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现代化模式选择

农业现代化模式选择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新型的农业模式就是“都市型农业”。
农业现代化模式选择_话说新农村

三、农业现代化模式选择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模式,是指在充分分析当地资源、经济、技术、制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进行集中反映和高度概括,使之能在相同类型条件下扩散和推广,由于各地自备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业现代化模式有不同的选择。

(一)都市型——构建城市中的田园风光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城市是由钢筋、水泥和混凝土所组成,那青山绿水、瓜果飘香、鸡鸭成群的乡村只是城里人梦想的天堂。但是,现在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在城市已经悄然兴起,乡村美景就展现在城里人的面前,闲暇时刻,他们也能体验闲适的乡村生活。

这种新型的农业模式就是“都市型农业”。“都市型农业”的原意是指在大都市周边地区发展以易腐而不耐储存的蔬菜为主,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我国,都市型农业是指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随着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为适应城乡一体化的需要,在整个城市内与城市周边地区形成的具有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农业生产和运行体系。它主要有两种形态:产品消费型都市农业,包括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等。服务型都市农业,如绿化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等,任何一个发展都市农业的大城市都必须兼顾这些形态。

1.将乡村田园风光引入城区

从地域上,都市型农业不仅包含“郊”,也包含“市”,都市型农业不仅包括市区外缘的农业,还包括城市各区之间的结合部,它不排除随着城市化进程农业向远郊拓展的可能,也不排除在城市地域的扩展中,在新的市区保留部分农业园地的可能。

2.满足城市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都市型农业通过充分运用现代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造,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发展高效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既满足都市的多层次、多样性的消费需求,又做到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的和谐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发展不仅开创了一条城乡经济互动与有机融合的新模式,而且是顺应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需要、都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大城市具有消费群体规模大、消费层次多、消费需求变化快、消费质量高等特点,要求农业生产为其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但现有的城郊型农业大多数是农户小规模生产,产品质量较低,难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迫切需要都市型农业的迅速发展。

3.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

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都市型农业的功能定位上,应体现经济、生态、社会三重功能并重的目标。农业的主体功能是其经济功能,即为城市居民提供日益丰富的各类鲜活农副产品和粮食,提高单位产量,并增加农民收入。但作为都市型农业更应该注重拓展农业的生态、社会功能,在都市的间隙和边缘地区,营造一种风景宜人的绿色景观区,为都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观光休闲的场所,并达到改善自然环境、充当绿色隔离带的目的。

二是建立有效的农业运行管理机制。都市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第一产业,而是一种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渗透、交叉的复合型产业。传统的农业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三是建设现代化、多领域、全流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要创新机制,本着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公益性服务职能;而且要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科研推广机构以及经营性服务机构开展有偿社会化服务;还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行业内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服务。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逐步建立健全高效和富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是提高农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既要开展科技攻关,重点组织开展带有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的动植物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节水节能农业、改土培肥、健康养殖配套技术和水土保持、植被绿化覆盖等涉及农业增产增效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科技攻关,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又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要充分发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要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力开展科技培训,要采取多部门、多途径、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工作,提高郊区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电视、电话和电脑“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模式,并重点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延伸服务网络,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外向型——关键是要“走出去”

2001年11月20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自2005年又进入了“后配额”时代,“狼”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在农业领域,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发展外向型农业已成为农业增效的重头戏。

1.发展外向型农业关键是要“走出去”

发展外向型农业,引进国际竞争机制,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植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农产品的出口,也有利于赚取外汇

实践证明,吸引外商投资抑或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科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业生产资金、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而通过促进有一定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到海外去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缓解国内耕地资源紧张的状况。

可以说,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我国各个地区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都应该努力的方向。只是对于内陆地区,更应该注重的是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而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其利用外资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具有较好的地缘优势,因此沿海地区应该在坚持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引进外商投资,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更应该实施“走出去”战略。

2.“走出去”所面临的四大挑战

由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整体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出口农产品在生产方式、产品质量等方面还不完全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加之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等日趋多样化,我国要发展外向型农业还面临四大严峻的挑战。

一是农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的要求不相适应,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严重。从总体上来说,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结构还比较落后,主要是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多,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少;大路货多,名优特产品少。因此,在出口农产品质量上难以符合国际市场要求。

二是农业要素存在的弱势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向性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要素所存在的弱势性,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农户经营规模小,在与国内外两个大市场对接的过程中,分散的小农户难以及时获取信息并做出有效决策,农业生产具有相当的盲目性;而且广大分散的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尚未广泛形成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组织或团体,在市场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出口企业也同样存在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情况。我国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尚缺乏协调行业内部竞争与合作的机制,各种企业由于产品雷同,相互之间进行压价竞争,不仅致使企业利润大减,经营受损,甚至还引起主要进口国的反倾销制裁。

三是在外向型农业中,农业利用外资项目少、规模小。

四是配套服务的低效性也影响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环境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配套服务还跟不上。

3.“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发展成为农业强国,必须推动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在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加快农业生产经营国际化的步伐。

路径一:推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为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首先,在农业生产上,要围绕“优质高效”和适宜加工的品种开展。其次,相关部门应在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全程标准指标体系。同时,要搞好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各类农业质检机构建设。此外,要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的基础上,对即将上市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切实把好市场进入关,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指定市场。

路径二: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外向型农业有效载体。农业合作组织的性质为经济社团组织,它可由某个龙头企业或农产品贸易企业为核心组织创建,也可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户合作创建。它与农户的关系是在自愿基础上的会员制

路径三:加大农业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农业利用外资的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从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在缺少国家大量投资,农业自身积累慢,缺乏当代领先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情况下,要想使我国农业在21世纪有大发展,必须依靠国际资本和技术引进的驱动。

路径四: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海外农业发展战略。土地资源与人力资源比例严重失衡是长期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外经贸角度来分析,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除了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载体的间接劳务输出外,也可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开发海外农业项目的直接劳务输出;而且积极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绕过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性壁垒。

路径五:积极为发展外向型农业营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为促进我国外向型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尽快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支持和保障制度及其政策体系。我们可借鉴发达国家对农业进行通管的成功做法,改革现行农业生产与出口贸易分割管理、生产与市场脱节的体制,由农业部门承担起上述综合职能,统一农业生产与对外贸易政策,将农业生产与外贸有机结合,完善外向型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同时要用好用足WTO“绿箱”政策范围的农业支持措施,按国际惯例对农业进行补贴,对外商投资给予国民待遇。

(三)工业型——跳出农业抓农业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但是,中国有近8亿的农民,是难以依靠工业对农业进行大量物质性投入的。因而需创新工作思路,用工业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工业化,以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

1.工业型农业的关键是形成产业链

在当前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舞台上,农业工业化是主角,而农业工业化关键是要靠“产业链”连出一片新天地。

从理论上说,农业工业化意味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即随着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农业的分工将越来越细,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就是地区、部门以及产品之间的分工。各地区、各部门、各产品就如线条上的不同节点需要有线条将他们进行连接,否则社会再生产过程将难以延续,而将这些进行连接就形成了“产业链”。因此,从理论上看,农业工业化过程必须要实现“产业链”经营。

从实践上看,农业工业化是农业经济主体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整合的一种经济行为选择:一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工业部门的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二是对农业生产结果进行深加工,并引入科学管理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的企业化经营。在农业的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系,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即“产业链”生产。而且就农业生产中引进先进技术来说,只有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民才有机会分享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利润,增加收入,农民才有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科技化,否则,农业工业化只能是“空中楼阁”。

2.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

党的十七大把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实现农业的工业化无疑是重头戏。在当前提出发展农业工业化,是因为农业工业化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业工业化将改变传统的手工劳作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说农业机械化仍然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农业工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问题,关键在两条:一是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减少务农人员。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十多亿人要吃饭,是很难持续提高农民收入的。所以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还是在于减少务农人员,而要减少务农人员,又非工业化莫属。否则,没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以及由此带动的第三产业,就没有相应的就业岗位,减少下来的农民,你让他们往哪里去?只有通过实施农业工业化战略,把规模农产品往工业化生产上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工业化将现代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引进农业生产和经营,有利于解决小农生产与市场对接难题。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买方市场”,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到人口、资源的制约,更要受到市场的牵制;而小规模、半自给、兼业化的农户经营形式,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实现农业工业化,通过龙头企业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农产品的产供销各个环节连为一体,形成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的组织机制,通过组织边界的扩张,借助于组织对市场的替代,变市场交易为组织内部交易,从而可以解决广大农民进市场难、风险大的问题。

3.积极打造利器,助推农业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村工业发展较快,尤其是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适应工业生产需要的商业、运输业、金融业以及各种服务业的建立与发展,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但我国农业工业化的社会基础还很薄弱,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率低、人力资本匮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农业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因此,应采取有利措施,把握好四大“利器”,助推农业工业化,让“产业链”连出一片新天地。

利器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龙头企业和农民,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龙头企业,它对一个产业兴衰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办好一个龙头企业,就可以带动一方百姓,开拓一方市场,兴起一方产业。各地要对龙头企业实行“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支持经营机制好、产品竞争力强、带动农户面广的龙头企业,在壮大龙头企业的过程中,要以大项目为支撑,加速企业的建设,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工业主导型经济,还要鼓励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营销业,创造名牌产品。

利器二:加强对农业工业的扶持力度。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以工业积累来支持农业的政策。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补贴方面,美国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占到农场主纯收入的10%~30%,但是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初期,工业不发达,积累不多,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较小。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转变观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通过扶持和规范等手段,为农民排忧解难,加快农业工业化的步伐。

利器三:加快科技创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关键。当前,关键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有利于农业工业化发展的新型科技体制:一是加强农业科研院校、推广部门与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的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和实用人才培养;二是创造企业与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政策环境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组织方式与管理制度;三是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有偿转让机制;四是建立国家、企业、农户和社会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利器四:参照工业化原则组织农业生产。工业化的原则就是强调低成本、高效益、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对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实现要素重组和优势互补,扩大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具体而言,既要按照特色化、区域化、品牌化的要求,推进生产布局的革命性变革,在优势产区发展主导产品;又要坚持统一市场、专业化生产的战略,借鉴办工业园区的经验,建立现代农业园区;还要构建生产要素聚集平台,组建现代农业企业,集中资金、技术、优良品种、优秀人才等重要资源,辐射带动基地建设,培植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块状经济。

(四)循环型——演奏出“变废为宝”的精彩乐章

玉米脱粒了,玉米芯成了废物,还有用吗?有用。用玉米芯可提炼木糖醇,产生的废物还可以作为肥料使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农业生产模式?这就是循环农业。这种农业将农业废弃物进一步循环利用,既减少了空气污染,又节约了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

循环农业要求在农业产业之间相互交换废弃物,使其得以资源化利用。在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及消费后层次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如秸秆的三阶段利用:以主要农作物秸秆作为粗饲料,搭配必要的精料发展畜牧业,转化为肉、奶及毛皮等畜产品;禽畜产生的粪污可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的生活能源;厌氧发酵后剩余的沼渣和沼液作为肥料使用。

可见,循环农业能将各种废弃物真正转化为宝,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为资金、技术在耕地上的集约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1.发展循环农业“五部曲”

可以说,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要,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要使循环农业能在全国范围内能大有作为,就要唱好“五部曲”。

第一曲:宣传普及。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应通过各种媒体(在农村尤其是要通过电视)、材料介绍、参观学习等方式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对农村居民、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好处,甚至可以将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使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循环经济是自然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必然选择,循环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二曲:因地制宜,寻求适合的模式。农产品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而在不同的地区要实现农业的循环发展是有不同的发展模式的,各地方政府部门以及农科所的研究人员应调查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系统诊断,找出主要限制因子和优势因子,借鉴他人经验,寻找出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

第三曲:推进产业化经营。在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依靠市场对农业的发展起引导和促进作用是循环农业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条件。为促进市场机制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依靠农业链条的发展为循环农业注入资金。而在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的过程中,要注意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一个地方循环农业的发展。如河南“莲花”就利用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生产味精,而对生产产生的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然后将加工处理的饲料养牛,再将牛肉、牛奶和皮革制品销往国外,构建起了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并在当地建立了原料生产和供应基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指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第四曲:保护水土,节约资源。循环农业,最主要是要遵循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耕地是一种难以再生的资源,中国的后备资源本身就不多,而它一旦转为非农业用地,便很难恢复为农业用地了,因此要严格保护耕地,严禁动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从事非农业项目建设。我国既是水资源总量大国,又是人均占有贫国。要实现农业的循环发展,必须实施节水型农业,将传统的粗放型灌溉用水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高效节水的现代化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推广喷灌、滴灌,杜绝漫灌。

第五曲:政策支持。循环农业正在起步,新事物的产生自然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要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和《反补贴协定》,对农业的科研服务和结构调整,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进行补贴;利用“黄箱政策”规定发展中国家特殊差别待遇,对循环农业投资给予补贴;建立循环农产品的标志制度;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政府投资的一个重点领域,并完善商业银行扶持循环农业示范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可开设专门为示范园区融资的新业务。同时,要建立完备、明确的政策支持辅助体系,增强社会对发展循环农业的信心,多渠道、多层次地为循环农业注入资金,确保投融资渠道的畅通。

(五)生态型——实现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既要求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增加农民收入;又要求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农业,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优化。

1.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仍然是以试点为主,在全国并没有得到普遍推广,究其原因是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三大主要制约因素。

制约一:生态农业生产缺乏利益驱动机制。生态农业生产不仅仅只是追求经济效益,更应该追求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见,生态农业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在市场作用下生态农业的产品供给将小于社会对它的需求,这就离不开政府一系列的补贴、减免税收政策。但目前我国主要是对一些试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补贴,对其他地区的补贴很少。就生态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来说,由于其主要产品是一些绿色食品,其成本相对较高,相应的价格也就相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收入者的消费,而且由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绿色食品标志的可信度也在降低。这无疑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制约二:在推广方式上还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农民对于新生事物具有不同的心理反应。而对于不同地区,针对具有不同性格的农民,政府在推广生态农业时可能采取的是相同的策略和推广模式,这可能直接导致效果不佳。

制约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条件还比较落后。目前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仅只是对各生态农业类型与模式的总结,生态农业的中国特色尚缺乏严密的理论阐述,实验研究极端缺乏。科技人员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过分注重系统物质能量的循环与传递、系统功能的完善等,过于理想化,与农业生产者的实际经济利益相脱节,使农业科研、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积极性。重科研、轻推广,推广人员数量少、素质差,而且数量分布与专业结构也不合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大大阻碍了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已商品化的高效、无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达三十余种。生物农药包括细菌农药、真菌农药和抗生素农药等。现今大多数生物农药的制造是以苏云金杆为基础的,苏云金杆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细菌,目前已鉴别出约三十五个变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农药将成为主导农药。

2.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法宝

法宝之一:大力倡导和宣传生态农业知识。要全面普及生态农业知识,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即可进行分类、分级、分步培训,颁发《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首先是各级农业领导干部,其次是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然后是广大农民。

法宝之二: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污染防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要增加资金投入,在税收、补贴、金融等政策上向生态农业倾斜,确保重点工作顺利进行。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在提高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依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集体和社会多方投入。

法宝之三:建立生态农业保险制度。农业由于其本身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这使得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风险。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在其发展初期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为了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生态农业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研究,建立生态农业保险制度,确保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法宝之四:加强生态农业的科技研究和推广服务。在生态农业科研方面应重点研究如下几个主要理论和技术问题:主要农业地区生态系统现状及发展战略;不同生态农业模式的生态功能与效益;中国生态农业特色问题,等等。同时,还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目前要重点建立县级生态农业推广服务中心。

实践已经证明,建设生态农业,完全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推进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