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长三角造船产业除了要在三大常规船型市场进一步强化竞争力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开拓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市场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要提高长三角造船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努力提高船舶配套产品的发展水平,建立起与长三角造船基地相匹配的船舶配套产业链。

二、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一)汽车产业

1.发展思路

抓住未来世界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和我国汽车市场需求总体规模持续稳定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长三角特别是上海汽车产业的现有优势,以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为指导,围绕做大做优做强长三角汽车产业这个目标,全面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快现有产业的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升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形成产品特色明显、技术创新能力强、核心企业带动作用大、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新型汽车产业体系,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引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潮流的汽车研发、制造和业务营运中心,并最终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球汽车产业基地。

2.发展重点

“十一五”时期,上海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是:①依托上汽集团、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三大平台,整合国际和国内各类技术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自主研发能力,特别是整车和发动机的开发集成能力,建立起自主车型开发体系和自主品牌经营体系。②加快以重型载货汽车和大客车为主的商用车发展,同时带动发展专用车、微型客货车,实现以乘用车为主向乘用车和商用车并重的产品结构转变,使商用车成为上海汽车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利润来源。③加快发展以汽车电子为核心的关键零部件,大力拓展汽车服务贸易领域,不断优化汽车产业链。进一步确定上海在全国汽车电子产业的领先地位,优先发展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核心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加强包括芯片嵌入式软件、传感器和车身附件电子等在内的基础件开发,重点发展无线车载系统并有效整合移动通信技术与无线网际网络服务。在汽车服务贸易方面,大力发展汽车物流、金融保险、销售后服务业务,同时要以上海国际汽车城建设为契机,围绕F1等赛事,建设集汽车研发设计、市场交易、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汽车服务贸易集聚区。④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提升汽车产业能级。采取产学研联合方式,注重与国外专业技术公司的技术合作,近、中期重点开发和推广混合动力汽车,远期要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力度和示范运行。

江苏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是:①进一步扩大与跨国公司及国内大集团的合资合作,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加快新品开发步伐,抓紧发展中、高级轿车,尽快扩大规模,努力使主导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成为国内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之一。②提升客车的现有制造优势,重点发展大型、安全、环保、舒适的公路客车、豪华旅游客车、低地板城市客车及底盘等,成为国内产品领先、规模最大的客车制造和出口基地。③载货车应巩固轻型载货汽车优势,创造条件发展中重型卡车。④汽车零部件面向国际、国内配套和售后维修市场,提高关键件、高技术零部件的比重,增强模块化、系统化供货能力,建成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浙江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是:①集中发展经济型轿车、中高档客车、汽车关键零部件、专用车和特种车4类主导产品,力争形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型轿车基地、中高档客车基地和全国性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心的产业格局。②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及知名品牌。选择产业规模大、技术基础好、管理水平高及产品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以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为追赶对象,发展起一批主业突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和大集团,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③构筑若干核心区块。选择杭州、宁波、温州、台州、金华、绍兴及嘉兴7个地区作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核心区域,构筑沪杭甬、甬台温、杭金高速公路沿线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带,形成产业集群优势。④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改造现有传统工艺装备,提高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的制造质量和档次,着力培育系统供货及模块化生产技术,使更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加强对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传动与行驶控制系统和电动汽车产业化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发展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⑤建立健全采购与销售体系。支持优势企业利用社会资源,投资建立集采购、营销、服务和信息等一体化的采购与销售服务体系

(二)船舶产业

1.发展思路

围绕我国船舶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总目标,实施“强化基础、提高能力、军民结合、跨越发展”的战略,以产业升级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体系、平台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产业综合素质。通过增加大型船坞等重要造船基础设施,迅速做大规模;切实提升造船技术和管理能力,强化常规船型的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掌握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开发设计能力;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在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船舶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努力将长三角建设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和我国海军装备建设的最大供应基地,成为中国船舶产业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主要载体

2.发展重点

总体而言,长三角船舶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造船基础设施。抓住上海大型造船企业搬迁和扩建的契机,兴建一批大型船坞,大幅度地提高造船能力。重点建设以江南长兴、沪东中华、外高桥、上船澄西为代表的现代化总装造船基地,建造若干个30万~50万吨级的船坞及配套设施,同时进行百万吨级船坞建设的前期准备。

(2)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长三角造船产业除了要在三大常规船型市场进一步强化竞争力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开拓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市场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如30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液化天然气船(LNG)、大型液化石油气船(LPG)、大型客滚船、大型矿砂船,以及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EPSO)、海洋钻井采油平台和深海资源勘探装备等产品。

(3)船舶配套产品。船舶工业基本上是装配工业,对船用钢板等原材料和船用设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要提高长三角造船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努力提高船舶配套产品的发展水平,建立起与长三角造船基地相匹配的船舶配套产业链。重点发展船用钢板、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及船用曲轴等主要部件,以及船用中速柴油机、大型铸锻件、自动化装置、导航通信设备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4)修船服务业。整合现有修船资源,着重发展大型、特大型船舶的修理能力,形成30万吨、20万吨、15万吨、10万吨船舶修理设施群;培育一批规模较大、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修船企业,扩大外轮修理业务;重点建设以中海国际船务、上船澄西、华润大东、中远国际船务、舟山常石为代表的现代化修船基地。同时要注重发展围绕修船产业的现代服务业,提高修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供可靠的支持和服务。

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从强化区域合作,构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格局的目标出发,长三角两省一市船舶产业各自的发展重点是:上海应发挥资本、技术、信息、对外合作等优势,集中发展大型化和技术密集的高附加值船舶产品,以及低速柴油机、曲轴等关键配套设备,尽快形成长三角船舶产业区域合作的龙头。江苏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造船能力,加快技术和管理创新,重点发展10万吨以下船型,弥补国家两大船舶集团公司的市场缺位,同时要加快发展甲板机械、舱室设备及各类电器产品等船舶配套业。浙江要注重发挥民营中小船舶企业活力较强的优势,一是融入长三角发展船舶配套产业,二是大力发展修船产业,力争形成有浙江特色的船舶产业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