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行知师德教育的内涵

陶行知师德教育的内涵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行知的师德教育就是对教师的思想、品格、习惯进行磨砺,使其健康、良好、优秀、高尚。陶行知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紧要的是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真爱,以及因这真爱而来的献身教育的精神。所以,树立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是陶行知师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陶行知师德教育的内涵

良好的师德能够予人和社会以更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师德能够予人和社会以健康的导向,良好的师德能够促进生活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师德的重要性已经确定无疑。因其重要,故必须注重师德教育,铸造高尚师魂。在陶行知德育思想体系中,师德教育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陶行知是个理想主义者。对于他的国家,他的理想是进步的中国,科学的中国,创造的中国,民主的中国,一个“自由平等的乐土”;对于他的民众,他的理想是“在真理的大海里洗个澡,天天洗,一世洗到老,使得自己的头脑常常是清清楚楚的,认识痛苦之来源和克服痛苦之路线”,由此拥有了觉悟、信念这些以前不懂的东西,于是“左手拿着科学,右手开着机器生产、建设、创造”,“开辟出一个新天地来”,让中华民族日益的欣欣向荣;对于他的学生,他的理想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希望学生们向着创造之学习、创造之生活的道路前进;对于从事教育的教师,他的理想就是高尚师德。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不久就成为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因为它不久就成为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因为它不久就成为你的品格;小心你的品格,因为它会成为你的人生!这句话应该能为陶行知重视师德教育的缘由作佐证,因为把这句话推而广之,就是教师的行动将可能成为学生的行动,教师的习惯将可能成为学生的习惯,教师的品格将可能成为学生的品格,教师的人生将影响学生的人生。陶行知的师德教育就是对教师的思想、品格、习惯进行磨砺,使其健康、良好、优秀、高尚。陶行知理想中的高尚师德即是陶行知师德教育的内涵所在。具体地讲,陶行知师德教育的内涵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捧一颗心来,献身教育的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的名言,是陶行知为教育奉献全部身心的真实写照,更是陶行知师德教育的首要精义。陶行知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紧要的是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真爱,以及因这真爱而来的献身教育的精神。热爱和奉献,这是师德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的命脉”。

捧一颗心来是对教育的热爱。纵观中国历史,凡从事教师之职者无不清苦乃至清贫,即使尊荣崇高的至圣先师孔子也是如此,因为教师本是不带半点功利性的职业。若是心中没有对教育的热爱,那便如陶行知所说的“现任教育者,无不视当教员为苦途,以其无名无利也”,或草草敷衍之,或只以饭碗视之,这样的教师不能尊之为师,只能视之为匠。既无功于立国,也无利于育人。必须有从深心产生出来的对教育的热爱,才有传道、授业、解惑、育才的源泉和动力,才能对教师的清贫甘之如饴,才能在教育生活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正如陶行知所说:“殊不知其在经济上固甚苦,而实有无限之乐含在其中。愚蒙者我得而智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故办教育者之快乐当在手续上而不在其结果之代价。”鲁迅先生强调“教育植根于爱”,别林斯基则认为:“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以爱的劳动创造新的教育,在新教育中收获爱的成果,这是热爱教育的教师才能享有的快乐,也是热爱教育的教师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捧着一颗心来是对教育的奉献。因为心中有了对教育的真爱,才会坚定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这种奉献精神博大而深厚,不以个人得失为得失,不以个人荣辱为荣辱,只以教育的发展为己任,只以学生的进步为目标。这颗心中是完全的装着教育,装着学生,容不下其他任何的功名利禄。这颗心的搏动只为教育,这颗心的思想只为着教育,“平时要以‘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的精神培养学生和我们自己。有事则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相勉励。”“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应该向着这个目标去进行个人修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这是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应该到达的最高境界。

有了爱和奉献,于是才有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才有教师的创造和成功。正如陶行知所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闻一多先生有一句诗:“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诗句是对奉献精神的赞美,教育就是这样在一颗心的奉献中活了起来,教师的道德情操也同时在一颗心的奉献中高洁了起来。

第二,“预备钢头碰铁钉”,追求真理的精神。

追求真理的精神对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也是不可或缺的。陶行知指出:“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教育与每一个人乃至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密切相关。他说,“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有益于世的”,而教师“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新人的培育者”,更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肩负人类文明的传递、新人的培育、社会改造的重任的教师,必须追求真理,必须具备追求真理的精神。

陶行知曾深刻地指出,“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至于“从前所学的”是否符合现代的要求,是否符合社会生活的要求,是否符合挽救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求知的要求都是统统不问不管的。还有的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天下兴亡,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也是漠不关心的。陶行知指责这样的教师是“教育界的败类”,“真不知害了多少青年”。所以,树立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是陶行知师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陶行知说:“大众是长进得很快,教师必须不断的长进,才能教大众。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大众快赶上你了!你快要落伍了!‘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所提出来的警告。只有不断地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也只有免掉这种恐怖才能教大众,否则便要因为怕大众而摧残大众了。”追求真理,必须要讲真话,让“真理赤裸裸的出来和大众见面。不要给他穿上天使的衣服,也不要给他戴上魔鬼的假面具。你不可以为着饭碗、为着美人、为着生命,而把‘真理’监禁起来或者把他枪毙掉。”追求真理,必须要驳假话,“说假话的人太多了。教师要有勇气站起来驳假话。真理是太阳,歪曲的理论是黑云。教师要吹一口气把这些黑云吹掉,那真理的太阳就自然而然的给人看见了。”追求真理,必须是行动的,作为的,因为“真理离开行动好比是交际花手上的金刚钻戒指。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行动的真理,真理的行动。这种真理不是坐在沙发上衔着雪茄烟所能喷得出来的。行动的真理必须在真理的行动中才能追求得到。”

追求真理必须是有勇气的,因为追求真理往往需要付出代价。布鲁诺追求真理,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伽利略追求真理,反对教会的陈规旧俗,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耶稣为了追求真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样的事例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举不胜举。因此陶行知教导教师立志追求真理之时,要“预备钢头碰铁钉”。他说:“我们在社会上做事就要预备碰钉子”,“碰钉子的时候有两个解决:第一是硬起头皮来碰,假使钉是铁做的,我们的头皮就要硬到钢一样,叫铁钉一碰到钢就弯了起来;第二要把我们的热心架起火来,把钉子烧化掉。我们只怕心不热,不怕钉子厉害。”“钢头”可以看做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热心”可以视为百折不挠的毅力,只要有勇气和毅力,必能坚定树立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精神。

第三,“打动心灵的深处”,师爱为魂的情怀。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是宽容,是仁厚,是共生活,是同甘苦。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灵魂。师爱为魂,教育才会生动活泼富有灵气,教师与学生才会亲密融洽达至相互信任,因相互信任而相互长进。所以,师爱为魂的情怀也是陶行知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这个故事对培养师爱为魂的情怀是一种启迪,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爱是联系师生间相互信任的桥梁,爱是维系师生间共同进步的纽带。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关于培养师爱为魂的情怀,陶行知这样说过:“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师生有了共甘苦的生活,就能渐渐的发生相亲相爱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师爱为魂的师德只有热爱,没有厌弃。雨果说,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师爱为魂的师德正是由比大海、比天空更宽广的心灵中释放出来的宽容仁厚的情怀,如同寂寞冬夜里一束温暖的灯光,一种温柔的力量,温暖地渗透学生的心灵。师爱为魂的师德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泰戈尔曾叹道: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师爱为魂的师德就是抛弃槌的打击,犹如水的载歌载舞,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在每一扇门的后面,开启一个不可估量的生命之力,在每一扇门的后面,创造一个理想的未来。师爱为魂的情怀,是将教育转化为对生命情怀的倾诉与关注的过程,,是将知识的构建与生成的过程转化为师生的世界彼此融合升华的过程。

第四,“繁殖创造之森林”,富于创造的精神。

教育是需要不断革故鼎新的,因循守旧的教育是没有活力的死教育。要用新的教育方法取代旧的教育方法,要用新的教育模式取代旧的教育模式,要用新的教育思想取代旧的教育思想,教育才会前进、发展、蓬勃而欣荣。“新”从何来?从教师而来,从富于创造精神的教师而来。所以,在陶行知师德教育理论中,教师创造精神的培养也有着重要地位。

陶行知说过:“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陶行知这里说的“发明之力”,即是创造力。教育之道,要义无穷。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生活需要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社会需要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对象需要不同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以富于创造的精神致力于上下求索。富于创造之力的教师,能使教育、教学常办常新,原本是旧的也能令它变新;没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则沿袭旧路老路一条道走到黑,看不见前途的光明。所以,陶行知提倡教师的创造精神。

富于创造精神的教师可以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因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富于创造精神的教师既创造学生也创造自己,“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陶行知希望教师既要富于创造精神,“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又要讲究创造过程的合理和科学,不断研究总结好的方法和技巧,要使自己的作品符合“真善美的活人”之标准,“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陶行知希望每一位教师在创造之时,都能收“万龙点睛”之效。

陶行知鼓励教师发挥创造精神,他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对于以各种借口疏于创造、懒于创造、不愿创造的人,陶行知以生动的实例激励之,他告诉人们,平凡的环境也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他告诉人们,单调的生活也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他告诉人们,无须多大智慧,普通人也能创造,“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注:当年禅宗的第五代祖师——弘忍大师就是在黄梅传法,后来六祖慧能从广东赶到湖北黄梅,向弘忍大师求法。得法后即为禅宗六祖。黄梅教义主要就是禅宗的教义,所不同的是五祖修习的是《愣伽经》,而传给六祖的是《金刚经》);他告诉人们,环境险恶、山穷水尽之时也不可放弃创造,“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了《安魂曲》”。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在普通上造出不普通,在险恶中造出柳暗花明之新天地,这就是创造精神,就是创造精神之可贵。

陶行知说:“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教育同样如此,教师的创造精神也是如此,要“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他鼓励教师发挥创造精神,“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发现出来”,以富于创造的精神使教育“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第五,“自立不是孤高”,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

做一名教师必须是自立自强的,己若不立,遑论立人?但是,自立不是孤高,自强不是自满,孤高导致人孤芳自赏,自满导致人固步自封,这两者都是教师应该时时自我警醒的。试想,一个孤芳自赏的教师如何去和学生与同仁沟通?一个固步自封的教师如何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一个孤芳自赏而又固步自封的教师何以在旧教育中开出一条新路?所以,陶行知师德教育思想中,培养教师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培养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首先提倡教师学而不厌。陶行知批评当时教育界的现象:“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相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尤其是在过教员生活的,觉得自己处在教师地位,不必再去用功研究了”。这样的教师干教育,教学生,“只照着别人编的书本,自己抄的老笔记,依样画葫芦的教去,当学生的固然不能受多大的益,当教师的也觉得不胜其烦,没有多大的趣味。如是的粉笔生涯,不能不厌烦了”。旧教育之所以暮气沉沉此为原因之一。消除教师暮气,代之以朝气的方法,就是以虚怀若谷的胸怀去海纳百川,以虚怀若谷的胸怀将“孤高”和“自满”这两种“阻碍我们进步的最大敌人”彻底消灭。陶行知指出:“中国《四书》上有两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唯有‘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之于学生,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即当教师者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的‘学而不厌’。”

培养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还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学习。教师要养成不耻下问的学风,要跟你的学生学,“你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不但为着学生而且为着你自己,你也得跟你的学生学。你只须承认小孩有教你的能力,你不久就会发现小孩能教你的事情多着咧。只须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们能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

培养教师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仅仅做到不耻下问是不够的,还应该懂得教学生去教人,教学生与大众相融。陶行知说:“你跟学生学,是教学生做你的先生。如果停止在这里,结果怕要弄到师生合做守知奴,于大众毫无关系。你必得进一步教你的学生去教别人。你必须教你的学生把真理公开给大众。你得教你的学生拿着真理的火把指点大众前进。”陶行知还指出,“教师不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便不成为教师”,“因为他要到西方去,你却教他往东走;反过来,他要到东方去,你却教他往西走。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教育怎能行得通呢?有些教师不恤使用强迫的手段要学生朝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结果是造成师生对垒,变成势不两立。在势不两立的局面下还能叫学生接受你的指导吗?”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师与学生站在一条线上仍是不够的,因为“先生学生虽是打成一片,如果他们联合行动的目标与大众所希望的不符,还只是小众的勾结,将为时代所不容”。“因此做教师的人必须和学生、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为真理作战,才算是前进的教育”,也才算是前进的教师。

培养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教师还应该学会在学习上领跑的艺术。陶行知说:“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我们要虚心尽量接受选择与本职本科及修养有关系之学术经验来帮助我们研究。要教学生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努力向前进向上进不可。”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是叶的事业,平凡而谦逊。教师应该永远虚怀若谷,“虚心,虚心,虚心,承认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只有具备虚怀若谷的胸怀和虚心学习的态度,才能获得新的知识,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才能创造新的学生。

第六,“敬其所长,恕其所短”,身正为范的行为要求

古人有云:己正方能正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与生活中距离最近的榜样,教师具有的一切美德、情操、爱心或者恶行、劣迹、谬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品质高尚的教师是将学生引向前进的道路,德行不洁的教师或许会将学生导入人生的歧途。所以,树立教师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的思想觉悟是陶行知师德教育理论的重要关键。

身正为范的思想觉悟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正气、正义、正直立身,使自己的精神面貌保持一种纯良干净的状态,对于尘世的喧嚣、流年的暗示、物欲的诱惑、名利的追逐乃至成败荣辱都以平常心待之,所谓富贵如浮云,钱财如粪土,唯以“教”与“学”过程的完美为追求,唯以“师”与“生”关系的纯粹亲密为骄傲。这样的教师必定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必定拥有相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相当的人格魅力与相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叠加起来,便可达至身正为范的要求。

身正为范的思想觉悟同时要求教师以宽仁、恕道、诚敬对人。宽厚之心对教师来说是不可少的,持一颗宽厚之心,才能对人(包括学生和同仁)的长处待之以诚敬,诚敬他人之长,才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学养和道德精神;持一颗宽厚之心,才能恕人之过,使人有改过的机会和改过的自觉。这里说的恕人之过,并非是一味的放纵,而是宽严适度;也有对他人之过要放得开的意思,不可存耿耿于怀、伺机报复之心。唯有公正而宽仁、诚恳而谦逊的教师方可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身正为范的思想觉悟还在于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严于律己与以身作则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可以具体到每一件事。作为教师,“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这就是以身作则;“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这也是以身作则;“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这是以身作则;“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这也是以身作则。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学活动是作为教师身正为范的一个方面;处事不偏不倚,待人一视同仁也是身正为范的一个方面;谈话谦恭有礼,行事友爱亲和也是身正为范的一个方面。身正为范是要求教师在生活中严格按照法规纪律做事做人;身正为范是要求教师按照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身教重于言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教育的全面进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身正为范的要义所在。

第七,科学的精神、美术的精神和大丈夫精神

陶行知说:“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教育好比是火,火到的地方,必使这地方感受他的热,热到极点,便要起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有这样的力量。”教育的星星之火由谁来撒播?教育有这样的力量由谁来施展?无他,教师耳。正由于历史赋予教师如此重大的使命,所以,陶行知认为,科学的精神、美术的精神和大丈夫精神也是教师的必修课,属于师德教育的重要范畴。

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的精神。陶行知说过:“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他所提出的新的学理、新的方法就是一种科学的精神,要“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也需要以科学的精神为指导方可达到目的。教师要传播知识、学问和道德,“就要负学问的责任。做学问最忌的是玄想,武断,尽信书,以差不多自足,以一家言自封。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泉源。”玄想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武断是不做实际求证妄下断言,信书是唯书本不唯实际生活,这中间,虚的假的东西太多,而做学问、求知识、育真人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所以陶行知强调:“我们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

教师应该具备美术的精神。陶行知说:“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变化它。至于优良的,虽在这社会之外,也要把它吸进来。”理想社会是美好的社会,而理想社会是由教育的力量推动达成的,于是,教育便需要一种美术的精神,去描画、去雕塑理想社会的美。教育的美术精神由何而来?自然是由教师传达而来,所以,教师也必须具备美术精神。陶行知说:“我们是物质环境当中的人。我们对于四周的环境,最忌是苟安,同流合污,听天由命,不了了之。有进取性的人,对于环境总想加以改造。但是驱着乌合之众,叫嚣乱斫,何能算得改造呢?我们应当秉着美术的精神,去运用科学发明的结果,来支配环境,使它们现出和谐的气象。我们要有欣赏性的改造,不要有恐怖性鬼脸式的改造。换句话说,我们改造环境,要有美术的精神。”美术的精神是陶行知师德教育对教师美学和美育方面的要求。

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大丈夫精神。大丈夫精神是陶行知师德教育对教师风骨、情操、气节的要求。教师不是神,也是人,也同样生活在一个社会之中,既在社会中生活,必定免不了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免不了有清贫与困顿的磨砺,免不了有富裕与安乐的魅惑。凡此种种,非有大丈夫精神无以应对。陶行知说:“我们不但是物质环境当中的人,并且是人中人。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要紧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那摇不动的基础。近今国人气节,消磨殆尽,最堪痛心。倘不赶早在本身和后辈身上培植一种不可屈挠的精神,将何以为国呢?至于今日少数具有刚性的领袖,又因缺少容量,自取失败,并以此断丧国家的元气,至为可惜。那么,推己及人的恕道,和大公无私的容量,也是做人中人的最重要的精神。把这几种精神合起来,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名词,就称它为大丈夫的精神。我们处世应变,要有大丈夫的精神。”

陶行知对师德观的阐发是在多种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著作中进行的,由于时局的艰难,陶行知的早逝,他没有来得及对师德观进行比较系统的总结。以上七个方面只是笔者个人的归纳和体会,不足之处将在后续的学习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