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产业集群战略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产业集群战略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产业集群的这种“生命周期”,通常分两种情况进行考察:一是从集群的整体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如果仅仅只是划定一定范围的“工业园区”,把一些企业和组织集中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预期效果。产业集群必须以地区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共同促进为基础,要想发挥集群效应,“工业园区”建设必须要注重内部企业等组织之间的关联。

9.3.5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产业集群战略

一、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以上表明,与其他任何经济组织一样,产业集群也有其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对于产业集群的这种“生命周期”,通常分两种情况进行考察:一是从集群的整体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从产业集群整体角度看,集群的发展过程必然表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已如上述。二是从构成集群的企业和其他机构的个体角度,通过考察企业等组织的进入或新建、发展,衰亡或迁出来研究集群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这正是本部分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从企业角度看,产业集群发展初期必然表现为新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不断建立或迁入,这一般是由市场、技术或制度的变化所引致的。由于新企业的增长速度很快,集群也会很快发展。这时候,对于企业来讲,自身的发展可能比集群的发展更为关键,因为此时集群刚刚形成或正在形成,集聚经济还没充分表现出来。接下来是集群的增长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大批企业新建或迁入,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迅速建立,集聚效应已经发挥作用。这时的企业由于获得大量的集群优势增长很快,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整个产业集群也迅速发展壮大,集聚经济的优势充分表现出来,集群的竞争力最为强大。随着企业的增多和扩大,集聚不经济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的效率和集群的发展能力都受到一定的挑战。而且集群内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会在竞争中分化,部分企业发展壮大,对产业集群的依赖越来越小,甚至会独立发展或影响到集群的发展;而一部分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会逐步衰退或迁出集群。当然,集群内企业的衰退并不等于集群的衰退(这是集群与单个企业的区别所在),但是如果集群内企业普遍发展不好,集群本身也必然开始衰退。

从企业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的迁入与迁出与集群发展阶段的关系。因为如果一个产业集群很有发展潜力,对企业很有吸引力,就会有大量企业进入该集群;如果一个产业集群的集聚经济优势开始丧失,那么企业就会选择离开,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判别集群发展阶段的标准,即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企业的迁移判断集群发展的状况。同时这也为我们研究企业与集群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因为企业迁移与企业的衰亡有很大的不同,它保持了企业的延续性和生命力。毕竟企业才是经济的微观基础,当一个产业集群衰落时,如果企业能保持一定的活力,那么该地区经济的损失会小很多,甚至还能够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继续保持地方经济的活力。

二、产业集群战略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集群产生很大影响,一般认为技术和需求的变化可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为集群的专业化程度一般比较高,因而技术和需求的变化对集群的冲击很大,如果集群不能很好应对与转型,就很可能衰退。为了使集群能够持续下去,就需要适时进行战略调整和再定位,如及时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鼓励并强化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市场组织网络,对欺诈行为进行制裁等等。战略调整和再定位将促使集群重新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并保持较强的竞争和创新能力。这说明,并非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是可持续的,只有那些能够成功地进行战略调整的集群才能始终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些产业集群来说,具备一个完善的自我调整机制是它们最终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由于产业集群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在缺乏产业经济基础和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地方,不可能在短期内人为地创造出产业集群来;但是由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完全靠自发形成而没有人为的努力,也不能使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地发展。所以,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既要以市场为主导,又要及时调整政府的政策。比如在各国的各种开发区中,有一些开发区的确尊重了这种内生性,考虑了开发区周围的各种资源禀赋及其原有的基础,顺应了市场需求和区域内企业间的内在发展机制,形成了有竞争优势和发展能力的产业集群。但有一些开发区则没有尊重这种内生性,一味依赖政府的号召力与政策。这样的开发区即使政府投资建起了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否发挥集聚作用也很难有保证。所以,政府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应当鼓励和巩固企业的联系和互动,而不是仅仅以自己的意愿行事。关于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区别的讨论也表明,单靠地理上的集中并不能真正发挥集聚优势。如果仅仅只是划定一定范围的“工业园区”,把一些企业和组织集中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预期效果。产业集群必须以地区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共同促进为基础,要想发挥集群效应,“工业园区”建设必须要注重内部企业等组织之间的关联。

在产业集群建立之后,发展就成为关键,其中创新和应对冲击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产业集群的创新模式有其自身特点,因而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政策就必须与传统的促进企业创新的政策不同,例如除了鼓励投入之外,针对产业集群创新还必须鼓励技术扩散和相互学习。此外,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可能更取决于集群内部的创新结构,而不是像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那样,创新能力主要由企业的创新和扩散来实现,因而发展中国家的集群发展中政府服务体系的改善、公共服务主旨的完善就更为重要。产业集群的抗风险能力与一般企业的不同,也要求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政策,比如在冲击到来的时候政府可能并不需要帮助个别企业,而是要对总体的某一产业或区域给予扶助,以帮助整个集群渡过难关。

产业集群理论并不简单地争论区域发展的平衡与否,而是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产业集群理论突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强调区域发展要素中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投入要素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而且强调企业家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还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除了积极发挥外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的作用外,更要强调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使区域成为具有很强“学习能力”的学习型区域,不断整合自身资源与外界经营环境相适应,使区域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

鉴于我国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产业集群战略对中国国情有着很大的实用性,目前我国有五类区域适合产业集群战略:(1)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区如东莞,应进一步发展地方企业网络,形成产业集群。(2)国内一些中小型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应以大企业或跨国公司为核心形成配套网络,将开发区的发展和本地经济紧密结合起来。(3)我国乡镇企业密集的区域可借鉴苏南、浙江乡镇企业的产业群模式。(4)在一些智力密集区,如中关村可利用教育机构等与企业联系网络,促进集群的创新。(5)在我国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集聚区内,企业网络应进一步发展,及时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

陕西在加快“关中高新产业带”的建设中,应加强优势整合,实行错位发展,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及其所在的中心城市为主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有关中特色的产业群和城镇群,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增强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强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要把开发区建设、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关中各城市要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尽快建成具有较强聚集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各开发区和各中心城市要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以成本效益为原则,统筹考虑产业的关联度和成长性,搞好功能定位和生产力布局,避免产业结构雷同。

为此,西安市要重点发展以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航天航空产业、生物和新型医药产业,振兴传统产业,尽快建成西部的经济、金融、科教和商贸中心。咸阳市应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医药保健、食品加工、纺织和郊区农业。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聚集涉农加工和出口龙头企业,发展生物工程和无公害农用生产资料、节水灌溉等产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农民增收提供创新资源和经营模式。宝鸡市则重点发展新材料、先进制造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电子、机械、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渭南市需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化工有色金属、食品加工业。铜川市要加强新区建设,提高能源、建材、有色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通过这些措施,陕西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布局,促进陕西及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