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创新设计产业发展情况

浙江创新设计产业发展情况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国家人力社保部批准,浙江省成为继广东之后全国第二个开展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试点省份,目前已拥有61名高级工业设计师、105名工业设计师以及77名助理工业设计师,有434人参加了2014年的职业资格考试报名。经过各市推荐,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杭州瑞德设计有限公司等60家制造企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企业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浙江创新设计产业发展情况_2015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创新设计作为人类一切创新实践活动的先导和起点,是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本节对浙江创新设计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一、国内发展创新设计产业的实践

(一)政策推动方面

2007年2月,温家宝总理批示“要高度重视创新设计”,《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中均提出了工业设计以及工业设计创新的政策意见。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新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设计学”确定为一级学科,此举对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战略的优化将产生深远影响。各级地方政府也逐步重视设计对制造业的重要推动作用,将其作为工业化的战略途径,并相应出台了政策支持。浙江省围绕工业设计也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省政府每年给予1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

(二)平台构建方面

在经济发达地区,一批制造业知名企业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设计,取得明显成效,专业化设计企业规模发展迅速,设计服务水平和能力逐步提高,一些优秀设计成果已经走向国际市场。国内已经涌现出洛可可、木马、艺有道、阿尔特汽车等一批具备专有技术并能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设计公司。北京初步形成了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751时尚设计广场、集成电路设计园等多个设计产业聚集区;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全市在职专业创新设计师及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2010年度创新设计产值近20亿元;浙江省建立了12家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和4家工业强县特色工业设计基地。

(三)人才支撑方面

国内为加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企业和社会对创新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及科学研究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尤以北京、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为典型。据非官方统计,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已经培养了约30000名创新设计毕业生,且大部分毕业于5—7年间。创新设计专业的设置也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艺术院校、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综合大学等都有设置。尤其是近10年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百所院校开设了专门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的设计专业博士点、硕士点,设计教育的完整体系初步建立。

二、浙江省工业设计向创新设计发展的实践

2011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加快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1〕81号),标志着浙江省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在全省推进工业设计发展的省份。3年多来,浙江省工业设计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进入了全国的前列,有力地推动了机器换人、产品创新和转型升级。2014年1—11月份,12家省级基地实现设计服务收入1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63%,新增各类专利授权4729件。浙江省推进工业设计发展的相关做法和成效得到了工信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等的充分肯定。

(一)浙江省推进工业设计的主要做法

1.建立了推进工业设计发展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9个省级部门组成的全省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政策文件。省政府先后在宁波、台州黄岩召开了两次全省推进工业设计发展现场会。3年来,省政府每年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1亿元的财政资金用于推进省级工业设计基地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累计共安排了3.1亿元的扶持资金。各市都出台了支持工业设计发展的有关政策,安排了专项资金。全省上下已经基本树立了抓工业设计就是抓创新驱动,抓工业设计就是抓产业升级以及好设计才有好产品,好产品才有好品牌,好品牌才有好生意等共识。

2.建设了一批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为更好地集聚设计资源服务工业经济,根据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要求,在各市政府的推荐下,在11个市以及义乌市分别建立了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经过3年的努力,各基地培育了一批工业设计机构,引进了嘉兰图、浪尖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工业设计企业以及意大利戴达罗、台湾华胄设计联盟等境外设计团队。到2014年11月底,入驻工业设计企业576家,专职从事工业设计人员8680人,累计实现各类设计服务收入32亿元,设计转化产值突破3000亿元,新增各类专利授权1.2万件。在省级基地的带动下,萧山、余杭、桐乡、诸暨开展了工业强县(区)基地建设。舟山船舶工业设计基地的建成,快速推动浙江省船舶设计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平。宁波基地已成为浙江省展示创新驱动的平台,每年接待大量的政府和企业代表来访。各市也建立了一批市级工业设计基地。

3.建立了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经国家人力社保部批准,浙江省成为继广东之后全国第二个开展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试点省份,目前已拥有61名高级工业设计师、105名工业设计师以及77名助理工业设计师,有434人参加了2014年的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试点的开展,不仅促进了本省工业设计人才的培育,还吸引了外省工业设计人才来浙江省创业发展。建立工业设计培训基地,举办各类工业设计高级研修班,成立了国家级工业设计创新联盟,搭建起浙江企业与设计专家的对接平台。为了加强与国际设计界的交流对接,多次举办了国际工业设计师浙江行活动。先后与美国、英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家的设计界大师开展合作交流。杭州市选派了8名优秀工业设计人才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学院培训深造。

4.培育了一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优秀工业设计企业。经过各市推荐,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杭州瑞德设计有限公司等60家制造企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企业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截至2014年上半年,6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完成工业设计项目4535个,其中产业化项目达3469个,工业设计项目产业化率达78%。培育了杭州瑞德、飞鱼、凸凹、博乐、源骏等一批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工业设计企业,取得了不少国内外设计大赛的奖项。涌现出了宁波科创公司帮助文具企业推进机器换人、减少装配人员700多人、提高生产效率6倍以及杭州博乐工业设计公司帮助德力西家居电气实现销售额5000万元到7亿元的跨越等典型案例。杭州、嘉兴、金华等地也开展了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工作。

5.积极营造发展工业设计的氛围。为帮助各省级基地扩大影响,浙江全省举办了12场“设计的力量”巡回展,普及宣传工业设计在产品换代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举办了浙江省工业设计大赛,推出了杭氧八万立方制氧机、吉利SUV等一批制造业设计精品,涌现了如绍兴的花样设计、海宁的皮革设计、永康的五金设计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设计赛事。加大媒体的宣传,出版了《设计与制造》杂志,在浙江日报推出了“中国好设计”专栏。成立了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搭建起工业设计基地、工业设计企业、生产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并开展了年度十佳浙江省优秀设计企业、优秀设计师、优秀推广者评选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参与中国工程院“创新设计重大战略”课题研究。

6.努力扩大工业设计对接成效。推动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与当地制造企业的对接,2013年,12个基地共举办了200多场专业对接活动。组织省内外工业设计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义乌装备博览会、第八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会等对接活动。在2014年第19届永康五金博览会期间,举办了工业设计专场对接活动,48家工业设计企业对接客户5000余人次,与制造企业达成800多个项目合作意向。推动设计机构与设计类高校的对接,组织浙江省内37所设计类专业的高校师生,参加了在中国美院、浙江理工、浙江工大、杭州电子科大举办的设计企业与高校专场对接活动,提供高校与设计企业合作、学生实习与就业的机会,省内高校设计类专业毕业生与工业设计企业对接意向总数902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050项。在工业设计的推动下,2014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28.8%,比2011年提高7.1个百分点。

(二)浙江省工业设计产业存在的不足

尽管浙江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广东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汪洋副总理在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力推工业设计发展,目前广东拥有5000家以上的工业设计机构、10万名工业设计从业人员、100多个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53家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新产品、新企业,储备了大量的未来产品和发展后劲。相比之下,浙江省在设计资源集聚、设计水平发挥、未来产能储备等方面还需加大追赶速度。就工业设计创新角度,浙江省仍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设计创新认知程度不高。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许多企业用户缺乏为设计买单的意识,设计企业缺乏整合科技、用户和商业的系统能力,缺少突破性的设计产品,许多设计企业处于靠设计成果交易维持生存的状态。设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较弱,创新设计的价值和作用也远未被各级政府、企业和民众认知。

2.设计创新体系不够健全。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国务院及相关部门虽然围绕工业设计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但这些政策囿于体制机制,未能打破部门、行业和学科间的壁垒,不能很好地发挥“组合拳”的作用。

3.设计创新能力还很薄弱。近几年,通过推进“机器换人”,浙江省开展了产品设计向工业流程设计的延伸,但制造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设计能力薄弱,先进制造技术和设计创新的研究和应用水平低。设计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创新设计需求与高校科研机构、设计企业、跨行业合作不够,尚未形成“产、学、研、媒、用、金”的协同创新优势。

三、促进浙江省创新设计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设计方向,促进升级换代

1.全面提升新型产品的开发设计,促进产品全面升级换代。围绕产品升级换代要求,着重抓好传统产品向智能化、网络化升级换代的开发设计,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推进组合型功能产品的开发设计,从零件、散件向组件、模块件、总集成发展,加快向产业链高端升级。增强产品适应性设计,更好满足微型化、巨型化、超常环境工作要求。注重品牌与时尚产品的开发设计,发挥工业设计对传统产品的带动作用。推进便携式产品的设计开发,提高产品应用的灵活性。

2.加快推进集装备、软件、在线服务为一体的设计,促进系统、成套装备的升级换代。实现云、网、端一体化,推进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对机电类等产品的全覆盖,“机器换人”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机械零配件加工企业的全覆盖,网络销售方式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全覆盖,绿色制造方式对污染企业全面改造的全覆盖。推进产品换代、“机器换人”、制造换法、商务模式换新、管理换脑,推动装备现代化、过程信息化、管理集约化。

3.进一步深化专用集成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促进行业应用的升级换代。继续推进通用电子装备、通用电子与通用软件发展,加大对各行业应用及业务流程管理相匹配的专用电子、专用软件、专用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支持满足各行业使用要求的复合功能的传感器、集成多种软件的控制器、高端显示器、关键元器件的开发设计。加强各类机器人的开发设计,积极推动高风险、高污染、高强度等高危领域的“机器换人”。

4.着力提升服务型高端装备设计,促进制造方式的升级换代。引导有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从提供装备向提供总集成、总承包的交钥匙工程以及提供最终服务产品转变。积极推动高端装备与使用服务一体化的开发设计,大力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盈利模式的升级。

(二)突出支持重点,创新支持方式

1.支持做强产业链短板的产业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层次低、小、散的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工业设计,注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从对产业链横向支持转向对产业链纵向垂直支持。围绕产业发展,优化装备、软件、系统等上下游集成设计,提升纵向发展水平。注重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研发设计,减少产业发展短板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2.支持信息技术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广泛应用。注重技术创新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支持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绿色节能减排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在新产品当中的开发利用。加大网络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开发利用,提高智能化水平,促使传统产品向智能化、网络化产品转型,丰富产品品种,提高附加值

3.支持设计市场的培育扩张。通过政策引导和体制创新,引导制造企业确立购买设计服务就是有效购买技术红利、升级要素、高技术服务和信息经济成果的理念。支持制造企业购买设计服务,带动设计产业的发展,做大创新设计市场。推动建立制造企业与设计企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开展订单式、契约式、股权式等多种形式的设计服务。支持与鼓励高端设计、研发机构或个人,通过线上、线下各类交易平台,积极承接国内外企业、机构发包的设计项目,努力提升浙江设计品牌。

4.支持高端设计团队的建设。支持引进国内外的顶尖设计人才,并纳入“千人计划”评审范围,落实各项人才支持政策。支持设计企业引进国内外设计师、退休工程师,拓宽设计视野。加强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能力建设。重点支持机械与电子一体化、传统产品智能化、多学科组合的设计人才团队建设以及重点工业设计研究院、具备“两化”融合创新设计能力的设计公司、时尚品牌的设计团队建设。

5.支持节能、环保、安全的产品设计开发。发挥工业设计在节能、环保、安全等产品中的作用,带动相关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通过加大对购买节能、环保、安全等新产品的补贴力度,支持生产企业扩大相关工业设计需求。注重生态设计研究,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地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6.支持设计人才创办工业设计公司。发挥省、市等各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园区)的资源集聚作用,积极为创新设计的人才创业提供房租优惠、创业资本、市场开发、设计数据库、设计软件与设计工具使用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制定支持设计人才团队建设的政策,把多学科联合团队的建设纳入政策支持的重点。

7.支持设计基地专业化发展。支持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专业化发展,注重与当地块状经济的结合,明确设计定位,创新服务方式,解决区域内制造企业的共性设计问题。支持在装备高新区或开发区(集聚区)建设专用电子产业设计基地,提高高新装备信息化水平。支持工业信息工程公司的发展,开展生产流程改造、流水线管理等业务。

8.支持网络众创设计。支持在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创建在线创客平台和创客设计基地。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鼓励采用股份制、合伙人制或民营独资的方式创建网络众创平台,建设工业设计数据库,提供在线设计工具,办好网络众创设计。推进线上资源和实体经济相结合,整合材料、技术、资金、创意、工艺等资源,推动设计成果产业化,增强平台吸引力。

9.落实支持高技术服务产业的政策。重点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与《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文件规定的政策。企业产生的符合条件的设计费用,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开展对工业设计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工作,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设计公司,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工业设计企业产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三)强化政府引导,营造发展环境

1.加强升级版工业设计培训。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重点抓好企业家和领导干部的培训,突出创新红利对产品和企业的作用,突出创新设计对产业引领升级的作用。加强工业设计人员的培训,培养适应工业设计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升机械与电子一体化、传统产品智能化的融合设计水平,提高全方位设计能力。

2.扩大浙江省工业设计大赛影响力。通过举办浙江省工业设计大赛,集聚创新设计资源,激励创新设计人员,培育创新设计市场,推动创新设计的环境建设,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升级。发挥省工业设计协会等社会中介机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做好承办实施工作,努力扩大浙江工业设计大赛影响力。对于举办各类大赛和工业设计成果实施产业化项目,按照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给予支持。

3.完善工业设计的统计评价考核。按照浙江省工业设计升级的支持重点,调整完善工业设计相关统计指标体系。落实省政府相关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加强对“两化”融合重点工业设计研究院、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的考核评价,并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开展对工业大县与各高新区新产品开发工作的评价与公开排序。及时完善相关评价考核办法,使评价体系适应和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导向。

4.深化工业设计发展体制创新。支持工业设计产业公司化、市场化、网络化、职业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突出设计公司的主体作用,推动设计产业健康发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培育设计市场,引领工业设计公司升级。重视网络给工业设计带来的新机遇,支持产业对接网络平台的建设,推动网络众创设计发展。培养专业强、复合型优势突出的设计人才队伍,注重高端设计人才的引进。根据专业分工与区域产业发展特色,细化工业设计的市场。

5.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服务。鼓励设计成果申请专利,加强依法保护。鼓励签订购买设计合同,加强依法合同保护。鼓励企业建立与设计绩效挂钩的激励制度,加强对高端设计人才工作积极性的保护。加强工业设计领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打击各类侵权行为。

6.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自2014年起连续5年,浙江省每年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专项资金中安排1亿元资金扶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用于对省级工业设计基地、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工业设计转化对接平台、专业设计公司、重点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建设以及举办设计大赛、设计对接、宣传培训、展览展示等活动。各级政府也要根据财力安排相应的扶持资金,支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产品产业化转化基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