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高校图书馆“期刊补缺”工作的新思路

关于高校图书馆“期刊补缺”工作的新思路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余朝晖摘 要:当前,电子期刊的迅速崛起,给期刊文献资源带来新的冲击,也给高校图书馆“期刊补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提高馆藏期刊的利用价值,就必须做好期刊补缺工作。伴随我国高校校园网的普遍建立和网上资源的日益丰富,以及电子期刊的迅速崛起,期刊补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些以新的载体形式出现的期刊被称为“电子期刊”。

朝晖

(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湖北 咸宁 437005)

摘 要:当前,电子期刊的迅速崛起,给期刊文献资源带来新的冲击,也给高校图书馆“期刊补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新的形势下,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究竟如何补缺?本文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新思路、新对策。

关键词:纸质期刊;电子期刊;期刊补缺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期刊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利用价值高等特点,备受高校师生的青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高校图书馆收藏的期刊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缺期少卷或损毁的现象,给读者查阅资料带来诸多不便,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期刊的使用效益。要想提高馆藏期刊的利用价值,就必须做好期刊补缺工作。伴随我国高校校园网的普遍建立和网上资源的日益丰富,以及电子期刊的迅速崛起,期刊补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理论思考,对新形势下的期刊补缺工作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现略陈管见,恳祈各位专家及同行指正。

一、期刊资源的新变化

1.传统期刊不可替代

传统期刊即纸质印刷品期刊。它从诞生起历经300余年的发展,已达到空前的繁荣。它以内容广泛新颖,反映迅速及时深受读者的喜爱。在人类近、现代技术发展的历程中,纸质期刊在传播先进科技信息、调研科技发展动态、推广最新科技成果、宣传引导广大群众、鉴定文化科技成果,以及记载贮存科技文化发展历程方面均发挥了巨大的功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印刷型期刊仍是高校图书馆馆藏中最基本的文献信息资源,也是广大读者普遍认同和使用的文献信息资源。

2.电子期刊迅速崛起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存储、传递带来了新的希望,使人类信息交流和处理方式产生了质的飞跃,同时也促进了期刊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期刊文献载体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单一印刷型载体正向缩微载体、磁性载体、光电载体等多样化载体并存的方向发展。文献体积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高、信息含量越来越大、存储速度越来越快、输出信息方式越来越多、收藏范围越来越广[1]。这些以新的载体形式出现的期刊被称为“电子期刊”。电子期刊在存储和传播方式上有两种形式:一种存储于网络服务器上,通过地区性或国际性网络传递数据;另一种以软盘或光盘为载体,通过发行盘片进行传播。[2]

同传统的纸质期刊相比,电子期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出版周期短、信息传播快、检索方便、组织灵活、信息存储密度高,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印刷、装订的制约等等。同时,电子期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改进。例如,光盘电子期刊的使用要借助于计算机和相关的软件,利用网络电子期刊还必须上网。而用数字化方式存储的信息极易受病毒、磁场、电源脉冲等的侵害。

二、期刊缺损的新情况

1.纸质期刊缺损的现状

纸质期刊的缺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订、邮、收过程中造成的缺期,甚至由于漏订或刊名更改、停刊而出现“断年”现象;二是流通过程中造成的缺页、缺篇、缺期现象。前者主要是期刊订购人员对订刊清单审定不严,对上一年度订单未能仔细核对,而造成漏订;或者邮局投递员与学校收发员在交接手续时不够严密而造成漏投。而后者主要是个别读者私心严重,素质太差,常常在有利用价值的期刊上“开天窗”、撕页或者“顺手牵羊”将期刊盗走而造成期刊缺损;三是装订时受损或遗失。每年过刊送印刷厂装订时,由于周期过长、印刷厂人多手杂等原因也造成部分期刊丢失,其次是装订时,由于印刷工人操作失误,使期刊内容被切,从而造成期刊文献不够完整。

2.电子期刊缺损的现状

电子期刊的缺损状况同纸质期刊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别。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一是信息丢失。信息丢失往往会改变文献面貌,甚至出现面目全非的现象。众所周知,使用不同的浏览器(如IE、 Netscape、 Opera等)对同一HTML文件的浏览,所获取的信息不尽相同。而由于输入方式和存储格式造成的信息丢失更为严重;二是信息无法复原。数字化文献依靠一定的软硬件设备,由于新旧设备的兼容性差,致使原来在旧设备上制作的期刊文献信息可能在新设备上无法使用而导致永远消失。例如,目前推出的PC机绝大多数不再提供5.25英寸软驱,这就使存储在5.25英寸磁盘上的文献无法使用,必须将文献数据转移到3.5英寸的磁盘或光盘上;三是光盘、磁盘损毁,导致信息无法修复。光盘、磁盘的损坏程度往往用肉眼无法观察,一旦原盘损坏而无法修复,文献信息就会失去完整性,甚至整套文献消失;四是信息内容有缺陷。同纸质期刊被撕页一样,一些电子期刊上的内容被某些读者随意删改,甚至删除。还有一些由于没有认真校对,文献信息中的文字、图片等内容错误百出;五是由于病毒、磁场的侵扰。计算机病毒对文献信息的破坏令人防不胜防,一旦染上病毒,许多数据无法恢复,文件遭到损毁。而病毒的传播方式极具隐蔽性、传染性。

三、期刊补缺的新对策

1.纸质期刊补缺的对策

(1)加强纸质期刊的科学管理。加强纸质期刊的订购、收发、验收、上架、借阅、装订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是减少期刊缺损的有效措施。定期检查期刊到馆情况,增加期刊订购份数,严格借阅管理制度,加强对读者的宣传教育,完善期刊装订工作,真正实现纸质期刊科学有序化管理。

(2)利用现代化手段补缺。针对纸质期刊的缺损状况,我们可采用以下现代化手段解决。一是利用Tel、 E-mail补缺。当前,Tel、E-mail已进入全球每一个角落。通过Tel,期刊工作人员可随时对邮局或收发室工作中存在的漏发、错发现象,进行查询,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通过E-mail向有关单位传递补缺信息,其效率不知比传统的方法提高了多少倍!它可以随时与有关单位建立联系并在几秒钟内将邮件发送到全球网络的任何地方,既高速又准确,十分便利;二是利用复印进行补缺。当通过邮局、编辑部仍无法获得所需要的期刊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期刊的学术价值及其利用率及时与有关单位图书馆或者私人建立联系,向他们借刊复印,以保证教学与科研的急需;三是利用互联网络,进行下载补缺。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在网上建立站点并提供虚拟信息服务。在网上,期刊工作人员可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有关站点,然后根据本馆期刊中缺页、缺篇内容,及时进行下载。

2.电子期刊补缺的对策

(1)用“水洗法”清洗和“研磨法”磨擦修复光盘

图书馆的学术光盘镜面上的污垢、划伤会造成激光散射,使光驱不能正常读取信息。正确地清除光盘上的污垢和划伤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采用水洗法。对于已经被污染的光盘,可以采用水洗法。首先将光盘放入20℃左右的温水中,用绒布擦洗,灰尘即可除掉。接着清洗油污和汗迹。用中性香皂或洗涤剂抹在绒布上,沾水径向涂擦,再用清水洗净,干绒布擦干。注意水中和绒布上不能混有杂物,以免划伤光盘;[3]二是采用研磨法。对于已经被划伤的光盘,需采用研磨法。首先用绒布沾上颗粒较细的牙膏,在光盘伤痕上进行无方向摩擦。注意不要用力太大,也不要总顺着一个方向研磨。研磨5分钟左右划痕淡化即可,不必一定要等划痕完全消失,否则可能弄巧成拙。接着将磨好的光盘放入清水中洗净擦干[3]

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处理过的光盘(划伤过于严重者除外),完全可以使其完好如初,恢复清晰的正常读盘。

(2)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补缺

目前,越来越多的出版商、编辑部、图书馆纷纷在各类计算机网络上发布信息并建立网页,这为期刊补缺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对于光盘、磁盘等电子期刊严重损毁和丢失状况,我们可采用:借助网络电子邮件(E-mail)互通信息、催缺补订,并依靠远程登陆(Telnet)将本馆计算机登录注册到网络上的另一台计算机上,充分分享其提供的资源和服务,甚至还可以利用文件传输(FTP),进行复制、拷贝。

四、结语

笔者从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期刊补缺工作既具体、又繁琐,然而,却很重要,必须加强。一是图书馆领导必须加强对期刊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爱业、敬业、献业”精神,使其树立以广大读者和文献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认识到每一本期刊文献对读者可能产生的价值,把期刊补缺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任务来抓,充分认识读者的需求就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力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建议各兄弟院校图书馆“互通情报”,对于期刊补缺工作的方法,经验和教训作一些及时交流,以便将期刊补缺工作提高到读者比较满意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余朝晖.试论“知识经济”的冲击波与高校图书馆的定位[J].咸宁师专学报,2000,(1):91.

[2]吕娟.电子期刊对期刊采购工作的影响[J].图书馆学刊,2001,(2) :17.

[3]高天惠.巧除光盘污垢和划伤[J].图书馆论坛,2000,(6):96.

(原载《成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