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集群的性质

产业集群的性质

时间:2022-0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从创新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又是一个具有柔性生产性质的地方企业网络系统和区域企业创新系统,这些就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组织内涵。所以,产业集群与纯市场相比,虽然牺牲了激励但却更有利于各参与者之间的协调; 与企业科层相比,它虽然牺牲了统一性但却产生了更高程度的激励。
产业集群的性质_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研究

众所周知,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有关稀缺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的科学,市场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办法是自由竞争。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经济组织只有两种类型: 等级制的企业组织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组织。经济组织除了企业和市场之外,就没有其他的组织类型了。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现实经济组织的很大一部分,既不是纯粹的企业科层组织,也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组织,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中间性体制组织被认为是企业与市场相互渗透并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效率较高的企业合作制度。与科层和市场组织相比,中间性体制组织有自己的鲜明特征。[10]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的中间性产业组织; 从组织生态学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生物群落特征的产业种群或企业发展生态系统;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创新网络。而从创新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又是一个具有柔性生产性质的地方企业网络系统和区域企业创新系统,这些就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组织内涵。

第一,产业集群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的一种中间性产业组织。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和机构在长期的协作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网络组织,它既不是一个独立的企业,也不是纯粹的市场,而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性产业组织。产业集群是一群自主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中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建立起来的相对有效地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组织失灵的一种中间性产业组织。借助这种特殊组织结构,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而不一定需以契约来维持,而主要通过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作。因此,集群内的每个企业都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我们知道,厂商是自己生产还是通过市场交易获取所需产品,取决于交易成本与企业组织运作成本的对比。但自从“科斯定理”问世以来,许多新制度经济学家借助于“交易费用”这一概念,对市场及企业进行了重新研究和认识。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在《交易费用经济学: 契约关系的规则》一文中指出,可以用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重复的频率和资产专用性(即投资的专用性程度)这三个交易特征指标的不同搭配来解释,只要这三个指标的高低程度不同,和其匹配的组织形式也不同。具体而言,当这三个特征指标都处于较低水平时,通常是和市场机制相匹配的,此时,市场是有效的交易协调手段; 当这三个特征指标都处于较高水平时,企业将替代市场成为有效的组织安排; 而当交易的三个特征指标处于前两者之间的水平状态时,双边、多边和混合的中间性组织就是富有效率的组织形式。一方面,产业集群具有非常明显的市场组织的交易特征。因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彼此间不是支配或者依附的关系,而是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参与经济运行过程。企业之间的协作与竞争行为也完全是市场化运作,受到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约束,市场交易是产业集群存在和内部运行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又是一种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的组织形式。究其原因: 一是企业和相关机构在地理区位上的集中,使得产业集群内部的运输成本、信息搜寻成本以及签订和履行合约的成本都大大低于集群外部; 二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都有着相似的产业背景、技术水平和信息渠道,大大减少了技术、知识在集群内的传播障碍,使得集群内的多边学习和技术扩散效率相对较高; 三是产业集群内部成员共同维系的声誉和信任机制还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增加的交易成本。

由此可见,产业集群具备了中间性组织的特征: 一是具有市场组织的交易特质,却降低了纯粹市场组织内生的交易成本,它用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得了较高的交易市场化程度; 二是具有企业科层组织形式的生产特征,却又不完全等同于僵化的生产模式,它用较低的组织成本获得了较高的生产一体化程度。所以,产业集群与纯市场相比,虽然牺牲了激励但却更有利于各参与者之间的协调; 与企业科层相比,它虽然牺牲了统一性但却产生了更高程度的激励。总之,它比市场稳定,又比企业更灵活。产业集群这种较为独特的组织特征使其能够在市场和企业之间取得一席之地,作为一种中间性组织形式而存在。它的存在是对纯市场和企业科层的一种补充,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两种组织形式之间的空隙,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对纯市场组织或企业科层的替代。因此,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可以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

第二,产业集群是企业发展生态系统。金以圣(1988)认为,群落是一个生态学概念,生态学中的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或小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单元。[11]最早主张“种群生态”组织理论的学者Hannan和Freeman (1975)在《组织人口生态》一文中借用了生物学上的“小生境”概念。组织群落的小生境是指有限空间中的一个区域,有限空间的维度是各资源的水平,在此空间上这种形式的组织人口与其他的组织人口相互竞争,因此,所谓的“小生境”就是组织人口得以生存和繁殖的各种资源组合。一种组织的群落占据一个特定的小生境,在所考虑的空间中不同形式的组织人口所占据的区域可能是不同的,这就是小生境宽度理论。在此分析基础上,Hannan和Freeman提出“一般性组织(generalism)”和“专业性组织(specialism)”两种最基本的组织群落形式。组织群落是形式相同或相关的组织个体聚居的小生境,当组织人口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并在区域上聚居到一起就形成组织群落。朱康对(1999)借用组织群落概念,认为可以将产业集群看成是产业群落,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各种产业相互之间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经济结构单元,它与产业结构概念不同,产业结构强调的是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 而产业群落则不仅强调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产业的空间分布,而且着眼于各产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产业群落内部的各产业往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卫·范高德(2002)通过对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将集群的性质界定为“企业发展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企业发展生态系统,集群的形成和演进必须具备四个要素: (1)催化剂,即能够促使活体反应的某些事件和外部激励因素; (2)源源不断的燃料和营养供应机制,以提供生命体持续成长的动力; (3)一个支持性的适宜环境,一些能够使生命幼体长大成熟的环境条件; (4)高度的相互依存性,生命系统得以成形的原因不单是因为有一群共享同一物理空间的分离机体,最重要的是这些机体是相互依存的,比如,它们构成一个单一生物链的一部分。

第三,产业集群是一定区域内的创新网络。美国经济学家Storper(1997)提出区域研究的新思维构架是: 技术—组织—区域三位一体。生产活动全球化是建立在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基础上的产业空间组织革命。同时,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所导致的产业空间组织革命也反映在生产活动上。技术和技术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新产品和新的生产过程是否能够在区域内产生,取决于该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技术变化也影响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并影响生产的区位。组织,是以单个企业存在还是以“捆绑”在生产系统中的产业集群形式而存在,不仅取决于区域内企业之间物质的、有形的投入产出联系的强弱,而且取决于它们彼此在地理上靠近所发生的交易关系的密切程度。区域的发达与否,它处在世界的经济核心还是边缘地位,则与本地所发生的企业互动关系,以及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组织和区域三个要素呈三角关系,它们两两相关,相互制约。基于技术、组织和区域三个维度来透视产业集群的性质,盖文启在《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中认为,产业集群是适应“后福特制”时代技术创新的要求而出现的区域创新网络。福特制以大批量少品种生产为主要特征,与工业社会时代较低的消费水平、较统一的消费结构相适应,反映了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制造业的发展。福特制辉煌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70年代石油危机过后,日本汽车工业急速发展,并很快赶上甚至超过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势头。这是由于丰田汽车公司倡导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就是“即时生产”,强调渐进性创新,以产品和过程创新为基础,通过分散化来降低市场风险,不断进行核心业务的创新等。专家们将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称为精益生产或柔性生产,由于其专业化特征,又称为柔性专精。适应后福特制时代柔性生产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发生了从突破性到渐进性、从线性非线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迫使企业充分重视与其他企业在创新上的互利关系,认识到只有通过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客户的共同参与,进行交流与沟通,共享信息与知识,才能不断创新,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技术进步直接影响到企业组织的变革,后福特制的柔性生产特征也推动企业组织形式实现网络组织对层级大企业的替代。这种替代也迫使企业深刻体会到企业间联系的弹性化对于企业应对永恒变化着的生产、技术和市场环境的意义。因为从单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自身的力量无法应付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冲击,网络组织通过专业化合作、共享的过程控制和集体目标,以声誉、承诺和信任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进行社会劳动分工与协作成为企业获得外部经济理想的组织管理方式。可以说,产业集群的出现既为创新的本地化提供集体学习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又满足了企业之间柔性合作的空间要求,因而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与组织变革互动过程的内生性产物。

第四,成熟的产业集群是具有根植性的集群创新网络。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书认为成熟的产业集群是具有根植性的集群创新网络。按照Hakansson(1987)的观点,网络应该包括行为主体、活动的发生、资源三个基本的组成要素。行为主体不仅包括个人、单个企业或一个企业群,而且在更广泛的范围上包括政府、中介组织、教育和培训组织等。网络中的活动包括网络中行为主体内部知识、信息等的传递活动,企业外部的交易活动,企业内部的传递活动,连接到企业外部的活动,以及整个网络中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知识和技术等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等相关活动。网络的形成是由于具有参与活动能力的行为主体,在主动或被动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资源的流动,形成了一些彼此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一般的网络可以包括几个层面的关系,如企业内部合作网络、产业网络、研究与开发网络、市场交易网络、区域网络、国家网络和全球网络等,还包括一些社会中的网络关系,如企业家个人的家庭网络、亲友网络以及其他非正式潜在网络关系。

集群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研究表明,网络中创新活动的发生与完成是一个群体活动、分散决策的过程。当某一新观念、新技术或需求的信息在网络某一节点产生之后,就会沿网络连线在整个网络中传递、反馈、交互循环、反复交流。网络中创新的参与者特别是企业会依据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信息和技术进行分析、处理,做出创新决策,进行有效整合与配置,并通过网络扩散、外溢。在此过程中,相关主体会根据此创新决策及时反应和协调,在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导致集群网络式创新的诞生。

成熟完整的集群创新网络的基本组成要素主要包括组织网络的主要节点,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而成的关系链条,网络中流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知识和技术等)及其他创新资源。区域创新网络的各个节点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别。其中,专业化企业是直接参与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行为主体,经常处在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的中心位置。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也直接参与创新,但其知识、技术成果等只有转化成企业产品并在市场中实现价值,才能够完成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 大学和研究机构通过教育、培训提供的新知识和新思想也必须渗透到企业的决策与生产经营管理中,才能够实现创新的价值。区域内中介服务组织、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等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则是通过为创新的直接主体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服务条件,间接参与创新活动和过程。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关系链条,即是信息、知识传递扩散的“价值链”。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关系是指可观察到的物质关系(物品、服务、资金、可编码的信息等)以及显性的劳动力在网络节点之间的流动等; 隐性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非正式的交流活动中知识、信息等资源的流动。在整个集群创新网络中,各个网络节点之间形成关系链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通过各个行为主体之间集体学习过程而实现的。各行为主体都通过学习从对方身上获得了自身创新与发展所需的互补性的资源(知识、信息或服务等),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是大量专业化的产业(或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柔性集聚,它们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具体说,成熟的产业集群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区域的同一性

产业集群首先表现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的集聚现象。如果没有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由集聚经济而产生的知识外溢、信息共享、外部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社会资本等种种竞争优势便无从谈起,相关产业的集聚也不会发生。集群的形成演进,集群竞争优势的获得,不仅依赖区域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频繁有序的互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交流、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及柔性制度的渗透,达到内部的有机整合,而且要求集群网络的各节点不断与区域外的网络节点发生全方位、多层次的联结,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开辟新的市场,拓展区域创新空间,以获取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资源,完成集群外部的合理链接,呈现出区域的同一性。

(二)专业的关联性

集群可以看成是“柔性生产”的地域系统,每个地理区域的大部分企业基本围绕同一产业,或紧密相关产业,或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企业及其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教育培训机构等在特定区域集聚。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具有某个或某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连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专业化基础上集聚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将随着外部市场和技术环境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如原来以手工技术为主的工艺品生产,出于以CAD、CAM、CIMSDENG等技术的采用,生产方式逐步走向弹性化。而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和企业外部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也会随着外部技术条件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而具有伸缩特征。

(三)以中小企业为主空间集群

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却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强调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并不意味着没有大企业甚至跨国公司的存在。从动态的角度讲,随着某些中小企业的成长,产业集群中自然会出现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浙江温州柳市镇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就已经出现了得力西、正泰等十个大的企业集团公司。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区域也往往成为区外大企业、海外跨国公司争相抢滩的优势区位。大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也是以大量的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因此上述这两种情况并不会改变产业集群在数量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征、机构稠密的特征。产业集群表现为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接近,经济活动高度密集。

(四)文化的根植性

“根植性”一词来源于社会学,指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一定要嵌入到特定的制度文化环境之中。产业集群内企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它们在经常的接触、互动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经济活动深深根植于大家所共有的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因而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能够有效地防止各种机会主义行为,为正常的市场交易提供便利。因此,这种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产生的信任、理解和相互合作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相互信任和合作满意形成了“集群胶”,使众多企业黏结在一起,强化产业集群的路径依赖,具有较强的地方归属性,其他区域难以模仿复制。

(五)网络的共享性

网络是各种行为主体在交换资源、传递资源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建立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企业比邻密集,相互之间得以交流、沟通、碰撞,激发新的火花和创意,新观点、新技术、新知识相互扩散,从而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的联结,实现采购本地化,形成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基于社会关系、信任和共享资源等形成的社会经济网络,内部存在着前向、后向和水平的较为完善的相关支撑体系,通过长期的联系形成本地化网络,包括企业网络、劳动力市场网络和区域创新网络等。网络中经济活动主体和各种组织机构不断发展和强大,形成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同时它们之间还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频繁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学习,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创新。产业集群的经济网络虽然是无形和非正式的,在形式上也没有强约束力,但事实上却产生了较强的凝聚力。

(六)环境的创新性

产业集群具备良好的技术学习与扩散机制,集群内部学习是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主导途径,集群中的强势企业瞄准集群外部高新知识进行外向型学习,而弱势企业则从这些知识在集群内部的后续扩散中学习,从而形成“外部引进—内部扩散”的良性知识流动,推动集群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集群持续动态增长。成熟的产业集群具有良好的知识转移机制,能加快技术知识传播,集群化使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成本低。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取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以企业间密切交流、信任和合作为基础的高效的知识转移速度和效率,从集群知识转移主体、集群知识转移意境、集群转移内容、集群知识转移媒介为集群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知识转移机制和转移通道,通过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和协作,将知识转移至相关企业,再经由其成员企业的模仿而提高整个中小企业集群区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