生形成的产业集群。还有很多其他的分类方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2.4.3 简单的结论和启示

不同学者根据学科的不同,基于不同的观察角度,研究服务的目的不同,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分类方式,具体可见下表。不同的分类方式其影响力的大小和准确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分类方式影响力较大,如波特、Markusen和王缉慈的分类方式,很多人在分类的时候都借鉴了这种分类方式,有的则影响力一般。有的分类方式不够准确,如Mccann等和黄程、符正平的分类方式,分别把纯集聚体和“飞地”等经济现象划入了集群范畴,这是值得商榷的。

表2-9 不同的集群分类总结

(续上表)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分析

分类方式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进一步研究和政策制定方面的差异。我们在进行产业集群分类的进一步研究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现实性原则。要重视集群分类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虽然产业集群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式,但不能过于强调集群的分类,为了分类而分类不是正确的学术态度。第二,客观性原则。具体分类时要重视产业集群分类的客观性。产业集群分类不能仅仅根据研究的需求划分,还要尊重集群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把不属于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划入集群的范畴。

2.5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关系

2.5.1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关系

从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这两种事物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在促进当地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建立工业园区的初衷就是各地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扩大就业水平以及调整地方产业结构。虽然在发展工业园区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特色工业园区和很多开发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实起到了上述的作用。而从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产业集群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地区竞争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参与力量,M.波特甚至认为,地区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力量。可见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其次,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在地理上都体现出了地理集中的特性。不管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是我国学者给出的工业园区的定义,我们都可以看出工业园区是政府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建立基础设施、制定优惠政策来鼓励园区内部企业的发展。我国学者甚至给出了工业园区的面积是在1平方公里到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产业集群也是如此,虽然没有学者给出具体的面积,但不管是波特1998年重新给出的定义,还是贝卡蒂尼在马歇尔基础上发展的新产业区概念,也都强调了集群企业的地理集中性。而我国浙江的块状经济产业集群的“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也证实了产业集群应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存在。也正是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在作用、特征上的相似之处,使人们非常容易对二者造成混淆,甚至形成产业集群就是工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就应该构建产业集群的错误认识。

其实,深刻认识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内涵,我们就会发现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完全不同。首先,从形成机制来看,工业园区是外生的,而产业集群从本质上讲是内生的。工业园区是在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设立的特殊边界,是政策的有效载体,其在成立初期是一种组织形态。也就是说,只要政府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起基础设施,为了吸引企业再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工业园区,即使以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工业园区并非都能得到良性的发展。而产业集群则是内生的,产业集群的企业,要发展的产业可以复制,但有些是产业集群发展必不可少东西,例如集群的制度因素、文化因素、企业家精神等因素是很难复制的,必须有集群所在的地区或者社区内部自行产生。外来的企业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只能对集群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该地区内部因素,产业集群强调社会资本在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强调集群所在社区的文化对集群内企业的影响,注重集群内企业的根植性。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认为试图人为地打造产业集群很难取得成功。其次,从产业联系的角度看,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可能存在较强的产业联系,也可能不存在任何的产业联系,而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肯定存在较强的产业联系。例如,在我国,特色工业园区内部的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产业联系,如在具有产业集群雏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浙江块状经济。而我国一般的单纯为发展经济、吸引投资而建立的开发区,则园区内的企业一般没有什么产业联系。产业集群之所以能称之为产业集群,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产业联系。没有联系的企业群落只能是企业扎堆,而不能称之为产业集群。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群都是在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不是所有的工业园区最后都能够发展成为产业集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些工业园区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例如印度的软件生产基地班加罗尔和我国台湾的新竹工业园则是从工业园区转化为产业集群的典型。也有些产业集群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工业园区的形式来进行更高层次的发展。例如意大利的米兰和罗马城之间的普拉托地区原来就聚集着大量的毛纺织企业,后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配套设施完善的占地400多公顷的马可-罗托工业园区。

综上,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某种情况下,二者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融为一体。二者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图2-2 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关系

2.5.2 本书研究对象的进一步界定

从工业园区的角度看,并不是所有的工业园区都能发展而且必须发展成产业集群,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之所以发展工业园区,更多的是看中了意大利新产业区的成功、硅谷的成功以及印度班加罗尔和台湾新竹工业园的成功,他们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有条件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群都会以某种形式入驻工业园区,有的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但还不是很成熟时,为产业集群创造了能使其更快发展的平台,通过建立工业园区的方式实现了产业集群的空间转移。但产业集群也是一种自组织事物,有的产业集群没有地方政府的扶持一样的发展壮大了起来。从这个角度看,本书的研究对象更侧重于地方政府扶持发展的产业集群。

所以,认清了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关系,界定了本书的研究对象,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明确本书的研究内容了。

2.6 产业管理概述

上面内容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明确了工业园区同产业集群的关系,接下来将进一步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工业园区的产业管理同产业集群的关系。

2.6.1 产业的内涵

对产业管理的研究首先要理解和把握产业的含义。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从不同的角度,人们对产业的理解有所区别。

2.6.1.1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在今天的现代经济活动中,产业的这一特点也同样同在。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将产业定义为具有某种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它既不是某一企业的某些经济活动或所有活动,也不是部分企业的某些或所有经济活动,而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一个产业可以由多个企业甚至一两个企业的同类经济活动组成;一个企业也往往不只是从事某项单一经济活动而可能从事包括多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即从事多产业经营。

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第一,从需求角度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第二,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产业应该具有的活动是专指具有经济性质(即为一定的经济目标服务)的各项活动,不包括政治、社会等活动。同时,产业应该具有的经济活动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特征的所有经济活动,而不是某些经济活动或部门经济活动。

2.6.1.2 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

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历史阶段,社会分工以一般分工为主导形式。这种分工只能将人类的生产活动分成比较简单的两大类,例如农业、工业等,形成产业的第一层次。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特殊分工成为主导形式。这种特殊的分工在第一层次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细分,例如将工业细分为基础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业种,这些大类下的业种构成产业的第二个层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产业不断出现,特殊分工的主导形式不断复杂化。这种特殊的分工在第二层次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例如将制造业细分为食品、纺织、造纸、化工、制药、冶金、机械等业种,形成产业的第三个层次。这样,产业还可以继续细分下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2.6.1.3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

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中,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的内涵在不断地充实和丰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在重农学派流行时期,由于手工业依附于农业,尚未形成独立的经济活动,产业主要指农业。在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以后,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主要指工业,而且产业经常等同于工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飞速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引人注目。而且服务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许多新兴服务部门。例如商业、运输业、邮政、家政、咨询、金融、贸易、航运、信息等。这时,产业的含义也在扩展,由重农学派时的专指农业、扩展到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时主要指工业、在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的各产业,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产业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活动,也可以包括流通领域的活动;不仅包括物质资料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也包括非物质资料部门的活动(服务、信息、知识等)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不仅包括生产部门,也包括流通部门、服务部门甚至文化教育等部门。

2.6.1.4 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产业作为经济单位,它既不属于宏观经济所指的国民经济,也不属于微观经济所指的企业经济活动或居民消费行为。它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属于中观经济。

宏观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量,例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投资、总消费、国际收支、货币发行量、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率等,以及总量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例如,企业如何利用有限资源,获取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或家庭如何利用有限的收入购买商品和服务,以获取最大的满足。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以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就是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各种经济技术联系、产业间的联系方式等。

2.6.2 产业的分类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和管理产业活动,有必要对产业进行分类。产业分类就是人们为了满足不同需要而根据产业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特征将企业的各种不同经济活动分成不同的集合。所以,产业研究和分析的目的不同,产业的分类方法也有所不同。产业分类一般的方法有三次产业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和关联产业分类法。从整个区域的高度看,不同的产业分类方法也体现了某一区域不同的产业结构。

2.6.2.1 三次产业结构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西方产业结构研究中的最重要的分类法之一。根据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三个阶段,费希尔(A.G.B.Fisher)最早于1935年在他的一本著作中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但直到1940年,克拉克在他发表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做了详细的划分,并总结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三次产业的划分才得到全世界经济学界的普遍认同。

克拉克把区域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习惯上,将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分别简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按照克拉克的划分方式,第一产业是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自然物的生产,包括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产业是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生产,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除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社会经济活动可以涵盖的第三产业范围内,由于第三产业部门的庞杂,人们在克拉克产业划分的基础之上,对第三产业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主要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主要为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产业。

2.6.2.2 两大部类分类法

两大部类分类法是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而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剖析所采取的一种分类方法。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根据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实物形式上将社会总产品分成两大部类,即将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划为第Ⅰ部类,将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划为第Ⅱ部类;在价值形式上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大部分。

他认为,社会总产品即社会的总生产可分成两大部类:

第Ⅰ部类: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形式的商品;

第Ⅱ部类: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或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形式的商品。

在这两大部类中,每个部类拥有的所有不同生产部门,总合起来都形成一个单一的大的生产部门:一个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另一个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2.6.2.3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就是将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部门分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其中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轻工业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和制革等工业部门;重工业包括冶炼、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化工、机械等工业部门。这种分类方法具有直观、简便、易行的特点。它在研究和安排工业化发展进程方面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例如研究重工业化进程。

这种分类方法源于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曾被广泛应用。中国在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曾使用它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最主要的产业分类工具。农轻重分类法也是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是对两大部类的改进和提高,比两大部类分类法应用更加广泛。

2.6.2.3 生产要素分类法

任何种类的经济活动都要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和知识等。生产要素分类法就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由于不同种类的产品其原材料的构成不同、技术要素要求不同、特征不同、性能不同,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重也不同,因此,不同产业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也不同。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比重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比较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的产业。例如纺织、制革、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产业都是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劳动、知识有机构成水平比较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例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都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比较大的产业。这里的“知识”是广义的知识,包括技术在内。例如,航天、生物、高分子材料、信息、电子计算机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产业。

2.6.2.4 关联方式分类法

关联方式分类法就是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关联方式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关联方式分为多种分类方法,主要包括技术关联分类法,原材料关联分类法、用途关联分类法,方向关联分类法和战略关联分类法。其中,按照关联方式分类最为重要的就是战略关联分类法,这里我们主要讲述这种分类方法。

战略关联分类法是指按照在一国的产业政策中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战略地位划分的产业主要有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先行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技术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所谓主导产业,应同时具备如下三个特征: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影响。主导产业的三个特征是有机整体,缺少任何一个特征都不能成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既对其他产业起着引导作用,又对国民经济起着支撑作用。

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这类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起着引导作用,但未必对国民经济起支撑作用。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群。这类产业往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支撑作用,但不一定能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往往由先导产业发展壮大,达到较大产业规模后就成为了支柱产业,或先成为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既起引导作用又起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然后再发展成为对其他产业不再起引导作用,而只对整个国民经济起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

重点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重点产业的概念比较含糊,缺乏科学性。它可以包括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先行产业、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等。

先行产业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先行产业是指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这类产业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另一类先行产业是指根据国民经济的战略规划需要人为地确定必须先行发展以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即先导产业。广义的先行产业包括狭义的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

非常显然,在区域开发管理中,停留在三次产业结构和农、轻、重等层面是不够的。因为三次产业中,每个产业都包含很多部门,即使工业本身,也可以划分上百个不同的行业。所以,本书的研究将具体到以生产要素和产业关联分类的方法所确定的产业层面。

2.6.3 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看产业管理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政策研究理论。

2.6.3.1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这个概念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得到公认,作为专指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范畴。这里的企业关系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等等。这些关系的变化与发展不仅影响到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影响着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当然也影响着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该理论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而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反映产业资源配置优劣的最终评估标志;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产业组织理论学派的发展都是建立在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2.6.3.2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它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进,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产业结构的研究一般不涉及过于细致的产业分类及产业之间的中间产品的交换、消费和占有问题,所以,可以被看作产业经济学的“宏观”部分。

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等等。产业结构理论除了讨论上述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外,还涉及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型研究。

2.6.3.3 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较产业结构理论而言,它更广泛细致地用精确量化的方法来研究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关系,属于产业经济学的“中观”部分。产业关联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方法解决。投入产出法主要运用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产业部门间,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关系所发生的投入产出关系加以量化,以此分析该国或地区在这一时期内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及特性。它的特点是很好地反映各产业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关联联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的需求量)等。

2.6.3.4 产业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一国或地区产业布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一国或地区的产业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一定区域来进行,这样就形成了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布局结构。产业布局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其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产业布局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和产业布局政策等。

2.6.3.5 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发展理论就是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和发展政策等问题。产业发展规律主要是指一个产业的诞生、成长、扩张、衰退、淘汰的各个发展阶段需要具备一些怎样的条件和环境,从而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依据产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则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例如,一个新兴产业的诞生往往是由某项新发明创造开始的,而新的发明创造又有赖于政府和企业的支持研究和开发的政策和战略。一个产业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同时,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产业也会有不同的发展规律。所以,只有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规律才能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6.3.6 产业政策研究

产业政策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落脚点,研究产业经济的目的就是在找出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来实现预定经济目标。产业政策研究领域从纵向来看包括产业政策调查(事前经济分析)、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政策的实施方法、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产业政策效果反馈和产业政策修正等内容;从横向来看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其作用特征来看包括秩序型(制度型)产业政策以及过程型(行为型)产业政策。

秩序型产业政策是指与产业经济行为有关的规则型产业政策,它一般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或者通过诱导、说服和规劝等方式对产业活动进行干预。过程型产业政策是指对产业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干预的政策,它的作用机理是对产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具体产业要素或产业关系进行定量的变更或者调整,以改变具体的经济变量,从而保证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产业政策的适用范围无论是从纵的还是横的方面看都是相当广阔的。例如,产业发展政策可以包括新技术和新发明的鼓励政策和扶植政策、产业进入政策、产业退出政策、产业转移政策、产业资源配置政策、产业保护政策、产业竞争政策、产业环境政策等。

2.6.4 产业管理内容的确定

管理是指通过行政手段将组织内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产业管理指的是根据产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政策、规制)实现既定的产业目标的过程,其产业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上看,产业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产业管理的第一方面的内容对产业组织的管理,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政策,实现维持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形成的过程。其主要的政策手段包括市场结构控制政策和市场行为控制政策两大类,前者是从市场结构方面禁止或限制垄断的政策,如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控制市场集中度等;后者是从市场行为角度控制各种妨碍竞争和不公正交易行为的发生。

产业管理的第二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产业结构的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政策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管理过程。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产业调整政策和产业优化政策,前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后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管理的第三方面内容主要是指产业布局管理,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布局政策实现对重要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引导和合理调整的过程。其主要的内容包括地区发展重点的选择和产业集中发展战略的制定。

2.7 工业园区产业管理同产业集群

2.7.1 工业园区产业管理的内容

产业管理的内容是指针对各种规模区域的产业管理,对于工业园区的产业管理,产业管理内容就有了其特定的内涵。产业组织管理和产业结构管理都是应该涵盖在工业园区的管理范畴之内,但对于产业布局管理,因为工业园区已经具有了相应的地理内涵,已经确定了相应的地理空间,所以,工业园区的产业管理应该剔除产业布局管理中重点区域的选择内容,那么,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管理将只包括产业集中发展战略的制定。

2.7.2 本书研究内容的界定

本书将着重研究工业园区的产业管理的宏观层面,对于产业管理的微观层面即产业组织的管理,本书将不做探讨。具体来说,本书要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尚未有企业入驻的工业园区,在本书中,我们将其称为“未形成”工业园区,对于此类工业园区,其产业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产业布局管理。由于工业园区已经具有了空间内涵,对于该类园区的布局管理主要是产业集中发展战略制定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为未形成工业园区确定其主导产业以避免地区间的重复建设;二是制定何种产业政策以保证相关产业向该地区集中。

第二,对于现在经形成的工业园区,其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体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两个方面的内容。

2.7.3 本书研究思路的确定

2.7.3.1 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确定方法同产业集群的识别

现在工业园区虽如雨后春笋,呈遍地开花之势。然而,很多工业园区建成之日即是死亡之时,招商引资乏力,有的工业园区甚至根本没有企业入驻,没有达到建立工业园区的初始预期目的。有的工业园区虽然勉强发展了起来,但这些工业园区同其他园区产业结构趋同,存在着恶性竞争,这使得这些工业园区很难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主导产业确定不合理导致的。工业园区的初始形成首先涉及的就是主导产业确定的问题,本书在确定主导产业时,将不再沿袭以前的思路,试图凭空建造一个工业园区,而是以产业转移的方式填充工业园区的产业,通过产业集群的识别,将该地区已经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移入工业园区,由地方政府创造出更加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使集群更好更快地发展。

以识别产业集群的思路确定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的优势有以下三点:一是不会让园区的招商引资成为瓶颈,工业园区建成之日即死亡之时的尴尬局面将一去不复返;二是摆脱了工业园区之间同质化严重的倾向,因为各地的产业基础不同,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一定是不同的;三是产业集群的自组织能力将为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2.7.3.2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产业集群的形成

新建的工业园区存在着诸多问题,已经发展起来的工业园区并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它们存在的问题甚至更多。第一,企业缺乏分工和相互学习、相互依存的机制。由于企业分属不同的行业,企业间的生产没有或很少有关联,这导致企业间各自为政,相互间在业务上的联系很少,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的生产体系,使生产和交易的成本都很高。第二,园区内的配套服务和设施跟不上。除了大型的高科技园区有比较完善的配套服务和设施外,还有很多中小型的工业园区由于产业的聚集度不高,而这些处于分散行业的企业所要求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是不同的。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是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为了理顺园区的产业结构,对现有的园区,主张有条件的工业园区要向产业集群转化。通过对影响产业集群形成因素的研究,找出产业集群形成的源泉,为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提供有效的政策思路。

一旦工业园区向产业集群转变成功,将会有效解决企业间缺乏联系,缺少分工合作的弊端,构建起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有效解决存在瓶颈产业的弊端,产业结构会日趋合理化。

2.7.3.3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集群升级

现在的工业园区还存在着产品附加值低,以“低成本”作为竞争主要手段、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学研”机制尚未完善,大多数工业园区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不是很紧密等问题;而且由于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是很高,科技和生产力的转化之间还有障碍的问题;存在着尚未形成有利于工业园区产业群发展的创新环境等等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工业园区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本书主张以集群升级的思路来指导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升级,在保证产业集群现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嵌入全球价值链,占领价值链的高端,从而解决各个园区之间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解决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集群升级的政策来实现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本书用产业集群思路解决工业园区产业管理的第三个思路。

2.8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阐明了本书要研究的对象以及要研究的具体内容。本章首先论述了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从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了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联系与区别,为以产业集群的理论解决工业园区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铺垫。

本章接下来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介绍了工业园区产业管理同产业集群的关系,提出了以产业集群识别、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升级来解决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确定、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工业园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从而明确了本书的研究框架。

【注释】

[1]数据来源: http://www.zj.stats.gov.cn(浙江省统计信息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