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产业知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区域产业知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产业知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提升——以长三角区域产业默会知识共享为例伍华佳引  言21世纪注定是一个全球竞争的世纪。此外,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同质性结构迫切需要通过产业整合加以解决。据统计,在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产业的有9个

区域产业知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提升——以长三角区域产业默会知识共享为例

伍华佳

引  言

21世纪注定是一个全球竞争的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区域之间的竞争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其一体化进程已纳入到国家战略中。《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已将长三角区域功能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城市群的地区。”

然而,仔细分析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不难发现,虽然长三角地区已通过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加入跨国公司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但该地区的多数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所承接的国际产业扩散较多地表现在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环节,从而存在明显的叠加污染状态,要摆脱长三角区域产业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通过产业的自主创新不断地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增强长三角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巨大、系统、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在区域内进行产业创新知识的传播、扩散和共享,通过知识创新进行区域的产业升级并获得经济增长,特别是通过产业默会知识的扩散和共享形成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探索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默会知识传播、扩散、共享的路径则是本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默会知识共享与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默会知识理论代表人物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首次提出默会知识的概念时指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信息。”信息也可以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形式,前者是指“沉默的”、“不明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后者是指“明确的”、“清楚的”、“可以明确表示的”信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认为,默会知识不仅隐含在个人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一般而言,默会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默会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波兰尼则明确指出,所知道的总比说出来的要多,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这种未编码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近处的,另一种是远处的。在波兰尼看来,默会知识是个人的、出于情景限定的、是很难正式表述和交流的,人类是通过主动整理和创造自身经验而获得知识的。能够用文字和数字来表述的知识仅仅是整个冰山的一角。默会知识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它难以捕捉和表达,出现了“知道的比表达的要多得多”等现象。

默会知识是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一定主体基于自身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自觉、领悟所作出的经验性判断、行动倾向的总称。默会知识形成过程是一个学习积累与创新的过程,是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交互过程。默会知识的特性主要体现在非格式化、垄断性、扩散困难等。

产业知识创新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和动力。根据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的定义,创新精神是企业通过新的组合和创造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区域产业的知识创新是通过区域产业空间形态、资源禀赋、各种经济与非经济因素、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的创新来增强区域产业自身的竞争力,进而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的竞争力。产业知识创新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灵魂。在一个全球竞争激烈的时代,最有价值的是知识创新,区域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基石便是产业知识创新。目前,区域产业知识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在此,我们须阐明的是,作为区域产业知识创新所具有的默会知识具备了作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所有属性,即有价值性、异质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产业默会知识是获得明晰知识的前提,如果没有产业默会知识的存在,区域产业知识创新便无法获得正确的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无法辨认市场机会、生存空间等区域创新的条件,并且在知识经济时代找不到它的替代品。为此,合理利用区域产业默会知识的独特性、获得更高的区域产业竞争能力、形成区域产业个性、建立竞争优势是区域产业知识创新的主要目标。

长三角区域产业知识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我国在“十一五”的区域规划中提出:“长三角地区必须立足已有的制造业优势,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扩散的良好机遇,精心构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区域产业体系,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全面升级。”根据这一目标,未来一个时期,长三角地区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详细分析我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的发展现状后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制造业先进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制造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较低环节,无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产业知识创新能力仍然薄弱。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小,国际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低,国际知名品牌缺乏。而长三角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制造业体系完整,技术力量雄厚,综合配套能力好,劳动生产率高,产品竞争能力强。伴随着技术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大,长三角地区可利用技术学习的跳跃式特征,缩短与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研究水平上的差异,由此改变这一地区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分工地位,率先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由垂直型的下游位置向中游型及水平型分工转变,以提高其在新一轮国家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竞争力。

在此,要提高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行政区域经济加剧了长三角不同行政区经济的封闭化,资源不能优化组合,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降低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削弱了区域整体优势。此外,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同质性结构迫切需要通过产业整合加以解决。长三角区域制造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近年来各地制造业之间的同质性趋势却愈发明显。据统计,在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产业的有9个城市、选择电子信息产业的有12个城市。在食品饮料、纺织、印刷、塑料、办公机械设备等制造业方面,江浙沪三地的同构率竟高达80%以上。严重的制造业产业同构现象造成了产能过剩,给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要提高长三角整体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关键是长三角各个地区与城市之间必须形成一个合理的社会分工体系,强化区域制造业产业的联动发展。同时,必须加强长三角区域各地区与城市的精诚合作,在进行制造业空间布局与扩散时,要充分借助产业的知识扩散,使制造业技术在扩散中得到充分的共享,特别是产业默会知识的有效扩散和共享,通过制造业产业知识创新而成为提升长三角区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能力。

目前,随着江浙沪两省一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削弱了生产要素流动的地域限制,使长三角经济技术进一步密切。2005年,长三角以占全国1.1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8.3%的国内生产总值。长三角区域的科技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比重为28.91%;R&D经费支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均列前茅。从表7-1中可看出长三角地区R&D机构的人员、资金投入情况。

表7-1 长三角地区R&D机构投入情况(2005年)

img2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2005年,长三角区域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14 281 183万元,占全国的27.20%;科技活动内部支出达13 014 769万元,占到全国的26.91%;R&D经费内部支出也相对较高,达到6 414 751万元,占全国的26.18%。人员投入相对较低,只占到全国的21.67%。就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现状来看,“产学研”合作方兴未艾,高新园区经济蓬勃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日趋成熟,科技中介和行业联盟悄然兴起,科技资源加速融合,伴随产业扩散而实施科技合作。

虽然,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发展方面具有较深厚的产业基础优势、良好的区位优势及敢于创新的人文精神等众多优势,但在区域产业知识创新及区域科技合作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建立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障碍,如:产业结构类同,重复投资严重;人才各自为政,缺乏良好的流动机制;科技资源布局分散,区域内部缺乏联系。

为此,真正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则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长三角区域的企业在自主研发过程中,面临着跨国公司这一强大的竞争主体。在以产业知识创新为特征的竞争过程中,国内竞争性行业的中国企业可能在没有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之前就被跨国公司击垮。因此,须在长三角区域层面构建研发联盟与跨国公司竞争。在此,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产业研发的知识扩散在整个区域产业知识创新联盟中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区域产品研发、产业知识创新成果的知识扩散因区域内部知识扩散所具有的自身优势而变得可能。在区域产业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下,不仅可以加强产业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默会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默会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和扩散。因此,建立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加强区域内部的知识扩散和流动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的整合与结构的优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长三角区域产业默会知识传播的路径依赖

大量研究表明,知识生产活动是空间集聚的,且知识具有空间界限。此外,每个地区的创新活动都是当地技术、当地企业与大学知识的产生、当地知识流动以及统一区域不同地方或其他区域知识流动的功能体现。许多知识与人本身是分不开的,这就表示知识流动同时也是人口迁移及人们利用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交流的一种功能体现。由于“地区的专制效应”,人们的大多数交流都限于功能性的地区内,尤其是限于他们居住和工作的一块地区。为此,随着区域创新活动的分工,知识扩散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创新经济中往往用默会知识的传播来解释知识扩散的空间限制,这种默会知识只能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来扩散。

根据上述所阐述的默会知识扩散的条件,我们不难看出,长三角区域产业知识创新系统的建立所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5个方面:

(1)就“社会嵌入性”而言,长三角区域大多数地区属吴越方言区,基本能够彼此交流,上海话更是简单,周边地区大都能听懂,从而成为江浙沪三地交流合作与生活的根基,这种文化上的认同促使江浙沪三地的创新知识的扩散变得更为方便、快速。

(2)就“知识接受者与传播者的动机”而言,长三角区域文化特征主要可概括为合理的个人主义以及在文化价值上的宽容态度、务实精神和意识形态中立、积极学习新事物的开放心态、社会活动的非政治化以及“善进取、急图利”的功利主义色彩和顽强的生命力与开拓冒险的精神。

(3)就“空间界限”而言,长三角区域的空间配置即交通方面,江浙沪三地正在打造长三角“三小时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14个城市都坐落在300km的半径之内,即在这些城市之间打造三小时高速公路圈,为这一地区的创新知识传播,特别是默会知识的可及性打造了关键的物质基础。

(4)就“区域导向”而言,长三角区域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产业整合分工、产业链在区域内各地的延伸,使日益融合的长三角经济开始走向多领域、大覆盖的互动合作。培育、发展、巩固一个优势产业,必须考虑吸收区域内同一产业不同产业链的知识,特别是默会知识,从而使链与链之间得以更好的耦合。在此,对于产业的研发与产业创新知识的拥有为默会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5)就“区域创新系统”而言,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是建立在“共建、共享、流动、互利”的跨行政区域的基础上的,这一创新网络的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实现区域创新各要素的无障碍流动,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促使创新知识的良性循环。当然,这一切都为区域创新知识的外溢,特别是默会知识的传播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

当然,由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整合与升级以及区域知识创新系统的构建等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区域创新知识中的默会知识的有效传播难免还存在许多瓶颈问题,如:

(1)长三角区域产业的整合与升级必定带来同一产业链中科技的关联性,这就需要产业知识的创新与传播能在整个产业链与链之间得到协同和有效进行,特别是作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默会知识的扩散与共享。为此,就必须形成区域内各产业链之间互动机制的建立。但就目前来看,长三角区域内的这种互动机制是相当缺乏的。

(2)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应该是有序的,这是获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条件。然而,由于上海研究开发能力强、工业技术基础雄厚、具有以大企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使上海与江苏、浙江两省的科研、创新能力出现梯次性。近年来的技术引进也存在梯次性,许多跨国公司把总部与研发机构放在上海,上海的研发活动相对于江苏、浙江而言要频繁得多,这就造成区域内部产业知识创新资源未得到最优、最合理的整合,从而使产业知识创新知识,特别是默会知识的扩散与共享变得困难。

(3)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发展虽然已向跨越行政区域的束缚、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迈进,但地方政府的本位倾向依然非常严重,千方百计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期内的快速增长。由于地方本位利益的现实存在和地区之间的市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长三角区域的市场分割和地方市场垄断还比较严重,这就影响了产业知识创新知识的传播和扩散,阻碍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有效运作,给产业知识创新知识,特别是默会知识传播的畅通性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就区域产业默会知识扩散而言,它是一种非知识产权关系转移的知识扩散方式,这主要通过各种合作途径、交流途径、学习模仿等途径来实现产业知识创新知识在区域内部的扩散,使得更多的主体能够受益于产业知识创新带来的成果。作为长三角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默会知识如何在整个区域内通畅的扩散是长三角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所在。为此,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将长三角区域产业默会知识扩散通路主要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建立有利于产业知识拥有者和接受者的沟通交流平台。要使长三角区域产业默会知识能够得到顺畅的扩散,就必须建立有利于区域产业知识拥有者和接受者的沟通交流平台。产业创新知识最大限度的利用主要在于产业知识创新的主体,如高等院校、研发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部门之间不断地产生、流动、扩散,从而形成宽松、流畅、高效率氛围的区域知识扩散环境。为此,长三角区域内部要创造畅通的知识扩散渠道,就必须在软件和硬件上构筑促进产业知识创新,特别是默会知识交流的平台。

(2)建立有利于区域产业创新知识循环的知识生产体系。所谓的区域产业创新知识生产体系是指在区域内部建立的知识生产、知识成果转化、知识产业化、知识扩散、知识反馈以及新知识生产之间存在的一种循环体系,其特征与默会知识的产生与扩散具有相同性,是呈螺旋式的上升体系。长三角区域产业创新知识的循环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人力资源环境、文化资源环境、法律资源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等相关环境因素的支持,是区域产业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建立区域产业创新知识的循环生产体系时,必须根据长三角区域各省市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法律资源及社会资源所具有的独特而隐含的默会知识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和研究,对各省市所具有的这些默会知识进行协调和互补,构建适合于长三角区域产业创新知识的循环生产体系,特别是产业默会知识循环生产的环境。同时以这些区域产业默会知识成长环境为背景,在长三角区域内部建立畅通高效的转化机制,形成高质量的转化主体。

(3)建立有利于区域产业创新知识价值链有效衔接的学习型区域。随着长三角区域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知识分工在江浙沪地区顺利展开成为必要。在此,区域产业知识创新知识所带来的高效益、高增长也促使处于区域同一产业不同价值链、知识链的企业必须及时、高效、快速地将产业各价值链的创新知识予以扩散和习得,以保证整个产业链在创新知识的拥有中获得更大的核心竞争优势。为此,在产业创新知识传递中不仅要求默会知识能够被传递、被整合为编程知识或能够被集体共享的默会知识,而且要求拥有与接受双方的知识具有兼容性。这种必须互相兼容的默会知识要求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企业必须进行迅速习得和扩散,从而使整个产业价值链得到有效衔接,形成新的生产力,因此学习型区域的形成就成为必要。

(4)建立有利于区域产业创新知识得以共享的企业知识联盟。在长三角共同市场中进行跨地区的企业知识联盟是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对手形成共赢的重要选择。由于各个企业都具有难以转表达、不易模仿的生产、管理的默会知识,跨地区的相互竞争的企业进行知识联盟可以在本区域内产生以市场为导向的自我联合效应,通过战略合作伙伴的默会知识的互补和习得,使得联盟企业在共同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这种企业知识联盟目前已成为企业战略联盟的主流。

参考文献

陈丹宇:“基于效率的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经济地理》,2007年5月,第370—374页。

陈建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88—98页。

李廉水、袁克珠:长三角制造业区域一体化研究——基于制造业强省的比较分析,http://www.cnki.net.

李善同等:“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思路”,《长三角杂志》(特刊),2006年11月。

李钟文等:《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毛荐其:“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及其流转”,《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35—43页。

孙彦军:“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分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报》,2007年2月,第40—43页。

长三角网http://www.changsanjiao.org/.

中国长三角网http://www.chinayrd.com/.

E.Autio:Evaluation of RTD in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8,6(2):pp.131—140.

F.M.Scherer:New Perspectives on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British-North American Committee,1999.

Ikujiro Nonaka: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11/12).

J.Arrow Kenneth:The Economice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e Studies,1962,28(June):pp.155—173.

M.Fujita,T.Tabuchi:Regional Growth in Postwar Japan,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7,27:pp.643—670.

W.M.Cohen and D.A.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pp.128—1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