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畜牧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畜牧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畜牧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柴达木地区的畜牧业在农业各业产值构成中的比重大,1985年为57.07%,居农、林、副、渔各业之首位。本区草场载畜量为343.88万个头单位。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牧业机械的数量逐年增加,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畜牧业内部的结构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肉类产量构成中,羊肉仍占优势。可见,柴达木是以牛羊肉为主的牧区。

四、畜牧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柴达木地区的畜牧业在农业各业产值构成中的比重大,1985年为57.07%(按1980年不变价格),居农、林、副、渔各业之首位。1985年末有各类牧畜208.19万头,绵羊为主,占总头数的61.32%。本区草场载畜量为343.88万个头单位。2002年牧业产值在农业的比重56%,仍居农、林、副、渔各业之首位,各类牧畜194.88万头(赵宏利[48],2003)。

1.畜牧业产业发展状况

1949年与1985年相比,按可比价格概算,36年产值增长近两4倍,平均年增长5%,但1976—1983年期间,牧业产值在30%的范围内波动。1984—2002年牧业产值在波动中上升。

1980年末盆地大小牲畜155.15万只,比1950年增长5.4倍,平均年增5.9%。其中大牲畜年增长5.7%,羊年增5.9%。2002年大小牲畜为194.88万只,比1980年增长25.6%。肉、皮、毛、绒等畜产品均有较大增长(见表7-4)。

表7-4 柴达木地区历年牲畜数量统计表   单位:万只

资料来源:根据海西自治州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0年,1974—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扣除天峻县,1998—2002年,海西州统计局。

上表说明柴达木地区历年牲畜存栏数有所增长,但不同时期发展速度差异较大。1950—1966年期间牲畜持续上升,发展速度较快,平均年增长12.1%;1966—1975年期间,发展速度缓慢,且有波动,平均年增长只有1.2%;1972—1980年期间略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增长为-1.2%。大牲畜发展比较稳定,羊的发展趋势与整个牲畜基本一致。1980—1998年牲畜存栏数和出栏率均在波动中上升,1998年后趋于下降。

牧业现代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但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牧业机械的数量逐年增加,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柴达木地区内各牧业乡拥有一定数量的饲料粉碎机、牧草收割机、机动剪毛机、牛奶分离器等机械,草原基本建设初具规模,牧业现代化程度有所提高。到1982年底,柴达木地区共修建草原水渠200多条,总长845公里,草原水库32座,畜水量为5 587万m3,还有草原机井68眼,草原灌溉面积约31万亩;目前共围建草场450个,面积达108万亩,牧畜配种点基本上已满足需要。

2002年盆地畜牧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平均每公顷利用草地的产值仅3.3元,每公斤草只值0.4分,按每100公斤青草转化为羯羊活体重量0.755 8公斤计算,每公斤青草只值0.8分;按当年235天的羊,每100公斤青草转化活体重3.78公斤,每公斤青草产值2.4分。每公顷草地的产值也只有19.2元,生产力水平只及粮田产值的1/(40~200)。200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 189元,比1998年的1 728元增加461元,农牧业增幅不大,农牧业结构近几年基本适应。

畜牧业内部的结构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建国以来,各类牲畜头数都有增长,但增长的速度略有不同,1982年与1950年相比,大牲畜和羊的年增长速度基本相同,为6.0%和5.8%;猪增长速度为6.5%。在大牲畜内部,作为役畜的马、骡、驴和骆驼增长较快,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9%、14.3%、8.7%和10%;而肉牛和乳牛增长偏低为3.7%。绵羊中经改良的细毛和半细毛羊增长速度最快,1965—1982平均年增长为15.4%。

增长速度不同,导致畜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但由于大牲畜一直是以牛为主,马、骡、驴和骆驼的数量少,因此,对畜牧业内部结构影响不大。1950—1982年的32年中,大牲畜的比重从10.9%微升到11.1%,羊从89.1%略降为86.7%,猪上升2.2%。而1982—2002年期间几乎没有大的变化,大牲畜比重一直保持在11%以上,羊仍在86%以上。

在大牲畜中役畜的比重从14.8%上升到41.7%,而牛则从85.2%下降到58.3%。马、骡等役畜比重上升与农业开发、劳力不足有关。

在羊的构成中绵羊比重从59.7%上升为68.8%,山羊则从40.3%下降为31.2%。在绵羊中,细毛羊的比重已从2.9%上升到28%。

肉类产量构成中,羊肉仍占优势。1981年间羊肉产量占68.1%、牛肉占17.1%,猪肉占14.1%。可见,柴达木是以牛羊肉为主的牧区。整个畜群以绵羊为主,山羊、牦牛次之。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柴达木地区的畜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产中存在着“一慢、二低、三不稳”的现象,即发展速度慢,生产水平低,牲畜发展不稳定,一年一度反复出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亡”,基本上未改变靠天养畜的落后状况。

2.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草原退化现象严重

由于干燥、寒冷、沙化、盐碱化等原因,植被稀疏,耐牧性差。加之缺乏健全的科学管理机构和办法,抢牧、乱牧现象严重,部分草原由于过度放牧或利用不合理,鼠虫灾害,杂草丛生,造成草原退化。由于人口急增,燃料奇缺,沙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草场风蚀、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牧业生产条件日趋恶化。豆科、禾本科牧草品种减少;优质牧草场面积逐渐缩减,仅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0.95%,而劣等草场的比例高达88.84%;产草量下降,草甸草场亩产鲜草由240~250斤降至目前的120斤左右;乌图美仁冷季草场产草量,较1958年下降了41%。

据调查,柴达木地区(包括天峻县)沙化面积约56万hm2,盐碱化面积达237.2万hm2,光板化高达297.1万hm2。实际可利用的草场面积仅有300万hm2左右,只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1/3。

一些草场超载放牧,导致牧草再生能力衰退,植株变矮,盖度减少,产量下降,优质草场面积日益缩小,优良牧草品种减退,有毒和不食杂草种类增多。因而,每公顷平均可食产草量和草场等级在全省可利用草场中都是最差的。这些都加剧了草畜矛盾,严重限制着盆地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畜牧业生产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2)草场载畜量低

1980年测算,盆地27.3亩/只羊单位草场载畜量,远低于全国和青海省牧区的平均数。东部可利用草场面积441.74万hm2,载畜量为1.66hm2亩/只羊单位;而西部可利用草场面积154.22万hm2;载畜量为1.91hm2/只羊单位。这充分反映了盆地畜牧业的落后状态。现有可利用草场595.69万hm2,牲畜头数162.78万头,折合羊单位219.3万只,草场载畜能力为2.71hm2/羊单位。牧草生长和利用不均衡。大部分地区暖季草场有余,而未能充分利用;冷季草场因高寒,牧草生长慢,枯草期长而严重不足。其中约有1/3草场超载,畜草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畜牧生产力十分低下。

(3)牲畜出栏率低,基本母畜比例小,畜产品质量下降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而不以畜产品数量和质量为考核标准,结果,一方面影响了畜群的正常周转,降低了牲畜出栏率,使经济受到损失;另一方面降低了草原生产力,加剧了畜草矛盾,致使牲畜体质下降,生长发育更加迟缓。据计算:1979—1982年盆地牲畜平均出栏率仅为16%左右,其中,大牲畜约5%~9%,羊为16%~19%,因而1982年商品率只有10%,单位草原面积的经济效益也极低,平均每百亩可利用草场的产值仅为20.6元。

多年来,柴达木地区牲畜总增率始终大于出栏率,导致畜群内部公畜、大龄畜比例增大,基本母畜比例偏小。柴达木地区能繁殖母畜比例为40%左右。适龄母绵羊38%~45%、适龄母山羊34%~38%、适龄母牛27%~30%、适龄母马20%~30%、适龄母驼2%~28%。这样的畜群结构,严重影响着牲畜繁殖率,一遇灾年,常处于“保老本”的状态。由于出栏率低,畜多草少,牲畜在冬春期常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个体发育受阻,加之饲放管理不善,组群不合理,母畜比例低,近亲繁殖、非适龄母畜产仔等原因,造成牲畜体质下降,畜产品质量降低。据有关资料分析:绵、羯羊胴体产肉量由1958年的平均25公斤下降到2000年的15~20公斤,下降幅度为20%~40%,绵羊产毛量减少了24%左右。

(4)畜牧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牲畜死亡率高,生产波动大

由于地高、天寒、干旱、风沙、鼠虫害等自然灾害,常使牲畜大量死亡,生产很不稳定。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草原水利建设配套工作跟不上,所以,草场产草量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如荒漠草原草场年变率为20%~60%,丰歉年产量相差3~4倍。还有不少草原因缺水而不能利用,柴达木地区至今尚有3万多人,34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亟待解决。

风沙加速土壤干旱,引起沙丘流动,掩盖草场;大风降温常造成弱畜和幼畜的死亡;盆地鼠害也比较严重。

(5)经营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

畜牧业经营管理仍是传统的游牧方式,靠天养畜。牲畜暖季饱、肥,冷季瘦、死,加之饮水困难,畜舍建设跟不上,疾病流行,死亡率高。

畜群结构不合理,适龄母畜比例低(牛为40%,羊为50%左右),仔畜成活率低,幼畜生长发育迟缓,总增率低,相应地经济效益差。牲畜出栏率14%,商品率仅7%左右,每只羊平均产毛量仅0.8公斤,每百亩草场生产毛绒3.2公斤,牛奶14.5公斤,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畜牧业现代化水平低,科技力量薄弱

盆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2002年牧业劳动力人口48 900人,平均每个劳力放牧398头大小牲畜,加之放牧半径大,劳畜矛盾紧张。柴达木地区饲草饲料的种植,奶制品加工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剪毛、抓绒工作几乎全靠手工操作,劳动生产率低。草原建设与现代化的要求差距甚远。牧区文盲与半文盲占中青年的1/3,科技人员更少,工作15年以上的科技人员只占牧区人口的2%。这种状况,严重阻碍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和牧业生产现代化的进程。

3.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思路

以生态牧业的理念替代传统牧业的观念;以现代牧业发展模式替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以退牧还草,高效优化配置草地资源,提高牲畜质量,替代大面积超载放牧,靠天养畜的格局[1];以企业+家庭牧场的牧业产业化替代自产自销封闭式的经营方式,并以此思路贯穿畜牧业发展的始终。

(1)加强草原建设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草畜矛盾已经成为盆地当前畜牧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技术力量薄弱,经营管理粗放,畜产品加工条件差,牧业现代化水平低下也是阻碍盆地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改变生产的落后状态,必须贯彻“全面规划、加强保护、合理利用,重点建设”的方针,加速草原建设步伐。因此,柴达木地区的畜牧业一定要从草原建设和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改善畜产品加工生产条件上下功夫。即要用现代化生产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畜牧业,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方法组织和管理畜牧业;开展草原建设;合理利用草场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逐步试行牧工商一体化,实行专业化和综合发展,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畜产品商品率,达到畜牧业稳定、高产、优质,更好地满足盆地开拓对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2)合理利用天然草场资源

实践证明,实行草畜比例管理是防止过牧,恢复草原生机,缓和畜草矛盾的关键措施。为此,有关部门应对草原作进一步复查、补查,以测定草畜比例关系为重点,结合定位观察,抽样调查,切实掌握各类型草场的可利用面积及产草量。在此基础上,依不同牲畜种类、不同牧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等,测定牲畜确实的采食量和采食率。天然草场产草量差异很大,故在“以草定畜”或核算载畜量时,应区分丰歉年份,留有余地。最后根据不同畜种的正常个体需草量和不同类型草场上实际产草量,制定比较科学的载畜量指标。在以草定畜的基础上,修建围栏,实行禁牧、休牧封育(包括灌溉、施肥、松耙、补播等措施)和划区轮牧,恢复草原生产力。

(3)合理利用季节牧场

夏秋季畜群膘情好,但冬春极易造成掉膘、病乏、死亡。某些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也由于冬春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出现退化现象,严重影响牲畜数量的发展与个体质量的提高;冬春饲料不足及低温严寒侵袭,往往给幼畜带来致命的恶果。

在盆地周围山地的牧区,采用季节放牧方式是合理的。但各垂直带中天然牧草生物量不平衡,即供给牲畜的能量与营养物质不平衡,面积大小不一,生长季节与非生长季节牧草能否再生等,都限制了柴达木地区的牧业发展。

柴达木牧区的特点之一是冬春草场不足,夏季草场有余。季节牧场不平衡,导致畜草矛盾更加突出。冬春饲料少是本区畜牧业带有根本性、普遍性的大问题。畜牧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把传统的畜牧业转向季节性畜牧业,以缩短饲养周期,加速畜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冷季存栏数,减轻冬春草场的压力,消除季节不平衡状况。推行季节畜牧业还必须提高适龄母畜的比重,提高牲畜的繁殖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实现多生少死;分群放养,调整产羔期(如改良羊由产冬羔改为产春羔),以利于当年育肥、屠宰。同时,加强草原建设,通过综合措施,着重解决冬春草场不足问题。具体解决的途径是:调整部分夏秋草场为冬春场,并加强暖棚建设;通过种草、人工更新、灌溉、施肥、划区轮牧、培植打草场等措施,提高冬草场的载畜能力,并划定羔羊专用草场;妥善安排与慎重处理冬草场、冬春草场及部分秋草场的开垦问题;在原有冬春草场范围内,发展饲料生产;培育优良牧草,增加调料储备。

(4)变游牧为定居圈养舍饲、划区轮牧

传统畜牧业的游牧饲养方式,决定着牧民们必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种传统的游牧方式使得草地大面积退化并迅速地扩展起来,由以前散布的点状退化迅速变为面状退化,如果继续推行游牧方式,随着牲畜数量的增加,散布的面状退化将有可能迅速地连接在一起,造成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崩溃。为此,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变游牧为定居、圈养舍饲,冬天圈养生畜与露天卧息相比,每只羊可以减少掉膘15公斤,提高产羔羊2.5个百分点,仅此以一项每户牧民便可减少10 000~20 000元的损失[2]。还可相应地减轻牲畜对草地的压力,并可使草地退化得到有效遏制,并向良性方面演化。

改变传统经营方式,走牧民定居之路。柴达木地区畜牧业长期以来一直以粗放型为主,采取游牧式的经营方式,所以牧业产业化的程度不高,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草原退化、牲畜出栏率低、抗鼠害能力弱等现象。因此,应将传统的放牧观念转变为现代的牧业经济观念,推广先进的牧业生产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促进家庭牧场建设向草地围栏化、住房定居化、牧畜良种化、圈舍暖棚化、饲草料基地化、防疫规范化经营方式转变,全面实现牧业产业化,使牧民富裕劳动力从传统的牧业生产中转移出来,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和商品贸易,提高绿色畜产食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柴达木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增加牧民收入,一方面满足该区对畜产品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5)兴修草原水利工程,灌溉草原

草原缺水,地表径流分布不平衡,地下水埋藏深浅不一,造成草场利用方式与程度的差异。大部分草原因没有配套水利设施而不能被利用。因此,尽力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也是盆地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据调查,凡经过灌溉的草场,一般产草量均可提高1~3倍,地面较平坦,灌溉效果较好的地方,可提高3~5倍。可见,兴修水利工程是盆地草原建设的关键。目前柴达木缺水草原尚有10 000多hm2,发展生产潜力大。

在草原水利建设中,应首先解决饲草饲料基地的灌溉和冬春缺水地区的人畜饮水问题,兴修水利工程,发展灌溉草原及人工草场。

(6)建立饲草饲料基地

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单位面积产草量一般比天然草场高3~6倍,而且,牧草质量好,并可大量种植豆科作物,增加饲草蛋白质含量。盆地枯草期达8个月,长期以来,牲畜“春乏”严重。因此,实施退耕还草,并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是实现盆地畜牧业优质、高产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盆地光能资源丰富,热量条件较好,弃耕地有2万多hm2,应有计划地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盆地尚有宜耕地11.33万hm2,在今后综合开发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牧业的需要,划出一定数量的可垦地作为饲草饲料基地。据调查,以一亩半分饲料地,就能使牲畜免于冬春死亡。即盆地如有1.33万hm2饲草饲料基地,就可完全改变柴达木地区长期靠天养畜的格局。因此,应有计划地逐年扩大饲草饲料基地。

(7)建立为城镇提供畜产食品的生产基地

草原畜牧业在盆地民族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开发柴达木的同时,应考虑把民族经济即特色牧业与牧业加工业带动起来,支持、鼓励城镇周围国营农牧场和农民饲养奶牛、奶山羊等。发展奶牛、肉牛、肉羊、毛绒羊、猪、鸡、兔等畜禽的饲养专业户,以各种联营形式建立以半舍饲或圈养为主的半机械化、机械化乳肉牛场、羊场、猪场、鸡场、兔场等。发展乳制品加工业,建立屠宰、乳制品、皮革、毛纺等畜产品加工厂,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同时利用农畜产品加工副产品,发展饲料工业。发展淡水湖、塘、水库养鱼等,尽快地发展成为工矿业服务的主要肉、奶、蛋、菜等副食品生产基地。

(8)改变交通运输条件,提高畜牧业机械化水平

建国以来盆地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不适应工矿业和农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建立交通干线网,增加牧用车辆,使农牧业的生产、生活资料和畜产品以及转点运输条件得到改善;同时要加快配备牧业机械,首先装备牧草种植、管理、收割、调剂运输、加工以及草原保护和改良方面的机械,增加电动剪毛、抓绒机具和配备榨乳、屠宰、冷藏设备(包括冷藏运输车辆)以及机械、半机械化饲草饲料加工成套设备。改进推广牲畜药淋装置、气雾免疫机,配备防疫车等。

(9)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联营,发展综合经营

逐步引导牧民按自愿互利原则,从家庭承包走向新的联合体。提倡牧民之间实行同畜种联合放养,逐步发展牧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腾出劳动力,发展乡镇企业,进行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向牧—工—商联合经营转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满足国家和人民对畜产品的需要。

为把牧区经济搞活,从盆地实际情况出发,可在半农半牧区开办饲料加工企业,为牧区提供饲料。商业部门可与畜牧业部门搞联营,兴办畜产品初级加工。国营农牧场也可同附近乡村、家庭牧场搞联营。

总之,要让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协同发展,这样,既可以活跃经济,又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10)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盆地周围祁连山、昆仑山等3 800m以上的高山草甸草原,应以放牧牦牛、犏牛、藏细绵羊等耐高寒的牲畜为主;3 200~3 800m的亚高山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山地半荒漠草原,应以放牧半细毛羊、牛、马等牲畜为主;中部荒漠、半荒漠草场应以放牧骆驼、山羊为主。

国营农场应以养猪、鸡、奶牛为主;格尔木、德令哈等镇和工矿饲养奶牛和发展禽蛋满足城市工矿区的需要。控制马的发展,以利草场保护。

4.牧业的产业化与现代化

牧业产业化就是合理充分利用牧业资源禀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布局,专业化产销、贸工农、牧工商、农科技一体化经营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推进牧业产业化。

(1)加快牧业产业化建设

牧业产业化是指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作为一个整体,发展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从而实现牧业现代化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和生产经营体系。它将是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围绕特色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运销,着力培育一批开拓市场、深度加工、科技含量高、与牧民利益关系紧密的“龙头”企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牧场企业、牧民办企业和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适应市场需要,依托主导产业、产品的深度开发,积极发展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带动特色牧业和产品规模发展,形成支柱。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与牧民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股份合作“公司+牧户或家庭牧场”等形式,共同开发和建设绿色畜产品基地,从事畜产品加工、运销,开拓市场,让牧民受益,增加收入。

柴达木地区由于国营农牧场集中,为实现牧业产业化、一体化建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可以形成“公司+牧场+基地”形式,以此作为主导,带动“公司+牧户+基地”的模式发展。

(2)加快牧业现代化

实现牧业现代化,是提高牧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它可以增强同自然灾害斗争的能力,减轻劳动力负担。柴达木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加上工矿、运输业的发展缓慢,劳动力愈加紧张。因此,解决牧业劳动力只有实现牧业现代化,加快机械化建设,为进一步开发柴达木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3)牧业现代化,还应实现技术化

目前牧业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急需加快发展。牧业技术化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与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及家庭牧场的“六化”及整个牧区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体现其综合性。牧业技术化是牧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提升牧业生产中的技术水平和增加科技含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牧业现代化。

今后要实现以注重提高产量同提高质量并重,以优质为主的转变;实现从注重产中技术向产前、产中、产后经营全过程技术转变;从注重单项技术向注重综合组装技术的转变;注意与其他科学的融合与交流。

【注释】

[1]张志良.甘南生态经济示范区——牧民定居专题研究报告[Z].2003,2.(未公开出版)

[2]张志良,甘南生态经济示范区——牧民定居研究报告,200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