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工潮与城镇化

民工潮与城镇化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民工潮与城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春节前后出现的农民工潮水般在城乡之间大规模流动的现象,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民工潮”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

民工潮与城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春节前后出现的农民工潮水般在城乡之间大规模流动的现象,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刚开始,有人称赞,更多的人是担忧、指责;现在人们肯定的多,否定的少,但即使是持肯定态度的人也多少有些疑虑,总觉得这种现象不正常,不应长期存在下去。那么,“民工潮”为什么会产生、应不应该长期存在、其发展趋势如何、怎样才能最终消除“民工潮”,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深入探讨。

一、乡城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确认识“民工潮”兴起的动因,首先必须明确乡城人口流动的必然趋势。

1.工业化是乡城人口流动的根本动力

由农业经济社会转变成工业经济社会是任何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工业化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比重上升,农业生产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部门。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劳动力地域分布的变化,而劳动力空间布局的变化又只能是通过人口流动去实现。工业化意味着工业生产取代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大规模,决定了工业必然向城市集聚;城市的高收入、优越生活条件必然对生活在贫穷落后农村的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也引起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所以说,工业化必然推动乡城人口流动,乡城人口流动又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2.乡城人口流动是经济市场化的必要条件

由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经济市场化是当今的世界潮流。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完整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包括劳动力这个最重要的要素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条件。只有实行人口流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劳动力资源才能流向最有价值的使用方面,社会经济资源才能真正做到合理有效配置,市场经济也才能顺利地运行和发展。所以说,人口流动包括乡城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3.农村经济发展是决定乡城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要发展,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武装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充足的农产品,满足工业化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须造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满足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引起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总而言之,工业化、经济市场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必然是乡城人口流动的过程,乡城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民工潮”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

工业化、经济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决定乡城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并不决定乡城人口必然是潮水般地流动。像洪潮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出现,不是经常发生一样,中国的“民工潮”也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形成的。“民工潮”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转型,包括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转换、“民工潮”正是这些变化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民工潮”兴起的主要原因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制度、农业生产的计划管理制度、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土地制度、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既束缚了农民的手脚,又挫伤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很难较快发展,也不可能产生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人为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度和国家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更是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流动和就业,很难到非农产业就业,更难“农转非”、流迁到城市,即使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无法向外转移。市场取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产生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民工潮”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城市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初步改革,又使农民工流向城市有了可能,为“民工潮”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条件。

2.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民工潮”形成的重要条件

中国改革以前的传统的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对农业的投入很少,使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而且长期存在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人为地压低农产品的价格,为发展重工业提供积累,结果使得农村长期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不可能形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是由于8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增长方式开始转变,农业生产首先得到了重视,农民收入和农业投入都有所增加,才能够出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形成“民工潮”。

3.经济结构的转换是“民工潮”产生的基本因素

改革以前的中国经济结构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较先进的工业和城市与相当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同时并存,而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度,使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不断加剧这种不合理的二元经济特征。二元经济要转变为一元现代化经济,必须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迁。改革以前的中国产业结构是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结构。重工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有限;轻工业和服务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但发展却极为落后。“以粮为纲、全面砍光”的错误倾向,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又严重地妨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80年代与经济改革和战略转变同时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重视了农业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较快增长形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轻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轻纺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庞大,潜在的剩余劳动力十分可观,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吸纳能力有限,不可能在农业内部消化,也不可能完全或主要就近就地转移,必然会大量流向城市。1984~1988年乡镇企业平均每年吸纳1260万人,1989~1992年平均每年只吸纳260万人,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只能流入城市寻找就业门路了。再加上把农村劳动力固定在农业中的就业制度和把农民限制在农村的户籍制度还没有根本改变,全社会统一的保障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民还不可能完全离开土地这个最后的保障线,城镇化发展滞后限制了农民变成市民,大多数农民工的家还在农村,每年春节还要回家过年,所以形成一年一度的民工潮水般的流动。“民工潮”正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产物。

三、“民工潮”消失是必然趋势

中国90年代出现的以“民工潮”为显著标志的乡城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减轻农村就业的压力,增长流动人口的见识,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益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但是,农民工潮水般的流动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民工潮”带来巨大的交通运输压力,流动费用和管理成本太高;流动人口犯罪现象严重,影响城市社会治安;农村流出人口加剧城市住房紧张,形成脏、乱、差的“棚户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民工就业与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矛盾;农村流出人口在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农村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子女教育困难,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农村人口流出引起土地抛荒,等等。这些问题和弊端,虽然有一些经过加强和改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或缓和,但其中不少是只要有“民工潮”,就必然会存在,只有“民工潮”消失,这些问题和弊端才能最终消除。

“民工潮”既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产物,也是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换都还没有完全实现的结果。“民工潮”虽然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较大的积极作用,但毕竟还是一种非常规的成本过高、问题过多的乡城人口流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就业、土地、户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完成,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二元经济的一元现代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民工潮”必将消失,乡城人口流动将由“滔滔洪水”变为“涓涓流水”,将由“急流”变成“缓流”,将成为正常的合理的流动。

四、城镇化是解决“民工潮”问题的根本途径

“民工潮”最终必将消失,而且在不限制和妨碍人口正常流动的前提下,“民工潮”消失得越快越好。那么,“民工潮”怎样才能消失,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尽快消失呢?我认为,城镇化是“民工潮”消失的根本途径。因为,只有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工“进厂又进城,离土又离乡”,落后的二元经济才能真正转变成一元现代化经济,“候鸟”式农民工才能成为永久性的城市职工,农民才能变成市民,“民工潮”也才能消失。

为了加快城镇化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最终消除“民工潮”,应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各级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鼓励农民集资建城。

(2)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降低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的搬迁成本,减少搬迁的阻力,在城镇新建乡镇企业给予优惠。

(3)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适当发展大城市,注意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重点发展小城镇,小城镇必须要有产业和市场支撑,防止小城镇一哄而起、遍地开花。

(4)深化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建立市场导向、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上岗、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就业机制,尽快调整和取消限制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歧视性的“腾笼换鸟”政策。

(5)全面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其限制人口流动,妨碍城镇化发展的不利作用。给在城市有较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以长期居住权,享受市民的同等待遇。

(6)完善农村土地制度,防止土地抛荒现象,提高农村土地使用的规模效益。

(7)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建立和健全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注意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使农民工无后顾之忧。

(8)城市必须改变对流动人口的排斥态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妥善解决流动人口的居住、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子女教育、素质提高等问题,尽可能去弊存利,发挥人口流动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辜胜阻,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原载《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专集,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乡城流动人口管理与社会稳定”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798700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