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经济制度的需求分析

农村经济制度的需求分析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3.2.2 农村经济制度的需求分析目前我国农村资金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人力资本投资是培养比较优势、提高一般知识的学习效率、推动分工专业化的又一途径,但是农民得不到充分的受教育机会,现行农村教育体制存在严重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也造成了一种贫困的累积因果关系。教育制度的“马太效应”首先体现在教育费用的负担。

13.2.2 农村经济制度的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资金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2001年,我国贷款余额为11.2万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仅为5700亿元,占5.1%;乡镇企业贷款为6400亿元,占5.8%;即使加上农业发展银行收购农产品的与农业有关的贷款也仅占全国贷款余额的17%。(3)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金融资本正在退出农村。由于土地细碎化造成的规模不经济和政府在涉农领域的垄断,农业的利润率很低。而资本至少要追求社会平均利润,如果劳动力和资金在某个领域的投入达不到平均利润,就无法吸纳新的资金进入。金融资本退出农村,一方面使农业资金紧缺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必然导致农村高利贷重新占领农村信用市场。据调查,在作为样本的15个省的40多个村中,民间借贷的发生频率是95%,高利贷借贷发生频率是85%;农民高利贷中33.8%是生活性借贷,另外29%是必须支付给教育、医疗等部门的垄断性消费,只有11%用于农业生产。(4)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金融研究课题组对广东、湖北等5省的5个村的典型调查显示,在5个村调查的256人中,有贷款需求的164人,占调查总数的64.06%。其中生产性贷款需求户占贷款需求户的42.9%,生活性贷款需求户占贷款需求户的57.1%,生活的贷款需求超过生产性贷款需求。但一般说来,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生活性借贷的比重较高。在上述有贷款需求的164人中,只有119人发生借贷,占有贷款需求人数的75.56%。其中,从国有商业银行得到贷款的只有4人,仅占贷款人的3.36%;从农村信用社得到贷款的12人,占10.08%;从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贷款的人有103人,占86.55%。(5)再据安徽省合肥市的有关统计,全市乡镇企业短期贷款余额占各类企业短期贷款余额比重不足5%,这就是说,乡镇企业很难得到贷款。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反馈环,农业低利润率—资金短缺—高利贷—农民贫困—低投入—低利润率。这是农业融资“瓶颈”造成的又一个累积因果关系

制度供给不足的另一个例子是农村教育问题。人力资本投资是培养比较优势、提高一般知识的学习效率、推动分工专业化的又一途径,但是农民得不到充分的受教育机会,现行农村教育体制存在严重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也造成了一种贫困的累积因果关系。

教育制度的“马太效应”首先体现在教育费用的负担。农民承担过重的义务教育费用,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一大因素。目前,全国接受义务教育总人数约为1.9亿人,有70%在农村,县、乡两级政府要负担近70%的义务教育开支,许多乡镇光负担教师工资就占其财政总开支的60%以上。与此同时,县、乡两级政府财政供养人员占到了全国的71%,但其财政收入却只有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1%。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中,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所占的比重维持在50%~60%,剩下的40%~50%的经费是通过捐款、集资、摊派、教育费附加和学杂费等形式,由农民、企业和受教育者负担。对于非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政府却负担了70%以上的经费。中国大学生人均拨付的经费近9000元,而小学生人均拨付的经费只有530元左右,(6)政府对基础教育的忽视,使得农民的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这又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之一。

首先是基层政府沉重的财政压力,使减轻农民负担与确保基层政府正常运转、确保义务教育正常开展存在着事实上的矛盾。富裕的县在支付义务教育开支后,尚有财力投资基础设施等,做一些利于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贫困县的财政就完全变成吃饭财政、教育财政,无力改善基础设施。这样贫困县培养的人才“只能孔雀东南飞”,本地经济难以发展。对于贫困的农户而言,这种“马太效应”更明显,由于所有的收入都用于子女的教育,没有积累可以用于改善生产条件,因而愈加贫困。

其次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存在“马太效应”。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乡镇的师资、办学条件都远低于城市,农村的学生也更可能因贫困而辍学。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远低于城市学生,这是起点的不公平。但从高考录取分数线上看,城市考生的录取线普遍低于非城市的考生,许多农村考生因而失去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是过程的不平等。最终高昂的学费,挡住了许多贫困的农民孩子,这是结果的不公平。

最后是由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高校课程设计落后于市场需求,很多专业的就业前景不看好,农村学生通过父母的节衣缩食、打工、借钱、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后,未必能够很快收回教育投资,而他的家庭很可能已跌入“贫困陷阱”。要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大量农村青年要通过职业教育这一渠道,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但当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有同样的弊端,即办学机制不灵活,与市场结合不够,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要求,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以致在市场需求很旺的情况下,相当数量的职校学生却“毕业即失业”。亚洲开发银行最近完成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亚洲一些国家,由财政花钱办的中等职业教育都有成本高、与市场结合不紧和就业率相对较低的通病。而民营学校的激励机制较强,办学方式也比较灵活。因此,国际上的趋势是鼓励民间办学,鼓励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

如何改革现行义务教育体制、职业教育体制,让农民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分工演进是非常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