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新闻传播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我国新闻传播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我国新闻传播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我国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合理规划新闻传播教育资源配置,适时调整专业方向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高速发展。

第四节 我国新闻传播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的恢复和改革,面临两大问题:第一,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旺盛,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供给量严重不足;第二,我国高等学校规模普遍偏小,管理条块分割,生师比[16]偏低,效益低下。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发展有两种选择:一是主要通过建新学校、新校舍,增加师资,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来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发展高等教育,即“外延式发展”;二是主要通过挖掘内部潜力,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高等教育,重视教育质量,即“内涵式发展”。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比预期提前实现了大众化,但只是数量上的“大众化”,其入学标准、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管理体制等还远没有完成适应“大众化”时代的转变;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下滑成为社会普遍担心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成为当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2007年1月25日,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高校内涵建设。质量工程以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

我国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合理规划新闻传播教育资源配置,适时调整专业方向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高速发展。随着数量的增多,出现了重规模、轻质量的问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何梓华教授认为,目前有关新闻教育的统计数字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情况,因为还有不少的地方院校在没有取得国家同意的情况下,就开始招收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了,也有的则采取和其他专业合办或挂靠的方式,有不少的民办高校也开设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官方的统计数字要比实际的数字小。针对这种现实情况,首先要把着眼点放在合理规划新闻教育资源上,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严格控制和审批申请设置新的专业,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应坚决不予批准,同时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估,通过教学评估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我国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布局应力求合理,一般不宜在同一城市、同一地区办过多新闻专业,以便集中师资、设备、经费的优势,把既有的新闻传播专业办好;同时,根据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分布,也应适当向西部倾斜,在西部办好一至两所高质量的新闻传播学院,与蓬勃发展的西部新闻传媒业相适应,进一步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发展,也促进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17]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指出,现在我国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多,招生规模日益增大,但是就业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这些年到新闻媒体去当记者、编辑的毕业生逐年下降。2005年,全国20所排名在前的新闻院系到媒体去工作的毕业生(本科、硕士)首次跌破50%,而且进入媒体的有相当多人不当记者、编辑。他认为,我们的新闻教育需要进行思路和方案两方面的调整;首先是培养目标以及由此引发的专业设置的调整,其次是知识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课程设置的调整。

我国新闻改革的核心要素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政策和发展策略,新闻传播教育要与时俱进,要有面向市场的办学意识和发展策略,倡导多元化的办学理念,推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寻找核心竞争力;其次,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新闻传播教育对市场的细分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自然也应与时俱进”,[18]“在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相关资源,增强办学实力。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上,力求以特色化、本土化适应媒介市场分众化、地域化的新要求。”[19]

与此同时,我们要实现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的协调发展,坚持“一主一辅”的培养原则。在新闻学教育中,要坚持“新闻教育为体,传播教育为用”,加强学生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培养,把传播学的知识原理用来促进新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传播学的教育中,要坚持“传播教育为主,新闻教育为辅”的思想,在掌握社会传播活动的理论原理和业务技能之余,以敏锐的新闻视角,审视各种传播现象。[20]“新闻教育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新闻职业精神培养、新闻产品制作技能训练、新闻专业理论学习;传播教育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传播素质教育、传播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媒介经济与信息产业经营教育、专业传播(广告传播、公关传播、健康传播等)教育。”[21]

二、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学科,在对学生的培养上,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著名新闻教育家谢六逸先生指出:“新闻学这个学科,绝不是纸上谈兵的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体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的新兴学科”,“我们不能把实践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或者空洞地解释为理论联系实际,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从理论引证向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转变;从单纯的动手能力训练向创新能力转变;从单一科目的实验性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实践转变。”[22]

提高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的实践技能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提倡实践式教学,二是完善实习制度。

(一)实践式教学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希光教授总结了自己讲授国家精品课程《新闻采访写作》的经验。这门课的具体教学方法采用了对话式练习、作坊式教学、大篷车课堂、案例学习法、情景模拟练习、新闻现场练习等。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并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快速、清晰、准确、深入的高质量的采写报道能力与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他把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称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23]通过这种新型的新闻学课堂,教师更多地是传授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营造一个师生开放交流的环境。“一边走一边学,这在西方教育中叫做‘Hands-On-Teaching’,动手教学、动手学习。我们带领学生到楼兰上课,到内蒙古的科尔沁草原上课,到珍宝岛上课。我们还带着本科一年级的学生沿着藏区的黑水的长征路走了一圈,在长征路上上课。同学们的作品不仅在网上发表,更多的是在报纸上,有的还编结成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受到全国很多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年轻学者的欢迎。”[24]

2005年秋季,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开设了一门新闻实践课程———《采写编评一体化》。该课程在学生完成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四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后,由四名教师打破课程壁垒,通力合作综合指导,学生组建模拟编辑部自主运作,完成出版报纸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在一学期内,学生采编四开四版报纸五期七个版本,采写稿件541篇,拍摄新闻图片150余幅,较好地掌握了基本的新闻业务技能。[25]这门课程提高了学生采写编评的综合能力,不仅使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融会贯通,又为同学们提供了新闻实践的平台,是我国新闻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采编评等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可以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不同于其他教学法中的案例分析(我们新闻教学的传统方式),尽管两者都是利用案例来进行课堂教学,但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而在其他教学方法中,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案例—理论’,理论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这对新闻教育来说,恰好是本末倒置,这就是我们新闻教育的症结所在。”[26]

实践式教学还包括邀请实践界业务人士来校做讲座或与媒体联合搞专题讲座,也可以吸纳优秀的媒介传播人才担任新闻传播院系的专职教师和特聘教师。

(二)完善实习制度

教育部在1998年9月颁布的《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新闻实习的时间不得少于30周。

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传媒,如校报、广播台、电视台、新闻网站,有的院系自己还办有报纸和刊物。在校内实习,从业务流程角度来讲与正式的新闻媒体没有太大区别,学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以自己的二级网站为平台,创建了网络传播实践基地:首先创立“文化在线综合网”;其次实现纸质报纸的“网络化”;再次开播网络电视台和筹建网络电台。基地建立模拟新闻媒体的组织模式,创造仿真的实践环境,实行栏目负责人制,严格按照媒体单位的工作流程展开工作,各项工作都有严格的时刻表。[27]这是新闻实践教学的一个创新,对培养媒介融合式的传播人才很有帮助。

除校内实习外,各新闻院系都要求学生专门有一段时间到校外媒体实习。校外实习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实习安排缺少层次性,缺少有效管理和指导,实习过程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人为性。《人民日报》副主编梁衡在谈到实习问题上说:“实习应该还是单位对单位的形式,有组织地分成几个小组,散的不好管理,质量也不高,因为人情最后给个好评语。还有一个问题,因为现在市场经济,出现了有偿实习的问题,有的媒体收实习费,实习费怎么出、谁出?国家教育预算中是否该有这笔钱,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则由学校和单位联系,这样比较规范。”

为了实现良好的实习效果,高校与媒体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实习制度,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固定的新闻传播实践基地,通过有效的合作及监督反馈机制,实现网络化和层次化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规定至少一个学期的时间是有组织地到媒体实习,实习成绩计入学分;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强调实行三学年学习制,在课程设置和学习安排上充分重视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和时间,[28]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美国新闻院校的新闻教学理念以培养能力为主,提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到媒体实习,具体还规定一定时期内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品,否则不给予学生成绩;美国新闻院校内也有自己的媒体,但他们是直接面向市场投放,直接接受市场经济的竞争,自负盈亏,这样做对于培养本校新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相当的刺激作用。[29]这些经验值得我国效仿。

三、深化课程改革,创新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

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及社会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的新闻传播课程要不断地调整变化,使之符合媒体实践的发展需求,体现前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教学理念。

童兵教授作为我国第一位新闻学博士,在人民大学及复旦大学多年的新闻教育教学实践中硕果累累,提出了很多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思路。他曾说,大学生学一点马列主义经典新闻理论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学一点知识,它不仅是告诉我们怎么革命,它首先是一门科学,里面有很多真理,有对新闻传播规律性的认识;二是可以从中学习方法,像现在的新闻改革、新闻竞争中的方法论是很重要的,而马克思主义中很多方法论的东西是值得反复揣摩的,如辩证法;三是学习规范,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中间是有道理的,我们一些学生在没学马克思主义之前认为它很枯燥,而在学习以后却获益不少,以前只知其然,现在更知其所以然,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带给我们的收获。另外,西方重视方法论的教育,强调个性和创新,我们的教育则偏重简单模仿和记忆,所以中西教育应该更多沟通和互补。[30]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指出,一名合格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四种知识:电脑操作、外语、文字表达、社会调查;还应具备四项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我们要以这四种知识和四项能力来重构我们的教学包括课程设置。[31]除上文谈到的实践教学外,还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对于新闻理论课程,中央电视台副总新闻编辑孙冰川认为:“我希望从信息的角度来讲新闻。中国新闻理论最早是从徐宝璜开始的,我们现在的新闻研究框架和当时的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没有上升到信息学的理论层次。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新技术革命系统工程、信息工程完全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和国外相比,我们国家对于新闻的研究还差得比较远。出现新闻无学这种现象,是因为目前新闻理论研究层次太浅了,常常只是满足于对宣传政策的解读。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现在世界上的传播学理论。”[32]

关于新闻编辑课程,要转变传统新闻编辑课的教学理念,强调信息时代的整合编辑意识,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为提高媒介集团的传播效率,发挥规模效益,采编分离在我国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很多国外媒体都已经实行采编分离,不同业务部门共享采访资料,按照各自的目的进行编辑发布;二是网络等新媒体本身就强调一个大编辑概念,发布关于信息的信息,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网站尤其要对信息发布做二次把关,更好地实现舆论的引导与调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提出了“宏观编辑业务”的思路,所谓“宏观编辑业务”是相对于编稿、组版、节目制作这些“微观编辑业务”而言的,它是指在微观编辑业务开始之前,新闻编辑对媒介产品中新闻单元(指报纸的新闻版及新闻性专版专刊、广播电视的新闻频道及新闻性栏目、网络媒介中的新闻网页等)的总体设计、对新闻报道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等,要建立一个对所有新闻媒介具有共适性的新闻编辑学体系。清华大学王君超教授撰文《“宏观编辑学”的创新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他在教学理念上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分析”能力,在方法上则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在本科阶段,编辑学课程一般以操作层面的编辑技巧为主;而在研究生阶段,则应以探索编辑宏观规律的宏观编辑理论与业务为主。[33]

在现今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评论的地位日益重要,对新闻评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涂光晋教授提出了新闻评论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一系列观点和建议。课程定位的创新:“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课程思路的创新:“媒介体裁+传播系统”;课程内容的创新:“评论的多媒体延伸+跨文化延伸”;教学方法的创新:“案例教学+互动讨论+模拟训练”;教学团队的创新:“教学型+科研型+实践型”。[34]

在课程建设上,要把培育媒体的经营管理人才纳入教学目标,把管理学的相关课程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引入新闻学的教学中。但在媒介管理课程的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误区之一:片面强调商品属性,忽视了媒介产品同时也是公共产品;误区之二:认为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利润。”[35]南方周末》总编向熹曾说,办《南方周末》,是在解一道“三元方程”,这三个“元”即是否符合政策环境,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符合新闻人的理想且对得起历史。我们在承认新闻具有商品性的同时,不能将新闻的商品属性无限地扩大和拔高,片面强调商业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在传媒业产业化、市场化的背景之下,我国目前已有2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媒介素养及媒介批评课程。媒介批评综合了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知识。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这一课程的授课方式是由“教师讲授、小组讨论、新闻片段和教育性录像放映、小组展示”四个环节组成,这种授课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台湾世新大学教授黄新生指出,媒介批评的教学宜落实在各学科的理论上,以专业学术作为指引,发展出对大众媒介现象的批评,以别于“媒体识读”与“媒体素养”等通识性质的教学内涵,他以“发展与传播”的理论典范数度转移为依据,探讨在传媒政策层面、文本与内容层面、传播符号层面的变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人民网共建了“媒介批评网”(http://www.mediawatch.cn),以便更好地实现媒介批评教与学的网络互动,并通过媒介批评文章和论文的写作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我国国际新闻教育创立于1983年,旨在培养更多能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它的诞生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重视国际报道的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期“让世界了解中国”。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可教授在《试论我国国际新闻的教育模式》一文中谈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主要英文媒体,如新华社的国际报道部门、《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CCTV- 9和国际台以及上海等地的一些地方英文媒体中,多数记者(包括驻外记者)、编辑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他同时指出,国际新闻教育首先要明确英语学习与新闻学的关系,确定二者在国际新闻教育中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英语是工具性的,不是最终的目标,新闻学是国际新闻教育的重点,也是学生和教师应该注重的方向。从实际操作上来说,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的确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其次,国际新闻教育的改革重点应是教学方法的革新。国际新闻教育应该启发学生去掌握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满足于传授一般的知识。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模式,它所确定的只是一个框架,内容则是多维的,与其他学科有紧密的联系。[36]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目前新闻传播学科中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有: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的《新闻编辑》(2004)、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的《新闻采访与写作》(2004)、中国传媒大学丁俊杰教授的《广告学概论》(2004)、中国人民大学涂光晋教授的《新闻评论》(2005)、中国传媒大学张颂教授的《播音创作基础理论》(2005)、东北大学赵琛教授的《品牌学》(2006)、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的《传播学概论》(2007)、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的《新闻采访学》(2007)、安徽大学芮必峰教授的《新闻学概论》(2007)等。

为适应国际化需求,还要大力提倡双语教学,鼓励英语基础好、有海外学习或进修背景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开设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多媒体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

四、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建设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19世纪,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哈佛大学校长查里斯·艾略特有句至理名言:“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我国高校师资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3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等新闻院系已明确提出,从事新闻教学的师资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有的学校还提出,从事新闻教学的师资,除了具备学历条件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工作经历和国外留学的背景。我国知名新闻传播院系的这些措施,对提高新闻学专业师资队伍的质量和高校科研水平是有益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或新建的新闻院系来讲,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欧美及港台地区的新闻传播专业师资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专职教师,另一部分是特聘教师,其中特聘教师一般从事新闻实践教学。我国内地的新闻院校可以借鉴这些做法,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施更加务实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在对于专职教师的建设上,“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大量从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中挑选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则直接从新闻媒体中适当引进高层次精英人才”。[38]很多高校新闻院系现在也有特聘教师,但往往看重的是聘用人曾拥有的社会职位,以此提高院系的知名度,特聘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导意义并不大,很少或基本不与学生直接接触,这是我们今后在师资建设中需要加强的。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由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于1998年共同筹资、合作设立的跨世纪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延揽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参与我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带动这些重点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若干年内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大大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在新闻传播学领域,中国人民大学祝建华教授入选2006年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复旦大学潘忠党教授入选2007年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入选2007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从2003年开始,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育部设立了高校“教学名师奖”。在新闻传播学科中,中国传媒大学的张颂教授、高晓虹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罗以澄教授等都获得了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光荣称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送给大学名师十个字:“忠诚、爱心、博学、创新、修养”。[39]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也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高校在教学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要密切配合师资建设的需要。“真正的学问家必须有独立的学术人格,不媚俗、不媚势、不媚财。……从学校的角度讲,如何创造适于大师、能够产生大师的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其重要性要在其他各项事务之上。对于培养大师而言,关键有三点,第一,要不拘一格对人才,不能以学历、资历论人才优势,要看他们现在正在做什么?将来能够做什么?第二,要淡化对大学教师的身份称号的追加,把管理的重心放到学术成果与学术贡献上,没有必要让大学教师无休无止地追求一层又一层的身份称号,而应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他们所热爱的学术事业上。第三,要给能够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学教师充足、开阔的空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40]

五、完善教学评估体制

我国政府主导的高校教学评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不断摸索,已有比较成熟的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法。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确立高等学校每五年必须接受一次教学评估的制度,并成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评估专家采取集中时间进驻学校的方式,根据指标体系对高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要求被评高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认真做好评建工作。2007年7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将建立符合研究型大学特点的评估制度,大幅度精简对研究型大学的其他各类检查、评估活动。

2008年3月31日至4月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研讨会。教育部副司长吴启迪在充分肯定评估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指出了评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估方案对不同高校的分类发展指导性不够;评估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她要求评估工作要坚持做下去,但要在发展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并着重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规范评估组织行为,提高评估组织水平,建立公平公正选派专家的机制;二是规范参评高校的评建工作和接受评估的工作行为,保持正常教学秩序,避免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三是规范评估专家的评估行为,使专家坚持评估标准,客观公正评估。

我国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把“启动新闻传播学科专业教学评估标准的制订”列入其五年计划。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可教授在2006年8月参加了美国新闻教育协会年会的一场关于“新闻教育评估体系”的专题讨论会,由此对中美两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评估做了一定的比较研究,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评估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美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评估突出强调新闻传播教育的社会责任,注重评估教学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结合,评估提倡自愿原则和独特性,“评估委员会不规定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委员会认为,每个新闻院系都应拥有独特的环境、目标和资源,而这种独特性是需要保护的优势。在评审新闻传播专业时,评审委员会主要对照该新闻院系自行确立的目标以及委员会为培养学生能从事传媒业工作而制定的标准。”同时,评估过程是透明的,注重程序化操作和公正性,透明度和公正性是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委员会具有权威的基础。

郭可教授同时提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评估,除一些常规指标外,还应该评估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化精神和办学理念、目标,把专业化追求和社会责任考虑到其中;评估可以促进我国新闻传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总体规范化,通过建立符合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评估体系和标准,来提高我们新闻传播教育质量,促使我国新闻传播的研究更趋规范化、更具创新性,真正提高我国的新闻传播教学和科研的总体水平。[41]

本书附有《美国新闻传播教育评审委员会九项评审标准》,可供读者参考。

2008年10月25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90周年暨中国新闻教育、新闻学研究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各高校的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商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传播科技、传媒产业及传播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在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将会在改革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体系,完善培养模式,更好地满足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需求。

【注释】

[1]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教育部召开的“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12日第1版。

[2]郑保卫:《浅谈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发展》,《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6期。

[3]刘卫东、孙瑞祥:《新闻教育面对信息文明挑战的思考》,《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第86页。

[4]徐泓主编:《我所珍惜的30位北大传媒人访谈录》,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页。

[5]谢耘耕、周志懿:《中国传媒创新能力调查报告》,《传媒》2008年第3期。

[6]黄昌林:《对新闻教育理念的思考》,《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7]徐泓主编:《我所珍惜的30位北大传媒人访谈录》,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8]贾士秋:《开放互补式新闻传播教育观念的确立与实施》,《新闻战线》2006年第12期。

[9]吴峰:《2005年中国新闻教育十件大事评析报告》,新华网传媒在线。

[10]郭光华:《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思考》,《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11]《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方汉奇谈新闻教育与记者素质》,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 35928/36353/3468932.html)。

[12]吴信训:《21世纪:新闻教育最需要什么》,《21世纪新闻教育·新闻媒体研讨会论文集》,第46页。

[13]拉里·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第410页。

[14]黄河:《媒介融合:无所不能与无处不在》,http://www.ahtv.cn/public/2006- 11/02/cms57594article. shtml。

[15]彭兰:《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http://www.cjas.com.cn/n2248c27.aspx。

[16]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从国际比较数据和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抽样实证调查表明,生师比以14∶1~16∶1的区间较为合理。

[17]邱沛篁:《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及几点建议》,《新闻界》2004年第1期。

[18]谢天勇:《细分市场、准确定位、积聚力量、打造品牌———浅论新时期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策略》,《新闻战线》2006年第5期。

[19]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态势新探》,《新闻战线》2006年第3期。

[20]郑保卫:《浅谈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发展》,《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6期。

[21]陈栋、王丽明:《吴廷俊:惟真是命惟真至尊》,中国广告网(http://www.cnad.com/html/Article/ 2009/0323/20090323133824159_2.shtml),原载于《今传媒》(学术版)2007年第12期。

[22]王志敏、姚争:《改革实践性教学、培养创新传媒人才》,《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23]李希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新闻战线》2006年第8期。

[24]李希光:《新闻从业者最重要的素质是好奇心和责任感》,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 php?id= 13384。

[25]张弢:《整合课程、适应教学与实践的双重需要》,《新闻战线》2006年第6期。

[26]冯钢、朱光宝:《案例教学法:新闻学教育的当代发展趋向》,《新闻界》2004年第3期。

[27]程艳林等:《探寻以二级网站为平台的网络传播实践基地的构建》,《新闻界》2006年第2期。

[28]李建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素质与能力相适应———河南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新闻界》2006年第3期。

[29]韦云籍:《浅谈中西方新闻教育的差异和中国新闻教育的困惑及出路》,传播学论坛网。

[30]李晓静:《童兵:一分天赋两分勤勉七分机遇》,人民网“倾听传媒论语”,http://www.people.com. cn/GB/14677/22114/31734/31735/2332603.html。

[31]吴信训、王建磊:《“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9489/76716/5293333.html)

[32]徐泓主编:《我所珍惜的30位北大传媒人访谈录》,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33]王君超:《“宏观编辑学”的创新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增1期。

[34]涂光晋:《知识·能力·素质———寻求新闻评论教学的创新与突破》,《新闻战线》2006年第4期。

[35]刘瑾鸿:《媒介管理学中缺了些什么?》,《新闻界》2006年第4期。

[36]郭可:《试论我国国际新闻的教育模式》,中国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html/2008- 06/ 63141.htm)。

[37]刘延东:《在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颁奖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3日。

[38]沈正斌:《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态势新探》,《新闻战线》2006年第3期。

[39]刘延东:《在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颁奖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3日。

[40]《山东教育厅长齐涛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http://www.cfce.cn/ web/Topic/jyft/200706/500.html)。

[41]郭可、钱进:《美国新闻教育评估体系对我国的启示及建议》,《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