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在其可配置资源方面是很有效率的。而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技术变化。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_农村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演进与冲突

在整个20世纪前半期, 农业生产极少受到现代性的习染, 仍然属于典型的传统类型, 从劳作工具、 农产品类型到栽培与耕作技术等, 都无一不是古已有之, 辈辈相传。 传统农业的绵延持续, 固然与吉尔兹所分析的 “内卷化” 所造成的经济技术停滞, 使其只能简单地复制和延续前辈的生存模式有关, 但20世纪上半叶动荡不安的宏观政治局势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1949年后, 国家政治秩序建立, 1950年代中期, 集体化给农村传统农业的改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 当国家以集体化的方式完成了对村庄资源的全方位掌控时, 它同时也为现代性科技要素的大规模渗入铺设了制度化的管道。

一、传统农业

(一)对传统农业的理解

舒尔茨认为: “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 [2]舒尔茨在1964年发表的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系统地分析了传统农业的特征、形成机制和收益特点, 提出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强调用“内涵式”的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

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在其可配置资源方面是很有效率的。“因为农民已经用尽了自己所支配的技术状态的有利的生产可能性。” 但是, 由于追加的农业要素投资的边际生产率不断下降,传统农业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 很难进行储蓄,缺乏资本流入。 而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技术变化。 生产技术不仅包括所有物质形式的资本,还包括其中的相关知识、 人力资源中的知识与技能。 舒尔茨指出, “制度上相应的改变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建立一套适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 用激励的办法来指导和奖励农民, 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 使他们在改造传统农业时有利可图。 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倡导者之一。 他认为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 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头等重要, “各种历史资料都表明, 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而获得能力的过程不是免费的, 本质上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包括教育、 在职培训及提高健康水平,其中教育更加重要。[3]

(二)传统农业地位分析

传统农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都对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传统农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人力支持

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曾指出, 传统农业对于现代工业的显著贡献就在于为现代工业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所需劳动大军。传统农业还为城市和非农产业输送了大批劳动力。他们主要从事加工制造、 建筑、 交通以及商贸、 餐饮、 卫生等服务行业, 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智力支持。

2.传统农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要素和物质基础

传统农业在解决了全社会的吃饭和“菜篮子”问题的同时,还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物质贡献, 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另外,传统农业还为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材料, 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明显。 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生产和林、 渔、 牧业发展影响尤为明显。 此外, 传统农业在对外劳务输出、 对外工程承接等方面也有一定数量贡献。

3.传统农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生产和消费市场

传统农业发展对于完善国内市场结构、 稳定市场价格、 扩大国内产品需求等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国内统一市场结构必然包括农村和农产品市场; 二是农村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也必然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市场产生冲击和影响, 特别是收入弹性比较小的生活资料市场价格其联动效应尤为明显。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货膨胀加剧和近年经济过热抬头都与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密切相关。 三是传统农业容纳了大量农业人口, 这显然是一支重要的、 潜在的消费力量, 对于改变影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不利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传统农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和文化摇篮

尽管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核心的传统农业经济存在闭塞狭隘等不足, 但在生产力发展积累过程中也积淀了以坚韧不拔、 谦恭仁爱、 敬岗爱国等为核心的、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仍具有教育意义的民族品质和民族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 人们的生产力和认识水平逐步提高,产生了变革生产方式和技术的实践需要。 一部分思想开明和掌握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农民开始进行与生产相适应的技术革新和尝试, 为推进近现代工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技术基础。

二、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而言的一种农业形态或农业阶段。 由于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因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有不同的定义。 卢良恕 (2007) 指出,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以商品化特征、 科学化为核心, 以集约化为方向, 以产业化为目标。石元春 (2007) 认为, 现代农业概念是动态的。 后来也有人认为, 现代农业 “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的外延, 在空间上也没有确定的内容”, 只是 “一个特定的俗语”。 柯炳生则将现代农业的理解简化为通过高投入追求高产出的农业产业。张晓山 (2007)认为现代农业是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 刘振帮 (2006) 认为现代农业以资本和技术要素为主导,劳动生产率高是其重要特征。孔祥智、李圣军 (2007)把现代农业定义为充分利用现代的生产要素的农业。 梁志刚(2009)认为现代农业是从传统农业发展而来, 是技术由传统转变为现代, 经济由封闭转变为开放, 生态由原始转变为强控的过程。

学者们从某一方面定义的现代农业都具有一定的道理, 反映了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 归纳起来, 现代农业从时间点上看是一种农业形态, 从时间段上看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它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为支撑, 按市场规则运行, 实行集约化生产, 劳动生产率提高, 发展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形态和产业体系。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现代农业要求的是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 安全,发展路径是六个用, 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 提高劳动生产率、 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也就是说, 从一定意义上理解, 现代农业要具备现代物质技术装备, 应用现代科技, 形成产业体系, 实行现代市场化经营,由高素质农民经营。

随着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 航空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 出现了基因农业、 数字农业、 精准农业、 白色农业、太空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 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等概念和形式, 在不同的经营管理目标、 方式和组织形式的组合上, 出现了外向型农业、 订单农业、 都市农业、特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形式,农业的形态和模式多种多样,农业的功能也不断拓展。

三、传统农业改造的必然性

农业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大、 历史最悠久的部门, 完全应当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源泉。 但现实恰恰相反,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农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阻碍。 问题的关键在于, 在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生产要素为基础的传统农业中, 农民自身素质、 农业增长模式、 农村治理结构都无法适应以知识、 技术、 信息为核心增长力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唯有对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才有可能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

(一)农业的固有经济属性决定其必然改造

农业除具有自然地域特性和产品周期性等天然属性外, 农民自给自足、 封闭狭隘的社会属性还引致了生产要素供给和需求增量为零的经济均衡结构特征。这种惰性的均衡结构扼杀了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 使其发展局限于以地域生产要素分工为基础的、 对自然条件依赖过高的简单再生产中低水平循环。 一方面, 传统农业生产基于传统经验和自然要素禀赋条件进行,技术规模报酬长期保持不变或十分缓慢的变化, 传统农业增长的要素供给能力明显不强。 另一方面, 固守土地而依赖自然条件的传统农民,习惯于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安于现状、 知足常乐, 以及追求绝对平均的伦理价值观, 使其对收入增长和收入来源渠道控制的欲望和动机不足, 导致了传统农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明显不足。 传统农业的这种固有经济属性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与成熟以及新时期农民的觉醒必然要求进行彻底变革。

(二)新农村建设为其改造提供契机

以 “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改造传统农业创造了最佳历史机遇。 一是国家坚持 “多予、 少取、 放活” 方针,把建设资金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 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传统农业改造打下了物质基础。 二是国家取消和减免农业税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机制, 为传统农业改造创造了外部环境。 三是国家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和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加强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为传统农业改造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 四是国家强调稳步发展粮食生产、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和实施最严格的土地制度, 以及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 公平对待农民工、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 确保传统农业改造的稳定过渡。 五是增加对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投入, 协调推进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为传统农业改造提供了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组织保障。

(三)农村经济发展为其改造准备条件

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民素质逐步提高、农民发家致富的渴望为传统农业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举措,切实加强“三农” 工作, 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 为传统农业改造准备了充分的条件。[4]

[1]董欢、 郭晓鸣: 《生产性服务与传统农业: 改造抑或延续——基于四川省501份农户家庭问卷的实证分析》,载《经济学家》2014年第6期。

[2]西奥多·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8页。

[3]王英姿: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要重视舒尔茨模式》,载《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2期。

[4]朱强: 《论传统农业改造与新农村建设》,载《经济纵横》 2010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