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运用“互联网+”提升重庆市政府部门政务服务能力的三项建议

关于运用“互联网+”提升重庆市政府部门政务服务能力的三项建议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运用“互联网+”,可以充分激活传统的政务资源,解决许多社会民生问题,大幅度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并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运用“互联网+”提升重庆市政府部门政务服务能力的三项建议_决策咨询报告精选

运用“互联网+”,可以充分激活传统的政务资源,解决许多社会民生问题,大幅度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并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传统电子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对电子政务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可以说,我市传统电子政务服务存在着以下问题:

1. 缺乏统一开放标准,公共信息数据成为孤岛

据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调查,各级政府积累了大量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掌握着全社会信息资源的80%,其中包括3000余个数据库,成为社会上最大的数据持有者。作为在全国电子政务推行走在前列的城市,随着透明政府建设力度的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我市绝大部分政府机构都开通了政务网站,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发布和网上办事等服务,也大量采用互联网技术为本单位、本部门进行数字化的转换,搭建了很多电子政务平台,形成了大量数据。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部门利益、部门条块分割管理及垂直信息化造成的数据接口问题等原因,当前,电子政务平台大多自成一体,各职能部门之间技术数据开放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战,不联不通。一方面,平台重复建设,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所占的比例普遍低于30%。硬件投入中,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造成技术资源利用率不高、数字化后的应用性不强,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5%,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各部门在单独运作和纵向运作上虽不错,但横向上却不顺畅,各部门间没有互通利用,你也在统计,我也在统计,但统计到的信息资源一直整合不起来,只是为自身所用,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跨部门处理自己部门内业务仍旧存在观念上的障碍,信息共享程度低,形成“开放的数据孤岛”。

2.缺乏双向互动,公共信息数据运用不够科学

互联网信息具有交互性特征,信息数据既要来源于老百姓,也要用于老百姓,让数据服务民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市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决策者不懂网,不会用网,加上对互联网心理存在不确定性和恐慌,不能通过互联网真实了解市民、社会的真实需求和想法。一方面,由于单一数据化,没有科学利用信息,一些电子政务平台只是单方面发布信息,对老百姓的疑问,不能及时解答,信息只是单向流动,没有形成互动,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另一方面,由于数据应用不科学,信息掌握不全面,一些决策者在作重大决策时,即使“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利用了网络,但数据不“健全”,只有单向的数据和资源,没有找到政务服务需要的真实数据和规律,导致出现由互联网“包装”支撑的“拍脑袋”决策,产生严重后果。如事先没有充分征求民意的我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一事,就是信息掌握不全面造成决策推行不了的最新案例。

3.缺乏互联网专业能力,政务网站政务服务能力不够

当前,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资源越来越多元化,既有自然资源,也有社会资源;既有本地资源,也有外地资源;既有硬资源,也有软资源。公众服务需求膨胀和线下服务能力提升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通过互联网来寻求解决办法的呼声也愈发强烈。但我市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对吸引多元化资源的心态不够开放,缺乏互联互通管理技术。一方面,埋头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意合作共赢,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没有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一些政府部门缺乏技术与政务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线政务业务处理能力低下,政务门户网站的水平还处于简单的政府信息发布阶段,网页以文字为主要形态,甚至有些长时间没有更新形成“僵尸网站”。另一方面,即使栽了梧桐树吸引了外来的技术和人才以及他们带来的先进理念,却并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消化,只是简单地移植复制。“形象工程”仍然存在,一些政府部门找来技术公司建设单一的技术服务平台,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实用性不强,后续再开发和维护又不能及时跟上,达不到创新政务服务模式的效果,导致政务服务能力低下。

二、对我市运用“互联网+”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建设政务互联网服务的基础平台

一是打造基础服务平台。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整合现有各自孤立的云、网、端三个平台,统筹打造一个基于市民需求价值的集新闻、政务、民生为一体的基础服务平台,实现“天下万事晓、办事万事顺、生活万事通”的顶层设计,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减少政府在政务处理上的成本。

二是建立专业机构运营平台。平台搭建好后,交由拥有用户资源,具有品牌、应用工具、技术集成、创新和云平台综合实力的专业机构负责运营。可将华龙网与新华社共同研发推出的“看重庆”客户端改造成为移动互联网政务基础服务平台,通过向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租赁服务,杜绝重复建设,加快政府职能部门“互联网+”建设速度,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三是集成公共事业服务。基于平台进一步围绕市民需求,深度整合底层系统、数据与服务平台及入口,加强与腾讯、阿里巴巴的合作,全面接入微信“城市服务”入口,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集成政务服务、税务查询、家政服务、交通信息查询、工商信息查询及办理、水电气查询和缴费等系列公共事业类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线上生活服务功能,通过云端服务做好生活惠民,解决市民各类公共事业服务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2.加强互联互通,打通政务网站与新闻网站数据信息

一是促进政务系统之间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着力构建全市行政审批“一张网”,实现申报材料“一表制”,全市审批数据的集中和共享,网上联合审批,解决审批服务业务在同一层级和不同层级机关之间的协同问题,全面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群众办事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各项便民服务事项,充分享受政府电子政务服务建设成果。

二是借助地方新闻网站做好信息公开和政务宣传。改变现有的政府网站“供给导向”服务模式,从“坐等群众上门”到“主动走进群众”,充分利用地方新闻网站的庞大用户群体,延伸信息服务窗口,使信息公开无盲点,政策宣传更有效。将政策性、公告性通知与社会事件的新闻报道相结合,将信息传播的渠道拓宽,发布全面有效的官方信息,并配有相关部门的解读,减少因政策理解或传播不到位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

三是实现政府网站与新闻网站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加快三网融合,加快各部门基于互联网新模式的政务门户网站建设。政务门户网站可以服务外包的形式由地方新闻门户网站提供运营服务,实现互联互通,政务资源和新闻资源共享,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服务民生,依托新闻门户的市民聚集效应,结合互联网技术,搭建服务民生的有效平台,拓宽政府政务服务渠道,提高政务数据的利用率,提升政务效率。做到信息惠民。

四是确定信息互联互通的边界和范围。政务数据信息互通牵涉面广,涉及大量公民隐私信息,确保安全性是重中之重。积极稳妥推进信息互通工作,充分利用华龙网与奇虎360在市网信办领导下共同搭建完成的政府安全工作云,提升政务类网站的安全运营能力,划定信息公开、互联互通的范围、标准和程序,防止泄密和侵犯公民隐私事件的发生。做好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的有效管理,依托重庆互联网证据服务中心加强互联网数据取证工作,严厉打击针对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

3.充分应用大数据,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一是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政府职能部门跳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自我评价体系,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收集群众意见,让专业机构评估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用群众去监督政府。除引入党校、社科院等传统研究咨询机构,还可引入新型智库、具有众多用户的地方新闻门户网站, 利用互联网在线评估等功能,对决策部署开展民意调查进行社会评价,评估结果作为全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重要依据之一。

二是应用大数据提高决策科学性。增强舆情监控手段,通过用户的实时互动掌握动态信息,做好民生民意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应用大数据分析群众对政府部门工作的关注度与聚焦点,充分利用舆情“晴雨表”,提高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舆情管理,将大数据与政务信息公开、日常舆情管理、突发事件应对、社会舆论引导紧密结合,注重舆情产生、传导、影响、反馈、处理、引导的动态跟踪和综合治理,构建社会舆情数据“立方体”,通过大数据建模,加强各相关部门的数据联合分析,增强关联舆情信息的分析和预测,利用微观仿真技术模拟重大政策调整及评估其影响。在重大文体活动或节假日集会活动中,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对有关定位数据、搜索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历史数据,进行人口“热力图”分析,预测出人流量及其空间分布,再结合地理空间实景模拟,找出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从而为预防事故发生、强化应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有效建立科学预警、决策、指挥调度服务体系

三是打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渠道。建立健全内部协作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通过“重庆微发布”等政务微博、微信,加强网络问政,加强与市民互动,畅通政府与群众的信息沟通渠道,搭建群众参政议政的新桥梁。在涉及民生重大决策前,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释放“决策气球”,尽可能广泛地听取舆情民意,在有效避免决策失误的同时,塑造和强化公众对政府管理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确保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的实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作者:李 斌 重庆行政学院第48期市级部门班学员

重庆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

指导老师:谢来位 重庆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主任、教授

谭兴中 重庆行政学院公管教研部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