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分析及展望

年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分析及展望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面积12.10万公顷,认证产品61个;认证绿色产品26个,面积1.48万公顷;有机产品3个。据统计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全市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面积23.74万亩482个经营单位。目前,全县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91家。

2010年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分析及展望

刘永秀

2010年,南宁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进步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继续按照“培育特色、扶大龙头、引导合作、拓宽市场”的思路,进一步加大了引导和扶持力度,使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一、2010年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重点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兴龙头企业崭露头角

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南宁市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2家,其中国家级10家,自治区级30家。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固定资产总额132亿元,同比增加2亿元,销售收入达240亿元,同比增加10亿元,增长4%,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涉及农民102万户。以南宁五丰粮食集团、宾阳聚丰米业等企业为代表的以粮油加工为主的粮食龙头企业,以广西恩度高科等为企业代表的以亚热带水果和蔬菜冻干出口为主的果蔬龙头企业,以亚航种业等企业为代表以水稻、玉米和蔬菜种子繁育、加工、销售(推广)为主的种业龙头企业,以柯新源(柯利莱)畜牧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以种猪选育、繁育、销售(推广)为主的生猪龙头企业,以华兴食品、百昌饲料等企业为代表的以肉鸭、肉鸡加工为主的禽类龙头企业,已经在商海中崭露头角,成为南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兴力量。

(二)产业化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趋势明显

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全市粮食、水果、桑园、甘蔗、木薯和西香瓜等六类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均有增加,产业化基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其中粮食种植面积完成653.5万亩,同比增长0.35%;水果种植面积完成140万亩,同比增长11.87%;桑园种植面积完成55.36万亩;甘蔗种植面积完成229.71万亩,同比增长5.17%;西香瓜种植面积完成50.25万亩,同比增长8.1%。已创建无公害粮食生产示范县(区)3个(上林、横县、武鸣),蔬菜示范县(区)1个(邕宁),水果示范县(区)4个(武鸣、西乡塘、隆安、横县),无公害茉莉花生产示范县1个(横县),面积达120万亩。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面积12.10万公顷,认证产品61个;认证绿色产品26个,面积1.48万公顷;有机产品3个。有12个农产品获“广西名牌产品”和“广西优质农产品”称号。南宁市“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不断发展,全市“一乡一业”发展比较明显的乡(镇)有3个,“一村一品”发展比较明显的村屯有25个。据统计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全市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面积23.74万亩482个经营单位。其中连片200~500亩面积10.95万亩378个经营单位;500~1000亩面积6.08万亩83个经营单位;1000~3000亩面积3.06万亩16个经营单位;3000~5000亩面积0.9万亩3个经营单位;5000~10000亩面积0.65万亩1个经营单位;10000亩以上面积2.1万亩1个经营单位。全市千亩以上连片经营面积145861亩,其中武鸣县37671亩;宾阳县21500亩;隆安县31300亩;邕宁区36592亩;良庆区12300亩;西乡塘区3800亩;兴宁区2700亩。

(三)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新兴力量

“价格联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仍然是南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进入2010年,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在组织农民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担当起农民与龙头企业联系桥梁的同时,一些合作社不断成熟并成长为相对独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组织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全市订单、合作、股份合作等较为稳定的利益联结方式所占比重达80%。统计到2010年第三季度,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715家,同比增加196家,会员约8万户,同比增加1万户,辐射带动275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涵盖种、养、加、销等领域,涉及水果、蔬菜、桑蚕、食用菌、畜牧、水产、林产等20多个产业。其中,从事种植业336家、林业10家、畜牧业154家、水产业53家、服务业140家、其他行业22家,同比分别增加73家、458家、12家、48家、5家。横县围绕优质粮、桑蚕、茉莉花、甜玉米、食用菌、水产、畜牧、农机等产业,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各类农产品的质量水平。目前,全县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91家。横县利亮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农民种植食用菌、甜玉米直接供应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联合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农民生产辣椒、青瓜等优质农产品并出口东南亚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武鸣县清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64户农户将分散农户土地集中整合,将土地折成资金向合作社出资实行规模经营,直接经营土地面积257亩,占全屯土地94.3%,统一开发种粮、种瓜菜、蘑菇、养猪(鱼、鸭、鸡、肉牛)等种养项目。在武鸣县锣圩镇岜勋村以广西三凯生态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以1360亩耕地承包经营权每亩作价500元入股,与公司共同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推行立体种养,饲料加工。上林县基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股份制合作形式,从事油茶种植生产、贮藏以及畜牧水产销售。马山县古零镇六合旱藕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按“统一种植—加工—销售—养猪业—建设沼气池—种植”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实行旱藕“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化生产,成员每年除以入股土地每亩3000斤鲜藕按市场收购价折算获取固定红利外,还可以参加旱藕加工厂的利润分红。

二、2011年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和重大机遇

南宁市农业产业化面临不少挑战,也迎来许多重大机遇。

(一)制约因素

1.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

主要表现是固定资产规模小,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发展机制不完善,经营方式不够活,科技创新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品品牌不够响,核心竞争力不强,创汇能力比较弱,缺乏大型农业龙头。全市现有涉农企业数百家,但具有带动农户能力的企业为数尚少,不到涉农企业总数的1/5;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数占全市重点龙头企业数不足40%,除南糖、农垦糖、富丰集团产值超10亿元外,其余均为年产值10亿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由于龙头企业实力弱,农业前向、后向、水平一体化难以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短窄,企业利润空间小,制约了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地方财政增收。

2.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实力不强

与先进地区相比,南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滞后,全市116个乡(镇)中,仅有50%左右的乡(镇)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总量少,覆盖面窄,且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农户少,目前还不到全市农户数的20%。在现有的专业合作社中,松散联结的多,紧密联系的少;服务联合的多,产加销联合的少;无序发展、临时合作的多,规范运作、形成规模的少;一般化经营的多,标准化经营的少。自我发展能力弱,相当一部分合作社活动不正常,难以有效为农户服务。

3.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社会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重要性缺乏认识,或没有足够的资金、人才投入社会化服务经营,公益性的和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和完善起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产前、产中、前后服务,包括资金融通、风险承担、信息提供、技术指导、业务代理等服务得不到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农户)贷款难、扩大规模难、承担风险难、自主创新难、开拓国际市场难、经营成本大等,仍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增效的重大阻碍。

4.缺乏人才和科技创新

现在发展起来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建于传统经营基础之上,设备落后,管理陈旧,产品生产工艺简单,科技含量不高,加上人才引进、技术开发缺乏资金,影响了产品增值、基地提升、企业做强和带动农民增收,尤其是由于缺乏“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企业产品推陈出新缓慢,市场竞争力不强。

5.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给予了项目资金安排、税费减让等多种支持,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缺钱、缺地、缺人才、缺技术、缺风险担保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需要政府在财政投入、用地安排、税费征收等政策上加大支持。

(三)重大机遇

目前,南宁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着诸多机遇:

1.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落户,给南宁市农产品和龙头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

2.国家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使南宁市社会经济建设步入了高速轨道,大大推进了南宁市各方面的建设,其中也包括农业及其产业化经营的建设。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成为一个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有助于南宁市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与东盟国家开展广泛的农业合作,打造中国—东盟农产品加工、物流等基地,发挥南宁市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桥头堡”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珠三角区域经济建设推进

由珠江流域内地9省区加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共同构成的“9+2”区域经济板块,是中国人口、面积和经济总量最多、最大的一个经济区域。南宁市与粤港澳毗邻,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投资、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有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5.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国家已明确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的地区。南宁市通过西部项目的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局面将得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将得到加强,农业产业化将进一步发展。未来,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意见》的落实,西部地区各方面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南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得到更大的促进。

6.《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

2009年12月1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明确了广西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广西加快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要求,赋予了广西发展的系列政策。南宁市作为广西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和国家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组成城市,该《意见》落实,将有助于推进南宁市的率先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提升产业结构和产业现代化水平,夯实经济基础,推动南宁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三、2011年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展望

2011年,推进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品种特色化、基地园区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科学化、投入多元化”的思路,抓龙头、促发展。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种、养、加”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以大型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益分配合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多功能系列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发展壮大外向型农业,拓展县域经济增长点,促进产品增值;培育和引进人才,完善社会化服务,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具体落实好以下措施: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用好现有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对龙头企业开展的标准化生产和营销推广、引进推广和研发新品种、树立品牌和创造名牌、市场准入服务、为农民提供产销和培训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扶持。对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升级、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环保整治、收购农副产品、技改扩建、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给予贷款贴息扶持。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交流、成员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活动;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整理资金、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和扶贫开发资金要优先扶持龙头企业。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建好项目库,通过业主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商引资,有针对性地引进全国或者全球排名前列的大型企业落户南宁,独资或者合作投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物流服务项目。鼓励和吸引本市以外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将总部迁入南宁,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建立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完善农业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服务机制;引导市内外大中工商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销售、物流服务和绿色食品开发项目,抓住台湾农产品加工业向岛内外发展的机遇,加快引进台湾农产品加工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合作示范基地,合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三)加大税收和融资支持力度

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各级政府每年要组织召开两次以上龙头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交流座谈会,为他们搭建合作平台,让双方找到合作的结合点,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支持龙头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进行并购重组、改制上市。鼓励龙头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创业投资公司的发展。

(四)加大市场建设力度

建立健全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首先,政府要统筹规划,加强对市场建设的扶持,将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专家做指导,全社会参与的局面,全力支持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其次,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个人、集体、政府、特别是外地客商等多渠道资金投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开放力度,鼓励多元化投资建市场;积极引进代理、配送、拍卖和网络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引导市场完善内部网络系统,逐步实现市场交易、结算、仓储、运输、配送的智能化管理;强化市场监管,争创品牌市场,把推进品牌农产品的经营与市场的标准化管理统一起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五)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

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供销社、信用社、专业合作社和邮政物流“四大载体”建设为重点,引导科技、信息、咨询、商贸、文化等各类服务组织和企业向农村延伸,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完善农业产业化科技推广网络服务体系,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依托,以农业专业协会为纽带,以试验示范基地为基础,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普及的良好机制,搞好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新技术推广服务;健全农业产业化生产全程服务体系。由县(区)、乡、村农技站组织农业生产进行全过程服务(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实行农用生产资料加工、采购、运输、运货一条龙;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试点,逐步形成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保险公司多方合作、全程保障的“合作+保险”农业保险机制;积极引入港澳地区及境外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形成覆盖全市的中介服务网络体系,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市场化服务;鼓励龙头企业依托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重点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安全生产、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开展政务代理、创业策划、融资担保、技术支持、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加强创业辅导师、创业辅导员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创业辅导服务,催生一批龙头企业;支持引进和培养优秀职业经理人才。

(作者单位:南宁市农业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