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告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

广告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广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广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是指广告违法行为责任人对其施行的违法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或后果,所应承担的法律规定的责任。指广告管理机关责令有较严重违法行为的广告经营者暂停一切广告业务活动,检查、纠正其广告违法行为。这是对广告违法行为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广告经营者采取的最严厉的处罚措施。

第二节 广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广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是指广告违法行为责任人对其施行的违法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或后果,所应承担的法律规定的责任。我国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依照广告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危害严重程度,规定了行政、民事、刑事三种法律责任,并制订了相应的处罚原则。广告违法行为可按其性质和程度不同,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严重违法行为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一、广告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

广告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行政法律程序和权限,对违反广告管理法律、法规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不同的行政处罚。根据《广告管理条例》第18条 规定,广告管理机关的行政处罚方式主要有7种,它们是:

(1)停止发布广告。指广告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停止发布有违法内容的广告,取消该广告的发布资格。

(2)责令公开更正。指广告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对其发布的违法广告,在相应的范围内发布更正广告。

(3)通报批评。指广告管理机关以书面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对违法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予以公开批评。

(4)没收非法所得。指广告管理机关没收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通过违法经营所获取的非法利润。

(5)罚款。指广告管理机关通过罚款的方式对违法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进行处罚。

(6)停业整顿。指广告管理机关责令有较严重违法行为的广告经营者暂停一切广告业务活动,检查、纠正其广告违法行为。

(7)吊销营业执照或广告经营许可证。指广告管理机关收回并注销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广告经营者的营业执照或广告经营许可证,取消其广告经营资格。这是对广告违法行为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广告经营者采取的最严厉的处罚措施。

以上7种行政处罚方式,既可以单项处罚,又可以一并处罚。

二、广告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

广告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在广告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致使用户和消费者遭到损害,或者有其他侵权行为时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广告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其一,必须有广告损害的事实,即具有广告活动主体(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在广告活动中所施行的违法行为,给用户和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的事实存在;其二,广告活动主体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是广告违法行为,即其未履行在广告活动中应该履行的义务或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其三,广告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其四,广告活动主体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如果广告活动主体在主观上没有过错,而是由于不可抗拒等原因造成的,即使当事人侵犯了他人权利或未履行自己的义务,则不承担民事责任,这在法律上称为免责条件。

以上4个条件同时具备,广告违法行为责任人才能承担广告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 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做、更换;(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广告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以财产责任为主,它必须以等价、补偿的方式,向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进行赔偿。这通常被称为广告损害赔偿。广告损害赔偿一般坚持全部赔偿和公平合理原则,要求广告违法行为责任人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或违约金。

三、广告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

广告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在广告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性质恶劣、后果严重,非法所得数额较大,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刑事责任只限于自然人,即一般公民。对于作为法人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只适用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而不适用刑事责任。

构成刑事犯罪的4个要件是:(1)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给予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它是任何犯罪成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不危害客体的行为,就不构成犯罪。(2)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人所实施的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仅有犯罪思想,而没有付诸实施,不构成犯罪。(3)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人。但是行为人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构成犯罪主体,如未成年人犯罪,就由于不到法定责任年龄和不具有责任能力,而不认为是犯罪。(4)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有罪过(故意或过失)。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罪过,而仅有客观上的损害,也不能构成犯罪。以上4个要件同时具备,才能构成刑事犯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