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观主义理论面临的冲击

客观主义理论面临的冲击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客观主义理论面临的冲击客观主义理论在巅峰时期,甚至被认为是新闻领域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谕,是新闻业赖以生存的法宝之一。在认识到政府操纵新闻业可能性存在的同时,对客观主义原则的信仰也就受到了致命打击,新闻事业难以维持自身的独立地位,客观报道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节 客观主义理论面临的冲击

客观主义理论在巅峰时期,甚至被认为是新闻领域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谕,是新闻业赖以生存的法宝之一。但任何有用的理论或法则都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客观主义理论也逐渐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实际上,缺陷在理论产生之时就存在于其内部,只是由于新生理论处于上升时期及其在实践领域产生了魔术般的效应,以至于一向乐观自信的美国人以为找到了适用于新闻业的终极真理。

一、理论上的缺陷

仅从理论上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早期客观主义理论所标榜的纯客观是不可能做到的。在新闻业的运行过程中,主观性无法避免。客观性至少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干扰。

1.社会控制

当新闻事业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参与社会活动,就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诸多集团自然会出于各种目的,采用各种形式,自觉或不自觉地给新闻事业施加各种影响。新闻事业在现代社会中不可能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这种由社会施加的影响和控制有时可能是必要合理的,有时可能是消极反动,但难以消除或抵抗的。这种影响通常来自这样几个方面:

(1)政府。

政府不仅可以依法管理新闻媒介,还可能利用庞大的国家机器及严密的行政网络及特殊权力迫使新闻媒介传播有利于政府的观点。

(2)金融财团。

经济实力在许多时候是起决定作用的。具有强大经济力量的财团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闻媒介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屈服于经济压力,广告商利用金钱魔棒驱动新闻媒介屡奏神效就是一个明证。

(3)公众舆论。

新闻媒介可以影响舆论,反过来,公众也可能利用舆论力量对新闻媒介的行为施加影响。在现代社会,受众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新闻媒介运作的各个环节,虽然这种控制不是通过正式系统实施的;另外,某些具有特殊社会影响力的集团也可能将新闻媒介视做自己的宣传工具,如政党。

2.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观意识

事实和新闻报道并不是一回事。新闻报道实际上是记者、编辑对事实的人为加工。不管新闻从业人员如何要求自己遵守客观、公正的职业准则,或是他们自我标榜自己是毫无个人偏见的,实际上,其主观性总是或多或少,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存在着。他们的私人情感、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都将在对事实加工的过程中呈现出来,从而使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大打折扣。记者、编辑从来都不可能是被动反映事实的机械摄录机。

二、实践中受到的挑战

理论上存在的缺陷终于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客观主义理论受到了挑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冲击

美国新闻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直接动摇了新闻从业人员对客观主义理论的信赖。

研究者们发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美国由中立国变为参战国的过程中,主观倾向明显的新闻媒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政府在大战初期,出于本国利益需要,采取“中立”立场。在战争期间向欧洲各国供应大量军火和其他战争急需品,从中取得巨额利润。战争后期,考虑到参战能给美国带来更大利润,美国政府即改变政策,决意参战。战争期间,美国政府视新闻媒介为良好的宣传机器,积极鼓动新闻从业人员介入政府的战争宣传。历史证明,这一时期的战争宣传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效果,政府成功地利用新闻媒介进行了大规模的、卓有成效的宣传。“虽然宣传可以追溯到2400年前,但只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人们才目睹它第一次以组织化、科学化的方式加以运作。”(19)美国新闻从业人员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地参加了政府的各种宣传工作。其主要方式为:1)在政府的国内外宣传机构中任职。如《芝加哥论坛报》的总编辑詹姆斯·基利代表美国参与协约国宣传委员会工作;著名报人沃尔特·李普曼以上尉军衔出任陆军部长助理,负责战时军事消息控制与发布工作,并兼任美国驻巴黎的宣传主管;《纽约时报》的言论版编辑查里斯·默茨以中尉军衔协助李普曼工作;经当时美国总统正式任命的公共信息委员会负责人乔治·克里尔也是一位报纸编辑。2)在报刊上大量刊登政府和战时宣传的各种宣传材料。在美宣布参战的第七天,经由政府批准的公共信息委员会成立。它负责对战地记者颁布纪律与条例,同时对发送回国的报道进行检查删改。为了煽动民众情绪鼓动民众投入战争,报刊传播的新闻具有浓厚的宣传意味和主观色彩,甚至不惜制造假新闻。公众信息委员会曾炮制出6 000条报刊消息。当时曾产生轰动效应的两则报道事后被证明为捏造,即关于德国人建造工厂焚烧英法战俘以取油脂的报道,以及关于比利时婴儿的手臂被德国人砍掉的报道。3)各家报社的记者和编辑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掺入战争宣传的内容。“公众信息委员会曾雇用了许多记者收集、写作和传播有利于美国战争努力的消息。”(20)这些消息使得战争宣传渗透在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具隐蔽性及实际效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新闻从业人员的地位是颇为微妙的,“许多记者直接卷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中去了。一方面,美国记者们发现自己作为欧洲的战地记者成了军事检查的牺牲品,另一方面,他们又成了美国国内外宣传机器的代理人。”(21)这一不同寻常的经历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界人士的深刻反省。正如爱德华·伯奈斯在《宣传》一书中指出:“正是大战期间使人震惊的宣传的成功,打开了各个领域里的少数有才智的人的眼界,使他们看到了管辖人的头脑的可能。”(22)人们痛苦而清醒地意识到:新闻业所推崇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事实本身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因为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很可能就是一种假象。“在战时和战后,记者们开始把每件事都看作假象,因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每件事都是有自我意识的制造假象的能手的产物”(23)。在认识到政府操纵新闻业可能性存在的同时,对客观主义原则的信仰也就受到了致命打击,新闻事业难以维持自身的独立地位,客观报道也就无从谈起。

2.公关业对客观性原则的威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客观主义理论形成的冲击是非常态的。它揭示出在非常情况下,新闻媒介是如何为他人操纵从而使客观性原则遭到破坏的。而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社会职业——公共关系业则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旷日持久地构成了对客观性原则的威胁。一般而言,公共关系是指某个组织为取得公众的了解支持而进行的信息沟通、自我宣传等社会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公关活动就是利用媒介的宣传活动。公共关系的第一代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新闻记者或编辑,公认的美国第一位公关代理人艾维·李就曾是《纽约时报》的记者。至今,美国的公关人员大多有大学新闻专业的教育、培训的知识背景。他们深知如何处理与新闻媒介的关系,并有一套熟练的新闻业务技能。这就可以有效地将宣传材料制成新闻报道加以传播。这给新闻实践构成极大威胁。首先,公关人员向媒介大量提供公关材料。内尔森·克劳福德在1924年出版的《新闻道德论》一书中估计:每家大报每天收到15万字的公共关系材料。其次,社会各种团体都设置公共关系部门以接触媒介对外宣传。公关人员成了事实与记者之间的中介。据估计,“1926年12月19日的《纽约时报》的255条消息中,至少有147条来源于公关人员的作品;1926年1月14日的《纽约太阳报》的162条消息中,至少有75条出自于公关人员之手。《纽约时报》大约60%的报道受到公关代理人的影响。公关业的一位创始人伯内斯称:公关人员不仅是新闻的供应者,更合乎逻辑地说他是新闻的制造者。”(24)著名报人沃尔特·李普曼在其名著《舆论学》中道出了公关业威胁客观性原则及客观报道的原委:“公关人员的发展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标志,它表明事实在现代生活中不是自然地呈现被人知晓的形式。事实必然被某些人赋予一种形式,由于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记者们不能给予事实一种形式,由于几乎没有什么消息不与一定的组织有利害关系,因而利益集团就按自己的需要阐述事实。”(25)公共关系对客观主义理论的威胁在于:在新闻实践的实际操作中,客观报道手法不如以往那样简便有效了,主观倾向时刻可能渗透在报道中而不被人们察觉。由此,客观性原则也受到根本性怀疑。

3.知识界的质疑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闻业的曲折经历以及公关业的兴起直接促使客观性原则遭受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挑战,20世纪初期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也为质疑客观性提供了知识背景。19世纪,客观性观念在美国知识界十分流行。“每个领域里的人都在使用客观一词,希望它能为他们创造出魔力。客观一词被赋予了一大堆扩展了的含义,非党派的,非自我卷入的,平衡于两个极端之间的,符合事实的,准确的,全面的,完全的,科学的,物质的而非心灵的,可被物理标准测定的,真实的,等等。”(26)进入20世纪,美国整个知识界开始对客观性产生怀疑。如果人们根本不可能客观地观察、认识、揭示外部世界,那么人类以往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不可信的了。许多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乃至自然科学家都开始探讨这一问题。虽然没有定论,但怀疑倾向是明显的。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认为:“这个词(指客观)现在已有那么多的矛盾,及在方法论上的含义也是模糊的,它的精确意义不能在同样的前后联系中被详细地阐明。因而它决不应该再被使用。”(27)这一倾向在新闻领域则反映为对绝对客观的怀疑以及对主观性的认识与理解。新闻业在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开始了由绝对客观向相对客观的过渡。

4.解释性新闻初露端倪

20世纪20年代,美国报业悄然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各报纷纷推出专门评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大新闻的专栏。1921年,海伍德·黑尔·布龙在《纽约世界报》开设专栏。1931年,沃尔特·李普曼在《先驱论坛报》开设“今天与明天”专栏。1934年雷蒙德·克拉珀在《华盛顿邮报》开设评论专栏。这些“主要针对政治和经济事务进行评价”(28)的专栏在美国报业形成风潮,报纸专栏作家也成为受人瞩目的社会知名人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专栏作家的影响力是通过评述新闻而产生的,新闻从业人员开始以主观意见参与社会生活,而不仅仅局限于客观提供新闻。这种影响力有时是巨大而有实效的,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如李普曼曾与美国政府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关系,他本人确曾以新闻评论这一形式参与并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决策。专栏的风行在新闻业不是偶然现象,具有相同意义的事件接连出现了:一些著名报纸开始刊载一周新闻综述。1931年《纽约太阳报》在周六版上刊出一周新闻综述。随后,美联社也于周末传送一整版的一周新闻综述。这种新闻综述与每日刊载的新闻讯息相比有更多的撰稿人主观意见的渗入。它所注重的是对重大新闻的概括、总结、揭示、分析以及主观判断,以至于有的报纸将其放在言论版而不是新闻版中。更意味深长的是:20世纪20年代一种崭新的新闻传播工具的样式——新闻杂志出现了。1923年,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共同创办了著名的《时代》杂志。1933年,日后闻名于世的《新闻周刊》创刊。这类新闻杂志问世后极受欢迎。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新闻杂志视为与日报相匹配的竞争者。新闻杂志亦形成潮流,成为新闻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分支。时至今日,著名新闻杂志享有的世界声誉足以与报纸、广播、电视相媲美。在讲求速度的新闻业,新闻杂志赖以生存及与其他媒介竞争的不可能是速度,而是报道的深度,对简单信息的开掘,即主观分析、解释。

丰富的新闻实践终于催生了新的理论。实际上,一种有别于客观报道手法的新的报道方式已经运用在新闻报道中了。这就是解释性报道(详见本书第十六章)。

对客观性的怀疑,公关业和解释性报道的兴起,对客观主义理论形成巨大的挑战,客观主义理论面临深刻的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