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长寿与企业生命周期

企业长寿与企业生命周期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9.3 企业长寿与企业生命周期9.3.1 传统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企业的寿命乃至长寿问题,一个现实的挑战就是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是从个别劳动时间的角度对企业生命阶段进行分析,在企业生存的不同阶段,特定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相同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时间推移不断变动的。

9.3 企业长寿与企业生命周期

9.3.1 传统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研究企业的寿命乃至长寿问题,一个现实的挑战就是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就是应用生物学的方法和角度来观察企业从诞生到歇业(破产)的过程。在过去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里,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可谓是著作颇多,但针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在20世纪后叶才开始受到重视。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相互之间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产品生命周期是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重要因素,但是产品的生命周期毕竟不等于企业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研究相类似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实际上有两个内容。一是企业的年龄。亦即企业作为法人在存续过程中的时间长短;二是企业的生存历程。也就是企业从诞生到死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到企业生命周期(企业寿命)管理阶段,实际上是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展的必然。也是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人力资源、价值工程和企业文化等一系列管理手段进行综合考虑后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发生了三个方面的转变:企业管理由数量管理向品质管理方面转变;企业由内部管理(封闭体)向外部管理(开放体)方面转变;以及从将企业视为经济体转变到将企业视为生命体——进而引入企业基因的方法。

传统的企业生命阶段有各种划分方法,但从总体而言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入手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成长、成熟、衰老和死亡几个阶段;另一类是从企业管理状态入手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婴儿、青春、盛年、稳定、贵族、官僚和死亡等几个阶段。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是从个别劳动时间的角度对企业生命阶段进行分析,在企业生存的不同阶段,特定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相同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时间推移不断变动的。由于社会进步导致的资源成本下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体上讲是不断趋于下降的,而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则根据其生命周期的不同呈曲线方式变化,其变化方式如图9-1所示。

图9-1 企业生命周期(按劳动时间)

如图9-1中所示,在企业的诞生阶段,由于系统组织的不稳定、技术处于磨合期,总体个别劳动时间要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此时企业没有竞争力,但随着组织的完善和技术的成熟过程,劳动时间亦即成本在不断下降;企业度过诞生期,到企业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企业就进入成长期。在成长期中,新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优势不断地体现出来,其个别劳动时间不断下降,企业具有越来越大的竞争优势,企业发展壮大;达到企业成熟期,企业保有竞争优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这是企业盈利的大好时机。经过漫长的时间,到达企业成熟后期,其创新优势丧失,个别劳动时间停止下降甚至还在上升;当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重新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企业进入衰老或衰退期,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就会导致企业的蜕变和死亡。

从管理角度分析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得到企业生命周期划分的另外一种方法。套用价值创造过程方法的企业生命周期分类阶段,来观察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中的管理特点,可以作如下结论:

在诞生期中,企业管理主要处于个体分散决策阶段,此时企业决策没有形成模式,创业者群体人人都可以决策,决策效率很高。由于在诞生期,企业大型决策的机会较少,出现的决策失误也不会造成大的不利影响。

到了成长期,由于决策能力的高低不同,决策能力弱的人员丧失了决策的权利,而决策能力强的人员获得更大的决策权,企业决策逐渐走向个人独裁的形式。一般情况下,在资本作用的催化下,主要创业者取得管理独裁。此时的管理特点是效率优先、机会优先和销售、市场优先,管理和决策缺乏连续性和重点。

企业到了成长后期,随着企业发展,企业开始进行分权管理,在权力变化中,会产生新人、旧人之间的矛盾,企业战略的调整,分配机制的变化等等。企业度过了这一阶段,就进入了成熟期。

企业在成熟期中,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系统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企业的技术应用达到了稳定的水平,企业已经能够占有较稳定和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此时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拥有了企业自己的意志,其特征是企业能够自动地排斥不符合自己意志的员工,哪怕这个员工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

企业衰退期的第一个特征是失去了创新能力,一种“不犯错误就是成功”的心态成为管理群体的普遍共识,出现问题互相推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第二个特征是过分强调程序,关注程序合法的程度超过关注程序的结果,企业和企业中人员的目标越来越短期化,能干的员工开始流失;第三个特征是企业内部制度繁多且相互冲突,部门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企业丧失对内部的控制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

从企业管理状态引起费用变化的角度分析,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也可以说明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变情况。科斯认为企业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所产生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配置的交易费用,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企业通过内部管理和分配取代外部交易,减少了市场的交易费用,但同时也增加了内部的管理费用[2]。企业的交易费用受自身规模、技术能力和管理效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市场交易费用也受到如物流费用、谈判费用、合约费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企业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有价值并且存活,反之,若企业交易费用高于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会被市场清除出场。

在实际的企业中,企业的交易费用随着企业的年龄增大,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在企业的诞生阶段,从交易费用角度观察,企业建立的原因是因为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过高,导致投资者希望通过建立企业,以内部交易来取代外部的市场交易,例如建立企业进行深加工,从而降低外部市场交易中的物流成本。在这一阶段中,企业运行平稳,内部各部门协同良好。在企业的成长阶段,由于内部交易费用低于外部市场交易费用,导致企业会不断扩大内部交易的规模,以求获取更大的交易差额(利润)。同时随着内部交易规模的扩大,企业自身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的交易费用也不断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人浮于事、机构臃肿、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等等。最终导致内部交易的交易费用大于市场交易费用,此时企业进入衰退期,最终被清除出场。

如果我们假设市场交易费用是不变的,企业交易费用的变化曲线如图9-2所示。

可以看到,从企业的价值创造入手研究,和从企业的管理状态入手进行研究,折射到劳动时间和交易费用两个因素,得到的企业生命周期曲线非常类似,企业生命周期确实存在,它们拥有相同变化趋势,两个角度分析得到的结论几乎相同。

img40

图9-2 企业生命周期(按交易费用)

而从企业基因的角度看,企业生命周期,是将企业基因的复制、变异、重组和诊断的活动摆在一个横坐标上,而将企业基因的上述活动的时间周期作为纵坐标得出的一种研究方法。

9.3.2 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长寿与生命周期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借用了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的概念和结论。但是企业毕竟与生物体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年龄和生存年限方面,这样的差异更加明显。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的成长过程按阶段进行了划分,并且针对不同的阶段,企业要面对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也不同,企业采用的管理手段和经营战略依阶段不同而不同,企业战略呈现动态变化的形式。从企业基因的视角看,我们可以对生物体的生命周期与企业的生命周期进行更深入的比较,得出与传统生命周期大相径庭的结论。

首先,企业生命周期是可以延长的。生物个体的每一个生命阶段是基本确定的,从而其年龄也基本上是确定的。而企业的生命周期则不同,企业的生命周期与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通过企业相关方面的努力,尤其是企业管理者的工作,企业几乎可以无限期的拉长其生命周期的某一个阶段,我们常可以看到,通过努力,企业可以延长它的成长期和盛年期(成熟期)。

其次,企业生命周期是可以逆转的。生物的生命周期,其发展是单向的,无论采用何种措施,对生物个体而言,其生命历程总是走向消亡。但企业却不同,企业在发展历程中经常有重复回到前面阶段的可能,例如从衰退中重新回到盛年期,甚至回到发展期。

最后,企业存在生命周期并不意味着它一定会在给定的时段内走向消亡。企业内部不像生物个体一样存在着必然死亡的因子。企业消亡往往是因为企业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只要企业能够不断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组织和管理,通过创新来适应环境,通过变异和蜕变来获得再生,那么,任何的企业都可以成为长寿企业。

企业之所以能够摆脱生命周期的制约,不同于个体的生物,是由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生命周期的分析和论述,或者贴近于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者描述的是管理形态的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固有的,就像生物个体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定产品的生命必然走向消亡,从这一点分析,只要企业保持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的生命周期就不会受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制约;而企业的管理形态也是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并不服从于理论所描述的典型状态。

另一方面,与个体的生物相比较,生物种群的发展符合进化论的描述,可以对生物种群从诞生到消亡的整个生存周期的情况作如下描述和分析:

生物的繁殖遗传过程中,会随机地出现基因突变,突变将新基因引入到群体中,如果这种突变受到环境的选择,也就是这个突变基因所代表的生物更加适应环境的要求,这个突变就被保留下来,这样的突变反复积累,最终就会出现一种与原物种有着明显差异的新物种,这就是生物种群的诞生。

例如长颈鹿这样一个生物种群的诞生正是自然选择的一个典型。自然界最初存在着脖子正常的鹿,它以树叶为食。后来在繁衍过程中出现了变异,一种脖子更长的鹿出现了。两种鹿在生存过程中,为了抢夺食物而进行着不断的竞争。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那些脖子稍长的长颈鹿因为不仅能够吃到较低的树叶而且还能够吃到较高树上的树叶,从而占据着生存优势,因此它们生存下来了,并世代繁衍下去。一般说来,新物种诞生之后,由于它比原先的物种更加能够适应环境,于是它的生存和繁衍就能够优于原物种,这样,新物种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个体数量迅速增加形成种群;这样的增加结果会使得种群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优势种群。

但是,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原先对优势种群有利的环境可能逐渐变得对该种群不利,于是该种群就走向衰落乃至消亡。例如恐龙就是这样。

当然也存在着另外的情况,例如在种群衰落过程中环境又变得对该种群有利;或者该种群进化出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总之,如果该种群又重新适应了变化中的环境,于是该种群获得了新生,重新被环境所选择。今天在澳洲存在的鸭嘴兽,世界各地的鳄鱼和蜥蜴,都是当年恐龙的近亲,他们由于进化出较小的身躯,较灵活的进食手段,从而适应了食物短缺的环境,从而存活了下来。有关的科学数据说明,所有生存过的物种中,99%以上都已灭绝了。

考察生物种群的生存状况后可以得到这样的几个特点:

(1)生物种群存在着从诞生、兴盛到消亡的生存周期,生物种群的生存周期主要依赖于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这个生存周期可以由于环境变化缓慢或者由于种群内部的进化性适应而得到延长。

(2)生物种群的生存周期不一定遵循诞生、兴盛到消亡的一般模式,但这个周期由于仅仅受到生物能力与环境需求的匹配程度的制约,当匹配程度高的时候种群就得到发展,当匹配程度低的时候种群就受到削弱,而当完全不匹配时种群就消亡。因此,生物种群的生存周期随匹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它可以由衰退重新回到兴盛阶段。

(3)生物种群的生存期并不在任何给定的时间段内结束。生物种群的生存期由种群内的生物能力与环境需求产生匹配状态时开始,到完全不匹配时结束。这样的匹配程度受环境变化和进化速度影响,如果生物种群的进化速率能够与环境的变化速率同步,我们就可以认为该生物种群可以一直生存下去。

上述三个生物种群生存周期的特点刚好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周期可延长、周期可逆转以及在给定时间内企业并不注定消亡三个特点相吻合。因此,从企业仿生的角度研究企业的独有特点,就企业寿命而言,企业仿生的对象不是生物的个体,其仿生对象更类似生物的种群。

可以看到,生物种群得到生存和发展,靠的是基因突变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选择,企业的长寿所依靠的也是企业基因突变和选择,这样的过程被称为“演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