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是“异化”还是“归化”

是“异化”还是“归化”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跨文化翻译的策略:是“异化”还是“归化”?“异化”与“归化”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对。关于“归化”、“异化”,在国内可谓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与“异化”相反的理论是“归化”,即adaptation 或domestication。它指导译者在翻译时从翻译目的着手,而不像传统所做的那样先考虑“归化”还是“异化”。因此,“归化”和“异化”的使用便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即翻译目的。

第四节 跨文化翻译的策略:是“异化”还是“归化”?

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各国语言学家、翻译工作者出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从不同角度对跨文化交流问题进行了探讨、验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翻译方法手段。“异化”与“归化”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对。关于“归化”、“异化”,在国内可谓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就本世纪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译学界享有盛誉的译学期刊杂志《中国翻译》上就登出近十篇关于“归化”、“异化”的文章。2001年第1期上刊登了孙致礼撰写的题为“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的文章,随后在该杂志2002年第5期上开辟了一个栏目。

刊载了5篇文章,专门就“异化”、“归化”展开了讨论。他们是:王东风的“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孟建钢的“关于翻译原则二重性的最佳关联性解释”、葛校琴的“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许建平和张荣曦合作的“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以及蔡平的“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同年该杂志第6期又刊登了刘艳丽和杨自俭合作文章“也谈‘归化’与‘异化’”。次年第5期登载了文军和高晓鹰的“归化异化,各具一格”的文章。

“异化”在英语中通常用alienation 或foreignization来表达,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是“异化”理论的代表。他提出了“反翻译”的概念,即译作在风格和形式上应完全保留源语的特色,“不同于”目的语,且忽略目的语读者是否接受源语的文化意象。对于赞成异化理论的译者而言,翻译的目的是推崇文化交流,是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源语文化。我国翻译家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英译本就是“异化”的典型代表。

与“异化”相反的理论是“归化”,即adaptation 或domestication。“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理论。美国翻译家尤金·A·奈达是“归化”理论的代表。奈达认为“翻译作品应是动态对等的,不仅表达形式而且文化都应符合目的语规范”。对于赞成归化的译者而言,翻译作品时应排除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障碍,翻译的责任就是消除语言和文化障碍,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译作。因此,只追求词汇上的对等是不够的,翻译最终的目的还应是通过将深层结构转换成表层结构或翻译“文章内涵”来获得“文化”对等。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在翻译《红楼梦》时使用了归化的理论。例如,霍克斯直接将英语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翻译为成语本身的风格,即“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他将带有佛教色彩的“天”译为西方读者更为接受的“神(God)”。

是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异化),还是尽量减少译文对英语读者可能造成的陌生感(归化)?如何解释这种选择?我们从翻译理论中得到启示或答案。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将翻译视为一种交际性的人类行为。该派学者将人类行为定义为一种特定环境下发生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根据他们的观点,人类行为(翻译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是由其目的决定的。提出了翻译行为的三个主要特点:目的性、跨文化性及交际性。翻译都是针对读者进行的,因为翻译就意味着在译入语环境下为达到译文目的和译文读者的需要而创造文本。目的论学者还认为,译者既然要考虑处于特定译入语文化的读者,而且要让自己的翻译有意义并实现其功能,他自然就要遵循译入语文化的规范和习惯。这是从原文到译文的转变:也就是说,原文不再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唯一标准,译文要达到的功能也很重要。

诺德提出了“功能性和忠实性”标准,这就意味着译者的译文既要符合翻译目的的要求,同时也要尊重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权益。她提出,译者既要考虑原文,也要考虑译文环境;既要对原文作者负责,又要对译文读者负责。诺德特别强调忠实原则是指原文作者、翻译活动发起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多边关系,忠实原则就是要力求这几种关系在译文中达到一致。目的论的基本观点是:翻译过程不是由原文或原作者的目的决定的,而是由译文的预期功能(或翻译目的)决定的。在目的论中,翻译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而“目的准则”是翻译的最高准则。正如诺德所说,“目的解释手段”,即莱斯和费米尔所说的“目的决定方式”。这就意味着功能翻译理论不受限于任何一个单个的翻译标准,一切以目的为准则。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很少是出于自己的目的而开始工作的。通常有一个“发起者”让他们进行解释——“发起者”可能是个人、组织或者机构,翻译过程由他开始,译文目的也由他决定。因此,翻译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是“发起者”和“译者”。原文作者只间接参与翻译过程,因为他只对原文特点负责。而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分别与原文功能和译文功能的界定有关。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对翻译进行了诠释,它是一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的理论。它指导译者在翻译时从翻译目的着手,而不像传统所做的那样先考虑“归化”还是“异化”。在目的论里,“归化”和“异化”都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需要时则及时采用。因此,“归化”和“异化”的使用便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即翻译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策略并不取决于原文的功能,而是取决于译者想让译文达到的功能;翻译的目的决定了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如果翻译目的是传达审美愉悦,重在译文的文学、美学功能;考虑到译本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适宜采用“归化”策略。如果翻译目的是传达文化价值,重在译文的文化传播、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达文化特色、展现本民族文化的精华,这样的功能时,宜采用“异化”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