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时间:2022-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青岛农业大学课题组水产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也是山东省和青岛市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市大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当前海洋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转变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水产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和协调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青岛农业大学课题组

水产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也是山东省和青岛市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市大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当前海洋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水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时至今日,青岛市水产业还没有摆脱依靠生产规模扩张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在较快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还存在体制落后、结构调整力度不够、水环境污染、资源衰退、养殖品种种质退化、病害时有发生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水产品的消费信心,而且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出口,从而制约了水产养殖户、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的收入。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转变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水产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和协调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转变水产业发展方式是保障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水产业效益的客观要求。

一、青岛市水产业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岛水产业经历了1949~1978年的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0年的调整提高阶段、1991~200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开始步入高科技、高效益、设施化、外向型水产业发展的新时期。

2000年青岛市提出“结构调优、效益调高、品质调好、品种调新”的新要求,加大了水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严格控制近海捕捞,水产养殖向精品养殖和集约化养殖发展,水产品总产量达126.5万吨,总产值达65.5亿元(当年价格),水产品总产值占青岛市农业总产值的26.4%(同期山东省为15.1%,全国为10.9%),水产业成为青岛市大农业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21世纪以来,青岛水产业实施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三大战略,重点发展水产种苗业、增殖业、健康养殖业、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加快了现代水产业发展的步伐。2009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335.7亿元,完成水产品产量110万吨、产值89.9亿元(现价),占农业总产值的22%,水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均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两位。在水产业结构中,养殖与捕捞的比例由2000年的62∶38调整到2009年的77∶23;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3%上升为73%。

(一)青岛市渔业产值变化

统计显示,按照1990年不变价格,1980~1995年期间,青岛市渔业产值增长速度呈递增趋势,由1980~1985的年均9.5%,到1985~1990的年均14.7%,再到1991~1995的年均20.5%;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增长速度开始下降,进入21世纪后增长缓慢,产值在2003年达到顶峰,2004年开始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幅度较大(图1)。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结构调整力度不够造成高附加值产品发展较慢,以及水环境污染、资源衰退、部分养殖品种种质退化、病害时有发生、产品品牌意识薄弱造成产品价值低下等。

img19

图1 1980~2009年青岛市渔业产值变化趋势(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二)近十年青岛市水产养殖业发展

2009年青岛市水产品养殖产量约占青岛市水产品总产量的77%,养殖在水产品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十五”期间青岛市水产养殖面积基本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64679公顷,“十一五”期间呈下降趋势,2009年为53155公顷;养殖面积占山东的比重从“十五”期间的10%左右,降至2009年的7.75%。从单产来看,大部分年份青岛市水产养殖的单产为山东省的两倍多,所以青岛市水产养殖产量在山东省的占比远远高于养殖面积占比。从发展趋势来看,养殖产量基本上是前五年呈上升趋势,2005年后呈下降趋势,2009年才有较大反弹;养殖产量占山东的比重基本呈下滑趋势,到2009年仅占山东省17.07%(表1)。此外统计显示,除个别年份外,近10年青岛市海水养殖约占养殖总面积的70%。

(三)青岛市水产品生产在山东省的地位

2004年以前青岛市水产品总产量在山东省的占比为20%以上,产值占比为20%左右;2004年以来两个占比皆成下降趋势(表2)。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水产品产值在山东省水产品产值中的占比2003年以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各年皆呈下降趋势,而且产值占比低于产量占比,产值占比下降速度比产量占比下降速度快,这说明与全省相比,青岛市水产品的单位价值提高的速度慢。从表2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青岛市水产品均价皆低于全省水产品均价。2004年以来青岛市水产业占比下降,表明其滞后于全省总体发展,这其中主要是滞后于部分水产业大市,如2009年无论是水产业产值还是增加值皆远远低于烟台市和威海市(表3)。

表3 2009年山东省水产业大市产值及增加值

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10)

青岛市水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与威海、烟台相比):

(1)威海和烟台的水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威海和烟台水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非常大,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海参等海珍品养殖,2011年威海海参养殖面积达30万亩,占其海水养殖面积的1/3,鲜参产量达3万多吨,2015年规划海参养殖面积突破100万亩。

最近三年,烟台海参养殖总面积每年增加约4万亩,2011年烟台海参养殖总面积达到了30万亩。在结构上,海边池养海参的面积正在逐渐减少,而通过人工造礁、打造海洋牧场、底播海参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而青岛市“十二五”规划才10万亩,如果要达到海水养殖面积的1/3,需要20万亩。不难看出青岛海水养殖与威海和烟台的差距有多大。在海参养殖方法上,威海许多公司实行立体养殖,在养殖区投放石块,上层养红螺、海胆,利用这些水产品的粪便,在底层养海参,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2)威海市海域清洁。由于种植大量的海带,威海市海域一般不发生赤潮、浒苔等灾害,而相比之下青岛市的海藻产量却很低。2009年青岛市藻类产量仅0.7万吨,而威海市藻类产量达42.2万吨,其中主要是海带,大量的海带生产消耗了近海大量的氮和磷,基本解决了海水富营养化的难题,有效预防了赤潮、浒苔等海洋灾害,为其他海产品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大提高了其他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当然,威海海岸线总长986千米,比青岛长266千米(包含岛屿),与青岛相比资源优势明显也是原因之一。

(四)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变迁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末青岛市水产业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增长方式为依靠生产规模扩张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粗放型经营方式。粗放型经营方式的缺陷在上世纪末已经显现,从表3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水产业的增速已经大大低于90年代前半期的增速。进入21世纪以来,青岛市相关部门逐步意识到粗放型经营方式带来的种种危害,开始重视水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和转变,然而从上述分析发现:2004年以后青岛市水产业的总产量、产值皆滞后于山东省水产业总体发展,比烟台、威海两市落后较大;青岛市水产业的结构有所调整,但调整的步伐较慢;水产养殖业的环境约束越来越明显。

目前,青岛市的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仍处于粗放外延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内涵的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

二、青岛市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影响青岛市水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体制转变滞后、结构调整力度不够、资本和技术约束、环境约束、政策约束以及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一)体制约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优势已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消极作用日益凸现:一家一户的渔民承包了滩涂、虾池、海参池、近海海面等,这些渔民可能具备承包的经济实力,简单地说就是他能够交上承包款(渔村等基层组织大多只关心承包款能否按时收缴上来),但是否掌握相关的技术,能否搞好经营,基层组织不见得知道,也不很关心,渔民对自己是否具备相关的技术、是否能够搞好养殖也不一定都清楚,承包中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就导致生产中盲目经营、乱上项目、养殖密度失控、滥用渔药,有的承包户亏损,有的中途转包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由于养殖密度失控、滥用渔药造成海域污染。这已经成为阻碍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阻碍水产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制创新势在必行

(二)资本约束

主要表现是推动水产业经济增长的资金供给短缺。水产业结构调整中,远洋捕捞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高附加值的水产品养殖的投资大、风险也大,只有少数渔民能够支付得起,承担得起;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水产养殖高深技术的研发也需要大量资金。资金的缺乏制约了水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人力资本约束

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动力。目前,青岛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已经达标,但是关于水产业的职业教育尚赶不上水产业的快速发展,青岛市地区的职业学院没有一所开设水产养殖专业,只有海大、青农大设有水产养殖专业,其招生面向全国,能留在青岛市的毕业生很少,而能在一线从事水产养殖的更是极少,目前主要依靠渔业管理部门的一些短训班以及渔业技术部门发放的技术资料,渔民以及渔业企业的一线从业人员不能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这阻碍了相关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约束了青岛市水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技术约束

技术进步是水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源泉和动力。青岛市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在水产养殖技术上具有一定的领先水平,但在对浒苔及外来生物的控制、疫苗及安全有效的专用渔药的研发以及水产品加工等方面则较落后。

1.对浒苔及外来生物的应对技术亟待提高

2008年夏季爆发的浒苔给青岛市水产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此后每到七八月份养殖户就担心,尽管技术人员也提供了一些应对办法,但收效不佳。直到2009年城阳海洋与渔业局与红岛的一家养殖公司试验引进了专吃浒苔的篮子鱼,控制海参池浒苔才看到了些许希望。实际上,由于篮子鱼有着池塘养殖“清道夫”的功能,在福建、广东等地早已被普遍接受,并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胶州湾“大米草”肆虐,蟹子和蛤蜊成群死亡,2005年时只有500多亩,到2010年大米草就增加了一倍多,蔓延到整片滩涂,使鱼类、贝类、藻类等生物丧失生长繁殖场所,养殖户只能到还没生长大米草的地方进行养殖,适合养殖的滩涂正在减少。

2.渔用疫苗的研制滞后

我国渔用疫苗的研究,尽管1990年前后就已经开始了,但至今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商品性渔用疫苗迟迟不能应市。截至2010年年底,仅有3种水产疫苗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但无一拿到生产批文而在生产中使用。2011年3月珠江水产研究所研制的草鱼出血病活疫苗获得我国首个水产疫苗生产批准文号,使疫苗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看到了一丝曙光。此外,水产品加工还大多停留在粗加工阶段,精加工技术较少、较落后。

(五)政策约束

政策约束主要体现在免费的公共服务不够,免费的技术培训和咨询方面有待加大力度,配合饲料推广远远不够,水产养殖者对政策性保险的呼声也十分强烈。

1.公共服务

目前渔业部门有一些免费的技术培训和咨询,但是力度远远不够,技术服务人员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搞技术推广,真正到养殖现场的时间太少,能够走到渔民中第一时间了解养殖者的技术困难、了解养殖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少;其次,发现了问题没有千方百计去解决;再者技术人员自身的知识更新跟不上。养殖技术与知识正在不断更新,技术人员不及时充电,就无法为渔民进行新技术服务。青岛市有的区市譬如城阳区,仅在区海洋与渔业局有水产技术推广站,各街道已经没有专门的渔业技术服务人员,养殖者遇到问题不能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

2.配合饲料推广

配合饲料在青岛市海水鱼类养殖中的使用率约为20%,乐观的估计是40%,鲜饲料的利用率低,大量使用鲜饲料不仅造成浪费,更重要的是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在胶州湾区域更容易造成污染。

3.政策性保险

水产养殖业风险巨大,养殖者中流传着“三年奔小康,一年赔精光”的说法,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2009年冬季胶州湾及部分海湾和近岸浅海海域结冰,导致青岛市部分海洋养殖筏架、网箱、潮间带滩涂和养殖池受灾,据统计,海冰造成的渔业养殖损失达1.2亿元。2008年夏季开始的每年一次的浒苔给水产养殖也造成很大损失。面对灾害,保险自然成为渔民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然而由于渔业出险概率高、勘验定损成本大、巨灾风险无法控制等原因,商业保险几乎不涉足渔业保险市场,而目前政策性保险几乎是空白。

(六)结构调整力度不够

水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目前青岛市水产业结构层次依然较低,尽管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已经达到70%以上,但是第二产业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对本地水产业的拉动力不大,而且是低附加值的加工,产业质量不高,而第三产业中的休闲渔业起步时间不长,产值不大。在许多水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休闲渔业早已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但在青岛还属于新兴事物。虽然近几年休闲渔业发展迅速,但集观赏、垂钓(捕捞)、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规模渔业休闲场所的数目及从业人员还相当少,各休闲点的管理及从业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大部分地区休闲娱乐项目单一,服务水平较低。

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还表现在产品结构上。目前,青岛市水产品供求总体供过于求,但是这种供求过剩只是结构性、低水平的过剩,大路货多、优质产品少,原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在水产养殖业内部,与省内较为先进的烟台、威海相比,高附加值水产品养殖占比太低,亟待提高。

此外,技术上的问题以及管理措施不力等,也造成近海养殖环境恶化、浒苔等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三、水产业发达国家发展水产业的经验总结

对挪威、美国、日本、韩国等水产业发达的国家发展水产业的经验进行整理归纳,挖掘其中的合理成分,为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合理性的借鉴十分必要。

(一)疾病防控与药残控制

病害是世界各国水产养殖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挪威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挪威水产养殖业曾因病害受到沉重的打击,并大量使用抗生素进行抑制。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病菌病毒抗药性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挪威一方面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加大疫苗的研发力度。挪威的水产养殖条例规范了与养殖场有关的所有活动,并实行养殖许可证制度,养殖者必须持有养殖许可证才可以从事水产养殖。养殖许可证明确了持有者的权利和义务,养殖许可证都标明养殖场的位置、养殖的品种和养殖的规模,使水产养殖业在政府控制下稳步发展。

(二)合作组织的作用

日本渔业协同组合(简称“渔协”)是由日本广大的中小渔业生产者和渔民组合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也是处于政府与渔民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承担基层水产管理任务的机构,日本渔业管理正是通过海区渔业调整委员会和渔业协同组合对渔业进行管理。实施渔业管理的主体是以渔业协同组合和协同组合下属组织为中心的渔民自身。

渔业协同组合的职能主要是渔政管理、渔业经营以及渔业研发等。渔业协同组合与政府的关系是:政府授予组合分配渔业权、维持渔业秩序等权力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但同时要求组合的重大项目或活动上报政府并经过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由于有渔业协同组合的参与,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监管机制,对渔民监管更具有成本优势,具有更优监督效果。由于渔业协同组合发挥对渔民监管的主要作用,政府只需要扮演一个高级监管者和服务者角色。渔业协同组合在保护渔民利益、避免中间商的欺诈、减少中间环节不必要的浪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渔民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颇受渔民欢迎。

(三)政府扶持政策

韩国对水产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和政策扶持。其一是免费公共服务。韩国各级公立水产研究机构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病害防治、种苗研究与生产等均由政府财政全额拨款,免费为养殖者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及时为养殖户排忧解难。其二是财政补贴政策。如1994年韩国水产养殖配合饲料使用比例仅20%,与我国类似。为了推广使用配合饲料,韩国政府根据养殖户提供的配合饲料购买收据给予饲料差价(与生饲料的差价)的100%补贴。到2000年配合饲料使用比例即达到80%以上。其三是政策性保险。对易遭受台风、赤潮等灾害的水产养殖业实施政策性保险,保障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减少渔民经济损失。此外,政府还积极扶持各种民间中介组织发展,鼓励养殖者加强自我管理,按照市场经济基本规律运作,有力地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有序管理。目前,韩国有各种渔业中介组织200多个,会员之间相互交流技术,统一市场运作,既方便了政府管理,又维护了养殖者的利益。

(四)可持续发展理念

美国的水产养殖起步较晚且规模不大,但起点高,技术和设施先进,从政策法规的制定到采取的技术措施等方面,处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按照美国现有的养殖技术,实行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不存在技术问题,但实际生产中美国并不鼓励所谓高效的集约化养殖,相反,出于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考虑,强调水产养殖必须考虑到养殖容量的问题,养殖必须控制在确定的养殖容量内,如要增加养殖密度、扩大养殖规模或者增加产量,必须事先申报,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否则会受到处罚。

(五)海洋牧场建设

水产业发达国家都一直在探索研究海洋牧场建设,日本、美国、挪威、瑞典、韩国等均把海洋牧场(Marine Ranching)建设作为振兴水产业经济的战略对策,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加大资金和科技力量投入,收到了明显成效。日本1977~1987年实施海洋牧场计划,并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日本将栽培渔业经费列入每年的政府预算,与大路、桥梁一样,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仅每年投到人工鱼礁的资金就达589亿日元(折合人民币42亿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沿岸20%的海床已建成人工鱼礁区。

四、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应抓住国家和山东省发展蓝色经济的机遇,发挥水产业自然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基础较好、出口基础牢固等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水产业发展,加快水产业转型升级,依靠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要素生产率,提高产业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推进水产业组织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提高水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一)体制改革与创新,突破制度约束

1.改一家一户的承包制为公司制

可以参照农业公司制改革的办法。公司制形式是指经营主体通过自身资本积累或以合伙的方式组建水产业养殖公司,在大规模租用滩涂、池塘、近海面的基础上形成大养殖场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形式。其特点是实施渔村经营承包权流转改革,水产业养殖公司通过投标获得较大规模的滩涂、池塘、近海海面,进行大规模投入,大规模开发。

基层政府要积极建立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大力投资养殖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滩涂、池塘等承包经营权流转。首先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保障渔民利益的承包权股份化整合,将渔民分散经营的承包权量化入股,形成村集体养殖自然资源所有权不变、自然资源处分权在股份合作社里、承包权转变成收益权在渔民手中的“三权”分离制度;然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发包人,通过使用权投标招包方式使渔业经营主体(本地外地专业户、开发公司等)获得大面积的滩涂、池塘、近海海面,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

2.走合作化道路

目前青岛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水产品合作社已有77家,但是作用发挥较好的只有极少数几家,即使这几家跟日本、韩国、挪威等国家的合作组织和荣成市渔业协会相比差距甚大,合作社发展任重道远。要借鉴国外现代水产业的制度模式并有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日本渔业协同组合是渔民自我管理组织,是真正代表渔民利益的合法组织,能够保证渔民的经济和社会利益。我省的荣成市渔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规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具备行业协会的部分特征,是我国渔业共同管理的雏形,值得青岛市学习。

(二)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突破技术约束

1.病害防治技术

作为养殖业,防疫是首要的,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是水产养殖业的头等大事。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的用药很普遍,用药量较大,青岛市也不例外。这方面挪威、美国等国家研发疫苗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我国大量的水产研究机构设在青岛,作为全国水产业的领头羊,青岛应该积极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多方面政策鼓励驻地的水产研究机构加快这方面的研究,早日开发出适用于各种水产养殖的多种疫苗。譬如,可以采用养殖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投资,联合研发,除了政府的科研投资外,加大企业投资的力度,研发成果投资企业优先享用。也可以通过与水产业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来解决某些关键技术。

2.加快研究浒苔防治技术

第一,尽快研究推广使用篮子鱼控制海参养殖池浒苔等海藻过度繁殖问题。应尽快研究篮子鱼卵孵化育苗生产技术;研究适合在北方培养篮子鱼苗的生物活饵料;研究海参养殖池控制浒苔等海藻过度繁殖搭配篮子鱼的鱼苗比例。除了青岛本地推广外,这些研究对北方海参池无公害养殖也将产生极大推动,必将造就一个篮子鱼苗种及相关产业的大市场。

第二,在近海大量种植大海带,解决海水富营养化问题。根据青岛农业大学的专家研究,大海带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海洋清洁工”。在海带等藻类生长旺盛的海域,海水的营养盐指标可以达到零。如前述,海带的作用在威海水产业发展中已经得到明显体现,因此,渔业管理部门要尽快研究规划在近海划片种植大西洋大海带。

3.加速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

挪威、美国等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高,非常重视资本密集型技术的研发,其技术进步对水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60%~80%,大大超过要素投入量增加对水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我国深水网箱养殖自动投饵系统在2010年取得重大突破,首台深水网箱养殖自动投饵系统已经于2010年5月份通过验收。建议青岛市有条件的水产养殖企业结合实际引进深水网箱养殖自动投饵系统,提高养殖业的设施技术含量。

(三)加大资金投入,突破资本约束

水产业的发展已使水产业比较效益低的状况有很大改观,若配套实施相关的优惠政策,可吸引城市资金投向水产业。另外,目前已到工业反哺农业、渔业,城市支持农村、渔村发展的时候。因此,通过加大对水产业的资金投入来支持水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除了政府加大投入外,可以示范引导企业,特别是水产品加工企业投资高附加值的水产养殖,投资海洋牧场建设。在发展远洋捕捞中,浙江省舟山渔民合股发展远洋渔业的经验值得青岛市学习。2010年11月,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长白乡袁永祥等7位渔民在政府部门的鼓励引导下,筹资850万元,通过挂靠舟山市明翔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到浙江博海船业有限公司打造500吨的新远洋渔船,2011年8月18日他们打造的“明翔807号”远洋渔船驶离定海十六门码头,赴南太平洋投入生产。

(四)发展职业教育,突破人力资本约束

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作保障,国外由传统水产业向现代水产业转化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水产业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减少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方式让渔民掌握较多的专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应鼓励青岛所在地的职业院校、职业中专开设水产养殖专业,为水产业的发展多储备一些实用人才。可以对各职业院校设立水产养殖专业给予一定补贴,按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分别发放,对于在青岛市就业于水产养殖业的给予信贷支持。

(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突破政策约束

1.进一步加强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

凡是有水产养殖的最基层的乡镇或街道至少应该有一名技术推广人员,养殖面积大的应配备两名以上;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管理,他们去养殖场走访的内容、发现的问题、解决的问题以及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的内容都要求其记录在案,每月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要根据其业绩核发工资;区市一级的渔业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也应该规定每年至少60%的时间到基层去,包括30%的时间到乡镇或街道的技术推广部门,30%的时间到养殖场。只有这样才能把最新的技术及时推广给渔民,及时发现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差价补贴

配合饲料的推广,除了加强宣传外,最根本的是成本问题。养殖者考虑的首先是成本,而不是养殖环境保护,这需要政府来买单,必须给予差价补贴。

3.开展水产养殖保险

国内外实践经验也表明,凡是涉及农业保险的,除极少数完全商业化经营外,其他的都有政府的介入,只不过介入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以保费补贴,有的以颁布行政指令和行业规则等。水产业是农业的重要产业,水产养殖业风险也大于种植业和畜牧业,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不包含水产养殖业,制约了水产养殖保险的开展,养殖户没有享受到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对养殖户是不公平的。水产养殖业保险不仅应该享受财政保费补贴,而且补贴水平应高于种植业、畜牧业。

浙江宁波市2011年6月开始水产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对慈溪市辖区内的1万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实行政策性保险试点,并在试点基础上,在宁波全市逐步推广;同时,待条件成熟时,逐步探索其他水产养殖品种的政策性保险问题。建议青岛市相关部门到宁波市等地考察学习,在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问题上进行探讨。

渔业互助保险是由渔民自愿组织、预交风险损失补偿分摊金的一种保险形式,是渔民为规避渔业风险这一大难题而提出的创造性成果。2005年以来,上海、浙江、广东、海南等省市在渔业互助保险基础上,以渔业互助保险机构为载体开展了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省也于2009年11月在东营市垦利县启动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青岛市目前加入渔业互保协会的几乎全部是渔船,养殖户入保率极低。因此,渔业管理部门要积极宣传、引导、示范,增强渔民保险意识。

(六)加大水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第一产业,捕捞方面,在发展远海捕捞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远洋捕捞。远洋捕捞需要的资金量大,要倡导大户渔民合资合作,浙江省舟山渔民合股发展远洋渔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养殖方面,要调整养殖结构,继续推进健康养殖业,高附加值品种的养殖。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加大大管岛、王哥庄等5处海洋牧场的建设力度。日本和韩国发展海洋牧场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特别是韩国与青岛同处黄海,地理环境相似,韩国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当然历史上韩国发展海洋牧场中盲目增殖个别鱼种导致养殖环境遭到破坏的教训也要吸取。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要政府、企业、渔民多方筹措。日本政府像对待修路建桥梁一样,把海洋牧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投资,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产业要加大本地产品的加工比例,提高本地产品的增值幅度,以拉动本地养殖业的发展。目前青岛市对本地水产品加工少,多数水产品加工企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半成品加工阶段,设备层次低,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附加值低。要向系列化、多样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并注意创建品牌。必须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引导大型加工企业向自主研发领域投资,不断增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从代加工(OEM)逐步向代设计(ODM)乃至自创品牌(OBM)转变。

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休闲渔业正方兴未艾。作为水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要素和有机组成,休闲渔业已成为各地水产业结构调整和渔区旅游业深化的重点发展目标。截至目前,青岛市共有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15处,带动沿岸居民由传统渔业向餐饮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转型,大大增加了渔民收入。然而青岛市休闲渔业尚在起步阶段,各休闲点的管理及从业服务人员素质较低,需要引进优秀管理团队,提升整体经营水平。

当前的发展方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发展以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基地,以近郊的水产养殖基地(主要是池塘养殖基地)为依托,建设休闲渔业垂钓项目;以人工鱼礁区和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区为依托,建设海上垂钓平台;以捕捞渔船为依托,建设海上捕捞、垂钓项目。二是发展以渔村生活体验为主的“渔家乐”休闲渔区,在重点渔村建设渔村生活体验区,完善服务设施,让游客体验吃海、住海、赶海、玩海等渔家生活。三是发展以海上观光及海岛旅游为主的休闲渔业,结合海岛开发,开展海上旅游观光和海岛旅游项目。四是发展以“渔文化”为主题的渔业节庆活动,结合渔业节庆活动,开展观海景、吃海鲜、购海货、海洋科普展示等特色活动。

(七)加强管理,为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实行养殖许可证制度与轮休制

在水产养殖业中实行许可证制度,养殖者必须持有养殖许可证才可以从事水产养殖。在养殖许可证中明确规定持有者的权利和义务,每个养殖许可证都标明养殖场的位置、养殖的品种和养殖的规模。养殖者必须保持养殖日志,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养殖场的各项活动,以保证水产养殖在政府控制下有序健康发展,从源头上避免大规模的水产养殖疾病的暴发,减少药物的使用。

对养殖场规模和许可证发放数量加以限制,使水产养殖业在政府控制下稳步发展。养殖场在同一滩涂、海域只能连续养殖两至三年,然后空闲一段时间,以便使大部分病原体死掉,减少病害传播,保护环境。建议与承包期对接,每一承包周期内划出20%的面积,实行轮休制。对休滩区域实行减免海域使用金政策,鼓励街道及社区实行休滩规划。

2.控制使用生鲜饲料,积极推广配合饲料

当前,青岛市海水鱼类养殖的饲料还停留在传统饲料阶段,以生鲜小杂鱼作为饲料。大量使用生鲜饲料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低。但生鲜饲料耗费水产资源,长期的滥捕必将加剧水产资源的枯竭。

推行配合饲料可分为两步实施:第一步,养殖小鱼阶段、低温季节用传统生鲜杂鱼作饲料,养殖大鱼阶段、高温季节用配合饲料。小鱼阶段投饲量少,残饵也少,对环境污染相对较轻。大鱼阶段投饲量大,残饵多,对环境污染重,不宜用生鲜杂鱼作饲料。低温季节生鲜杂鱼不易发酵发臭,高温季节下沉至底部的生鲜杂鱼容易发酵分解,逸出硫化氢,污染养殖环境。第二步全面推行配合饲料。这是鱼类养殖企业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化经营方式的转变,在投喂饲料方面必须升级换代。为了提高配合饲料的使用比例,可以借鉴韩国政府对养殖户给予饲料差价补贴的做法。

课题组组长

刘学忠 青岛农业大学

课题组成员

辛德树 青岛农业大学

王 慧 青岛农业大学

张爱华 青岛农业大学

任肖嫦 青岛农业大学

张建世 青岛市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