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家领导理论中的领导和伦理

儒家领导理论中的领导和伦理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为核心;以“爱人”为主体,以“博施济众”和“推己及人”为两翼。[3]又指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6]由以上引述可以看出在儒家的领导理论中,领导和伦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内圣”以伦理道德为体,“外王”以领导为用,“内圣”与“外王”道出了伦理与领导的内在关系。

二、儒家领导理论中的领导和伦理

儒家领导理论中的领导和伦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为核心;以“爱人”为主体,以“博施济众”和“推己及人”为两翼。孔子指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无怨矣。”[3]又指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4]孟子进而指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5]荀子指出:“故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曳,度己以绳,鼓足以天下法则矣;接人以曳,故能宽容,因求以成天下大事矣。”[6]由以上引述可以看出在儒家的领导理论中,领导和伦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内圣”以伦理道德为体,“外王”以领导为用,“内圣”与“外王”道出了伦理与领导的内在关系。道德不仅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本身还具有贯通天道、人道的本体论地位和作用,道德伦理的本体化过程自先秦始,至宋代完成,建立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道德为内,领导为外,德主刑辅的东方领导模式,这是一个从个人修养入手,逐步向为他人、组织、社会服务转变的过程,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一直延伸到20世纪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