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伦理与普世道德信仰

全球伦理与普世道德信仰

时间:2022-03-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信仰与人们所追寻的全球伦理有着深层次的价值共同,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普世带来了可能性,也使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用的普世价值。值得反思的是,最早重视、提出普遍伦理并最早发表全球伦理宣言的是宗教界人士。“普遍伦理”,又称“普世伦理”、“普适伦理”、“全球伦理”或“世界伦理”、“全球道德”,这些概念基本上是在同等意义上使用的。
全球伦理与普世道德信仰_道德信仰与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信仰与人们所追寻的全球伦理有着深层次的价值共同,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普世带来了可能性,也使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用的普世价值。

一、“全球伦理”的探寻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普遍伦理问题。值得反思的是,最早重视、提出普遍伦理并最早发表全球伦理宣言的是宗教界人士。瑞士普世宗教研究所所长汉斯·昆在《世界伦理构想》一书的前言中说:“没有世界伦理,则人类无法生存。”[9]在该书第一章开始,汉斯·昆就列出了他那时候得到的一些数据:

“每一分钟内全世界各国要为其军备花费180亿美元;

每一小时内有1500名儿童死于饥饿或死于由饥饿引起的疾病;

每一天内就有一种动物种类或植物品种绝种;

80年代的每一星期中被捕的、受刑拷打的、遭杀害的、被迫逃难的,或是被专制政府用其他手段加以迫害的总人数已经超过历史上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外任何一个时期;

第三世界人民现在已经欠下了1500亿美元这一难以承受的债务,由于世界的经济体制,这一债务每个月内又额外增加7.5亿美元;

每年都有一块相当于朝鲜国土3/4那样大小的常雨林被彻底毁坏。

面对这些还可以任意加以补充或者更新的数字,难道还需要用什么烦琐的理由来说明我们为什么为了生存需要一种全球性的伦理?”[10]

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120多种宗教的代表参加的讨论“全球伦理”的会议通过了《全球伦理宣言》。该宣言称:“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共识。”宣言的起草人、当代普遍伦理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的德国神学家孔汉思认为,这样一种在“伦理方面的基本共识”,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共同的价值、标准和态度”。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了研究“普遍伦理计划”,并在法国和意大利召开会议组织多学科学者专家探讨普遍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998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从中国传统伦理看普遍伦理”的学术讨论会。1999年10月,又在汉城召开了亚洲地区的“普遍伦理与亚洲价值”国际研讨会。9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和研讨普遍伦理问题,发表了一系列专论文章,并翻译出版了有关普遍伦理的文献。普遍伦理已成为国内学者研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普遍伦理”,又称“普世伦理”、“普适伦理”、“全球伦理”或“世界伦理”、“全球道德”,这些概念基本上是在同等意义上使用的。[11]

二、和谐社会道德信仰蕴含普世伦理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价值的认同与冲突既同时并存又相互交织。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价值冲突遍及全球,如何对待这些不同的价值观?有没有普适性的全球伦理?如果有,它们是什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社会伦理认同与道德思维差异之间的关系?近些年来,这些问题已成为学术界乃至宗教界普遍关注的对象。在全球交往实践中,现代教育、科学、文化的广泛传播,各民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创造的优秀成果和有益经验的相互吸取和借鉴,以及全人类共有的人类文化精神财富,凡此种种,无不强化了当今时代价值观的全球性特征。有学者认为,寻求“全球伦理”构想的路径可以从四个方面讨论:(1)寻求伦理观念上的“最低限度的共识”,即可以把伦理观念中已经为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共同接受的伦理观念作为“全球伦理”的最低需求。(2)寻求“全球伦理”要从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吸取资源,如儒家的“爱人”、基督教的“博爱”和佛教的“慈悲”,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人的“爱心”。(3)寻求“全球伦理”必须关注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如当前的民族关系、国家关系问题,各民族都可以从其伦理观念中找到有益于解决当今社会存在和发展问题的资源。(4)“和而不同”应是寻求“全球伦理”的一条原则,可以在相互对话和交流中促使不同文化的相互“认同”。

从以上途径考虑,我们在第八、九、十章中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信仰的基本价值理念(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可以成为全球伦理所追寻的普世道德价值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普世性

1.以人为本体现了时代精神

邓小平同志认为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无论是和平还是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都要落实到人的生命、生存和发展权利得到保护,都是为了使更多的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社会发展的三大本质问题(即“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发展的主体是什么”),最终指向都是人的问题。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利益、满足人的需求、保障人的权利、尊重人的尊严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新的时代向人们发出了新的呼唤,要求今天的人们要像当初马克思那样,让大写的‘人’真正站立起来,把‘以人为本’原则贯彻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关注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鼓励人的差异思维和创新精神,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普遍推行‘人性化’管理,倡导多元化的并存互补的人生样态,把人的尊严、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人的价值牢牢置于社会实践的中心地位,这样以来,我们的社会就一定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社会,是全面发展与整体和谐的社会。”[12]

2.人与自然之间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反映

矛盾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表面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反映。“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中,人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历史上和今天的一切环境问题都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需求,反映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理应成为普世伦理。”[13]

3.以人为本体现了和谐世界与人类追求幸福的统一性

联合国宪章》中提出的平等原则不仅适用于国家关系,也适用于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了宪章以人为本的精神。从宪章的宗旨、原则,都能看出其对基本人格、人权尊严与价值、男女平等权利的强调。反对战争、反对军备竞赛、反对饥饿、反对过度的贫富差距等,都出自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伦理精神。和谐世界和人类追求进步、发展的普遍愿望,和人类的普世价值观是统一的。《联合国宪章》提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的宗旨,其序言明确“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这些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伦理精神。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通过的《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认定了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人道的对待;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条基本原则又可具体化为四个方面:坚持一种非暴力与尊重生命的文化;坚持一种团结的文化和一种公正的经济秩序;坚持一种宽容的文化和一种诚信的生活;坚持一种男女之间权利平等与伙伴关系的文化。

4.以人为本是和谐世界理念的精髓所在

和谐世界和人类追求进步、发展的普遍愿望,和人类的普世价值观是统一的。发挥人的作用,最终服务于人,体现以人为本的特性。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在国际社会领域有作为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作用于上层建筑还是作用于经济基础,其最终目的都是围绕人这个社会系统中最活跃和最根本的要素,最终不仅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生存基础条件,而且通过发挥人的潜质和作用,创造公平、公正、世界各国融洽与融合及和谐的国际发展环境。

(二)公平正义的普世性

1.公平正义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

在当代人类社会中,公平与正义之所以可纳入普世伦理的视域,是因为它们是可以普遍化的准则。因为人们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对待。为了得到这样的待遇,每个人也必须公平、正义地去对待别人。一言以蔽之,公平与正义也是人的普遍需要即人人之“所欲”,遭受不公正、不正义的待遇是人人之“所不欲”,所以人人就理当“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成为和平主义信奉和实践者的基本准则。善推其所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仅人与人之间,而且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都能如此,那么,和平的曙光就会出现。

2.公平正义也是处理不同民族、国家、地域关系的普遍道德准则

不同民族、国家、地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对公平与正义的标准和实践也有分歧,甚至还会由此引发冲突,但作为普世伦理的公平与正义是着眼于未来的,是应然的社会关系,是建构性的理念,是政府制度建设的目标。交流、对话、争论,甚至包括摩擦和冲突,最终将推动民族国家不断趋近于更合理的目标,使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享有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环境。[14]

3.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价值基础

和谐世界是正义公道的秩序状态,和谐本身具有深刻的正义内涵,因为只有以正义作为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才有可能达成国际社会的和谐秩序。

(三)诚信友爱的普世性

1.诚信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道德诉求

不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诚信,不同民族、国家、地域之间的交往也需要诚信作为道德基础。离开诚信,很多国际合作、国际法律、国际契约都难以实行和遵守。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愿意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并蓄、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友爱、仁爱、博爱体现着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共同道德要求

在中国,《论语》中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和“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16]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7]在国外,“你希望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个信念公称为“金规则”(Golden Rule),存在于琐罗亚斯德教、耆那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宗教文化典籍中。所用之“言”不同,所表之“意”无异,是意一言多,“理一分殊”。康德的“绝对命令”或“普遍公平法则”是“理性”版本的“金规则”:要按照这样的准则去行动,这些准则同时可以为自身的目的而作为自然之普遍法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作为目的而不仅仅作为手段来对待。

3.诚信友爱是建立人类美好精神家园的道德基础

现代社会工业化的进程,科技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使人类生存的世界在空间上变得越来越小,但在心灵上、情感上却变得越来越远。人类既享受到自己创造与劳动的物质成果,同时又为这些成果的获得而付出和正在付出异化的代价。个体的存在正在失去温情、亲情,失去类的同情心、关心和爱心。因此,构建和谐世界,必须唤醒、培植人们的善心、同情心、仁爱之心。儒家伦理中的修身养性,从我做起;培养善心善意,培养人的爱心、利他之心、利人之心;将个人置于家庭之中、群体之中,立人、达人,推己及人、推恩及人,终使天下为一家的道德要求与实践,可使人们积极有效地防止异化,克服异化,克服个体存在的孤独感、无意义感、无价值感;可使人们在理性情感上走出自我封闭的樊篱,包容不同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准则;可使人们真正生活在仁爱的环境氛围和理性情感之中,使地球变成人类所向往的理想家园。[18]世界需要真情,人间需要友爱,诚信友爱是人类共同信奉和追求的美德,应该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道德信仰。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当代价值

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重加强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1.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要在全人类普及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全世界各族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共谋福利,朝着以每个人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前进

要反对种族歧视,反对军备竞赛,反对把科学技术用在各种敌视人、反人类的活动上。徐友渔曾经在他的博文《以人为本是普世价值》中高度评价了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该理念不仅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表达了一种普世价值观。徐友渔还指出,妨碍人们接受“以人为本”这个道理的,除了人与物的关系上价值颠倒外,更重要的一个思想上的原因是只承认事物的个别性、特殊性,不承认事物的共性、普遍性;用扭曲的、极端的阶级性否定人性;用走火入魔的“阶级斗争”理论和“专政”理论压制人道主义;用极端的文化相对主义对抗普世价值与人类共同文明。在当今自由开放和全球化的时代,思想和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不可能再像封建时代的价值体系那样可以独善其身。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道德信仰的确立和普及的过程中,应该用唯物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当代的各种社会思潮,以开放博大的胸怀包容多样性和差别性,主动汲取和广泛聚合多元化社会思潮中的积极合理因素,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2.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要积极促进世界的公平正义,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之间要平等对话

“长期以来,由于人与世界的现实的对象化关系的限制,造成了人类存在方式的片面性进而造成了信仰主体的分化和人类自我认识的知性对立状态,如不同国家间的、传统和现代的、社会和个人的、精英和大众的、不同性别的对立。并且,由于人类存在方式、自我意识的这种片面性,造成了以某一国家或某一阶层的自我意识为中心来评价一切信仰内容、信仰表现形式,甚至以之取代整个人类文化的倾向。”[19]因此,要促进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之间平等对话,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核心价值。

3.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要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偏见和仇恨,以诚相待、与邻为善、相互宽容、相互理解。

全世界所有人之间、各民族之间要诚信友爱,才能促进世界和谐。“只要放弃文化中心论的狭隘立场,平等地、公正地去看待各种文化模式,就会感受到任何文明所散发出的迷人气息。特别是随着人类对自身的丰富性、完整性的日益深刻的自我意识,更要自觉地站在人类已经达到的自我认识的整体水平上去认识和评价各种文化创造模式,并自觉地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从而使人类的文化创造更加自觉和富有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在世界交往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日益普遍化时代,人类在对自由与和谐的共同终极价值追求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克服不同文化彼此隔绝、对立的现实措施。”[20]可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是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的价值基础。

当然,应该注意的是要处理普世价值和阶级价值、地域价值、民族价值的关系,既不要因为道德的阶级性而否定人类道德的共性,也不要为了强调道德价值的普世性而忽视了道德的社会制约性、阶级性和特殊性。否定道德的普世价值,等于否定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否定人类天性的共同性;否定阶级道德价值观,等于否定社会上存在不同的阶级、否定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的特殊性。现在伦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普世伦理?如果有,它们是什么?也许这些问题永远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越来越接近共产主义理想社会过程中,道德的阶级性会越来越少,道德的全人类性因素会越来越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会越来越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的道德价值认同。

【注释】

[1]兰华、李艳红:《和谐世界理念的传统文化基础及现代弘扬》,载《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2]李云霞、汪继福:《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辩证统一》,载《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3]李景治:《“和谐世界”:中国国际战略的新发展》,载《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

[4]蔡丽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成果》,载《理论学刊》2007年第9期。

[5]王义桅:《“和谐世界”观的三重内涵》,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期。

[6]王锋:《现代性视阈中的道德信仰难题》,载《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7]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8]吴梅兴:《和谐世界:全球治理的中国诠释》,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9][瑞士]汉斯·昆:《世界伦理构想》,周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前言第3页。

[10][瑞士]汉斯·昆:《世界伦理构想》,周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页。

[11]王玉恒:《关于普遍伦理问题研讨综述》,载《现代哲学》2001年第3期。

[12]崔永和:《思维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页。

[13]黄守红、万波:《科学发展观与普世伦理》,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5期。

[14]韩跃红:《普世伦理视域中的公平与正义》,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12期。

[15]《论语·颜渊》。

[16]《论语·公冶长》。

[17]《论语·雍也》。

[18]王永智:《论儒家伦理在构建和谐世界的作用》,载《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5期。

[19]黄慧珍:《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20]黄慧珍:《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