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谷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

甘谷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谷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甘谷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是在我国现实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国家能力等条件下,解决我国农业症结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对于从根本上改进我国农业的经营方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甘谷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甘谷县是农业大县,全县共有15个乡镇、405个村、15.3万户,61.6万人,其中农户11.9万户,农业人口57万人。全县现有耕地88.22万亩,人均耕地1.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158元。近年来,甘谷县坚持“川区抓蔬菜、浅山栽果椒、高山种洋芋、村村搞养殖、户户有劳务”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兴龙头、建基地、育产业、树品牌,逐步形成了蔬菜、果椒、养殖、劳务四大支柱产业。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产业基地规模逐步扩大,龙头企业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一)结构优化,粮食蔬菜产量稳定增长

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政策,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粮食播种规模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总产量和单产增幅较大,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亿公斤,亩产217公斤。除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外,以地膜覆盖为重点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膜穴播小麦等旱作农业新技术广泛推广是粮食生产获得丰收的主要因素,为粮食增收打开了新局面。

按照“抓质量、求发展、促营销、增效益”的思路,实施“西优、东移、北扩、南进”蔬菜产业发展战略,以渭河川道区、南后山区、散渡河、清溪河流域为四大板块,建设优质精细菜、冷凉区蔬菜、高效设施蔬菜、旱作区蔬菜四大基地建设。加快蔬菜高效栽培八大模式推广,推动蔬菜向产业化、设施化发展。全县蔬菜面积达17.8万亩,户均1.3亩,农民种植蔬菜人均收入400元。辣椒、蒜苗、春萝卜等获得了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认证,甘谷被命名为“全国辣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和“全国绿色食品示范区”。已初步形成了五坪无公害精细菜、燕家无公害韭菜、毛坪无公害线辣椒、雒家无公害大葱、中洲无公害大蒜、白云无公害长茄、西王家早春地膜马铃薯、六峰无公害大白菜、大王家无公害春萝卜、南后山东省无公害山菜豆、新兴绿色食品蒜苗、磐石西瓜、小王家草莓、金山谢家湾党参等基地14处16.5万亩,这些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了资源、区位、科技三大优势,创出了大棚韭菜栽培为主的“燕家模式“、以大棚春萝卜套果菜套菜花(甘蓝)种植为主的“五坪模式”、以地膜马铃薯复种大葱(蒜苗)为主的“雒家模式”、以地膜茄子(黄瓜)间套玉米复种绿叶菜为主的“白云模式”、大蒜后复种大白菜为主的“中洲模式”、以春萝卜套种番茄套甘蓝(大白菜)为主的“大王模式”、以拱棚西瓜套种甘蓝(大白菜、菜花)为主的“狄家模式”、以绿色“架豆王”栽培为主的“南后山模式”等“八大”栽培模式,特色鲜明、经济效益显著,为甘谷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二)龙头带动,畜牧养殖发展迅速

全面落实繁育母猪补贴和保险政策,重点发展猪、鸡规模养殖,全县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4个、养殖小区达到57个、发展规模养殖场110个、养殖户达到14553户,畜禽规模饲养量达到180.7万头(只、匹),规模养殖占畜禽总饲养量的70%。并建成丰裕养殖公司、黄土地工贸公司、弘宇养殖科技示范园、新兴福庆、磐安联谊养殖小区为骨干的瘦肉型商品猪基地,畜禽总饲养量达到331.13万头(只),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747元,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产销格局。

(三)体系健全,林果种植规模扩大

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德援造林项目和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五大工程,在全面封禁、落实管护、实现商品性采伐“零管理”的基础上,全力实施天保工程,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5.3万亩,全县28.5万亩天然林得到了有效保护,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4.13万亩。全力加快果椒产业发展,全县以苹果为主的水果和以花椒为主的干果总面积47.1万亩,35万亩果椒已成农民增收的摇钱树,户均2.5亩,果品业年产值达到1.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同时,建成了1700吨贮藏保鲜库1个,加工企业3个,形成了产经销一条龙发展格局。

(四)品牌提升,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甘谷县把劳务输转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了“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劳动力转移科技培训机制,每个乡镇都有一支劳务经纪人队伍,80%的行政村有1~2名劳务经纪人。近年来,年输转劳务人员10万人次以上,创收5亿元以上,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劳务产业真正成为全县人民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二、甘谷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甘谷县农业产业化经过近几年大力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农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起步晚、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小,品牌效应不明显

蔬菜、果椒、养殖、劳务等主导产业优势不优,特色不明,基地不大、品质不高、品牌不亮、势头不强、市场占有率低,尚未真正把基地做成产业、把亮点做成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二)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甘谷县人多地少、山大沟深,基础条件差,水、田、路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村民匮乏科技知识,仍沿用传统农耕方式,利用农业新技术的意识不强,导致机械化生产难以推广。大多数农民还是以原始的人畜生产为主,山区提灌、节水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设施相当少,生产成本高,农民收入低。

(三)骨干工业少,辐射力不强

县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少,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链条短,产品档次低、加工增值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对农业生产和深加工的带动力有限。

(四)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受地方财力限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地方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有限,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不大,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特色、拳头产品少,主要以生产初级农产品和粗加工为主,产业链条短,难以形成高附加值,经济效益不显著。

(五)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产销信息、技术服务、营销队伍等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作用发挥不充分,市场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农产品卖难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农民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积极性。

三、加快甘谷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加快甘谷县农业产业化发展,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组织适度规模生产,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做强主导产业

以蔬菜、果椒、养殖、劳务四大主导产业为主,在稳定发展以地膜小麦、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按照川道区、北部干旱区、南山阴湿区等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强化引导,分步实施,全力加快蔬菜、果椒、养殖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劳务基地建设。

(二)突出示范作用

扶持兴办一批规模大、前景好、加工增值农副产品的“农字牌”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的多次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依靠农产品运销龙头企业,加强产销对接,逐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技术层次,增强带动辐射作用,壮大农业产业集群。

(三)加强标准化生产

做优“甘谷辣椒”、“燕家韭菜”、“雒家蒜苗”、“花牛苹果”、“甘谷月季”等蔬菜、果品和花卉品牌,重点打造“渭川鲜菜”和“甘宝”商标。健全完善各类农产品产业协会,加强对农产品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建立质量安全体系,把甘谷建成名副其实的“全国绿色食品示范区”。

(四)发挥带动作用

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强中介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作用,逐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自我发展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全面完善检测检验和信息服务等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努力开拓外部市场,建立营销网络,真正解决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现象。

(五)构建城乡市场体系

继续完善扩大现有市场,多方筹资新建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不断扩展农村市场,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优势产业,如粮食、油料、生猪等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以专业、综合市场为重点,乡镇集贸市场为骨干,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商贸市场网络。

(六)强化保障措施

制定出台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投资、贷款、补助、土地使用和税费征收等方面实行倾斜和优惠,给予大力扶持。采取资金、劳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培育新的经营主体,真正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农业产业化上。进一步促进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培育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明确流转双方的责权利,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经济共同体。积极做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积极扶持农民创办各种学会、协会、研究会和服务实体,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提供信息、推销产品活动,全面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第一期80后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

李振西:甘谷县农业局

李洁琼:甘谷县法院

付亚东:甘谷县财政局

指导老师:蒲晓光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