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全球有目共睹的事实。中国的产业发展也很难避免这个规律,因此积极应对与尽速推动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据此可知,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深入思考及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工作。

8.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全球有目共睹的事实。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中国从对“万元户”的顶礼膜拜,到今天超过96万位“千万富豪”[28],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今天,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9],如果加上3万亿美元的外汇存底综合计算,则美国虽然仍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是在14.28万亿美元的赤字抵消下[30],中国显然已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不过,这种以“世界工厂”为策略的发展模式并非没有缺陷。首先,以“代工”为主的产业模式始终受制于人,特别是在欧美国家经济日趋低迷及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呼声下,再以微薄的代工费用来支撑未来的经济发展势必压力倍增。其次,经济迅速增长之后,国家发展的目标必须从“吃得饱”的阶段朝向“活得好”的方向迈进。其三,中国的经济力量固然强劲,且已经在国际社会建立了相当的影响力,但是要实践“大国崛起”的目标,却不是仅靠经济力量就可以达成的国家目标。因此,通过产业转型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和增进国家影响力可说是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

国家形象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其构成不但包含政治决策、军事行动和外交行为,也可以从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福祉和国民素质等方面加以体现。从产业结构来看,世界各国莫不是从生产制造走向研究发展,再朝向创意发挥和品牌建立的方向迈进。中国的产业发展也很难避免这个规律,因此积极应对与尽速推动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产业转型的重要,并且在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文化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并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范围[31]。此后,相关国家领导人也在各种场合强调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例如:2006年4月,李长春在视察北京文化体制改革时,就指出:“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扶持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兴文化企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32]”在中央政府的呼吁下,各个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大连、南京、苏州、成都、西安、广州、深圳、青岛、杭州、长沙、昆明等城市,纷纷制定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并设立各种“创意园区”和“孵化基地”。

根据《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的测算,“中国在2004年时共有创意产业法人单位385915个,占所有企业总数的11.8% ;全国创意产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为955.15万人,占全国企业就业总人数的5.72%,创意企业户平均吸纳就业人数为24.75人;全国创意产业资产总额为1935.26亿元,占所有企业资产总额的10.85%,创意企业户平均资产总额为2719万元;全国创意企业年营业总收入为22997.26亿元,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的52%,创意企业户平均实现营业收入为每人56万元。”[33]从这些数字来看,似乎在中央提出文化产业政策后,短短的数年里,中国的产业转型就已经顺利完成。不过,仔细观察之后,可以发现主要的产值分布在咨询策划类和电信软件类,至于文化性与创意性较高的产业,例如:影视文艺、休闲娱乐、文化创新、工艺设计等产业的表现并不突出[34]。这个现象说明文化与创意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知识和技术才是创造这个亮丽成绩的原因。此外,重复开发的项目很多,造成资源浪费、相互恶性竞争的现象也是所在多有[35]

据此可知,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深入思考及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工作。如果只是在空泛的概念下,以万马奔腾的方式向前狂奔,就很可能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落实造成障碍与延宕,影响国家产业转型目标的达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