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筌的思想

李筌的思想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李筌的思想李筌,号达观子,唐陇西人。李筌像李筌的思想,宗教色彩比较淡薄,他以先秦时期的道家、法家和兵家思想为基础来构造自己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论述了“抱一”复本思想。上述观点,都是李筌“抱一”复本思想中的合理部分。论述了“以名法理国”的思想,这表现出李筌把道家和法家思想相糅合的思想倾向。李筌“以权术用兵”的军事思想

第四节 李筌的思想

李筌,号达观子,唐陇西(今甘肃境内)人。少年时喜好神仙之道,曾隐居在嵩山的少室山。唐玄宗开元(713—741年)中,为江陵节度副使、御史中丞(一说为荆南节度判官,一说为荆南节度使、仙州刺史),时为李林甫所排挤,入名山访道,后不知所终。著有《太白阴经》《中台志》,另著有《阃外春秋》(已佚,有巴黎图书馆所藏敦煌本《阃外春秋》残卷)。还著有《阴符经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①《阴符经》不是李筌的著作。这个问题早在宋代就有议论,邵雍说:“《阴符经》七国时书也。”程颐说得更早:“《阴符经》何时书,非商末则周末。”他们对作者的时代说法不一,但都肯定《阴符经》比李筌早出。朱熹则认为“《阴符经》恐是李筌所为,是他着力去处。何故?只因他说起,便行于世”(《阴符经考异》,《朱子语类》卷一二五与此小异)。此后便引起长期的争论。当代学者王明先生根据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九所引资料以及吴筠的著作,指出“唐初欧阳询,褚遂良都已写《阴符经》帖”,比李筌生活时代略早的“吴筠且引其文作论”,认为《阴符经》不是李筌所著。他又据唐末杜光庭《神仙感遇传》中有《阴符经》是大魏年间成书的记载,由此推测成书的年代,约在531—580年这段时间,作者大抵是北朝一个久经世变的隐者(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②《黄帝阴符经集注》,即所谓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诸葛亮、张良、李筌七家注或七贤注本,多数学者认为其中的注文均系伪托,所以不能把此书列入李筌的著作中。

img191

李筌像

李筌的思想,宗教色彩比较淡薄,他以先秦时期的道家、法家和兵家思想为基础来构造自己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

(1)论述了“抱一”复本思想。“抱一”一词出自《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十章)。王弼注:“载,犹处也。营魄,人之常居处也,一人之真也。言人能处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无离乎,则万物自宾也。”大意是说,人能居常守静,精神就不会散失,就能不受外物的干扰,这也就是《庄子·在宥》所说的“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道教创立之初就将“抱一”或称“守一”作为修炼方术,《太平经》称它为“古今要道”,行之“可长存而不老”。不过《太平经》所说的“守一”,既指守持精神,又指守持人格化了的“身中之神”。两晋南北朝,“抱一”或“守一”术盛行,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就专讲“守一”。后来陶弘景一派认为坚持存神服气,叩齿咽津,就能百神守身,长存不死。李筌虽然也讲“抱一”,但却赋予新的含义。他认为“抱一”就是“复本”,“本”就是最高的“道”,他称之为“至道”。所谓“抱一”复本,就是去体认、领悟“至道”的性质和作用,从而与“至道”融为一体。“至道”在《阴符经》里也叫做“自然之道”或“天地之道”。《阴符经》说:“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生矣。”这就是说,宇宙本来寂静,也就是死寂的境界,由这么一种境界逐渐生长出天地万物来,万物都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去。李筌基本上赞同这种观点,他说:“阴阳生万物,人谓之神,不知有至道,静默而不神,能生万物阴阳,为至神矣。”(《阴符经疏》)他认为一般人只见阴阳二气产生万物的这种明显的变化,但不了解还有一个“能生万物阴阳”的“至道”存在,更不知道“至道”的“静”和“浸”的性质才推动了万物阴阳的发生和发展。所以,他主张人们应该运用道教的方术,把自己炼就成为无味无觉却又像逐渐地生长变化的胎儿一样,从“静”与“浸”这两个方面与“至道”合二为一,成为驾驭天地万物的“神仙”。

李筌虽然以“至道”为超自然的主宰,但他又认为“至道”并不直接和万物发生关系,其间要以阴阳五行为中介。他认为,阴阳五行各按自己的自然之理而运行不息,万物中的“异殊”和“荣枯”的区别是由各自的条件造成的,并不是阴阳五行本身有什么意识和愿望,或者对谁有什么情意。他写道:“阴阳之于万物,有何情哉?夫火之性自炎,不为焦灼万物而生其炎。水之性自濡,不为漂荡万物而生其濡。水火者一其性,而万物遇之有异殊;阴阳者一其性,而万物遇之有荣枯。”(《太白阴经·天无阴阳》第一)因此,他强调人们可以认识阴阳五行的自然之理,“用心观执,奉天而行,则宇宙在乎掌中,万物生于身上矣”(《太白阴经·天无阴阳》第一),就能根据阴阳五行运行的规则办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为自己服务,其得心应手的程度就如运万物于指掌之中。他告诫人们不要违背自然之理,否则,五行将转化为“五贼”,“所言贼者,害也,逆之不顺,则与人生害”(《阴阳经疏》),就会对人们产生危害。上述观点,都是李筌“抱一”复本思想中的合理部分。

(2)论述了“以名法理国”的思想,这表现出李筌把道家和法家思想相糅合的思想倾向。他吸取韩非的说法,提倡用“法治”代替“人治”。他强调指出,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制定“军国大法”,以法治国,做到“按罪而制刑,按功而设赏”“赏无私功,刑无私罪”(《太白阴经·刑赏》第九)。同时还要“任贤使能”,广求知法执法的人才。他根据刘劭的《人物志》,把人物分为“通才”和“偏才”两种。他认为“通才”难求,应把重点放在广求“偏才”上,集各“偏才”之长,就可以弥补“通才”的不足。他列举了10种不同的专门人才以后说,“任才之道”,就是要人尽其才,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专长,“计谋使智能之士;谈说使辩说之士;离间亲疏,使间谍之士;深入诸侯之境,使乡导之士;建造五兵,使技巧之士;摧锋捕虏,守危攻强,使猛毅之士;掩袭侵掠,使骄捷之士;探报计期,使疾足之士;破坚陷刚,使巨力之士;诳愚惑痴,使技术之士”(《太白阴经·鉴才》第二十四)。他认为把上述两种事情办好了,国家就会兴旺发达。所以他得出结论说:“任贤使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赏劳,不禳祀而得福。”(《太白阴经·天无阴阳》第一)这是说,任用有才干的官吏,不必选择吉利日子,事情就能办成;严格执行法令政令,不必迷信鬼神卜筮,事情就能办好;能够奖励有功人员,不去祈求禳灾祛祸,就能得到幸福。反之,如果依靠天命鬼神,必然导致败亡。

李筌“以权术用兵”的军事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时期的道家,特别是法家,也往往是军事家,这一学术风格在李筌的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其军事思想的基本点是:人的主观努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他用地理环境同人的关系作比喻说:“天时不能佑无道之主,地利不能济乱亡之国。地之险易,因人而险,因人而易。”(《太白阴经·地无险阻》第二)这是说,地理环境在战争中只起一种辅助作用,是“兵之助”,不可以此作为仗恃;人的努力可以化险为夷,也可以变夷为险。他根据《孙子兵法》的《地形》《九地》等篇关于利用地形的原则,提出应该利用不同的地形,提出不同的作战方案以克敌制胜。例如,在“散地”(诸侯各自为战的地方)不要战斗;“轻地”(敌人的边界地区)不要停留;“争地”(敌我双方都可以利用的地形)不要夺取;“衢地”(几个诸侯的交通枢纽)不要合围;“重地”(敌人城邑附近的地区)则掠夺其资源;“圮地”(山林沼泽地带)要迅速通过;“围地”(敌人据守的险要地方)要用智谋计取;“死地”(不战则灭的地方)要拼死力战。在李筌看来,地理环境是善用兵者手中的一种工具。因此,他不赞同以地理环境来说明人的勇敢和懦弱。针对当时所谓“秦人劲,晋人刚,吴人怯,蜀人懦,楚人轻,齐人多诈,越人浇薄,海岱之人壮,崆峒之人武,燕赵之人锐,凉陇之人勇,韩魏之人厚”(见《太白阴经·人无勇怯》第三)的说法,李筌列举了许多战例证明秦国也打过不少败仗,不能说“秦人劲”。吴王夫差曾称霸中原,打败越国和齐国,不能说“吴人怯”。蜀人在诸葛亮统率下,进兵中原,威加魏将,不能说“蜀人懦”。项羽起兵灭秦,一度威震四方,不能说“楚人轻”。齐国田横五百壮士,同时死难,不能说“齐人多诈”。越王勾践以弱攻强,以小取大,九年灭吴,不能说“越人浇薄”等(见《太白阴经·人无勇怯》第三)。他认为“勇怯在乎法,成败在乎智”(同上),人的勇敢或懦弱,战争的胜利或失败,都可以通过人为来加以改变。没有先天的人性,也没有不变的胜负,这些都是可以转化的。

李筌进而探讨了战争胜负转化的许多条件。他根据《孙子兵法》中《九变》《用间》等篇利用权术的军事思想,认为应该使用各种手段了解敌人的虚实和秘密。他从敌人的人品、性格上把敌人分为“仁人”“勇士”“智士”“愚人”“不肖”“好财”六类;从敌人的地位、才能上把敌人分为“智者”“博者”“贵者”“富者”“贫者”“贱者”“勇者”“愚者”八种,主张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对付他们的不同的方法,以便“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他说:“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遵命也。”(见《太白阴经·数有探心》第九)只有洞察敌人的全面情况,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他还认为,善于捕捉战机和扬长避短也是争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关于捕捉战机的问题,他说:“时之至,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同上)他把战机形象地比喻为如同“迅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瞑目”一样转瞬即逝。因此,时机一到,立即把握;如果犹豫不决,将坐失良机,“反受其害”(《太白阴经·作战》第二十一)。他指出,捕捉战机应以有利为原则,这就叫做“有利而战”。他说:“夫未见利而战,虽众必败;见利而战,虽寡必胜。利者,彼之所短,我之所长也。”(同上)这是说,有利的战机,就是能扬己之长,攻彼之短,捕捉战机和扬长避短是统一的。李筌的这些思想都是对《孙子兵法》“知己知彼”原则的发展和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