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不信老子李聃的出世思想

我不信老子李聃的出世思想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品读《老子》,信奉老子,可也不是生吞活剥,食古不化。这是毛泽东品读《老子》的又一特点。第二点是毛泽东申明:我不信老子李聃学说,他提倡出世思想,清静无为。清静无为的出世思想,是道家关于顺应自然的主张,最早由老子提出。为无为,则无不治。

品读《老子》,信奉老子,可也不是生吞活剥,食古不化。而是激浊扬清,有取有舍。这是毛泽东品读《老子》的又一特点。

1949年11月13日是周末。毛泽东和家人共度良宵。有亲戚向三立来访。刘思齐给毛泽东沏了一杯茶,毛泽东喝了口茶,对家人也是对客人讲了一个民间故事。他说:

古时候有两个秀才,一个姓刘,一个姓李,两个人都爱做对联,一见面就想对对子。一次,两人又见面了,商定对对子,谁对不出谁就要受罚。李秀才先出上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刘秀才知道李秀才用了老子李聃骑青牛过函谷的典故,心想:“他想占我的便宜,没门!看我非损他一下不可!”于是他略加思索,对了下联:“斩白蛇,兴汉室,高祖是刘。”刘秀才以汉高祖刘邦自比,来对“老子”,高过李秀才一筹,李秀才不得不服了,连说:“高明,高明!你赢了,我服输!”

刘思齐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称赞道:“爸爸,那个刘秀才真有学问!”毛泽东对刘思齐说:

“思齐呀,那个刘秀才是你的祖先,他崇拜汉高祖刘邦。那个李秀才也可算是我的本家,因为我在延安时曾化名李得胜,但我不信老子李聃学说,他提倡出世思想,清静无为。”“你说得对,人家多有学问,对历史掌故如此熟悉,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并且一用就活,一下把人家给吓倒了。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赵志超:《毛泽东一家人——从韶山到中南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22—523页)

刘思齐和姊妹们听得很认真。毛泽东又对孩子们说:

“知识一旦灵活运用,就可以变成武器,用来保卫自己。所以,你们要努力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尤其是要学好历史和古典文学。”

接着,毛泽东又把学习历史同治国联系起来。他说:

“刘邦出身贫苦,没有多少兵力,没有万贯家财,却能称霸一方,统一天下,并且使汉朝长治久安。其原因主要是他善于用人。他手下两个重要的谋士,一个是张良,另一个是韩信,这两个人都能够为他所用。刘邦的对手楚霸王项羽却是个孤家寡人。当初,他的势力比刘邦大多了,拥有庞大的军队,统治着楚国这块富庶之地,兵强马壮,不可一世。但他有勇无谋,刚愎自用,不听谋士的进言,鸿门宴放走了刘邦。当然,项羽心肠好。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却不肯杀刘邦,刘邦说了几句好话,他就心软了。范增向他进言,他却不杀刘邦,而把刘邦放了,等于放虎归山。项羽没有理睬他的话,结果被范增言中。刘邦逃走后,势力不断扩大,与项羽争雄,结果打败了项羽。项羽被围在垓下,只得别姬自刎。项羽也不善用人,招贤纳士。韩信去拜访项羽,项羽却看不起韩信,结果韩信却为刘邦所用,为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毛泽东说到这里,把历史掌故引到现实生活中来,他说:

“殷鉴不远。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要记取项羽的教训,切不可骄傲自满,对敌人更不要心慈手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蒋介石逃到了台湾,还想要反攻大陆。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将革命进行到底!”

毛泽东停了停,又说:

“刘邦的治国之道,任人唯贤,广纳贤才,治理好国家,实现长治久安,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毛泽东的话很有道理,事业成败关键在于个人主观上是否克服骄傲自满、狂妄自大,如果不能听取谏言,只囿于己见、故步自封,结果必然导致失败。由此可见要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改造好主观世界,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客观世界的需要。

这个故事有两点与老子有关:

对对子,李秀才出的上联,是关于老子生平出函谷关著书归隐的故事。此事《史记》老子传中已经讲过,前面讲老子生平时也引述过。

第二点是毛泽东申明:我不信老子李聃学说,他提倡出世思想,清静无为。

毛泽东对老子学说多方面吸纳,但对他的“出世思想,清静无为”却明确表示“不信”。虽然是周末家中接待客人时的漫侃闲聊,可毛泽东在事关思想是非方面却不信口开河。尤其对子女们谈文史,总是在看似轻松的话题中,隐含着修身养性的引导和教诲。这种不经意间的谈吐,更清楚更真实地表明了毛泽东对“老学”另一面持否定放弃态度。

清静无为的出世思想,是道家关于顺应自然的主张,最早由老子提出。

“无为”首先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老子》一书中讲到这个观点的地方有十几处,可以从哲学角度来理解的也有不少条。例如: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这里的“为”“无为”“无不为”都是一种泛指,是高度抽象与概括。都与“道”有关。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道是自然而然的(“无为”),但它能产生万物(“无不为”),人应该效法道,顺应自然之势,实行无为。老子认为事物应按它们自己的情状发展,人类不宜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干涉、制约它,要顺乎自然。“无为”和“无不为”的对象包括自然、社会、人生各个方面。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不是没有作为,也不是没有做事,而是做了一个“无为”,而是事了一个“无事”,而是味了一个“无味”。无为也是了一种“为”。

在多数情况下,《老子》中的“无为”和“无不为”都是与治国行政相联系,是一种政治理念,是一种行政的运作模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赁,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这里老子研究的课题是“圣人之治”,其目的是贤、赁、欲的“不”与“尚、贵、可”两种状况,老子选择了前者“不”,包含对“尚贤”“德政”的否定,使民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结论是:圣人“为无为”,则天下国家“无不治”。说到底,还是圣人治民之策。

《老子》第二章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大意是:如果天下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与无相反相生,难与易相互形成,长与短互为比较而存在,高与低在对比中才有,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所以,圣人才奉行自然无为的做事方法,推行不言的教化。任万物自己生发而不逆拒,生养万物而不占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就了功业而不自居有功。正因不自居其功,其功才不会消失。

《老子》本章还是研究“圣人之治”。处政事,行政教,老子主张“无为之事”和“不言之教”。把万事万物做成功了,还要不辞、不有、不恃、弗居,这样才能“是以不去”,永远保持成功、成就、成果状态。

这一章说明道的玄妙。道的玄妙主要体现在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之中,对立双方总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如老子在这里举了诸多例证: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前与后等,都是证明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所以,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说:圣人才奉行自然无为的做事方法,推行不言的教化。这句话是本章的中心论点,也是该书的灵魂,以后各章的论述都是围绕着“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这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而展开的。

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他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世,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

老子在书中用了很多“无为”,基本意思就是自然无为,即指顺应自然,不按主观愿望有所作为。总之,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当然,老子的“无为”,并非一无所为,什么事都不做。“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老子在这里,把“我”与“民”对举,强调的仍然是治政行权问题。“我”即“圣人”,即统治者。我做到“三无一好”,民则能做到“四自”:自化、自正、自富、自朴。核心还是“我无为”。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第三十八章)

在这里老子着重讲了“无为”的目的性意义。最高的德是上德。上德是什么?“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意为我自己没有做事,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做事。我并不是要通过这种没有做事而达到什么,而谋求什么。这是“上德”。下德是什么?“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意为没有做事,但没有做事是有想法的,是自己有意用这样一种“无为”来对待“有为”。这叫“下德”。“上德”是不离道,实际上也就是自然。“下德”是懂道、守道,是依道而行。守道依道而行虽然做起来很难,但毕竟还可以做;而不离道、自然却不是想做就可以做到的。下德还可以修为,上德则不可以修为。因为任何修为也是一种作为。

《老子》书中还指出了“为”和“有为”的危害性: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第七十五章)

“神器”指帝位、政权。“上”指侯王。他们“有为”则民难治,税多则民饥,生厚则民轻死。“可为”的结果是“败之”“失之”。

“无为”的“为”,当然就是作为的意思。老子主张“无为”,排斥“有为”,把“无为”视为“道”的本性在政治、人生中的体现,这被后人看作“君人南面之术”,既统治术。

对老子和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后人的理解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

从消极方面理解,“无为”就是不做事、不作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无事”就是无所事事,“无欲”就是清心寡欲。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是对现实的各种政治手段,包括礼治、德治、法治的有效性表示怀疑乃至否定,主张回到人类早期,即与自然精神融汇一体的时代,这与当时的复古思潮有关。事实上,“无为”不是不做事,也不是不作为,“无为”是人的一种行为,也是一种为。

从积极的方面理解,清静无为的基本含义是政治应当宽松,统治者对人民少烦扰、少干预、少剥夺、少压制,对四方邻邦也采取和平相处、互不侵扰的态度,以利于对内造成一种自由、轻松、和平、稳定、安宁的政治局面,对外造成一种和睦、安宁的国际环境,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繁育发展,逐渐臻于富庶寿康的境地。清静无为是以统治者对人民群众让步为代价的。所以统治者要实现清静无为,往往需要自己少私寡欲,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后世道家为了强调清静无为政治思想的有效性,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那样的盛世,归结为道家理论对安邦治国的作用。这得到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包括许多贤明的最高统治者的首肯和认同,从而也就奠定了道家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

不管从消极方面还是从积极方面来理解老子和道家的“清静无为”,它不适合积极进取的入世行为和思想,倒是适合消积避世的出世行为和思想;至多,它的合理部分(如汉代与民休息的黄老思想)可以稳定社会,促进守成。所以,有一种认识:入世则学孔孟,出世则学老庄。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是刚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职业革命家。“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是他精神世界的写照,积极入世是他思想的主旋律。此时谈老子,论刘邦,他理所当然不信老子的出世思想,不追求什么“清静无为”,不学项羽的沽名钓誉衣锦还乡,而赞扬刘邦的纳谏如流,善于用人,积极进取。他很清楚面前现状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台湾还没有解放,必须把革命进行到底。这里说的“革命”,已不是武装夺取政权,而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以他总结汉初的经验:“刘邦的治国之道,任人唯贤,广纳贤才,治理好国家,实现长治久安,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