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炎帝的历史由来

炎帝的历史由来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说中的古帝王,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上一块肥沃的平原,双方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当时,黄帝所率领的姬姓部落已在涿鹿附近定居。有一说方姓源于姜姓,故传说炎帝乃方姓初祖!为对付九黎族的侵犯,黄帝族与炎帝族结成联盟,在涿鹿与九黎族决战。黄帝作为被四方首领公推的“天子”,具有杰出的才智。方姓自称“炎黄世胄(后代)”、“黄帝子孙”。
方姓帝王_方姓简史

炎帝

炎帝神农氏,姜姓,亦号烈山氏或厉山氏。传说中的古帝王,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三皇之一,一说五帝之一。

相传炎帝和黄帝为同胞兄弟,父亲为少典氏,母亲为有氏。因炎帝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流域,故以姜为姓。后来,炎帝族部落逐渐沿渭水、黄河东徙,到达今山东地区。在向中原的发展过程中与最早进入中原地区的九黎族相遇。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上一块肥沃的平原,双方展开了长期的斗争。结果,九黎族取得胜利,炎帝族被迫逃到涿鹿(今河北涿鹿南)。当时,黄帝所率领的姬姓部落已在涿鹿附近定居。炎帝于是就向黄帝求助,与黄帝结成炎黄联盟,共同与黎族对抗,并与九黎族在涿鹿一带进行了一场大战(史书上称之为“涿鹿之战”)。九黎族的首领蚩尤虽然勇猛异常,可是敌不住炎、黄两族的攻势,最终战败被杀。自此,炎帝族部落便在中原定居下来。

炎帝与黄帝结盟战胜九黎族之后,双方的盟友关系没有保持多久,就因为彼此的利害冲突而走向破裂。最后发展到诉诸武力,在坂泉(今河北怀来)摆开了战场。前后经过三次激烈的大战,炎帝又为黄帝所败。此后,炎帝部落进一步与黄帝部落合并在一起,并与部分九黎族结合成一体,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下来,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

传说炎帝是古代最早发明农业的人,因而被称为神农氏。相传当时人民多而禽兽少,衣食不足,炎帝于是用木料砍削、揉制成耜、耒等工具,教人开垦土地,播种五谷。他的儿子拄还教人种植蔬菜。有的传说中说他正思索如何教人们播种五谷时,天空中忽然纷纷落下许多谷种。他把这些谷种收集起来,播种在开垦过的土地上,以后才有了供人们食用的五谷。还有更神奇美丽的传说,说那时候有一只遍身通红的“丹雀”,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飞过天空,穗上的谷粒坠落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以后便长成又高又大的嘉谷。这种嘉谷,人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还传说炎帝“耕而作陶”,在“耕而食”的同时,又能“织而衣”。并说他看到人们衣食丰足之后,又叫人们建立市场,交易有无。为了让人们掌握市场交易的时间,又教人们以太阳升起的高度做标准,太阳当顶时就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就散市,使人们都感到又准确、又方便。

除此之外,炎帝还和人类的疾病斗争。传说他曾经用一种叫做“赭鞭”的神鞭,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这些药草经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其性质都自然呈露出来,炎帝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赋性给人们治病。又传说他为了进一步验证药性,还亲自遍尝百草,曾在一天之内中毒70次,由此鉴别出不少有毒的药草。更有的民间传说,说炎帝亲尝百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终于肠子烂断,献出了生命,等等。这些关于炎帝的传说虽然带有神秘色彩,但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炎帝和以其为首的氏族或部落创造农业和医药的过程,反映了炎帝作为华夏族的始祖之一,对中原文化的创立和发展做出的贡献。

有一说方姓源于姜姓,故传说炎帝乃方姓初祖!

黄帝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古代传说中上古时期氏族部落首领。三皇之一,一说五帝之一。

相传黄帝与炎帝同为少典之子。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在今陕西北部,后来向东迁徙,沿北洛水,南下到今陕西大荔、朝邑,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边,逐渐向东北走,后来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当时,最早进入中原的九黎族与也向中原推进的炎帝族相遇,双方发生了冲突,炎帝族被九黎族打败。为对付九黎族的侵犯,黄帝族与炎帝族结成联盟,在涿鹿与九黎族决战。激战中,九黎族首领蚩尤造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可黄帝发明了“指南车”,使士兵冲出了大雾的重围。结果,黄炎联盟取得大胜,蚩尤战败被杀。

黄炎联盟在打败蚩尤以后也走向破裂。起因据说是“炎帝欲侵凌诸侯”,想争夺盟主的地位。可是,诸侯们都愿意归从黄帝。结果,炎帝与黄帝在坂泉摆开了战场。经过三次大战,炎帝族被黄帝族打败。此后,黄帝声威大震,被四方首领公推做了“天子”。

黄帝作为被四方首领公推的“天子”,具有杰出的才智。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黄帝和他的臣子们创造发明的传说特别多,如说他制造舟车,所以叫做“轩辕氏”;说他裁缝衣裳,营建宫室,发明了煮饭的锅和甑;说他看见各种飞禽走兽,开始挖陷阱来捕猎它们;还说他发明了踢球的游戏,等等。关于黄帝臣子们的创造发明就更多了,如说他命雍父作杵臼,共鼓、货狄作舟,挥作弓,牟夷作矢,胡曹作冕,伯余作衣裳,夷作鼓,尹寿作镜,於则作扉履,巫彭作医,巫威作铜鼓,伶伦造律吕(乐律),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作调历,仓颉造文字,嫘祖(黄帝正妻)养蚕,史皇作图等等,举不胜举。

黄帝命伶伦造乐律,有一个近乎神话的故事。传说伶伦在昆仑山北面的山谷间选取竹子,从正直中空、厚薄均匀的两段竹节中截取三寸九分长的一段,吹出它的声音,定为黄钟的律调。然后再按照比例制作十二只竹管,带到昆仑山脚下去听凤凰鸣叫的声音,用来区别其他十二种不同的律调。凤凰果然鸣叫起来了,雄的和雌的各叫了六声,鸣声的差次比照起黄钟的律调恰恰谐和。于是伶伦就按照黄钟的律调,参考凤凰的鸣声,使十二只竹管长短有差,定下了十二种不同的律调。从此,世间便有了和谐美妙的音律。

黄帝时期,天下大治,人民安定。虽然进行过不少战争,但战争打破了氏族的狭窄界限,推动了各族人民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古老的华夏族,即汉族的前身。又由于当时发明创造甚多,因而黄帝被人称赞为“能成命百物”,并被赋予帝王形象。相传历史上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都是黄帝的后裔,所以年深日久,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黄帝也就成为中国各族神话性的始祖。后人把一切文物制度的创立都归功于黄帝,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方姓自称“炎黄世胄(后代)”、“黄帝子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