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员创新打造第四代港口

全员创新打造第四代港口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八 青岛港:全员创新打造第四代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内,由青岛老港区、青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部分构成,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矿石、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中转、分拨等物流服务和国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更新换代,加速“六型”港口建设,打造创新型大港。

案例八 青岛港:全员创新打造第四代港口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内,由青岛老港区、青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部分构成,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矿石、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中转、分拨等物流服务和国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旗下有大港、油港、前联、西联、港机、通信、港口加工等30个公司及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全港吞吐量完成3.72亿吨,同比增长6.3%,保持世界第7位;集装箱完成13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4%,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1年末,青岛港总资产超过300亿元,员工22000多人。2011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8.8亿元,利润总额28.7亿元。

作为一个建于1892年、具有120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青岛港努力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世界航运业的最新发展,1990~1995年,瞄准创建名牌港口,实施夯基战略,打下港口科学发展的根基; 1996~2000年,瞄准打造港口核心竞争力,实施超前战略,建成一批专业化、信息化大型码头; 2001~2005年,瞄准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实施中心战略,港航、港铁、港货、港港联盟促进了合作发展和共赢; 2006~2010年,向第三代港口升级转变,逐步形成现代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区域发展基地。

(一)系统思维指导下的管理创新

作为综合性业务大港,青岛港的业务范围涵盖了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堆存、储运、代理和港口机械制造、维修等大型生产和服务行业。各种不同属性的业务之间相对独立,又形成了以港口建设和发展为核心的紧密配合的链条。不同业务领域的局部创新活动相对独立,同时又对全部领域的创新产生影响,只有将局部创新融入全部业务领域的创新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和世界港口由第三代向第四代转变的新趋势,青岛港确立了在系统思维指导下以自主创新为引领,抢占行业制高点,通过全员创新实现企业创新整体推进的创新战略。并通过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推动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青岛港实施强港战略(科教强港、科技强港、人才强港) ,建创新型大港,加快推进核心竞争力、港区功能、物流建设、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生产方式、低碳环保、工作标准、队伍素质、共建共享十大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四大港区(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董家口港区) ,打造“六型”港口(自主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管理精细型、亲情和谐型) ,推进“七大发展”(安全质量发展、节约发展、环保发展、效益发展、建设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建设集装卸、物流、产业三位一体,综合实力强大,功能配套,优势明显,具有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实现由世界大港向世界强港的转变。

(二)实施“五级管理”提升组织效能

青岛港在管理体系建设中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坚持“五级管理”,全面提升组织效能。

“五级管理”即集团为决策层、公司为经营层、队为管理层、班为操作层、车为执行层。在“五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坚持“三个强港”,全面加强“五个平安”管理。坚持“卓越绩效管理”,不断从优秀走向卓越。全面推行“单车核算”、“单项工程核算”、 “单货种核算”、 “食堂单班核算”等精细化核算管理模式,月月坚持“三对比一分析”(对比学习标杆、对比竞争对手、对比奋斗目标,分析因果关系) 。

同时运用好“双因素”理论,健全保障和激励机制。做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建立员工考绩档案系统,健全积分考核体系,理顺和修订各项管理标准文件和考核办法,形成了完整的包保体系,建立了统一的长效考核体系。

持续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进行组织架构改革。集团机关从1989年的近千人精简到现在的几十人,管理着一个年吞吐量3亿多吨的世界大港,管理更加统一、更加灵活、更加高效。

(三)基于信息化水平提升和全员创新的研发支撑体系

青岛港实施“三大强港”战略,组建了9个专业化实训基地,建立了以创新岗位为基础,以11个创新基地、119个科技攻关小组为支撑的创新创优体系。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更新换代,加速“六型”港口建设,打造创新型大港。

1.注重内部研发体系建设

青岛港较早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建成了国家级技术中心、信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实现了煤、油、矿、箱主干货种信息化、机械化、流程化、高效化作业。开发建设的“海铁公多式联运”信息化系统得到交通部、国家发改委的认可。从2007年连续实施三个“一号工程”,累计投入5.96亿元,再造矿石作业流程。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把青岛港机厂发展成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起重机械制造基地。

青岛港坚持以全员创新解放生产力。基层队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对技术难题进行科技攻关;公司每月组织专家组进行科技、工属具研发成果评审;集团每季度召开科技创新现场推进会,拓展科技交流平台,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2.推进建设产学研合作体系

围绕进出口与国际中转货物全程跟踪,青岛港与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韩国电子贸易网(KTNET)进行交流合作,实现国际信息共享;参与交通部中加合作研究项目建设,承担中加物流信息平台联合研究课题,实现了国际合作研究;与交通运输部、铁道部信息中心沟通合作,推动《海铁公多式联运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项目建设;与上海海事大学开展《青岛口岸集装箱物流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与中国海洋大学开展《港口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标准化的研究与实施》、《卫星遥感海雾监测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与山东科技大学开展《基于供应链理论的集装箱码头动态智能配载关键技术研究》。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共建“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基地。

3.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

以信息化服务拉动和提升港口生产管理为原则,对港口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将信息化建设规划分为客户服务信息化、港口生产信息化、港口管理信息化、现代物流信息中心四大板块。建立了安全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港口业务运营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完善的信息集成系统,构建了青岛口岸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平台。在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下,港口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先后创造了集装箱装卸“振超效率”、铁矿石接卸“孙波效率”及纸浆装卸等多项世界纪录。在马士基集团对全球各大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的统计中,青岛港居世界港口首位。

2011年,全集团科技活动经费总支出超过2.5亿元,其中,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1.2亿元。

(四)健全三级管理体系,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青岛港把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筋骨和灵魂。采用多种形式普及知识产权的知识。

集团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公司设有集团、公司、队三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集团有主管人员负责全集团知识产权及专利工作的开展,公司设有专职人员管理,队级技术员负责总结提炼。在科研项目立项时,队级技术员挖掘其可能形成知识产权的创新点和技术关键点,及时上报公司要求加以保护,并上报集团进行评价。凡经初步确认可形成知识产权的技术,申报条件成熟时,立即组织申报。集团制订《知识产权战略》、《专利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科学地对有关知识产权工作及活动进行有效管理。集团将专利工作纳入生产经营年度计划,经费上大力支持,并激励研发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青岛港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相关的组织培训,组织专利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培训,不断提高本单位各类人员的专利意识。集团主管部门每年聘请市专利中心的专家来港举办大型专题讲座,要求各公司技术副经理、技术科长、专利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都必须认真听讲座、做笔记、提问题。

青岛港实行专利管理的责任制,层层订计划、抓落实。集团主管部门每年底抽出一周时间,专门下到各基层公司、科、队进行逐项摸底调查和筛选,确定全集团可申报专利的现有数量和预测数量报集团,作为量化目标之一纳入集团年度目标责任书。各公司对承担的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保证了专利申报的数量和质量。截至2011年底,拥有专利375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并获得一批软件著作权等成果。

(五)培育、激励、使用相结合凝聚创新人才

为提高全员创新能力,青岛港开展全方位、多途径培训,不断创新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培育和凝聚一大批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创新科研人才培育机制。青岛港以人为本,持续开展“创争”(创建学习型港口、争做知识型员工)和“五学”活动(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学实践) ,每年投入上千万元推进“个十百千”工程(发展好1个人才培训中心、建好10个科技创新基地、办好100个职工图书室和学习之家用好1000个职工学习园地) 。年年组织三级班子、两级机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脱产大培训;连续20多年开展技术工人考工晋级和技术大比武,开展“精一专二会三”活动,实现一专多能,并在待遇上予以倾斜。形成“集团有中心、公司有基地、队内有阵地、班组有园地”的全员培训格局。培养出了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农民工的先进代表徐万年、皮进军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创新激励机制。一是岗位与薪酬一致。坚持“责权利”相统一,每年集团与公司、公司与科队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按月进行考核,实行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考核分配形式。坚持向关键岗位、重点岗位和技术岗位倾斜。二是成果与奖励一致。坚持有成果就有奖励,大规模地开展群众性提“金点子”和技术革新、千项软件开发应用等科技创新活动,每季度对技术革新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以员工的名字命名品牌,提高创新职工的荣誉感,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三是技能与津贴一致。对两级机关管理人员分别给予500~1000元的机关补贴,对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每月给予200~500元的职称补贴。四是贡献与表彰一致。每年对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进行表彰奖励,一大批优秀人才获得了国家、省、市及集团的各类荣誉称号,形成了正确导向。

创新用人机制。青岛港始终坚持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和德才兼备的育人观,唯贤是举,唯才是用。坚持“德为重、信得过、靠得住、能干事”的选人观。用人上坚持德才兼备,谁能干谁干,建立了一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进退留转机制。

(六)注重细节塑造品牌

青岛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诚纳四海”服务品牌为核心,加大服务品牌培育力度。“诚”是核心,以诚信为本,对人真诚,对客户忠诚; “纳”是以卓越的服务、广阔的胸怀,赢得社会各界、广大船东货主的广泛信赖和倾力支持; “四海”是以战略的高度放眼全球,以大海般的情怀和超值的服务,迎送天下客,装卸万国船。表达了青岛港人愿以金子般的诚信、优质的服务,成为世界五大洲四大洋广大货主、用户忠诚的合作伙伴,实现共赢与持续发展。

大港公司在啤酒装船作业中连续装卸1亿瓶做到无一瓶破损,受到货主高度赞扬,打造了“亿瓶精装”服务品牌。西联公司在散货作业中,打造了“完美交付”服务品牌。通信公司以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为导向,培育了“诚传心声”服务品牌。前港公司在矿石卸船作业中,每人都随身带有一把小铁铲、一把小扫帚,“变大扫帚为小扫帚,把矿粉当做面粉”。集团以做强做大服务品牌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实现了港口的创新发展。

(七)围绕打造“六型”港口着力提升企业软实力

青岛港以打造“六型”港口、推进“七大发展”为创新目标,努力建设现代化企业文化。

以创新环境为责任,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大港建设。节约挖潜,用一个码头的能力完成两个甚至三个码头的吞吐量。节能减排,低消耗换来高效益。打造环境友好型港口,空中不见黑烟尘,海域清澈洁净,建设花园式港口。

以创新学习为动力,着力推进人才强港、科教强港。持续开展“创争”和“五学”活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建设学习型港口,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以创新生活为宗旨,着力推进民生造福工程。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始终做到“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一心为民,造福职工,让职工共建共享港口发展成果,建设亲情和谐型港口。

以创新文化为灵魂,着力推进港口软实力建设。青岛港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理直气壮讲奉献,用革命理想鼓舞人,用先进文化引导人,用企业精神塑造人,用和谐家园凝聚人,打造了青岛港特有的精神和灵魂。

(八)企业创新成效

“十一五”期间,青岛港完成吞吐量14.5亿吨,集装箱4945万标准箱,上缴各种税费130多亿元,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和港口总资产均比“十五”翻了一番。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提前17年还清所有外债,实现了零负债经营。连续6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蝉联中国企业效益200佳。

青岛港集装箱装卸“振超效率”连续8次打破世界纪录,铁矿石接卸“孙波效率”连续18次刷新世界纪录,打造了世界闻名的“效率快港”,开启了装卸效率“秒时代”;用仅占全国港口1.3%的码头岸线干出了全国港口6.9%的吞吐量;集团机关仅用56人管理一个世界第7大港。全港从过去77%的职工、12000多人只有初中以下学历,发展到现在的以6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7000多名技术工人为主体的高素质职工队伍,60%以上的技术工人都成为了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远远高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

青岛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于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特别是针对企业与行业特点,建立完善全员创新机制,使人人都是发明家、岗岗都是创新岗。将企业运转的各链条上的一个个小的创新组合成全员的“集成创新”,形成创新成果百花齐放、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局面。推动了港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从传统装卸服务到现代航运服务、从“信息孤岛”到“信息集成”、从“单项应用”到“协同应用”的四个革命性转变。青岛港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加快向第四代港口迈进,建成集装卸、物流、产业三位一体,综合实力强大,功能配套,优势明显,具有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