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尊重公有财产_陶行知的教育管理

尊重公有财产_陶行知的教育管理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尊重公有财产_陶行知的教育管理尊重公有财产凡是公共团体必须有公共财产,方能实现他的公共生活,举办他的公共事业。要免公有财产的损失,最要紧是要有公开预算决算。管理公有财产的人务须收支有据,逢账即录。公有财产中之一部分就是公有的物品。殊不知这就是损坏公物,不是公民应有的习惯。选自: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10—612.原载:新教育评论[J].1926,1.

尊重公有财产_陶行知的教育管理

尊重公有财产

凡是公共团体必须有公共财产,方能实现他的公共生活,举办他的公共事业。无论团体大小、生活繁简、事业多少,必须有点财产做他的经济基础。这点财产或是本团体里的人自己出的,或是外面捐来的,但一归本团体所有,即成为大家共同的财产了。例如学生自治会是学生组织的公共团体;学生每人出一元钱和拿钱为本会置办的东西合起来,就可算为学生自治会的公有财产。既是学生自治会的公有财产,每个学生对于他就得要十分尊重。保管的人务要把他保管得十分稳妥;支配的人务要把他支配得十分适宜;使用的人务要把他使用得十分当心。我们对于自治会的公有财产应当如此,即对于一校一村一市一县一省一国的公有财产也应当如此。

凡团体活动要切实必须有计划,计划要切实必须有预算,预算要切实必须有决算。所以尊重公有财产的第一件要事就是要有预算和决算。没有决算则预算蹈空;没有预算则计划蹈空;计划蹈空则便宜行事,甚至应当用钱的地方或竟不用,不应当用钱的地方或竟浪用。结果既不能量出为入,又不能量入为出,必至一塌糊涂。且我们既属团体中人,对于本团体之资产、负债、收入、支出都应当明白。管事的人应当把预算决算一齐公开。中国中央政府从民国八年以后就没有预算,更谈不到决算,所以弄到如同天天过三十晚一样。我们从学生自治会做起,自治会的职员都要为我们预备一个公开的预算决算。由此类推,做一件公共的事,必须有一个公开的预算和决算。村政、市政、县政、省政、国政,都要公开的预算决算。太阳光所到的地方必无微生物。要免公有财产的损失,最要紧是要有公开预算决算。到处要求一个公开的预算与决算是公民的一种重要的责任

预算既成之后决算未成之前要有清楚的账目。账目根据预算又为决算所根据。预算决算只是大纲,账目则非详细不可。管理公有财产的人务须收支有据,逢账即录。一日必结一日之总,一月必结一月之总。决不可懈怠,决不可拖延。他要做到随时可以交账的地步,才算无负于公家的付托。如果一天一天的拖延下去,事后记忆必难周到。错出不过赔钱而已,错进就难免侵吞公款的嫌疑,这是万万不可不谨慎的。再,凡是银钱进出,必须经两个人看过签字。这个办法一则可以免去嫌疑,二则可以预防作弊。经管公款的人务须遵守。最后,一切账目及决算,必须有专家的审查,每半年或一年审查一次皆可。没有经过专家审查的决算账目是不能取信于人的。这些工具手续的目的在使账目清楚以免公款之损失。凡属公共团体之一分子皆负有要求他们实现之责任。

公有财产中之一部分就是公有的物品。这些公物是给人公用的。公物比私物容易损坏,就是因为用的人对于公物不加爱惜。公园的花木随意乱折。图书馆的书随意乱翻。还有人希望流芳百世,到处题名,以致名胜都被糟蹋。学生出外旅行的时候尤其容易犯这个毛病。殊不知这就是损坏公物,不是公民应有的习惯。这种坏习惯如不斩草除根,让它蔓延出来,渐渐的可以盗卖公产,甚至于可以盗卖国权。做公民的一方面要自己爱惜公物,一方面对于损坏公物的人还要一致反对。我们应当爱护公物如己物。(www.guayunfan.com)

最后,我们每个人有两种资格:一是私人;二是公共团体的一分子。我们应当把这两种资格所包含的任务分得清清楚楚。即就财产一项而论,个人的私产和团体的公产是应当有很分明的界限的。我国人应当痛改的一个习惯就是公私混杂。政界中人,有的连家里用的煤炭,妇女们用的首饰也要在公家开账。学校中人,有的写私信也要用公家的信纸信封。甚至于有人把公款放在家,记在自己的账上。结果,始而混杂,继而挪移,继而亏空,终于公家破产,个人信誉扫地。公私之间应当划条鸿沟,绝对隔离,不使他有毫厘之交通。私账混入公账,公账混入私账,就是混账。公民不但自己不混账,并且要反对一切混账的人。

总起来说:一公开的预算,二清楚的账目,三爱护公有物品,四划分公私界线,是尊重公有财产的四种主要办法。“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做公民的不可无此精神。莫取之义有三:一不愿取,二不可取,三不敢取。使人不敢取是刑法之事,使人不可取是会计严谨之事,公民教育之事乃在使人自得一种不愿取之精神。要晓得一个人爱国不爱国,只须看他对于公有财产之态度,只须看他对于公有财产有没有不愿取之精神。

选自: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10—612.原载:新教育评论[J].1926,1(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