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五年大变化”改革发展新思路观察

五年大变化”改革发展新思路观察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玉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前所未有的转型力度,以势如破竹的攻坚勇气,以快马加鞭的发展劲头,不沿江不沿海且资源禀赋一般的玉林,其近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任凭外部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玉林经济发展都一路稳健前行,气势昂扬。2014年1月,延续和修订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若干政策规定颁布实施,玉林市全域范围符合规定的企业全

玉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千年古州”“岭南都会”“文化古城”……渡不尽的历史长河,孕育着玉林历史悠远、钟灵毓秀、文脉绵长的城市底蕴。

 

玉东新区新景

“中国南方药都”“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数不完的城市名片,诉说着玉林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善于创业的优良传统。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历史,总是在改革发展中奔腾向前。

观全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加速崛起,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竞争力,向着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昂扬奋进,处处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

看八桂,围绕中央赋予的“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这“三大定位”,广西各地以自治区“四维支撑、四沿联动”战略为契机,改革风起云涌,发展大潮势不可当。

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口,在这样一个广阔时代舞台,在这样一个重大机遇面前,玉林怎么干?玉林怎么做?玉林做什么?

“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2014年2月,站在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全局高度,玉林市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融入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全面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战略举措,推动工业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转变,经济由农业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转变,城市由内陆城市向临海城市转变,把玉林建设成为区域性大城市、北部湾城市群商贸中心和国家非公经济发展示范城市的发展战略。

解放思想,开放合作,抢抓机遇,埋头苦干,玉林在路上。

玉林站上新起点

历经多年的发展,玉林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以前所未有的转型力度,以势如破竹的攻坚勇气,以快马加鞭的发展劲头,不沿江不沿海且资源禀赋一般的玉林,其近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

过去5年,玉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治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开创了玉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综合实力大幅上升。玉林的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840.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450亿元,年均增长9.8%;财政收入由69亿元增加到139.6亿元,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5.6亿元增加到1364亿元,翻1.6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9.5亿元增加到464.2亿元,翻一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11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排全区前列。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4∶44.5∶35.1调整优化为15.1∶45.4∶39.5;新增亿元企业300家,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由1个增加到5个,超百亿元园区由1个增加到7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07.2亿元增加到600.3亿元;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21家,广西“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荣获“中国农业公园”称号。

——第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6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建成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大计的重大基础设施。“修机场、建码头、接高铁”三件大事取得重大突破,玉林民用机场、铁山港东岸码头开工建设,黎湛铁路玉林段即将开通动车。玉铁铁路、玉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玉湛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实现100%乡镇通硬化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

——第四,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城镇化率由39.6%提高到46.5%,年均提高约1.4个百分点;国务院批复设立福绵区;中心城区面积由56.6平方公里扩大到80平方公里,人口由55万增加到80万;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化面积由4.4平方米增加到9.6平方米,成功承办第八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玉铁高速公路

——第五,民生质量显著改善。财政民生投入达到820.9亿元,城乡居民收入连续5年高于全区增速、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6万元增加到2.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302元增加到1.0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1缩小到2.8∶1。减少贫困人口45万,为全市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任凭外部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玉林经济发展都一路稳健前行,气势昂扬。

成绩,让人坚定信心。而低头审视自身,又让玉林人不得不产生紧迫感。

玉林市现在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累积期”“三期”叠加阶段,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与中期阶段的临界点,融入国家和广西发展战略布局的支撑不足,发展质量还不高。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也不慢,经济规模不大也不小;城市体量不大不小;城市建设不好也不坏,发展空间不高也不低。

此外,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增长动力减弱,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转方式调结构难度大;交通瓶颈制约突出,城乡基础设施滞后;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保障改善民生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改革发展,向来是人心所向;直面差距,才能够奋起直追。

2013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加快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两个建成”的奋斗目标。

201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玉林市调研时指出,玉林市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靠产业立市,靠商贸兴市,增强发展后劲,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要继续推动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着力培育强优民营企业,打造非公经济发展升级版 ;要积极融入“双核驱动”战略,做好开放合作这篇大文章。

2014年1月,延续和修订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若干政策规定颁布实施,玉林市全域范围符合规定的企业全面享受北部湾经济区优惠政策支持,执行时间从2014年至2020年。

重大机遇相互叠加,发展动力汇聚倍增。

“解放思想是根本。玉林发展到今天,发展快的时候,一定是解放思想的时候;发展好的时候,一定是抓机遇抓得非常及时到位的时候。”在玉林市四家班子领导务虚会上,玉林市委书记王凯的话引人深思。

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才算解放思想?如何解放思想……

没有思想解放,就无法阔步前行。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玉林市提出:

——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不是盲干盲闯,必须是立足于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敢想敢干、敢闯敢试。首先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分析玉林现状。既要看到成绩,树立信心;又要看清差距,准确定位。

——解放思想要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既要看到外在竞争的压力,也要看到玉林在加快发展和城市竞争中的特点、优势在哪里,把玉林的发展放在全国、全区的发展格局中去谋划、思考和推进:珠三角经济区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北部湾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玉林既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又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成员城市,发展前景广阔。玉林的非公经济基础好,人口众多,商贸底蕴深厚,商贸物流活跃,城镇化发展潜力巨大。

——越是深化改革,越要解放思想。如果思想不解放,就很难找准突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谋划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路径举措。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玉林市委率先解放思想,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定位和要求,对全市发展作了再审视、再认识,提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建成“两城市一中心”等战略目标,谋划了“三个全面、三个转变”的发展路径,扎扎实实推进玉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年打基础”,打什么基础?

就是要打交通基础、产业基础、城市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生态基础、民生基础。打交通基础,主要做到“通”和“联”两个字,“通”就是跟国家交通主骨架络通,“联”就是与玉林的多种交通方式相联。打产业基础,重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经济总量做大。打城市基础,就是要把城市的体量扩大。打好社会基础、文化基础、生态基础、民生基础,就是要把玉林城市潜在的能量挖掘出来,不断增大。打好七个基础,概括起来就是做大经济总量、扩大城市体量、增大发展潜量。

 

玉林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图为该市江南绿轴公园

“五年大变化”,何谓大变化?

根本标志就是要建成“两城市一中心”。即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玉林、北流实现同城化,龙港新城初步建成滨海新城,玉林成为区域性大城市;商贸发达,全面融入北部湾,成为北部湾城市群商贸中心;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建成国家非公经济发展示范城市。在“两城市一中心”的目标中,区域性大城市是玉林的城市定位,北部湾城市群商贸中心是玉林的功能定位,国家非公经济发展示范城市是玉林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三个全面、三个转变”,具体路径是什么?

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融入“双核”驱动战略,全面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开放战略,加快实现工业发展由初期阶段向中后期阶段转变,经济由农业型向城市型转变,城市由内陆型向临海型转变。

去除羁绊,发展才能蓄势腾飞;拆除樊篱,改革才能尽情驰骋。

在解放思想的旗帜下,玉林市全市上下奋勇争先,努力冲破各种禁锢和“樊篱”,干事创业氛围空前浓厚。

有大略者必善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的总体思路以何为抓手?“两城市一中心”的战略目标如何稳步开局、跨越前进?“三个全面”“三个转变”这一科学发展路径怎样具体化……

“有大略者必善谋。”

针对这些事关推动玉林爬坡过坎转型跨越全局的重大问题,玉林市站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来审视、谋划和推进。

从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三个年一活动”:城市形象提升年,园区建设攻坚年,作风建设服务年和“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以此为重要抓手,促进全市发展思路更好地推进和落实。“三个年一活动”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个牛鼻子,着眼于打基础蓄后劲,切中玉林城市建设管理这一“短板”,以作风建设为保障,强调玉林的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全面推进。

这是内涵丰富、顺应发展形势、符合玉林实际的科学决断。

——城市形象提升年

城市是现代化的标志和产物,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家园。一个好的城市,一个好的城市形象,对一个地方来讲,至关重要:“一个城市,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一样,人们看到这本书,就能够看到经营者、管理者、居住者的抱负是什么、文化追求是什么。”

长期以来,玉林相对落后的城市面貌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的地位不相称:城市面貌与周边城市相比缺乏特色,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新区还没建起来,老区还没改造……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口,玉林市提出,“城市形象提升年”活动,就是要聚集人气提升品位做大城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环境整治、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上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家居城、玉商大厦等项目的建设进度,让项目尽快产生效益,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塑风貌。以风貌改造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示范带动,循序渐进,抓好城市主干道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做好道路沿线的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形成整体协调统一,相对又各具特色的景观效果。

强管理。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为目标,疏堵结合、服务与管理并重,逐步解决城市乱象,持续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让群众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实惠。

 

玉柴集团柴油机生产区全景

提品位。围绕建设目标深化规划方案,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园区建设攻坚年

产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支撑,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对于园区经济之于产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玉林市有着深刻的认识:“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建得再漂亮,过几年也会衰落”;

“抓园区建设,实际上就是抓产业体系的形成、抓载体建设、抓平台建设”;

“工业经济就是园区经济,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就是城镇化加快发展”。

为此,玉林市提出,“园区建设攻坚年”活动,就是要提升园区承载力做大园区经济,抓好八大园区建设、抓好园区项目建设、抓好园区招商引资。

拓空间。全面推进玉柴产业新城和玉柴工业园、龙港新城香港产业园、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全面扩容提升玉林经济开发区、北流日用陶瓷产业园、容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全面推进新材料产业园、粤桂合作产业园前期工作。

抓改革。加快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园区土地储备,加大对重点园区的支持力度,增强园区投融资能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

重基础。坚持区城同建、产城融合,加快园区路、水、电、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作风建设服务年

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干事创业者的作风。

“活动不是挂在嘴上当口号喊喊的,而是要在实践中撸起胳膊、挽起裤腿干出成绩来的。‘作风建设服务年’活动的成效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提速上,在政务环境的优化上,在城乡群众的笑脸上。”为此,玉林市提出,“作风建设服务年”活动,就是要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汇聚正能量,服务企业增效益、服务项目促发展、服务群众暖民心、整治作风强保障。

服务企业增效益。围绕2014年玉林市工业发展目标,明确服务企业增效益专题活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确定由玉林市四家班子领导联系39家重点企业和5家特困企业,重点督促开展“进企业门、听企业言、解企业难”活动。

服务项目促发展。确定玉林市四家班子领导联系服务35个重大项目以及2014年列入绩效考核的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21个重大项目为重点服务项目,重点督促开展“进工地、送服务、解难题”活动。

服务群众暖民心。全市共筹措资金58.6亿元、安排惠民工程11项,重点督促开展“进万家、送温暖、办实事”活动。

整治作风强保障。重点整治机关干部工作纪律、干部职工参与“两违”活动、窗口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涉农专项资金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为“三个年一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作风保障。

——“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

美丽玉林,美在环境,美在生活。

为了让生活在南流江畔的城乡居民拥有一片蓝天碧水,使城乡面貌发生稳定长期不可逆变化,玉林市提出,“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就是要全面改善城乡环境,推进一批项目建设、实施重点整治工程、抓好城乡绿化。

抓重点。以九洲江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加大对河流、水源等直接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关键部位进行集中整治,以九洲江流域环境质量的提升,倒逼全市城乡环境的不断改善。

 

南流江畔排步桥段经过新的一轮治理整顿和改造已换然

重长效。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力度,不断研究完善方案,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清洁乡村长效机制

强宣教。加强宣传教育力度,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村屯等,采取多种宣传形式,让清洁乡村活动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发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全面改善城乡环境。

蓝图,绘就新未来;实干,成就大发展。

以更加宽广的视野,以更加坚定的勇气,以更加有力的举措,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玉林市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大幕。

改革迸发新红利

在玉林12838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威力开始集中迸发。

改革,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最大红利。

2014年2月8日,广西第一家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玉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

在这家位于玉东新区秀水路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民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山林股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滩涂、水面养殖权等各类农村产权,涉农企业股权以及其他依法可以交易的农村产权,进行挂牌交易。

增强城乡发展活力、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本”、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对于玉林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市来说,玉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立的意义不言而喻:交易中心的建立,不仅为农村资产提供一个交易平台,也为农民、企业家及创业者提供农业政策、农业信息,为实现农村资产资本化、农村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再给力!再提速!玉林市逐渐步入改革的“深水区”:

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

推进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转换,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等农村“六权”进行确权颁证,使农村资源变成资产,真正破解农村发展资金瓶颈;

通过户籍制度与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撤村改居等“三改”措施,以逐步实现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中心村社区化“三化”目标;

开放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和发展的活力。

一座城市,视野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实践证明,谁对外开放合作意识强、力度大,谁就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唯有开放合作,才能看到差距,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玉林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成员城市,虽然面临双重叠加的重大机遇,但是都不处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的中心,要搭上这班发展快车,必须全面融入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全面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开放战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内外融通的开放合作大格局。”对于开放合作,玉林人有着清醒的认识。

向南!向海!

龙潭产业园,距离铁山港东岸12公里,距离北海港98公里,距离湛江港105公里,是玉林市出海通道的战略高地。

 

龙潭产业园

作为玉林市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桥头堡,龙潭产业园是玉林市全面融入自治区“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开放战略的重要平台。

挖掘机、大型卡车、推土机等工程机械机声隆隆,来回穿梭;工地上钢架林立,起重机吊臂旋转不停;工人正在进行焊接和切割工作,火花纷飞,炫目灿烂……龙潭产业园镍合金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壮观。

“这个项目工地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项目原材料主要来自菲律宾等国家的红土镍矿,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万吨镍合金的生产规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为当地提供1300多个就业岗位。”龙潭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有色金属冶炼及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仓储物流产业……在龙潭产业园,记者强烈感受到玉林市项目推进的火热气氛、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开放合作的强烈愿望。

以园区建设为切入口,玉林市开启了园区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大幕,也形成了玉林市新一轮改革开放合作热潮。

在玉林市,改革创新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面推动各领域改革,激活经济发展活力,成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

在农业改革领域,玉林一直是广西农业改革的“探路者”。近年来,玉林主要以农村综合改革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流转,释放土地生产力。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53.4%,远高于全区、全国平均水平。土地流转的加速,推动玉林农业朝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截至目前,玉林市建设规模达300亩以上的市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5个,建成50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2000多个。

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领域,玉林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此轮改革中,玉林市共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63项,清理规范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310项,行政审批流程总体压缩20%以上。

在商事制度改革上,玉林通过放宽登记条件限制、放宽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登记限制、免收注册登记费、实行“全城通、就近办”登记模式、实行“六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等改革措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据统计,目前玉林各类市场主体从2011年的13.7万户发展到2016年10月的18.89万户,增量超过30%,注册资本总量突破1000亿元。

此外,玉林还在医疗卫生、国资国企、财税金融、文化、教育、价格、审计等领域积极推进深化改革,使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改革与开放密不可分。在推进各领域深化改革的同时,玉林还围绕国家“一带一路”、自治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部署,全面实施“东靠南下、通江达海”战略,全力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积极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合作,大力推动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作共建,主动融入中国—东盟战略合作,逐步构筑起一个大开发的发展格局。

首先,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和项目,深入推进“招大引强”工作。近年来,玉林相继引进中金镍合金、香港和黄药业、科创控股、修正药业、康美药业、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企业集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玉林共引进项目2470个,合同金额达2243亿元,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中名列前茅。

 

广西玉林龙潭再生资源园园区

经过几年发展,玉林外向型临海产业集群迅速壮大。位于铁山港附近的龙潭产业园是玉林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的桥头堡,也集中了玉林主要的临海产业集群。目前,龙潭产业园共有入园企业28家、总投资118.6亿元。

玉林还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用活用足经济区优惠政策,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即玉博会),培育壮大中医药博览会暨中药材交易会,在拓展和深化多区域合作中抢占新一轮开放开发先机。

胜日寻芳,景色无边。

放眼玉林大地,“三个年一活动”正在稳步开局、跨越前进:

在玉东新区,竞相绽放的油菜花、金黄色的田野、错落有致的村庄、连绵青翠的山岭,构成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围绕建设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山水田园、风景优美的宜居小镇,玉林市正加快“七彩田野”建设,打造田园风格的玉林城市名片,使“城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改善玉林农村人居环境。

在城市形象提升方面,玉林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实施提升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城市形象提升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三大行动,提高城市档次和品位,服务好玉北同城化、龙港新城及“两城市一中心”建设。

在园区建设攻坚方面,玉林市财政安排年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大力支持市直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八大产业、构建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建设和完善规模布局等方面加大对龙潭产业园、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玉柴产业新城等市直工业园区的资金扶持。

在作风建设服务方面,肩负着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干部执行力以及服务保障“三个年一活动”有效推进重任的“作风建设服务年”活动,以“三服务一整治”为主要内容,以“活动不遗漏每一个角落”为要求,正在全市如火如荼地开展,全市上下正形成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的干事创业氛围。

在“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方面,玉林市正全力以赴推进集中整治大行动,城乡脏乱差现象正在得到根本遏制,一个城乡整洁干净的卫生城市、人民安居乐业的文明城市跃然而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我们要以为实现玉林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期盼为目标,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带头做实功、降虚火,苦干苦干再苦干、实干实干再实干,用三年时间闯出一条路子,干出一片天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玉林市委书记王凯深情寄语全市干部。

历史昭示现在,实践造就未来。

面对“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的宏伟蓝图,700万玉林人民正在新的起点上,以解放思想的超凡魄力,以开放合作的宽广胸怀,以抢抓机遇的忧患意识,以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推动玉林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