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树立以人为主体的新闻思维

树立以人为主体的新闻思维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牛宝贵在报刊如林、各种媒体妙招频出的今天,能够坐下来从纸质媒体上读几条消息或通讯等新闻作品,没有一点耐着性子的功夫,恐怕是不大容易做得到的。正可谓,以人为本发现新闻,处处有新闻。这条新闻的成功,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以人为主体,融合相关新闻资源的妙用。岳双才同志以人为主体采写新闻报道的实践证明,因为有人,才有新闻。

牛宝贵

在报刊如林、各种媒体妙招频出的今天,能够坐下来从纸质媒体上读几条消息或通讯等新闻作品,没有一点耐着性子的功夫,恐怕是不大容易做得到的。然而,捧读岳双才3年前出版的新闻作品选《源流活水正春时》和这次优中选优结集成册的60多篇新闻作品,却像是进超市、逛花园、看电影、赏花灯一样,读了这一篇,还想再看下一篇。有的还翻来覆去品了再品,读到叫绝处,不禁吼而拍案。据说,有此同感的,远不止我一个。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岳双才同志的新闻作品何以令人爱读?何以在油田内外引出热烈反响?他究竟靠怎样的“秘密武器”收获了成功?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以人为本的目光发现新闻,是岳双才同志无处不新闻的优势所在

曾听到有人说油田新闻没看头,不是开会就是打井。报社内外也有人认为,油田新闻没啥可写的,今年是增储上产,明年还是增储上产,写来写去,不过是老面孔填数字。尤其是处于开发后期的华北油田,想写出叫得响的新闻作品,更是难上加难了。然而,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

岳双才同志用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来练就的一双新闻眼,始终把目光盯着人的发展、人的活动,盯着生产力诸因素中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通过新闻作品,展现石油人的时代风貌,讴歌石油人的精神情怀。用“另一只眼”看华北,“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处于开发后期的华北油田,照样发现了华北独有的新闻资源,写出了无愧于当代华北石油人的新闻作品。如《华北油田为京津廊绿色环保添彩》《一机厂产出西气东输第一管》《雁翎油田保护白洋淀环境》。又如,立足油田,跳出油田,写出消息《廊坊成为全国首座公交车“气化”城市》,写出通讯《挑战世界级难题》等。如果不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如果不是用以人为本的目光来透视,看不到活跃在科研环保等战线用热血铸就的华北石油人的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怎么能打破“唯有石油才可出新闻”的单一僵化思维呢?应该说,这里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新闻扫描。

只要我们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独特的眼光,从人的角度去观察、去审视,就会有平常不易发现的发现。比如《21∶1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这篇通讯,如果不是当初多看几眼、多想几遍,很可能会擦肩而过,使一条富有适者生存重大主题的新闻线索白白溜掉。作品的问世最终告诉人们,比例的悬殊是现象,观念的差异是内因。显然,这条新闻作品的成功在于发现,发现的着眼点在于人,与这条新闻异曲同工的还有《万庄石油人当仁不让领风骚 任丘石油人临渊羡鱼作配角》。正可谓,以人为本发现新闻,处处有新闻。这,也许就是岳双才同志无处不新闻的优势所在。

二、以人为主体融合新闻资源,把新闻做巧做活,是岳双才同志新闻作品令读者爱看的一个特色品牌

同样的新闻,不一样的写法,往往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岳双才同志新闻作品写法的不一样,或曰独到之处,正在于它的以人为主体,在原本可能是木讷的新闻资源中,注入人的因子,从而使新闻作品富于人的灵性,收到了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宣传效果,用新闻作品生动具体地诠释了包括石油工业在内的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是发展的根本理念。

为了把这样的发展理念体现于新闻作品之中,从采访伊始到作品完成,岳双才同志始终是眼睛盯着人,脑子想着人,胸中装着人。着眼于从人上看效果,从人上找原因,从人上发现新闻事件价值。在这次提供研讨的62篇新闻作品中,不仅如《王成宪一心带领大家奔富路》《好人隗有清》《劳模的喜事》等以人物为主的作品,一眼就能看到人的活动,即便如环境保护、作业质量回访、老油田实现30多年稳产等社会新闻和经济类新闻,照样写得有血有肉。表现手法主要有:一是把枯燥的工作“人格化”。本来作业大队到采油队进行每月一次的作业质量回访,是个平平常常的例行工作程序,闭上眼睛都能背得出是怎么回事,似乎看不出这里会有什么新闻。然而,岳双才同志用《作业工走“亲”》这个人格化的表述,使原本枯燥平常的工作变得有情有义起来。“走亲”的感觉不仅是兴致勃勃的,而且是亲亲热热的。如此富有人情味儿的描述,使企业内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变业务上的例行公事为亲戚般的友好往来。二是用拟人法的语言调动读者的思绪。如果对河间油田的长期稳产,仅用年头、数字、百分比作一番新闻发布会式的叙述,说不定有人会边看边打瞌睡,但标题用了《河间油田何以“老”而不衰》,文中又有“而立之年”“老当益壮”“疾病”缠身、“疼爱”备至、“呵护”有加、实施“养颜术”、诊断、把脉等不是说人疑似说人的语言,把个河间油田便是打扮得如血气方刚、容光焕发一个活生生的壮汉。这样一来,自是有了读头儿、有了嚼头儿。三是让当事人出场面向“观众”,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如同看电视,如果屏幕上只是一行又一行的文字,或者只是播音员在那里正襟危坐地说教,观众难免产生一种莫名的乏味感。而如果宣传抗旱,观众一眼就看见河南某村的张老汉在笑呵呵地浇地,边浇地边算他的投入产出账,盘算今年的好收成。这样来宣传党的“三农”政策,观众不但觉得真实可信,而且把支持“三农”的政策说活了。这,就是让人成为消息的主体,亦即以人为主体。岳双才同志的《装饰“门面”不如充实“后院”(主题)一机厂集中资金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副题)》的消息,如果仅仅在几个数字呀、项目啊上面来回折腾,读者会有多大耐心,耐着性子看你记者算的细账?而岳双才同志在标题上用了“装饰‘门面’不如充实‘后院’”这样通俗形象的语言之后,还巧妙地把厂长王涛“推”向前台,让最有权代表一机厂发言的厂长,在他简陋(请注意,这里用“简陋”形容厂长办公室)的办公室里,掰开了、揉碎了,一五一十地算了两笔账。整个消息的“压轴”,不是记者的总结归纳,而是让亲身策划过、参与过这一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的肺腑之言,画了句号。这条新闻的成功,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以人为主体,融合相关新闻资源的妙用。

岳双才同志以人为主体采写新闻报道的实践证明,因为有人,才有新闻。人,永远是新闻事件的主体。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为主体,才能实现各种新闻资源的科学组合、优化组合、高效组合。把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宣传好、鼓动好。

三、主题以人为本,手法彰显人性,是岳双才同志表现新闻的一张亮丽名片

新闻诸要素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新闻没了人,就没了魂。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产生新闻的主要来源。读双才同志的新闻作品,总是给人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每篇作品都充满了灵性。新闻里有了人,一下子就活了起来。少的是板结枯燥,多的是新闻事件的活灵活现。岳双才常常用记者的置身其中,让看似没有灵性的新闻事件活起来。在《空调装给谁》这条消息的开头写道:“7月21日,离‘大暑’还差两天,冀中地区气温高达36摄氏度,记者到华北油田井下作业公司采访。”序幕一拉开,我们就仿佛看到一位满头大汗的记者正走进井下作业公司的大院东查西看,发现公司机关的办公室都没有安装空调。接着,镜头一转:“记者驱车来到了几个作业队,在这里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如此这般读新闻,就像看纪录电影一样,跟着记者随处看。既体现了一线优先以人为本的报道主题,又彰显了人性化的新闻表现手法。让读者在情景观赏中享受,在故事演进中领悟。

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报纸工作人员是什么人?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捧读岳双才同志的新闻作品,追寻他的采访足迹,仿佛听到了他马不停蹄四处调研的脚步声。今天在赵州桥畔问这问那,明天到华北钻井一公司对5003队和45167队作分析对比;时而在“华北明珠”白洋淀大堤上调研环保情况,时而到新疆沙漠深处的塔里木发现总结塔钻外拓市场“气”势不凡的成功经验。在不少篇目的开头,大都可读到“几月几日记者在某厂某公司采访”“几月几日记者在某厂某队采访时看到”等类似的句子。真实地告诉我们,出自岳双才之手的新闻作品,无一不是到现场眼看、口访、手记而得来,少有由会议材料改头换面炒制形成。即便引用一些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数据,也是在观察调研情为景触的基础上,用来为观点做支撑。从《万庄石油人当仁不让领风骚 任丘石油人临渊羡鱼作配角》的两条对比消息中,就可看到他在廊坊矿区和任丘基地东张西望,用记者特有的“新闻眼”,捕捉新闻素材的身影。比如,“记者在万庄矿区看到,不下四五十辆的面包、大发、夏利等车行驶和停放在各个路口和家属区,招手上车,随处下车,十分方便”。

显然,如果没有实地目睹得来的第一手材料,出手的新闻作品必然是苍白乏力的。它从一个侧面说明,把记者的亲历摆在新闻作品之中,有利于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岳双才同志在《采油五厂建设绿色油田》这篇消息的开头就写道:“清明时节,冀中大地满眼绿色,麦苗吐翠。记者来到采油五厂采访,当走进掩映在麦田和桃林中的一座座油、水井站时,犹如置身于绿的世界、花的海洋……”这番描写,看似无意的巧遇,实则是对建设绿色油田的新闻主题埋下了隐语。这样渐渐把读者引入佳境,显然不失为一种人情味儿。如果没有这一段“犹如置身于绿的世界”的衬托性描述,当然不是不可以,但在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力上,必然大打折扣。岳双才同志就是用这样的功力、这样的心劲儿,把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写活了,把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写活了。以自己扎实的新闻实践,对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的论述,做出了响亮的回应,也为我们学写新闻的同志如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蹚出了路子、做出了样子。

(作者原为华北油田荣盛公司党办主任,这是作者2009年7月12日在岳双才新闻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