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归化异化之并存

归化异化之并存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归化和异化,主要体现在对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差异的处理上。由于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不尽相同,对于财经报道中所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差异,应该以恰当的方法予以处理,以帮助目的语受众更好地解读原文报道中所蕴涵的信息,增强财经报道的可读性。财经报道翻译是以信息性功能为主,其主要目的是让读者掌握相关信息,财经报道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运用,应该是对立统一、讲究分寸的。

归化和异化,主要体现在对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差异的处理上。由于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不尽相同,对于财经报道中所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差异,应该以恰当的方法予以处理,以帮助目的语受众更好地解读原文报道中所蕴涵的信息,增强财经报道的可读性。归化(domestication)“在翻译上是指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方梦之2007:3)。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要求译者在传达原文的内容时采用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方式,向目的语读者靠拢。异化(alienation)是“指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方梦之,2007:3)。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要求译者在传达原文的内容时采用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向作者靠拢。简单地说,归化是对于源语文化特性的诠释,而异化则是对于源语文化特性的保留。财经报道翻译是以信息性功能为主,其主要目的是让读者掌握相关信息,财经报道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运用,应该是对立统一、讲究分寸的。

由于各国文化都有共性,语言之间也存在着相似之处,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异化的翻译手法,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又不影响对新闻信息的传达。如:

预算遭遇紧缩难题国会两党不愿妥协

美国财政濒临“悬崖峭壁”

【英国《独立报》网站6月24日文章】题:美国财政濒临“悬崖峭壁”

《参考消息》2012年6月25日

US teeters on a fiscal cliff edge

http://www.independent.co.uk,June 24,2012

本例中的“悬崖峭壁”,指的是美国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危机,随着国内媒体对于这方面新闻的大肆报道,国内的民众对此也有了一定了解,甚至将此情形简要称为“财政悬崖”。因此,中译文标题中保留了“悬崖峭壁”的说法,并不显得突兀,而是让读者对于美国社会文化中的热点现象有所了解。

翻译应该是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由于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文化背景、知识结构、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需要时可以采取归化的译法,既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又便于读者理解。如下例:

美报报道:美联储不会进一步刺激经济

【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4日报道】题:美联储再次采取等着看的立场

《参考消息》2012年4月5日

Fed again adopts wait-and-see approach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April 4,2012

本例原文中的wait-and-see approach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应该是“等着看/等着瞧的立场”,在中文语境中,这往往表示袖手旁观,要看好戏的意思。而报道的主要内容并非是美联储对美国经济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而是美联储不可能启动另一轮经济刺激措施,以努力带来进一步的增长并加快降低失业率。因此考虑到中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心理,标题的中译文将之译为“不会进一步刺激经济”,应该说是更为有效贴切地传递了原文信息,达到了更好的交际效果。

在某些情况下,财经报道翻译中的文化诠释和文化保留可以结合使用。即译者可以在保留源语文化特性的同时融入一些适当的解释,以便更为明确或准确地传递新闻消息,使读者既能对国外财经动态一目了然,又能领略到异域文化,在归化和异化之间找到一个“融汇点”。如2013年8月6日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上有一篇报道:The global economy is now distinctly Victorian(见附录文61),《金融时报》的中文网站在同年8月12日刊登了其中译文报道:重返“维多利亚时代”(见附录文62)。

标题中的“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 era),蕴涵着特殊的时代含义和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维多利亚时代”指的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统治时期,其具体的时间阶段是1837—1901年。该时代大英帝国国力强劲,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昌盛,因此“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大英帝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然而在维多利亚时代也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问题,如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异明显、人们的生活水平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所代表的时代意义和社会经济文化特征,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对英国历史或者工业革命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并不陌生,而且文中也有若干处提及了该时代的社会经济特征,并将之与现代全球经济状况相比较,指出两者的相似之处。因此,这一表述包含了异国文化,不过对于中文读者来说并非遥不可及、不可理解。中译文标题将之译为重返“维多利亚时代”,而不是逐字译为全球经济体现明显的维多利亚特征(The global economy is now distinctly Victorian),应该说是在接近作者和接近读者之间找到了一个“融汇点”,既保留了原文的风味,又使得译文通顺流畅,让读者领略到了异域文化。

文中还反复出现了the Old Normal一词,指的是19世纪(也就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常态和世界格局: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达到强盛的顶峰。当时,英国的富庶已经使新老世界为之瞩目,它的工业生产能力大于其余世界的生产能力总和,它的对外贸易额在全世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然而英国工业独霸全球的地位从19世纪70年代却开始丧失了,被以美国和德国为首的其他国家迎头赶上。这一点,和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有相同之处:1945—2000年的“美国世纪”已让位于一个美国仍居领导地位,但正在失去主导权的世界格局。因此,全球格局既不是彻头彻尾的冲突状态,也不是平稳的国际治理,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某个地方。这种经济与军事主导权分散化的表现就是,几种主要货币——而不是仅仅一种货币——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出具发票和储备管理,而且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下去。在维多利亚时代,其自始至终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富庶,然而这种富庶也象征着一种罪恶:当时贫富差异极为明显,财富分配始终不均。一方面,是贵族阶层豪华的庄园和工厂业主舒适奢侈的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民破败陈旧的茅舍和失业工人的挣扎求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一个国家存在着天堂与地狱的鸿沟。这一情况和文章中所描绘的现代世界经济状况何其相似:我们正处于一个多极世界,富裕国家与有能力的穷国之间的技术融合十分快速。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正在快速壮大,每个国家的政客都对这个阶层极为关注,同时忽视其他阶层(尤其是低技能的劳动者阶层)此起彼伏的抗议。尽管物价相对稳定,但全球正在——并将继续——经历高度的实体经济波动。因此,将这种状态称为“是对19世纪末‘旧常态’(Old Normal)的回归(a return to the Old Normal of the late 19th century)”,是有其出处和缘故的。好在原文对此作出了相应的阐述,而译者在译文中又予以特别说明,在该词首次出现时即用引号表示强调,在后文相关内容处更是予以特别说明——因此,“旧常态”是这样一个故事:全球经济在许多方面回归不受约束的市场,同时在国家层面出现更加动荡的经济状况,最终造成平均增长率放缓。这样一来,Old Normal在文中的含义应该是能够让读者体会领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