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银行体系多元化发展

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银行体系多元化发展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银行体系多元化发展胡若痴摘 要:在市场持续开放的中国,金融业正朝着主体多元化、业务多样化发展。(二)中资银行业国际化的机遇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提供的机遇。

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银行体系多元化发展

胡若痴

摘 要:在市场持续开放的中国,金融业正朝着主体多元化、业务多样化发展。对当前构成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发展问题,可以运用金融开放的视角,从大胆走出去、审慎引进来、继续对内开放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中资银行应抓住国际化进程中的机遇、并尽量规避国际化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理性对待外资银行进入产生的利弊、不一味依赖外资进入来促进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并注重维护金融产业安全;此外,政府应制定更加科学宏观经济政策,以便更有效地引导民间资本在银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开放 国际化 产业安全 民营资本

从192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到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再到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无不昭示着: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稳定高速增长,依赖于能否有一个健康有效的、稳定的金融体系,而金融稳定的核心就是银行系统的稳定。因此,金融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就是银行业的改革和创新,而当前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后,面临着国内外一系列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尤其是处于全球经济疲软、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升级变化的特定时期,中国的银行业如何在经济开放程度和全球化水平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得以良性稳健发展,更是关系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条件。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在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金融开放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要实现我国银行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就应允主体多元化发展,允许银行金融资源、产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跨体制流动和配置,从而更好地为推动经济稳定发展服务。因此,中国银行业的繁荣发展绝不能单纯依靠中资银行在本土的发展、更应勇于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战略,同时应适度引进并监管好外资、引导好民营资本,使多元化的银行主体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共同为更好地促进我国银行业良性发展发挥作用。

一、抓住机遇、注重中资银行的国际化

(一)中资银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中资银行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步伐逐渐加快。中资银行业海外资产在1985年时还只有90余亿美元,但到2010年已超过了2 700亿美元,中资银行业的海外机构数量已超过1 200家,业务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覆盖32个国家及地区,涉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的业务范围。可以说,无论是机构设置、经营模式、服务理念,还是产品业务、营销渠道等各方面的国际化水平和程度都大幅提高。银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资银行已渐次实现了结算功能、融资功能的国际化,正向资产管理功能的国际化方向努力。二是走出去的形式由开设机构到设立机构和兼并收购并举,且通过开放股权实现了资本来源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三是工、中、建三大国有银行充当中资国际化道路的排头兵。

当然,我们还必须意识到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水平仍然不算高、国际市场渗透程度不够,业务结构和客户构成都需优化;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银行竞争,其综合服务能力不足的缺陷,增加了国际化战略实施的难度。

(二)中资银行业国际化的机遇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提供的机遇。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从资源禀赋型发展到投资型发展,急需要内部经济结构转型与外部战略空间拓展的结合,以期实现内外部的均衡发展。而中国银行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理应走出去以顺应和支持这一发展阶段的战略需求,既可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自身地区结构优化和均衡配置问题,又能很好地服务于开放型经济下的“走出去”战略、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

其次,开放型经济下“中国购买”产生的极大市场需求。以并购、成立合资企业或与外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等为主要对外直接投资形式的中国企业海外扩张,其速度日趋加快、范围也越来越大。对外投资的迅速扩张急需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推进金融市场开放、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以满足为它们提供全方位产业链金融服务的需要。另一方面,近几年来,令西方以及亚洲各国为之惊叹的在海外旅游、购房和消费扫货、具有超强购买能力的中国富裕阶层,出境经商留学、探亲日益频繁的中国居民,以及投资移民为主的中国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等客户群体的出现,都急需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扩大信用卡消费、转账支付、消费信贷等跨境金融服务范畴,提高全面优质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水平以满足其需求。

再次,对外贸易大国地位的巩固产生的强烈需求。2009年开始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导致对中资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要求中资银行根据重要客户需求进行国际化发展,以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务。

另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需要。人民币跨境结算、境外融资和离岸市场的发展等,都需要有较强的国际化银行体系作支撑。中资银行作为重要的人民币资金流通渠道和参与交易对象,拓展全球范围的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的国际化战略,可以发挥本币优势,为境内外客户提供优质而有保障的人民币业务和服务,有力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也为中资银行树立国际市场上的服务品牌。

二是后危机时代外部经济环境提供的良机。首先,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的银行体系遭受重创、损失巨大,不少银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破产、或被政府收购,据IMF测算,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信贷损失超过3.4万亿美元。为了建立更健康稳定的金融体系,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不得不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去杠杆化”阶段,跨境贷款等业务将持续萎缩、收缩或退出海外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这些一方面为中资银行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潜在的并购交易对象,减少了并购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留下了更多的境外国际业务客户资源和市场空间。而且,许多受金融危机冲击巨大的金融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大幅裁员,为吸纳高端金融人才融入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机会。另外,金融危机期间,部分国家对如经营稳健、资金实力雄厚的中资银行般的外资银行的准入门槛限制有所松动,以提振本国金融业、化解金融风险,这使得正在加快国际化的中资银行减少了市场进入壁垒、降低了进入成本。

其次,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银行业的表现与西方国家的银行体系相反,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与经营绩效,无一家中资银行陷入财务危机或者经营困境,2009年我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利润6 600余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超过15%。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降低、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这使得中资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认同度大幅度提升、企业形象显著改观、业务量和利润份额大为增加、经营实力增强,也为中国银行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谋求应有的国际市场地位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英国《银行家》发布的全球1 000家大银行排行榜显示,2011年中资银行入围有100家,成为上榜银行数目第三多的国家,且共有三家中国银行机构按一级资本进入排行前10名。

(三)中资银行国际化道路遇到的风险

一是国别差异产生的风险。除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传统风险外,国别差异风险是中资银行国际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最重要障碍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差异、市场差异、法律差异、政治差异、监管差异等。如果“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和中资银行不了解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经营环境以及以上的各种差异带来的风险;不能准确了解投资制度、政策,缺乏当地管理经验、控制国别风险的能力不强等等,都会给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带来风险。再者,爆发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都加强了对金融的监管,这使得中资银行国际化可能面临更为严格的标准和严峻的挑战。

二是中资银行国际化尚处起步阶段带来的风险。当前,追随客户步伐、为国内企业提供服务是中资银行国际化所重点采取的策略;内生性扩张(即开设海外分支行)是其海外扩张的主要模式,且迄今为止,中国银行海外并购之后的运营几乎均未取得特别成功。能否平衡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能否寻找到合适的战略伙伴或并购对象,能否在国际化规模扩大的同时具备相匹配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否将将本国运营中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带到被并购的银行和国家、建立起一个统一标准化的银行系统,能否在东道国建立中资银行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等等诸如此类的风险都将影响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步伐。

三是全球经济风险带来的阻碍。2012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状况不容乐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因希腊面临退出欧元区的预期升温而变得日趋恶化,日本债务危机因日元贬值而引发的隐忧未除,美国债务危机表面缓解而实质未摆脱。由于这些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排除在未来一段时间,主权债务危机在主要发达国家集中爆发之势,而这将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市场信心不振、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增强并向全球蔓延,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犹存、二波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额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提高,这些危机所反映的深层次经济问题又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将使得阻碍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增加。

总之,诸多不确定性风险的存在以及全球银行竞争的加剧,提高了中资银行走出去的难度。因此,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道路应根据自身实力和发展情况区分而为,不可一味片面地都选择全球化战略,尤其那些基本还未在海外开展业务的银行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竞争优势、选择一些适合的地区和国家开拓,尽量避免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银行的竞争。

二、顺应全球化趋势、正确理性对待外资银行的进入

(一)外资银行进入的趋势不可阻挡

首先,外资银行进入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战略需求的必然趋势。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阶段,而且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从资源禀赋型发展到投资型发展。若投资资金不足将制约经济发展,外资银行进入能弥补这一不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向纵深发展等,需要我们利用国际资本投资方向调整的机遇、规范引导外资银行的流向、有效支持国家宏观战略,以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另外,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和走新型城市化道路阶段,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快;为了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需要抓住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后发优势,继续鼓励外资银行进入,有效吸收和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

其次,外资银行进入是一种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商业行为。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等经济全球化趋势将继续发展,这决定了外资流入包括外资银行的进入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避免。再者,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本来就存在并购与反并购、整合和反整合的商业竞争,因此有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并购,就必然应允许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进行并购和整合。

(二)外资银行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自从199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宽外资银行在华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开始,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从2011年银监会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2004-2011年的7年间,在华外资银行数量从188家翻倍增加到387家,总资产更是从5 823亿元,翻了近4倍至21 535亿元。从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至2010年底,我国金融业实际利用外资112 347万美元,同比增加146.28%,是增幅最大的行业。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5家银行在我国设立216家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我国设立37家外商独资银行,还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我国设立90家分行,其业务范围涉及人民币经营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等业务。可以说,很多国际一流银行通过独资或参股方式进入中国业已开放的银行业市场,产生了市场示范效应,使得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加剧为全球性的、更高水平的开放竞争。同时通过引进外资也加快了国内银行业改革、增加了银行资本、得到了一定的技术援助;而且通过学习外资银行的品牌价值链管理、全球化经营管理和全球化营销网络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银行的治理结构、提高了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了中资银行业的竞争力、推动了中资银行业的国际化,也有助于促进金融创新能力的提升。虽然目前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外资在中国银行业所占的份额还很小、所参与的管理程度也很有限、其业务活动还处于边缘状态,但可以预见,外资银行通过战略性投资步骤,将很有可能在中国银行业发挥日渐重要的作用。

(三)正确把握引入外资的度、做好产业安全防范工作

现代金融具有开放与风险并存的明显特征,因此绝不能只一味乐观地看到金融开放能大力推进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能产生一系列积极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等,还应意识到金融开放下外资银行的进入是把双刃剑,有利必然有弊,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是对我国金融产业安全的威胁。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均已上市,工、中、建、交行均引入国际知名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虽然现在我们对外资金融机构入股比例有明确限制,但由于银行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加资本,在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随着外资银行流入的资本数量增加,如若控制不当,国有中资银行就很有可能丧失未来金融的实际控制权,进而将威胁到我国金融产业的安全。而且在引入外资时,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原有本土优势和创新能力的保持与先进理念方法的引进之间的关系,就很有可能被外资银行的理念所左右,成为其实施全球化战略的渠道。另外,外资银行近来正在内地加速跑马圈地,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到中西部落后地区、从城市到农村,大面积撒网,尤其是一些新兴外资行热衷于长期被中资银行冷落的二三线城市网点建设以及村镇银行开发。外资银行以此来寻找开发潜在的客户,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关系、以期未来在当地重点城市中开始网点时能得到当地政策的大力支持。而外资银行的这些行为在当前或许看不到多少对中资银行的冲击,但若干年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村镇银行很可能演变为支行;等到银行业竞争白热化、各大银行须纷纷抢夺客户资源时,大量潜在的农民客户已为外资银行所拥有。因此,在引入外资的同时,我们应采取积极预防监管措施,以便去其弊、取其利,无论是政府的有关监管部门还是中资银行业都应建立相应的机构、相互配合,制定好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做好各方面的评估,科学制定产业安全预警机制,建立起一个较完善的规则,这是外资银行引入后能发挥其良性促进发展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尽力提高自身业务质量、拓宽业务范围,牢牢抓住现有客户、努力开发潜在客户,争取做大做强。

三、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规范引导其良性发展

(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必要性

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提议早就有之,而我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也曾一度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管制,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钱庄、合作基金会等机构曾经蓬勃发展一时,但好景不长,由于难以监管,又缺乏明确的退出机制以及其他领域的制度建设作为配套,中小民间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逐步暴露、问题不断出现。不得已政府出面整顿,逐渐形成国有银行绝对主导的格局。

而如今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呼声又不断高涨,其理由有三:一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银行的发展模式、银行的体系也应随之转变,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转变。中国的银行体系应该由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投资经营主体构成。二是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民营资本快速膨胀,由于缺乏投资渠道,进入金融机构又有诸多门槛限制,导致民营资本大量投资于房地产市场,或者进入股市、黄金等市场,或从事各种囤货炒货以牟取暴利,从而产生大量泡沫,造成物价的波动、经济的不稳定。三是大量的中小实体企业融资困难、其需求无法通过正规融资渠道得以满足,不得已转向各种“地下钱庄”、“民间借贷”,从而产生了数量惊人的、游离于现有的监管框架和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游资,成为潜在的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导火索。最近一两年在浙江、鄂尔多斯等民间金融茂盛之地的资金链恶化、民间借贷风险频现、形成危机,使是否通过适度放宽民间资本合法进入银行业以将其纳入监管体系之内,成为一个必须面对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拓宽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途径、引导其良性健康发展

业界和学界都一致公认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存在诸多困难。为此,政府近几年来陆续出台了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政策:2005年,国务院出台“非公36条”即《国务院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2010年国务院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要求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后又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民间资本发展的方略;2012年5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降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门槛,强调要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民间资本投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和稳步发展。等等中央文件精神无不透露出鼓励金融业对民营资本开放的信息,但民营资本要担当重任,避免重蹈20世纪80年代的覆辙,不仅应肯定其进入银行业的积极作用、还应考虑其潜在风险;一方面应努力探索其进入银行业的方式和途径,另一方面也应注重规范监管行为和提高监管水平、有效防范各类潜在的风险。

一是应加快实施促进民营资本进入的金融改革,拓宽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途径。在农村金融部分领域、社区金融、村镇金融、小企业融资体系等微小金融领域要实行国退民进,放手交给民营资本。实际上,国务院“新36条”明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这就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提供了发展的道路和主要突破口——“农村包围城市”,形成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并驾齐驱的竞争新格局:先参股农村信用社、建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兴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演变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通过股权并购和跨地区经营,最终形成以民间资本为主导的农村商业银行体系。事实上,截至2011年底,在我国已批准组建的726家村镇银行股权结构中,民间资本占比已超过82%;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整体股权结构中民间资本占比达92%,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结构中民间资本占93%。民营资本进入的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参股进入,目前,已有民间资本参与了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和股权优化,甚至还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股东。截至2011年底,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分别为42%和54%,民间资本已成为我国银行业资本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要有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规范引导其发展。首先,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放开,允许民营银行在官方利率基础上根据市场供需有一定的调整,这是放开银行业准入的关键。若人为因素干预利率水平过多,则会扭曲资金的供求,进而影响到银行市场的准入决策。其次,完善退出机制,这是放开银行业准入的重要前提。中国目前的银行业尚无明确的退出机制。若不能及时清除经营不善的银行,就无法保证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再次,为避免民营资本“重短期利润、规模小、信用层次低”等内在弊端和缺陷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各种风险,应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建立起有效并适合中小银行、尤其是以民资形态进入的民营银行的监管体系。银行监管机构和银行业应联手建立一个科学的民营资本审核评估体系,以便在审核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申请时,能通过一系列指标审慎考虑投资者对拟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而且,应建立健全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信用担保体制、但绝不能完全由政府来担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实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民营银行发展空间的挤压,因此,民营银行应注意与外资银行区分拓展的途径、重点发展的客户群体和区域等,尽量避免相似之处的竞争;另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稳妥地利用民间银行资本来解决地方及企业发展,尤其引导民间银行资本针对具有“用钱急、期限短、额度小、借钱次数频”等特点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来设计其金融产品和业务,协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

参考文献

[1]王元龙.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思考与政策建议.经济要参,2011(2).

[2]徐建炜.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依旧困难重重.瞭望东方周刊,2011(36).

[3]张云.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风险和策略.金融时报,2011-07-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