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印度现代化模式

印度现代化模式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独立以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印度现代化模式探索和形成的艰辛过程。长期以来,印度在经济社会方面实行尼赫鲁社会主义,在政治方面走西方式民主政治道路,在精神文化方面既维护发扬优秀的印度传统文化,又试图寻求适应现代化的文化革新。1.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转型长期以来,印度在经济方面所形成的现代化模式主要有如下四个特征:第一,以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针。
印度现代化模式_印度现代化研究

印度独立以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印度现代化模式探索和形成的艰辛过程。长期以来,印度在经济社会方面实行尼赫鲁社会主义,在政治方面走西方式民主政治道路,在精神文化方面既维护发扬优秀的印度传统文化,又试图寻求适应现代化的文化革新。印度作为亚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现代化模式的定型和转型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转型

长期以来,印度在经济方面所形成的现代化模式主要有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以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针。1955年1月,国大党阿瓦迪年会通过了由尼赫鲁提出的在印度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的决议。决议指出国大党的目标是建设福利国家和“社会主义经济”,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尼赫鲁的理想是把印度建成既有当时苏联模式的经济增长和公平分配,又有西方国家的民主自由的国家。1956年12月,尼赫鲁宣称:“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一种在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正统的实践之间的中间道路。通过这种社会主义,我们把人民引向繁荣新天地。”从那以后,国大党政府在国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所谓“社会主义运动”,工农业中的各种改革活动也都涂上了社会主义的色彩,在印度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目标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口号,写进了国大党党章之中。关于尼赫鲁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很难确切回答”的,而且“不是固定不变的”。从印度独立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看,其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实行计划经济,建立公营企业,计划经济与自由经济相结合。政府通过计划经济(主要是五年计划)引导经济发展,公营部门直接处于指令性计划管制之下,事实上即使属于自由经济的私营部门也受到诸如工业许可证政策、价格政策、财政货币政策、进出口管制等调控手段的管理和引导。政府干预的色彩非常强烈;在农村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尼赫鲁认为社会主义和合作化的原理是对付资本主义西方文明的“抗毒素”。自50年代中后期,他大力倡导在印度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并拟定了一套以乡村发展计划和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发展战略(尼赫鲁逝世后,此计划实际上被抛弃)。事实上,按照尼赫鲁的要求,在印度农村建立起来的合作社,大都是信贷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只有一小部分是生产合作社,但多为地主富农所控制,贫苦农民得到的利益甚微;倡导社会公正、社会均等和消灭贫困。印度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解决贫富不均和消灭贫困问题是尼赫鲁及其政府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尼赫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给全国人民带来“公正”和“幸福”的生活,能够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在尼赫鲁的这种思想指导下,印度政府在各个五年计划中均把“消灭贫困”和“消除失业”作为重要内容和宣传口号。然而,由于印度的社会制度等种种原因,这一美好愿望并未能在实践中真正实施。

第二,工业实行混合经济模式。印度建立以公营企业为主导的公私企业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政府允许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存在,但通过许可证制度严格规定了他们的经营范围、企业组织、生产规模等。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制高点地位或战略意义的部分,如基础设施、重工业、基本工业、军火工业、原料工业以及金融业等,全部或大部分交由公营部门拥有和经营。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既保护又限制的双重政策。但扶植是主要的,或“小限制大扶植”。私营经济的消费品工业、建筑业,商业利润一般都比较高,而公营企业由于投资大,利润均较低,而且公营企业为垄断财团提供所需要的种种有利条件。印度政府还采取若干措施支持和鼓励非垄断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特点是投资较少,技术水平不太高,吸纳劳力多,产品花色品种齐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小型工业是印度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外国私人资本企业,印度政府一方面采取限制和削弱外国资本在印度的势力和影响,另一方面又允许存在并积极发展同外国资本的关系。除英国资本外,美国、德国、法国等外国资本对印度的投资明显增加。总之,独立后印度有五种经济成分的总和构成印度的经济基础。

第三,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和绿色革命。独立后印度农业政策中以土改和绿色革命最为重要,取得的成果也较为明显。印度土改功过二者兼而有之。其成功之处在于,废除了柴明达尔“中间人”地权制,限制和削弱了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势力,为印度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土改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土地再分配,土地集中程度有所下降。印度土改失败之处在于:土改后的土地再分配主要是在地主阶级内部进行,至多涉及一小部分富裕农民。土改后,土地所有者与实际耕作者之间的关系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印度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的绿色革命,提高了农业增长率和生产率,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由于粮食产量增加,使印度由一个“饥荒之国”变为“余粮之国”。从生产关系方面说,绿色革命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绿色革命之后,在全国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

第四,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由于强调自力更生和社会公正,印度经济确立了封闭性的半管制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国家采取优先发展国营重工业和基本工业;设置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严格管制进口和外国投资;努力推行进口替代政策;不鼓励出口贸易;在国内商业和流通领域实行各种管制和许可证制度等等,强调保护民族工商业。采取这种方针和战略达到减少对外的依赖程度的目的。印度政府规定,凡自己能够生产的工业品均不准进口,在印度的外资私人企业必须与印度合营,外国资本一般不超过40%的股份。政府还规定,外资企业投资必须同时转让技术。由于实行这一战略,印度工业有重大发展,20世纪70—80年代,已建成初具规模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工业设备的自给率已从独立初期的10%左右上升到90%左右。国内市场的消费品大部分是本国制造,并能输出纺织、制糖、钢铁、化纤等工厂和电站的成套设备。印度在原子能、电子、高分子、空间技术等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已能制造飞机、导弹、人造卫星、原子能发电站等。但问题是具备了相当的工业自给能力后又应该如何发展工业。印度的失误在于继续采取所谓自力更生的方针,即对国产工业采取高度保护关门主义政策。由于关上了进口大门,印度国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处于无需竞争的地位。在国际市场上,则因接触不到国际标准的同类产品而失去竞争力。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唯一比例下降的国家。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印度经济面临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挑战,印度国内的私人财团纷纷要求在经济问题上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特别是放松对私人资本的管制。在此背景下,英·甘地政府和拉·甘地政府都相继采取一系列调整性的经济政策。首先是鼓励私营部门的发展,放松对私人资本的管制。“六五”(1980—1985)和“七五”(1985—1990)期间,公私营部门开支比例变为55/45和48/52。1980年的新工业政策列出24类核心工业对私营部门开放,将小企业的资产上限从100万卢比提高到200万卢比,将辅助工业企业资产的上限从350万卢比提高到450万卢比。1985年开始实施工业大分类方案,把类似的工业分为一个大类,企业只要得到某大类工业中一种工业品的生产许可证,便可生产这一大类之下的任何其他工业品。同时免除25种工业品的生产许可证。此外,政府明确了进口替代和促进出口相结合的发展政策,采取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措施,鼓励出口潜力大的企业的发展。80年代印度的经济改革仍受传统影响的严重束缚,未能与半管制的经济体制决裂。但在短期内有一些效果,80年代的经济增长率达到年均5.5%,比前30年明显加快了。

1991年拉奥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印度经济进入大规模改革阶段。1994年拉奥在柏林洪堡大学所做的讲演中指出,“我们正在对过去45年的政策实行转轨。我们将要实行一种市场导向的国内经济和自由贸易体制”。印度这种新经济政策或经济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一些方面:取消或放松各种经济管制,基本废除许可证制度;取消或削减各种不必要的财政补贴,改革税制,缩小财政赤字;实行市场自由化,引进竞争机制;改革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实行有限度的私有化;改革银行金融体制;降低关税,放松管制,实行贸易自由化;积极引进外国投资等。总的来讲,就是对内实行经济自由,充分发挥私营经济的作用;对外改革开放,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走向全球化。在经济改革的前几年,改革的步子较快,效果明显。1994年后受政治影响,改革的步子放缓。直到1999年印度人民党瓦杰帕伊再次执政,经济改革重新起航,开始了所谓的“第二期经济改革”。近年的改革加快了印度的经济发展速度。1991—1992年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0.8%,1992—1993年度和1993—1994年度就恢复到5.3%和6.2%,1994—1995、1995—1996和1996—1997年度分别上升为7.8%、7.6%和7.8%。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率略有下降,但1997—1998、1998—1999和1999—2000年度仍达到5.0%、6.8%和5.9%,与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相比,仍然是很高的。

2.政治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转型

印度政治体制具有西方议会民主体制与东方政治体制的双重特征。根据尼赫鲁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印度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但在政治体制上则应建立西方议会民主政体。独立后,印度便将英国殖民主义时期确立的议会制度,全盘接受下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修订完善。它在形式上与西方特别是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又有别于西方议会民主制,它具有某些东方权威体制的一些特征。例如,印度虽然是多党政治体制,但长期以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主宰印度政治和左右政局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国大党。因此,印度政党制度通称为“一党为主体的多党制”。印度所谓“三权分立”在很多情况下是“三权合一”。印度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基本控制在尼赫鲁家族手中。印度独立后六十多年来,尼赫鲁执政17年,英·甘地执政14年,1984年底以来又是拉·甘地在执政。这就是所谓家族式的“强人政治”。这种传宗继位的做法,虽然有种种历史和社会原因,但它毕竟说明,印度议会民主制远远逊色于西方发达国家,也表明封建专制的残余影响还颇深厚。印度名义上实行普选制,但实际上却是半普选制。各次大选取胜的执政党和领袖均没有获得多数的选票,甚至有几次大选不过半数。而在人民院中又采取所谓的相对多数制,即各政党只要选民票数领先就可以在人民院占有优势的议席。印度穷人特别是广大农民参政意识较淡漠。印度虽然有百年以上的宪政发展历史,但由于印度社会贫穷,经济落后,人民文化素质极低,因此,选民投票的盲目性相当大。选民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一票就是其在政治上的选择。还有,暴力统治甚于西方。如果说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度在第三世界中是比较发达的,那么它在实行暴力统治方面也是相当著称的。对反对党尚且如此,对国内人民则更是肆无忌惮。可以说,议会民主与暴力统治二者是相辅相成,印度从独立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13年中,发生警察开枪事件超过英国统治时期。许多犯人不加任何法律审讯就被秘密处决,在狱中受到严刑拷打。英·甘地执政时期,为对付反对党曾在1975年实施“紧急状态”,实行新闻检查,压制国内舆论,逮捕数万人。印度学者莫汉·拉姆评论说:“与印度宪法中的紧急状态条令更为相似的条例是德国第三帝国的魏玛宪法,与魏玛宪法的第48条相比,印度宪法实际上更加厉害。”英国《新政治家》报道说,印度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已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拉美型警察国家。同时,实行种姓政治。传统的种姓因素在今日印度政治生活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政治民主与实质上是中世纪落后的种姓制度密切结合构成了印度政治的重要特色。印度许多学者称印度的民主政治为“种姓政治”并不为过。印度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民,而农民在投票时往往取决于他们的种姓意识,往往投向代表自己种姓利益的候选人。因此,每个党在大选前必须自己研究各地区的种姓势力,努力在地方上占优势的种姓中发展党员,并选择在当地占优势种姓中有威信的党员为候选人。这些人一旦当选进入印度政界,其所作所为必然多方考虑支持他当选的种姓社团的利益,从而使印度政治带上了浓厚的种姓色彩。印度一位研究政治问题的学者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争取自由运动中产生出的具有远见和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领袖,正让位于那些具有狭隘地方主义、种姓色彩浓厚的政治上的新人。”一位印度学者认为:“对于我国那些上流社会的人物来说,种姓背景仍然是决定性的因素,不论他是政治领导人,还是高级官员、高级将领、高级知识分子,以及所有影响政治决策的人,都毫不例外。”

在经济模式转型的同时,印度政治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也发生了重大转折。从1989年第九届人民院大选中各政党均未过半数,先后出现了印度人民党和人民党(社会主义)联合其他政党执政的局面。1991年6月第10届人民院大选中,国大党虽然获得胜利,但仍未获得半数,只能勉强执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印度政党制度已逐渐发展成为两党并存的局面。1996年第11届大选,印度人民党获20%的选票和161个席位。第一次超过国大党而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党,以最大党的资格组阁,执政13天。1998年第12届大选中,印度人民党与其他党联合,共获252个席位。大选后,以瓦杰帕伊为首的印度人民党获184个席位,再次战胜国大党,又继续执政。这种情况和20世纪90年代前一直保持的一党优势制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标志着印度长期以来国大党垄断印度政坛的局面彻底结束,印度从此开始两党或三党并存、并争的新时代。这种变化也标志着印度政党制度将进一步地向西方政党制度靠拢,其政治竞争机制将较过去更加充分、更加完善,“强人政治”则逐渐弱化。当然要彻底实现政治转型,还要有一个过程,现在还只能说是开始。

3.社会文化模式基本特征及其转型

现代化进程中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国家在何种程度上推进和实现世俗化以及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文明的最新成果和手段提高民族实力,国家综合国力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重视的问题。独立以来印度形成了属于自己特色的社会文化模式。主要包括:

第一,发扬印度教文化传统。印度前国家领导人甘地、尼赫鲁均非常崇尚印度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倡导发扬古代传统的印度文明。他们认为,印度宗教在印度社会中曾发挥并正在起重大的积极作用。它是印度古老文明存在的主要形式或赖以生存的主要土壤。印度悠久的历史文化之所以一直保存至今,而且放射着灿烂的光辉,主要依托于印度宗教特别是印度教的存在。印度教也是维系印度统一,使其成为世界伟大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近代和现代的印度资产阶级革命家们在发动民族民主革命时,往往要借重宗教民族主义的力量。提拉克、甘地为恢复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引导他们参加民族解放运动,都曾诉诸印度的历史宗教传统。毋庸置疑,宗教在推动印度历史向前发展,繁荣文化和开展近现代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不容低估的积极作用。

第二,倡导世俗主义。印度教毕竟是与现代化相悖的传统文化,它给印度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巨大的消极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及其政府极力倡导世俗主义(非教派主义)思想,反对一切宗教、种族和种姓歧视,使各个宗教、种姓和种族集团和平共处。具体内容主要有:①限制种姓制度。尼赫鲁明确表示:种姓制度是反动的、起束缚作用的,是发展的障碍。在其范围内,不可能有地位平等和机会均等,也不可能有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国大党党章规定,凡党员均不信奉、不履行任何形式的种姓制度,而信奉没有阶级或种姓差别的统一社会。印度宪法也规定,所有公民不受种族、种姓的影响;②主张宗教信仰自由,政教分离。尼赫鲁认为,每一种宗教和信仰都应有充分的自由,得到同等的尊重,它的每个公民享有同等的自由和机会。国家保护所有的宗教,不亲某个宗教而疏离其他宗教,国家本身也不把任何宗教宣布为国教,也不允许宗教干预政治和经济生活。他认为,有组织的宗教在政治上将不起大作用,将来宗教会成为个人的私事,不会用于政治目的。以教派主义形式出现的宗教与政治的结合是非常危险的结合;③保护和照顾少数人集团特别是对落后种姓和部族的利益。尼赫鲁认为,世俗主义理想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少数人集团的态度。他要人们记住少数人集团的利益和福利是他们的神圣信念。如果他们没有这种信念,那么他们所损害的不仅是国家,而且也是他们自己。印度宪法明文规定,对表列种姓和落后部族给予积极照顾,在议会中给他们保留席位;设立“表列种姓地区”和“部族地区”及其专员;定期就他们的情况向总统提交报告等等。

第三,吸收西方先进教育与科技,实行科教兴国。吸引西方先进文明乃是后发型国家现代化中必要条件,而在西方文明中最为关键要素乃是教育与科技。印度在吸收西方先进科技方面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中是著称世界的。印度之所以走在发展中国家前列是由下面三个要素决定的:英国在对印度实行政治占领与经济掠夺的同时,也将西方先进的教育、科技、议会、文官、法律等移植到它的最大的殖民领地。因此,“印度传统文化受到很大打击,以神学为中心的旧式宗教教育,受自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挑战”。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使传统文化受到压制,西化文明特别在语言、教育体制等领域已严重影响压倒梵化传统;另一方面,随着基督教文化的输入与传播,各种层次英式学校和科研机构则相继建立并不断扩展,一批掌握英语和科技知识的知识分子也相继涌现。殖民时代教育基础与印度现代知识分子的涌现便为独立后的科教兴国路线打下了良好基础;印度知识分子精英不仅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领导作用,而且在科教兴国和建设现代化国家中也同样发挥中坚与骨干作用。他们文化程度较高,大多在英国名牌大学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而且阅历丰富,富有实践经验,道路坎坷,在参加反英斗争中坐过牢,吃过苦,不少人在独立前曾出任英属印度文官和参事会议员。独立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印度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和突出,正是这批精英成了印度现代化科教兴国的骨干和核心力量。印度约有350万科技人员在各种科研机构和大学中工作。他们与国际接轨较早,广泛参加国际合作与科技实践活动,效果显著,成就突出。印度已有多位学者、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获得诺贝尔奖。印度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印度独立后,历届政府都极为重视科教兴国,并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和加快科教事业的发展。尼赫鲁把实现科学技术的自主视为维护国家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以及印度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和基础。他在1962年斯里兰卡科学促进协会的演讲中说:“虽然我长期投身于印度的政治斗争,但我的思绪常常使我回忆起在剑桥大学作为一名学生常去科学实验室的那些日子。在后来若干年的变化发展中,我再一次重新认识了科学。政治生涯把我引向了经济学,而经济学又把我引回到科学和科学方法以解决我们的各种问题。唯有科学能够战胜饥饿和贫穷、疾病和文盲、迷信以及积久的习俗和传统,唯有科学才能解决被饥饿人群所困扰的富庶国家的问题。今天有谁能忽视科学?我们必须事事求助科学。未来属于科学,属于与科学为友的人。”

在尼赫鲁的努力推动下,印度把科技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实行科技教育兴国路线,并采取了若干重大措施。其中包括:制定专门的“科学政策决议”,确立了印度科研发展的目标,成为印度长期指导科技发展的大政方针与国策;颁布促进科技发展的各种立法,为印度科技发展奠定法律基础;建立实施科技发展的职能部门,如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原子能委员会、国家宇航研究委员会等;增强研究开发机构,如设立综合研究中心、成立技术咨询机构等,以提高研究开发活动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如扶持重点、实行科技人员流动制度、关心科技人员生活、吸引科学家回国工作等;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以促进印度科技进步和印度自力更生能力;把科技发展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成为各五年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重视科技发展的同时,印度政府同样重视教育的发展。尼赫鲁认为,当人力资源受到教育和训练之后,就会变成现代世界最宝贵的财富。印度特别重视高等教育,明确高等教育目标并设立大学增款制度等。在尼赫鲁科教兴国路线的指导下,印度科技取得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就。1947年独立时,印度科技的总体水平是非常落后的,但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印度的科学技术有了飞快进步。现在,它已号称“世界第三大科技大国”。它在当今世纪的高新尖端科技领域内,诸如原子能、空间技术、海洋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某些军事武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已举世瞩目。

与印度经济与政治模式转型相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印度在文化和社会思潮方面出现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复活这一看似与印度现代化大潮相逆的“怪流”,则再一次表明文化转型才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难题和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