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跨国公司子公司在集群中的性质

跨国公司子公司在集群中的性质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Andersson,Forsgren对跨国公司子公司在区域中的根植性与总部对其控制程度也进行了研究,文章对来自15个行业,11个瑞典跨国公司的78个子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每个子公司分别访谈三个经理,主要分析子公司技术方面的根植性[3]。而且跨国公司总部对子公司的控制不仅与根植性有关,还取决于子公司战略地位、竞争优势,以及与总部的关联性等因素。

四、跨国公司子公司在集群中的性质

美国著名的国际商务学者Birkinshaw(2000)在JIBS上发表文章,对集群区内与非集群区内的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性质进行了比较。提出三个理论假设命题。

(1)优势产业集群中的国外子公司较非集群区内的子公司相比较,更加根植于当地的地方网络。

(2)优势产业集群中的国外子公司比其他区域的子公司具有更大的决策权。

(3)优势产业集群中的国外子公司比其他区域的子公司具有更大的国际市场范围。

作者通过对三个国家(加拿大、瑞典和苏格兰)的优势产业集群中229个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实证研究,运用统计分析证实了上述假设命题。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集群内的发展动力与国外所有权水平之间存在强的负相关,而集群发展动力与跨国公司子公司自治性存在正相关,即跨国公司地方经济的根植性越强,自治性越大,对集群的贡献就越大。

然而正如作者自己也意识到的,文章的分析中对优势产业集群的定义存在一定局限性,没有考虑产业与国家因素的影响,而实证分析中存在着大量专家的主观评论,并且忽略了跨国公司子公司与当地企业的相互关系,这些或多或少降低了实证分析的准确性。

Andersson,Forsgren(1996)对跨国公司子公司在区域中的根植性与总部对其控制程度也进行了研究,文章对来自15个行业,11个瑞典跨国公司的78个子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每个子公司分别访谈三个经理,主要分析子公司技术方面的根植性[3]。结果认为子公司外部根植性越大,总部的控制程度越低。

此后,Andersson,Forsgren &Holm(2002)在SMJ上发表文章,认为优势集群中外部网络作为战略性资源有助于通过技术根植性,提高区域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技术产品和工艺能力的发展,从而对子公司的业绩具有积极的影响。区位网络优势从两个方面提高了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1)外部网络增加了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资源。

(2)子公司将区位获取的能力转移到跨国公司其他部门,从而使跨国公司整体能力得到升级。

然而公司的根植性不仅包括有关技术、营销、生产等方面的有形联系,还包括与非企业机构的联系。文章实证分析中将根植性只限于技术根植性是为了统计学分析的简化处理,因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此外关系根植性的程度是时间、资源相互依赖行为调节的函数,这些变量实证分析中都没有考虑。而且跨国公司总部对子公司的控制不仅与根植性有关,还取决于子公司战略地位、竞争优势,以及与总部的关联性等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考虑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Lilach Nachum &Dayid Keeble(2003)以伦敦传媒业为案例较为全面研究了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本地企业的联系,文章认为:

(1)跨国公司内部网络与集群网络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其替代程度取决于跨国公司子公司中间投入品的性质,如果中间投入品为标准化、常规化的产品,运输成本不高,子公司通常从跨国公司内部网络获得资源,与本地企业联系不强;若中间投入品是非标准化的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子公司主要依赖集群网络获得,与本地企业联系较强。

(2)子公司从跨国公司内部网络获得的知识不能完全替代从集群网络中获得的知识,尤其是与集群企业进行合作所需的专门知识。为获得这种特殊知识,跨国公司就必须进入集群,并尽量使其子公司融入本地经济。

(3)跨国公司内部网络对集群网络的替代作用还要受合作性质的影响。以规避风险、资源共享为目的的正式合作通常在跨国公司内部完成,用以激发灵感和创造力的非正式合作通常由子公司与本地企业合作完成。

(4)进入集群有助于“隐形”知识的流动和对集群行为的模仿,从而使集群内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差别通常小于集群外的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差别。

(5)当集群是供给驱动时,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消费者的联系对集群根植性影响很小。

(6)跨国公司内外知识源泉的均衡取决于知识的性质,对于编码化、标准化的知识,子公司通常在跨国公司内部获得,对非编码化、非标准化的知识,则主要通过与本地企业的交流、合作获得。

(7)跨国公司内外部知识的均衡也随其地方联系和根植性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与本地企业联系多、根植性强的子公司,常从跨国公司外部获得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