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竞争与国际超额利润

国际竞争与国际超额利润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国际竞争与国际超额利润一、国际竞争经济学含义上的竞争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有可能获得国际超额利润。即使按低于国际价值的售价交换,仍然可以获得国际超额利润。

第二节 国际竞争与国际超额利润

一、国际竞争

经济学含义上的竞争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竞争的内在动力是经济主体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竞争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保持或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大销售额、提高利润等。竞争的外在压力是竞争对手之间的激烈较量,失败者将必然被淘汰出局。

从国内竞争到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资本主义初期,资本以全球为战场展开的商业战争,主要同借助暴力和政治特权进行的殖民掠夺、奴隶贩卖、公开抢劫结合在一起。马克思生动简练地勾画过当时国际经济关系的图景: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商业战争中的胜利者,凭借商业上的霸权所获得的各种优势,建立了自身在工业上的支配地位。此时的所谓竞争,实难谈得上是经济学含义上的国际竞争。

18世纪后半期开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即进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期。英国以其先进的大工业优势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垄断地位。而资产阶级在国内建立的“天赋人权、自由竞争”的竞争关系却没有同时走向世界:发达国家努力建立的是一种统治落后国家的破坏性竞争关系。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世界市场几乎是英国一统天下,很少有对手能与之匹敌。英国作为工业品主要输出国,同贸易对手农产品供应国之间,并不是平等的贸易伙伴关系,而是统治与被统治、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它以大机器生产的低成本工业品摧毁亚、非、拉国家民族工业的萌芽。一旦经济实力不足以维护这种不平等竞争,马上诉诸武力,罪恶的“鸦片战争”就是这种状况的生动写照。此时的竞争,也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

19世纪后半叶,伴随着新产业革命爆发的是原有重工业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和新的重工业部门的不断涌现。重工业开始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导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股份公司广泛发展,资本与生产迅速集中,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垄断。到了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一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它们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瓜分市场、控制原材料、制定垄断价格和资本输出等手段,掠夺本国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财富。此时,殖民地作为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作用更加重要起来,帝国主义国家也开始了瓜分世界的激烈争斗。此时的国际竞争关系,仍然是以一种极为不平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系列国际经济机构的建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产生,使得国际竞争获得了相对平等的世界经济环境。尽管发达国家仍然在这些组织中起主导作用,并以此来剥削掠夺不发达国家,但此时的国际竞争,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有利于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国际竞争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刺激推动作用,并不是在国内竞争之外,而且通过国内竞争实现的。围绕降低成本、降低售价的国际竞争,直接推动了国内市场各类商品的部门内竞争。为适应世界市场供求的变化,或为有利的国际市场价格所驱使,还会促进国内部门间竞争,诱导资本和生产要素在部门间流动,以调整部门结构、产品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内竞争在更大规模上的扩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竞争的发展。正是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的交错作用、相互促进,成为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国际超额利润

在国内市场上,商品是按部门平均生产条件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售的,一些企业由于生产条件优越,生产成本较低,它们的利润率高于平均利润率,因而得到了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反映了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的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各个资本家之间为获取超额利润经常进行部门内部的激烈竞争。

同样,进入世界市场的资本,也绝不满足于世界的平均利润率,竞争的强制性也迫使它们千方百计地降低国别价值,获取国际超额利润。国际超额利润是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的差额。

获取国际超额利润的主要手段是降低国别价值,而降低国别价值的关键是降低国别生产成本。这就促使各国资本家竭力开发新技术、新资源,改善经营管理,获取廉价原料,提高国民劳动的平均强度(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上,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各国相同的劳动创造出不同的国际价值。“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有可能获得国际超额利润。

获取国际超额利润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通过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和种种超经济强制来实现。这普遍存在于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对广大殖民地、落后国家形形色色的榨取中,通过这种手段攫取的国际超额利润,则来源于被榨取广大劳动人民的剩余劳动和一部分必要劳动。

获取国际超额利润还可通过廉价倾销来实现。处于优势地位的出口商,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为了击败对手,占领市场,经常将售价压到国际价值以下,进行廉价倾销。因为在国别价值同国际价值的差额间,提供了售价可以浮动的余地。即使按低于国际价值的售价交换,仍然可以获得国际超额利润。通过廉价倾销所获取的国际超额利润,同降低国别生产成本所获取的国际超额利润相同,也是本国雇佣工人强度(效率)更高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