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以战略眼光建构国家软实力

如何以战略眼光建构国家软实力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6 如何以战略眼光建构国家软实力“战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原意为军事将领和地方行政长官;后演变为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遂行国家意志。战略规划与国家实力紧密相关。综上所述可知,战略规划就是以长远的眼光为组织(国家)制定的长期目标及付诸实践的正式过程和仪式。

2.6 如何以战略眼光建构国家软实力

“战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原意为军事将领和地方行政长官;后演变为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在中国春秋时期,由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且迄今仍广泛地被世界各国引用为军事方面的重要教材。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各种构成战争的基本因素及其影响,战争指导的历史经验和未来的性质与特点及战争进行的形式与方法。具体操作方面,则包含战略方针、战略计划、战略布局、战略指挥、后方勤务、战略后备等与战争准备及战争实施有关的规划。“战略学”(Strategics)是根据战争实践与战争经验的理论呈现,因此具备一定的抽象性与原则性。至于根据阶段性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操作则属于“战术”(Tactics)的范畴。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遂行国家意志。国家意志是政治层面的议题,因此“战略”始终受制于政治主张、国家目标、物质能量与思维能力,并且会随着社会、物质、科技、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时至今日,“战略”已经不再是军事领域所独享的词汇,其概念与方法已经延伸到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各个领域,且其涵义也延伸为具有统领性、全局性及能够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70]

战略规划与国家实力紧密相关。若是不能体察时势,运用智慧,就很可能满盘皆输。不过,实力是一个相对的观念,因此进行战略规划的时候,必须先厘清规划与实施的对象。例如:2500年前,齐宣王问孟子:“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回曰:“以小事大要以智,以大事小要以仁。”问题是何谓“大”?何谓“小”?这个问题在古代似乎比较简单。例如:春秋战国时期,一般以国家拥有的兵车数量作为评价各国强弱的基准,因此在老子、孔子、韩非子及各家学说的文献中都有“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百乘之国”之说。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在今日极其复杂的国际体系中已经不再适用。根据先前的探讨可知,国家力量其实是由各种力量整合后的总称,因此任何运用单一指标对国家力量进行判断的方式,都是不客观和不准确的。同时,国家力量的判断也不能只从物质层面观察,因为精神力量往往才是促使物质力量发挥最大效益的原因。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建国的以色列,虽然处于不同宗教信仰的阿拉伯世界,但是凭借着其坚强的意志力与决心,在三次中东战争中,都能够以寡击众,让自己屹立不倒。根据约瑟夫•奈的说法,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一种“软实力”。

据此可知,国家力量的强化不但需要从资源面和构成面着手,更重要的是从战略面进行适当的搭配与运用,才能使国家力量得以发挥,而战略规划的目的就是通过智慧与精神力量,将物质力量的效益最大化,以满足国家长期发展的主张。总体而言,战略思维与战略规划的选择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向:

(1)零和战略(Zero-Sum Strategy):将互动的双方视为相互博弈的对象,且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分出胜负,由于胜者的利益是建立在败者的损失之上,因此双方得失的总量始终为零,故此又称为“零和博弈”或“零和游戏”。零和战略的本质就是竞争,相互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因此一旦陷入零和思维,博弈的双方就没有选择,只有动员最大的力量进行直接对抗,想尽办法损人利己,而结果也往往不是成王败寇就是两败俱伤。这种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战略,虽然野蛮但是迄今仍然在国际社会中俯拾可见。

(2)双赢战略(Win-Win Strategy):强调维持和谐与合作的重要性,主张互动双方都不该为了短期的利益而牺牲和谐的气氛与相互合作的可能性。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双赢策略主张双方经过某种协商和谈判的过程,为各自的发展找出自己的目标,并通过目标的分立让双方都觉得自己有所斩获(至少不觉得吃亏或失败),并在此基础上,让双方因为各有所得且感觉良好而能够延续合作[71]

(3)竞合战略(Co-opetitive Strategy):强调在合作的前提下,展开各种良性的竞争,以避免因为过度或恶性竞争而导致整体或环境的破坏,让竞争双方都无利可图,或两败俱伤。换言之,竞合战略的要旨就是在共同维护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的状况下,依据实际状况来决定对某一事件或项目,采取合作或竞争的战略,其目的是在不毁损或避免大幅变更既有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利益的争取[72]

以上三种主要战略的选择与国家主张有关,并且会为国家发展带来不同的结果(图2-4)。具体言之,可能的结果为:(1)名利双收:既获得实质利益,又获得好的名声;(2)恶名昭彰:虽然获得实质利益,但是损伤了国家形象或国家威望;(3)虽败犹荣:虽然失去了某些利益,但是为国家建立了形象与威望;(4)表里皆墨:不但损失实质利益,而且失去国家形象与威望。

很显然,以名利双收为思考的国家战略属于上策,表里皆墨则是下策。就传播层面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国家主张的宣扬、国家形象的建立和国家威望的树立。就战略层面而言,必须避免因为实质利益的争取而招致损伤,至于表里皆墨当然是更不应该发生的状况。

img7

图2-4 国家行动决策思考系统图

资料来源:经笔者整理。

综上所述可知,战略规划就是以长远的眼光为组织(国家)制定的长期目标及付诸实践的正式过程和仪式。而传播作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自然应该以全局的概念进行思考与规划;其中思考的部分主要在于从国家主张的视角,对传播的建构理念进行探索;规划的部分则除了大众传播媒介之外,也应该将各种人际传播的层面包含其中,才能为国家软实力的建构铺陈一幅具有全局观的战略图。

【注释】

[1]迄今为止,国际社会中对于国家地位的法律标准仍是不明确的;且这方面的法律通常都被当时的国际政治情势所左右。不过,依据在1933年签订且至今仍常被引述的《蒙得维的亚公约》(Montevideo Convention),国际法上对于国家实体的承认条件必须包含固定的人口、既定的国界、正式的政府和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的法律行为能力等条件。

[2]“大国”或“强国”,是指在国际体系中,在权力资源上拥有显著优势的国家。权力资源,也称“综合国力”,包括一国对他国施加影响所必备的“物质性权力”(如军事能力、外交能力、经济实力)及“非物质性权力”(如文化、价值观、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非物质性权力”大体上就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软实力”概念。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综合国力的概念分析》,中国网,2003年3月19日。

[5]金计初,陆国俊,李祥,钱明德:《拉丁美洲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从日本看现代化发展与环境保护》,《学习时报》,2005年1月11日。

[7]“M型社会”或“极端社会”(M-shape Society),出自日本趋势学家、经济评论家、管理顾问师、政策顾问师大前研一在《中下阶层的冲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此书可翻译为《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是描述日本社会由原来以中产阶级为社会主流,转变为富裕与贫穷两个极端(中产阶级逐渐消失)。

[8]南方朔:《社会M型,经济就注定L型》,《天下杂志》,416期,2009年第2期。

[9]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09,http://www.undp.org/.

[10]李金铨:《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239页。

[1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林金源校订,(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16-117页。

[12][美]Joseph E.Stiglitz:《全球化的许诺与失落》,李明译,(台北)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13]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UNCED).Agenda 21-Program of Ac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United Natio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June 1992,Rio de Janeiro,Brazil.New York:United Nations,1992.

[14]World Bank.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World Development Report.World Bank,Washington D.C.,1992.

[15]IUCN /UNEP/WWF.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London,1991.

[16]Pronk,Jan & Mahbub ul Haq.Sustainable Development:f rom Concept to Action,Report of the Hague Symposium convened by UNCED and co-sponsored by UNDP and the Dutch Ministry of Development Cooperation,New York:UNDP,1992.

[17]Pearce,David W.& Jeremy J.Warford.World Without End:Economics,Environment,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for the World Bank).

[18]M.Munasinghe & J.McNeely.Key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M.Munasinghe & W.Shearer (Ed),Def in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ility:The Biogeographical Foundations,Worl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 or Global Human Safety,New York:United Nations,1996.

[19]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Our Common Fu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87,p.44.

[20]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Our Common Journey:A Transition Toward Sustainability.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

[2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Our Common Journey:A Transition Toward Sustainability.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

[22][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页。

[23][法]雷蒙•阿隆:《和平与战争:国际关系理论》(英文版),(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47页。

[24][美]雷伊•克莱因:《80年代世界权力趋势及美国外交政策》,(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6页。

[25][美]约瑟夫•奈:《仍是竞赛中的强者》,(美国)《世界箴言》(月刊),1990年3月号。

[26]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27]Kenneth N.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Reading:Addison Wesley,1979,p.192.

[2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综合国力近代研究的进程》,中国网,2003年3月19日。

[29]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综合国力近代研究的进程》,中国网,2003年3月19日。

[30][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杨歧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51-197页。

[31]日本综合研究所:《日本的综合国力》,1987年。

[32]陈崇北等:《威慑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3]张文奎,刘继生:《政治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4]吴春秋:《大战略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黄硕风:《综合国力新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36]王诵芬:《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研究》,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

[37]Ashley J.Tellis et al.Measuring National Power in the Postindustrial A ge.Santa Monica,Calif.:RANK,MR-1U0-A,2000.

[38]Ashley J.Tellis et al.Measuring National Power in the Postindustrial A ge.Santa Monica,Calif.:RANK,MR-1U0-A,2000.

[39]Robert O.Keohane & Joseph S.Nye,Jr.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Foreign A f f airs,Vol.77,No.5,1998,pp.81-94.

[40]杨映辉:《了解综合国力,参照国际评比》,《大公报》,2010年5月18日。

[41]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美国研究》,2005年第1期。

[42][美]约瑟夫•奈:《柔性权力》,吴家恒,方祖芳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56页。

[43][美]约瑟夫•奈:《柔性权力》,吴家恒,方祖芳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8页。

[44][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45][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郝望、李保平译,王缉思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0页。

[46][美]约瑟夫•奈:《柔性权力》,吴家恒,方祖芳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37页。

[47][美]约瑟夫•奈:《柔性权力》,吴家恒,方祖芳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42页。

[48][美]约瑟夫•奈:《柔性权力》,吴家恒,方祖芳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58页。

[49][美]约瑟夫•奈:《柔性权力》,吴家恒,方祖芳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07页。

[50][加]马修•弗雷泽:《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刘满贵等译,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51]《金正日长子偷渡日本?》,人民网(日本版),2001年5月4日。

[52]关于谁最先提出“巧实力”概念的说法是存在争论的。一些人以曾在美国驻联合国使节团工作的苏珊尼•诺塞尔在2004年3/4月号的《外交》杂志中,发表的题为《巧实力》一文为证据,认为“巧实力”概念是由苏珊尼•诺塞尔最早提出的。另一些人认为,约瑟夫•奈在2004年出版的《软实力:世界政治的成功之道》中,已经提到“巧实力”这个概念。

[53]蒋国鹏:《巧实力:从学术概念到美国外交理念》,《参考消息》,2009年2月13日。

[54]Dance,Frank E.X.& Carl E.Larson.The Functions ofHuman Communication:A Theoretical A pproach,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76.

[55]Lerner,Daniel and Lyle Nelson(eds).Communication Research:A Half-Century A ppraisal.Honolulu: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1977.

[56]Klapper Joseph.The Ef 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New York:Free Press,1960.

[57]Berelson,Bernard &Gary A.Steiner.Human Behavior:An Inventory ofScientif ic Findings.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1964.

[58][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59]DeFleur Melvin L.& Sandra Ball-Rokeach.Theo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3rd edition).New York:Longman,1975,pp.199-217.

[60]Klapper Joseph.The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New York:Free Press,1960.

[61]Bauer,Raymond.The Obstinate Audience:The Influence Proc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Communica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1964(19):319-328.

[62]Bernard C.Cohen.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63]Bernard C.Cohen.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64]McCombs Maxwell E.& Domald L.Shaw.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72(36):177-178.

[65]Lazarsfeld Paul,Bernard Berelson & H.Gaudet.The People's Choic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8.

[66]Rogers,Everett M.Dif f usion of Innovations.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2.

[67]Ray Michael et al.Marketing Communication and the Hierarchy-of-Effects,in:Peter Clarke(ed.),New Model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rach.Beverly Hills:Sage,1973.

[68]Festinger Leon.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Charlotte,NC,Baker & Taylor Books,1957.

[69]Kurgman,Herbert.The Impact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29,pp.349-356.

[70]钮先钟:《战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1][美]罗杰•费希尔,威廉•尤里,布鲁斯•巴顿:《谈判力》,王燕,罗昕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72][美]布兰登博格,奈勒波夫:《竞合策略:赛局理论之经营智慧》,许恩得译,(台北)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