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领导伦理的内涵及特征

领导伦理的内涵及特征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领导伦理的发展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代。虽然以美德为本的领导理论直到最近才重新受到重视,但是,它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的根源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每一个领导者都具有不同的领导哲学和观点。领导伦理与领导道德之间有密切联系。再次,领导活动必须合乎领导伦理与道德规律、履行领导伦理道德责任与义务。但是,领导伦理与领导道德在具体内涵、行为要求特征、作用途径和表意重点等方面也有明显区别。

一、领导伦理的内涵及特征

(一)领导伦理的内涵

领导伦理是指以领导者的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领导者的伦理规范,即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为领导者应当处理好各种关系,培养领导者忠诚、爱民、尚公、正直、廉洁和勤奋的美德,实现领导过程的伦理价值及领导者的道德完善,提供正确的道德原则和实现途径。

领导伦理的发展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代。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涉及个人或社会认为是合适的,合乎需要的那些价值观和理论观。伦理涉及个人的动机和德行。伦理给人们提供了一套规则系统,在具体情境中判断是非善恶。不论是内隐还是外显,领导者的决策和行为方式都要受伦理的指导和制约。

领导行为的伦理理论(包括目的理论和义务理论)以领导者的行为来处理伦理问题,而另外一套理论则从领导者特征的角度处理伦理问题,这些理论叫做“以美德为本的领导理论”,它们着眼于领导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该理论认为美德根植于个体内心深处和性情之中。虽然以美德为本的领导理论直到最近才重新受到重视,但是,它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的根源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描述,有伦理的人应当具有以下美德:勇气、节制、宽容、自我控制、诚实、好交际、谦虚、公平、正义。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当代以美德为本的领导理论的拥护者也强调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伦理价值观的培养和训练上。我们的美德来源于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又证明了我们的美德。领导者在道义上有尊重追随者的人格尊严的责任,要把他们每一个都当成独立的人来尊敬。这里所说的尊敬人是指领导者要密切关注追随者的兴趣、需要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领导工作的本质是把领导者们放在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他们有很多机会,有很多有效的途径来影响别人。

伦理是领导过程的核心。领导者要努力建立和强化组织的价值观。每一个领导者都具有不同的领导哲学和观点。所有的领导者都有自己的日程表,有一整套观念、计划、价值观、理念以及他们希望立即端上台面着手解决的问题。领导者所倡导的价值观对组织的价值观有重大的影响。而且由于他们的权力和硬性力,领导者在建立组织的伦理氛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领导者要用信任、培养和移情来营造让追随者受到支持的环境。在这样的支持性的环境中,追随者在面对难题时才能获得安全感。领导者的职能在于帮助其追随者努力奋斗,以适应环境变化并促进个人成长。

(二)领导伦理及其与领导道德的关系

领导伦理是指领导者在其全部活动中,为保持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价值理念、人伦准则和相关规范的总称。领导伦理在领导活动的要素体系中居于最基础、最原创、最本质的地位。领导道德则是领导者在从事领导活动中,确立与践行的道德品格与道德方式的集合。作为领导道德觉悟、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它与领导伦理融合成领导道德力体系。

领导伦理与领导道德之间有密切联系。首先,领导伦理是领导道德的源头。因为领导道德的养成之德所需要的“道”,来源于领导伦理中的“理”。“由伦生理,由理成道,由道化德”是一个链结构。其次,领导道德是领导伦理的辅承转换。领导活动必须得“道”合“德”,其“道”是对领导“伦”、“理”原则与规范的贯彻与实现。再次,领导活动必须合乎领导伦理与道德规律、履行领导伦理道德责任与义务。这一“铁律”的约束对所有领导者都有刚性作用。但是,领导伦理与领导道德在具体内涵、行为要求特征、作用途径和表意重点等方面也有明显区别。因而,领导伦理与领导道德是两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三)领导者的伦理素质

领导者的伦理素质是领导过程伦理性质的基础。领导者在组织中往往起着灵魂作用,他们的伦理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员工组织成员的伦理观念。由于领导者道德素质对卓越领导的重要性,近现代几乎所有的领导理论都特别重视领导者的伦理道德问题。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对美国大型企业的782名领导者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领导者取得成功的三种最重要因素是正直、勤奋、与人相处的能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W.J.鲍莫尔提出了作为一个领导应具备的10个条件: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敢于负责、敢担风险、敢于创新、尊重他人、品德高尚。在10个条件中,品德方面的因素超过半数。而且特意强调了品德高尚这一条。正如彼德·M.圣吉的观点: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领导者工作的特点是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领导者通过施加影响力使员工能心甘情愿地努力工作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影响力主要来源于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四个要素(品德、能力、知识、感情)中,最不可缺失的是品德,因为领导者在其他方面的某些不足可以通过他人来弥补,如知识缺陷,可聘请顾问,成立智囊团。能力不全,可由管理层的其他人来弥补。而品德则不能由别人来弥补,品德具有不可替代性,品德比智慧、能力更加重要,更高一个层次。在我国先贤许多精辟的论述中,品德都是一个领导者的核心素质。日本平成时代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认为,如果企业家只想增加自己公司的利润,想过更加奢侈的生活,以这种利己的私欲为动机来经营企业,起初,经营也许会很顺利,但是,决不会长久持续下去,总有一天会破产。由于这类企业家考虑的是只要自己好就行,所以,不定在哪里就会采取以一般大众为敌的反社会性行动。这样做,必然会造成来自社会的反作用,与社会发生矛盾,令经营陷入困境。他还认为,企业家应该具有把别人的喜悦作为自己的喜悦来感受之心和把别人的悲伤作为自己的悲伤来感受之心,把哪个置于更重要的地位,人生的结果将大不一样。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品德是本,技巧是末。首先,试图通过玩弄技巧来赢得下属是最不可靠的,缺乏品德支撑的技巧,充其量只能蒙骗一时,而不能长久,一旦被识破,将彻底丧失领导能力;其次,每个领导者面临的情景不同,没有普遍适用的技巧,盲目照搬别人的技巧,无异于东施效颦,其实在风格迥异但同样成功的领导技巧背后,确实存在着一种共性的东西,那就是品德。斯蒂芬·R.柯维说:“唯有基本的品德能够为人际关系技巧赋予生命。”有学者认为,企业家有多大的人格就能办多大的企业,领导者的伦理层次决定了企业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