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永靖傩舞的历史由来

永靖傩舞的历史由来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流传于小积石山一带杨塔、王台、红泉等乡村的永靖傩舞戏,又称“跳会”,其产生也有自己的文化背景。这说明永靖傩舞戏就是军傩遗留。永靖傩舞表演吸取当地文化因素,与宗教、文艺、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傩舞戏,与现在遗存于西南地区的非常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永靖傩舞吸收了儒道释文化因子。永靖傩舞队由会首、旗手、锣鼓、面具等六十多人组成。永靖傩舞戏表演的剧目丰富,形式多样。
永靖傩舞_黄河三峡

一、青旗白马二郎祠:永靖傩舞

傩舞戏:《二郎神》

傩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傩舞由来已久,它的渊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意识有关,以后发展成原始巫教中的一种仪式,并逐步演变成有固定目的和内容的节令祭仪。周代傩纳入国家礼制,在周代“五礼”中,傩礼从属于“军礼”。先秦文献记载,跳傩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汉唐时宫廷大傩仪式隆重,并传入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北宋末期宫廷傩礼采用新制,傩向娱乐化方向发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傩礼受到排斥。明代恢复过宫傩,清代宫廷不再举行。《论语·乡党》中记载的“乡人傩”(乡人傩,朝服而阼立于阶)风习,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已发展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清代以后的许多文人,多把年节会中的各种民间歌舞表演,也泛称为“乡人傩”。

傩舞戏:《庄稼人》

傩舞的起源和演变细节,没有什么定论。玄乎的说法,比如讲黄帝命苍颉造文字,天地昏暗,鬼神狂泣,就是指傩流落人间;比如讲傩舞是大禹治水所演创,至今已数千年之久。考古派则拿出了在湖北荆州战国楚墓中发掘出的一件精美的玉雕面具,说这件我国迄今首次发现的青玉面具,极像傩舞面具。一般说来,原始傩仪直接产生于劳动过程,与音乐、舞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殷墟中出土的甲骨文卜辞,记录着古代舞傩表演者面带着假面具行舞,表现一些部落宗族所崇奉的天帝之间的联盟或战争,以及对领袖的歌颂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也有对祖先的神化,起舞者一般为各国巫史之流。这时傩舞的特点是神性强于人性,而形象基本上则是人禽(兽)合体,幻想色彩极为浓烈,表演者或者头戴面具,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或者朱发画皮,手执数尺长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傩舞舞蹈动作简朴威武、豪放粗犷,富有地方特色,尽管狰狞恐怖,但也深受群众喜爱。说穿了,跳傩舞的人从头至尾玩的就是戴着令人生畏的狰狞面具做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在祭祀神灵的同时也娱乐了自己,满足了趋吉避凶的共同心理。

由于傩舞流传地区不同,其形式既有舞姿优美动人的“文傩”流派,又有气势威武磅礴,情绪奔放开朗,节奏强烈明快,动作刚劲有力的“武傩”流派。

主要流传于小积石山一带杨塔、王台、红泉等乡村的永靖傩舞戏,又称“跳会”,其产生也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永靖地区开发较早,境内多有马家窑、齐家、辛店文化遗址。古羌人所居时,他们信奉原始巫教,曾称炳灵寺洞窟为“唐述”窟(鬼窟)。这样一个地方,又占据着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要冲,正是产生傩舞的理想土壤。永靖民间《跳会禀说词》口碑资料中说,自从汉代赵充国屯田以后,才有了福神庙宇可供祭祀;明朝刘昭任右军都督府同知,于永乐五年始镇守河州,在“射猎时遗留了哈拉(乡傩)会事”,“因为盗贼劫掠,出没无定,无事则旗帜伞帮,团结跳会,和合人心;有事时,则干戈齐扬,耀武扬威,守望相助的意思”。这说明永靖傩舞戏就是军傩遗留。那刘都督,事见《甘肃新通志》与《河州志》,其后裔,就是本县岘塬镇刘家村刘氏族众(《永靖县志》)。

踩街表演

另外,也有人说永靖傩舞戏与防秋有关。炳灵寺169窟唐仪凤四年(680年)游人题记,有防秋健儿题名。《通鉴》卷二百一十四记载: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一次诏关河东健儿三五万人赴陇右防秋,至秋末无事还。每年麦子熟时,吐蕃往积石等抢麦,所谓防秋就是诏关内等地丁勇至陇右防止吐蕃抢麦田。明《河州志》记载和永靖民间传说都提到,古时,永靖黄河以南地区气候凉,无夏粮。每当河北地区麦熟时,河南的吐蕃人往往乘天黑之机,渡河来抢收麦子。当地人便戴上牛头马面的面具来进行吓唬,吐蕃人见之以为是神兵天将相助,慌忙逃回南岸,再也不敢来抢收麦子了。从此,每当丰收年景,这里形成了戴面具跳会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康熙时汪元綗诗云:“社鼓逢逢禳赛时,青旗白马二郎祠。踏歌游女知多少,齐唱迎神舞柘枝。”诗中描写的傩舞戏的盛况,今天依然完好留存,杨塔乡胜利村傩神庙供奉的神祗,正是二郎神与龙王。据管庙人员介绍,他们的傩舞会每年举行四次,时令与四季农时一致,第一次跳傩为春耕,最后一次跳傩为收获。推断起来,两位神祗的分工,大约龙王可以行雨,而二郎神则能够降妖伏魔,兼挡恶风邪雨。《续修导河县志》载:“遇丰年,则扮演社火,即乡人傩之遗意”,这里的“遗意”二字用得精当,正说明永靖跳傩已发展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其功用和闹社火是一样的。

傩舞戏:《五虎将》

永靖傩舞表演吸取当地文化因素,与宗教、文艺、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傩舞戏,与现在遗存于西南地区的非常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永靖傩舞吸收了儒道释文化因子。一是吸收了它们的神灵体系,壮大了傩坛威力。众多三国神将、二郎神、龙王,以及本地“出世”的金花仙姑都参与其中。二是借用它们的礼仪制度,丰富自己的驱鬼逐疫仪式,如道教斋醮仪式和打卦问卜,儒家行为规范和礼仪乐制。三是表达它们的思想内容,扩展傩舞傩戏的娱乐功能。《变化赶鬼》节目表现道家鬼神观念,《目莲救母》节目表现释家因果报应思想,《华容道释曹》节目表现儒家忠孝节义思想。永靖傩舞戏也有自己的村家班传承体系,有自己的音乐曲调和独特脸谱。

永靖傩舞队由会首、旗手、锣鼓、面具等六十多人组成。表演时,四名会首身着八卦衣,手握“开天斧”,走在队列最前面。旗手们头戴红缨鞑帽、身穿长袍彩服,随着会首的方位变化,口中不时地发出“好好呀呀、好好呀呀”的喝声。锣鼓奏“舞会”音乐。旗手的队形变化有“三回九转”、“跑大圈”、“跳方阵”等。

会首舞

面具是傩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永靖傩舞脸子(面具)有刘备、关羽、张飞、周仓、曹操、蔡阳、吕布、貂蝉、三眼二郎、李存孝、笑和尚、阴阳、猴、老虎、牛、马及红、绿二鬼等24面。脸子所代表的事物,既有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也有农耕和狩猎生活中常有的动物,还有神鬼等道教符号,全面寄托了当地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由此看,永靖傩舞表演有同于庙会娱神的性质,也反映出其吸收当地文化因素,渐渐本地化的表现。

永靖傩舞戏表演的剧目丰富,形式多样。从其演出的形式可分为歌舞型、戏剧型、杂耍型三种。歌舞型以歌唱舞蹈和锣鼓伴奏为表现形式,剧目有《斩貂蝉》、《二郎降猴》、《方四娘》等。其中《斩貂禅》一剧是三国故事的发展,讲曹操擒杀吕布后,把貂禅送给关公,意欲笼络,关公在美色与理智之间挣扎徘徊的故事。戏剧型用人物之间的道白及简单唱腔展开故事,交战时用锣、鼓、钹助威。每剧演出时间较长,保留着早期戏剧的雏形。主要剧目有《五将》、《李存孝打虎》、《出五关》等。其中《五将》演妖猴偷学三国吕布等五位大将的武艺,结果反被五将降服的故事。杂耍型的面具造型滑稽,人物插科打诨,内容幽默可笑,观之令人捧腹。主要有《笑和尚赶过雨》、《庄稼人》、《小鬼》等剧目。其中《笑和尚赶过雨》演笑和尚在菩萨指点下手持麻鞭驱赶大雨的情节,《庄稼人》则演一老者向娘子传授种田经验。当地民谚云:“松树湾的《武将》、焦家庙的《杀虎将》、三角庙的《独戏》、果园四庙的《四不像》”,说的是各村傩舞表演的代表作。

2005年,永靖县傩舞表演队应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组委会邀请,赴南昌表演,荣获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展演银奖,并在艺术周大型民间艺术踩街活动中获优秀表演奖。2006年,永靖傩舞戏被列入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永靖县“甘肃傩舞之乡”称号。2007年9月16日至17日,“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艺术展演”在永靖举行,开幕式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永靖县为“中国傩文化之乡”,并授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