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态势与新构想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态势与新构想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态势与新构想黑龙江当代中俄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宋 魁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及经济区域化的过程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大趋势在东北亚地区的具体体现。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态势与新构想

黑龙江当代中俄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宋 魁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及经济区域化的过程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大趋势在东北亚地区的具体体现。实现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不仅符合各国的意愿,差异点较少,也比较容易突破。因此,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以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为突破口,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是可行的。

旅游不仅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休闲活动,而且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旅游产业能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是激活相关产业的重要媒介。旅游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等方面起着基础性的稳定作用。目前中国旅游就业人数达7 600万人,相当于全国就业总数的9.6%。

旅游业是融合力最强的产业之一,旅游业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很高,与110个部门产业和行业相关联。因此,世界各国都积极扶持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直接贡献率目前约占包括中国在内的20国集团国内生产总值的5%。如果把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也计算在内,这个比例还会更高,而这20个国家在全球所有国际游客入境人数和接待量的比例占到了70%。因此,旅游业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度至2009年度世界旅游人数下降了3%~4%,旅游收入下降6%。2009年最后一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世界旅游经济呈现复苏状态。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0年旅游业增长3%~4%。另外,旅游业在绿色经济中的重要性应受到各国政府更大程度的关注,政府应和企业尤其是私营中小企业良好合作,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创新运营模式。因此,旅游业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力也在逐渐提高。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合作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态势

(一)从合作规模看,旅游人数不断增多,人员交流频繁

东北亚地区的旅游合作日益密切,人员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日、韩三国积极推动、实施快速而简便的签证申请和通关程序,加强三国在医疗、体育、文化等旅游资源方面的合作和开发,再加上中国、日本、韩国等东北亚三国毗邻而居,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同时三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并各具魅力,旅游者在三国之间往来频繁,2010年三国间的人员交流规模将达到1 700万人次。到2015年这一数字有可能扩大到2 600万人次。

据统计,2010年2月春节期间,利用假期访日的中国内地游客大量增加,同比增长93.2%,达12.17万人;来自中国香港特区的游客增幅为136.5%,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游客同比增长了77.9%。近几年,前往韩国旅游的中国旅客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05年赴韩旅游的中国游客为58.56万人次,韩国政府计划从2012年起,每年吸引300万人次以上的中国游客前往韩国旅游。2009年访问中国的韩国游客达到319万人次,中国公民赴韩旅游人数也达到了147万人次。

2010年4月12日中国旅游团队赴朝鲜首发团启程,标志着中国公民组团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旅游业务正式启动。赴朝旅游首发团由首发旅游团和友好交流团组成,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任团长。首发团共有团员395名,分成18个小团,分别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广东10个省市。

(二)从合作机制看,政府主管部门多次沟通,协商机制已经形成

2009年10月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大连市召开。中国国务院国务委员刘延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茹科夫共同主持了会议,签署了《2009年—2010年旅游合作计划实施纪要》。中俄双方领导人高度评价两国在旅游领域的合作,双方表示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为确保中俄旅游交往和合作的稳步发展,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在旅游宣传推广、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和旅游者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为了积极落实中韩两国领导人关于“2010中国访问年”的共识,积极宣传推广上海世博会,根据中韩两国旅游部长会晤达成的共识,中国国家旅游局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于2010年3月30日在韩国首尔举行了中韩旅游交流与合作事务级协商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中方代表团由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驻韩大使馆、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研究院,上海、安徽、河南、甘肃等省、市旅游局和企业代表以及中国驻韩国公司代表组成。韩方代表团由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韩国旅游发展局、韩国观光协会中央会、韩国一般旅行业协会、韩国访问年委员会、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等政府及业界代表组成。中韩双方代表就“2010中国访问年和2012韩国访问年”交流与合作、提高中韩游客便利化、组团社制度的改善、建立“中韩青少年交流指导委员会”、“培养并交换中韩旅游人才项目”、增进中韩旅游交流与合作等方案交换了意见,并达成诸多共识,为中韩双方更高层面的协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8月22日中、日、韩三国在中国杭州举行了第五届旅游部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到,三国将继续强化旅游交流合作机制,创新旅游服务样式,促使旅游企业向游客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中国、日本、韩国等东北亚三国的旅游部长商定,将共同努力,深化交流合作,进一步简化游客的出入境手续,从而扩大三国旅游市场的规模。此外,三国旅游部门在推广本地区旅游市场方面也将积极开展合作,借助三国所举办的各种重大国际会展活动的机会,积极进行客源互送,携手推动东亚旅游目的地市场的发展,并共同应对环境问题。中、日、韩三国旅游部长商定加强三国的旅游交流合作机制,这不但有利于促进三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能进一步推动民间往来,增进相互理解,并共同为亚洲及全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预定于2011年在韩国举行的第六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将成为进一步促进东北亚旅游产业发展和构建中、日、韩旅游产业链的重要契机。

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是中、日、韩三国之间定期举行的最高层次的政府间旅游合作会议,也是中、日、韩三国旅游业界互相交流、共谋发展、共商合作的高层次会议。自第一届在日本福冈举办以来,目前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形成了三国旅游部长会议机制并按照顺序每年依次由中、日、韩三国所在城市承办,其中第二届在我国山东省青岛市开幕,在辽宁省大连市闭幕;第三届在韩国釜山市开幕,在清州市闭幕;第四届在日本名古屋市开幕,在高山市闭幕。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旅游合作机制之一,在增进人民了解、扩大部门合作、加强业界交流、互通市场信息、培养旅游人才、保障游客利益以及推动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贡献,也是举办东北亚展示风采、打造品牌、扩大国际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极好机遇。

(三)从合作方式看,旅游门槛儿不断降低,旅游市场逐步激活

全球金融危机后,日本、韩国等纷纷降低东北亚区域内旅游门槛儿,放宽限制措施,以激活低迷的旅游市场,促进经济复苏。

日本外务省、国土交通省、法务省、警察厅等机构决定,从2010年7月1日起大幅放宽中国个人旅行签证标准,从现在的申请者需达到年收入人民币25万元降至3万元至5万元。发放签证的地区也将扩大到内陆和东北地区,签发签证的窗口将从此前的北京、上海和广州扩大到重庆、沈阳、大连等所有设有日本领事馆的城市。日本国际观光振兴机构实施的调查表明,中国游客在日购买力已超过欧美游客。报道说,此举可吸引的中国游客目标群将超过4亿人。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中国游客大量到日本旅游,将有利于日本的经济复苏。赴日旅游签证新政策全面启动,包括受理地域、送签代理和申请人群等三方面扩大了范围。对此,日本媒体纷纷表示,中国游客即将成为拉动日本疲软零售业的“救星”。日本外相冈田克也曾经预计,在新标准实施以后中国访日游客将从现在的160万人增加十倍左右,达到1 600万人。

韩国法务部出入境外国人政策本部2010年7月27日发表了《中国游客签证制度改善方案》,其主要内容为扩大中国游客多次往返签证的适用范围。根据该方案,从8月1日起,韩国在向中国游客签发多次往返签证时将放宽适用范围,凡是中国500强企业的员工、从事专门职业的人员、教师、退休金领取者以及重点大学毕业生等人士均可申请多次往返签证。多次往返签证的有效期也将从1年延长到3年,申领程序也将大为简化。

(四)从旅游服务看,特色旅游项目推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008年8月,韩国为旅游者推出了医疗旅游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并训练专业顾问人员给病患提供帮助。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在整容外科、牙科和眼科方面的实力较强,并在癌症治疗和肝脏移植方面拥有先进技术。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共有约5万人到韩国医疗旅游,比前一年的2.74万增加近1倍。在韩国的治疗费用只相当于美国的30%和日本的60%。

据日本《读卖新闻》2010年6月1日报道,“东横INN”在全日本有220家,其中北海道札幌有5家分店。由于来北海道旅游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东横INN”将札幌的一家分店改装成“中国人专用酒店”,并于6月1日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即收到一个中国旅行团的入住预约。为更好地为中国游客服务,该酒店前台及厨房工作人员全部雇佣中国人;酒店内所有说明都用汉语标注;所有房间都能看中国电视节目;考虑到中国以家庭为单位出国旅游的客人较多,很多房间被改造成适合一家三口住宿;早餐加入中餐;结账可以使用银联卡;今后还将雇佣中国人对酒店进行管理。据日本官方统计,近年来赴北海道旅行的中国游客大幅增加。2008年中国游客达到4.7万人,是1998年的25倍。春节前夕,日本冲绳岛成为出境游市场中最受国内游客关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有望继北海道之后成为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新宠。凯撒旅游继2009年推出“日本冲绳新春包机之旅”之后,2010年冲绳包机首发团再次启程,直飞冲绳。

自7月1日开始,日本放宽了对中国个人赴日旅游签证的限制条件,目前日本各地采取措施推出特色旅游项目,招揽来自中国的旅客。据《日本经济新闻》2010年7月16日报道,位于日本冈山县的旅行公司富裕阶层的医疗旅游项目,旅游的同时接受健康检查。冈山县推出的“医疗旅游”将利用“冈山—大连”的往返航班,5天的旅程中除了在冈山市进行癌症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检查外,还参观东京、大阪和神户等城市,整个项目大约需要花费人民币49 800元。还配备翻译人员,进行现场翻译。诊断报告以及CD影像资料将被翻译成中文,并于两周内送达被检查者。在该行程中,参加者除在冈山市接受健康检查外,还将参观金阁寺、大阪城以及兵库县的购物天堂,并在有马温泉旅馆住宿。

二、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构想

(一)构建东北亚区域旅游共同体,推动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

建议建立东北亚区域旅游共同体,实现东北亚区域内免签证旅游,为东北亚旅游区域一体化提供制度保证。只有如此,才能逐步实现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

早在1996年9月,由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4个国家的29个地方政府代表发起成立了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之后,朝鲜和蒙古国地方政府相继加入,联合会扩大为有6个国家的64个省级地方政府为正式会员的国际性区域合作组织。联合会下设秘书处和经济通商、环境、文化交流、防灾、边疆合作、一般交流、科学技术、海洋渔业、旅游等9个专门委员会。至今已拥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6个国家69个正式成员,其中中国6个省区(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日本10个省,韩国15个省,俄罗斯14个省,朝鲜2个省,蒙古22个省,加上观察员和经常参加活动的非成员,涉及地方政府总数有八十多个,是东北亚地区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国际性组织。联合会自成立以来,对推动东北亚地区在经济、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2008年,联合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增设“旅游专门委员会”。

建议在旅游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东北亚区域旅游共同体。只有通过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才能够撇开区域内由于政治或历史因素形成的障碍,促使合作向国际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建立东北亚区域旅游共同体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1.互利共赢

东北亚区域旅游共同体必须坚持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原则。适时地推进东北亚区域旅游共同体,不仅要考虑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还应充分考虑到东北亚各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利益。只有互利共赢、协调发展,才能调动起各国携手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

能否整体提高东北亚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是东北亚区域旅游共同体是否成功的目的,也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标准。东北亚各国都应该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子,避免合作区内出现不良竞争,损害合作中各方的利益。合作各方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各方面的优势互补与集成。坚持合作的公平、开放,打破地区封锁,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市场开放,实现共同发展。

互利原则是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合作的各方政府、旅游产品企业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要使合作各方都有所收益,提高旅游效益,各国在合作过程中不论其自然资源、资金和旅游发展水平如何,都应平等地享有合作章程中的权利和履行其应有的义务,这样才能促进合作可持续发展。应将社会生态理论运用到合作中,实事求是地为各方在合作中定位,既合作,又适度竞争。合作各方政府、企业应积极主动地改善合作环境,深化合作内容,落实合作措施,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2.开放合作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共同体是在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格局逐渐形成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服从各自面向全球和国际旅游市场的战略,不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应当遵循开放性原则。除了东北亚地区国家外,美国甚至欧洲的国家都可以平等地参与合作。中国应加强同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蒙古的旅游合作,将东北亚旅游合作放在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大框架下进行。对于东北亚各国来说,发展旅游业和开展旅游合作都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这些目标不能通过恶性竞争来实现,而应该靠良性竞争或竞争下的合作来达到。因为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只有建立在确保合作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才具有长久性和稳定性。东北亚各国应充分理解其他国家对旅游发展的关注,在坚持平等、互利合作理念的基础上,增加相互沟通和协调,寻求切实可行的、符合各方国家利益的最佳合作模式和途径。任何一方如果忽视其他国家对各自旅游业发展的关注,都将使合作步入死胡同。

3.市场引导

东北亚区域旅游共同体,是一种政府行为,必须通过各国政府的协调、沟通,消除各种阻碍东北亚地区交流与合作的消极因素。东北亚地区各国需要共同签署正式的旅游共同体合作文件,建立旅游合作新机制,并在该组织的协调、监督下,定期组织各国领导人、企业和专家学者会晤或举办区域旅游高峰论坛等。

东北亚地区各国政府需建立新的协调机制,主动协调、沟通,消除各种妨碍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不利因素,强化、完善市场机制和功能。采取官民结合、技贸结合、合资合作、多元投资等方式,不断拓宽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摒弃传统思想的束缚,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全方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动力从各级政府部门向市场转化。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4.循序渐进

在东北亚区域旅游共同体的建设中,我方可以主动倡导,与东北亚各国协商,但不能代替其他国家。战略上突出我们的利益诉求,战术上注重策略、方法。稳扎稳打,逐步推进,防止一哄而上,不急于求成。从条件相对较为成熟、前期准备工作较为充分以及各国中央与地方达成共识的旅游项目入手,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和投资的联动作用,争取形成规模递增效应。引导相关省区部门和企业关注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通过旅游项目合作增强与东北亚各国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关联度,在更高的层次上加强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采取分步行动,循序渐进,最终实现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目标。

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在有些国家目前物力、财力方面还不雄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很高的情况下,东北亚旅游合作起始阶段不可能采取区域整体统一开发的方式,一蹴而就,合作的点、线、片面面俱到,反而适得其反。应首先选择条件优越、基础较好的旅游产品,实行择优发展战略。随着合作的逐步成熟,合作的范围、内容、规模越来越大,最终扩展到整个东北地区。达到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整体竞争实力才能提高。总之,集中资金重点开发,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集小为大的发展顺序,稳步发展,合理投资,不断增强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

5.创新机制

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必须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的新形势,创新观念,以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努力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机制,不断开创旅游发展的新局面。充分利用现有合作机制,积极搭建新的合作平台。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思维、新模式和新机制。将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纳入健康、有序的轨道,加强对媒体、单位和公民涉及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教育,妥善处理好各类涉外敏感问题,避免干扰或损害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顺利发展。

此外,东北亚各国还应建立跨国性的区域旅游合作信息平台,这个平台由政府搭建,并由企业和政府来共同维护。一方面向旅游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另一方面为企业寻找合作的商机,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从市场需求出发,决定合作内容和方式,也要发挥东北亚地区特色优势的效果,扬长避短,引导市场。设立东北亚旅游发展基金,从资金层面支撑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此外,东北亚各国还应制定统一的区域旅游合作法规和政策,从各方面保证东北亚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

在旅游宣传推广、旅游标准制定、旅游产品打造、旅游路线设定、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和旅游者安全保障等方面,东北亚各国应展开全面、务实的合作。

(二)打造一条龙的旅游路线,推动旅游产品的一体化

东北亚各国可以打造多条两国或多国一条龙式的旅游线路,这样做可以整合资源,使区域地缘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中、俄、蒙三国的边境经贸和旅游合作发展良好,可以利用经济贸易的往来开展边境旅游。在满洲里中、俄、蒙区域旅游合作洽谈会上,满洲里国际旅行社、满洲里中国旅行社、满洲里口岸旅行社分别与北京路通旅行社、黑龙江省旅游集团公司以及俄罗斯赤塔根德公司就共同开发打造旅游线路、实现旅游资源共享等内容签订了《区域旅游合作协议》。满洲里市政府提出将积极加强与俄蒙和国内各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的旅游精品。自2002年起,满洲里已成功举办了多次中、俄、蒙三国国际旅游节,内容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已经成为三国交界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通过中俄、中朝韩、中蒙、中、日、韩等各方的联合线路设计,可打造界江游、自然风光游、文化游等多条线路。目前备受关注的“太平洋长途旅游线路”、“长白山—金刚山—富士山—汉拿山旅游路线”的成功,也说明一条龙式的跨国旅游线路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开发潜能。

(三)制定统一的旅游服务标准,促进区域旅游标准一体化

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再加上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各国在旅游经营管理的标准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制约了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的选择,也影响了旅游品牌形象的树立。无论是对旅游者还是对旅游经营者来说,标准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东北亚区域各国应该参照国际标准,有必要对一些涉及旅游的基础性标准进行统一。这些标准包括涉外旅游饭店的星级标准、导游服务规程、旅游购物管理、旅游投诉处理程序及旅游产品的定价原则等,并且对于违反标准的行为制定统一的惩罚机制。此外,还应研究和推进东北亚统一的旅游标示,使其标准化。

(四)成立跨国旅游公司,推进东北亚区域旅游管理一体化

旅游公司是旅游业大发展的主体。成立跨国旅游公司,有利于整合国际旅游资源,推出跨国旅游项目,打造新的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实现东北亚区域旅游管理一体化。因此,各国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应把握这一合作的契机,打破区域内旅游障碍,成立跨国旅游公司、合作公司、合资公司等形式的公司,这对于长远发展是比较有利的。因为这不仅有利于统一区域旅游标准,提出区域特色旅游产品,还因为它们有共同利益可以兼顾各方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以旅游经济一体化带动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繁荣。合作各方虽然在政治观点、经济利益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合作起来会有一些难度,这既涉及各国的法律、社会、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不同,也与各自在执法过程中的严谨程度有关,但是我们可以按照跨国公司的模式来解决、处理这些分歧。

(五)以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为突破口,带动东北亚区域一体化

当前世界经济无论从地缘上说,还是从运行机制上来说,其各个组成部分已日益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难以分割的有机体,其整合过程还在加强、发展之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同时,区域化也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另一引人注目的焦点。如果说一体化是由生产要素越出国界而自然形成的现象,那么区域化则是除上述因素外,还是区域内各国战略调整和政府推动的结果。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生产力发展的优化组合过程,又是这一进程中生产的国际关系及其调整的现实实现。这一新格局同传统的自然国家经济相比,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经济互补,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有利于发展各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协作。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及经济区域化的过程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大趋势在东北亚地区的具体体现。实现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不仅符合各国的意愿,差异点较少,也比较容易突破。因此,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以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为突破口,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是可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