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意产业的发展措施

创意产业的发展措施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2.4 创意产业的发展措施Tony Bennett与David Carter指出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工业经济有所不同,体现在两者所依赖的“软”和“硬”的要素各有不同。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内的亚文化精神,要抱有宽容的态度,促进其发展。厉无畏认为应依托大学,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改造旧厂房及仓库,创立创意产业基地,依靠传统布局,建立创意产业基地。

2.2.4 创意产业的发展措施

Tony Bennett与David Carter(2001)指出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工业经济有所不同,体现在两者所依赖的“软”和“硬”的要素各有不同。Charles Landry(2000)分析了与现代城市的创造性密切相关的硬设施与软设施,硬设施包括建筑群等,软设施包括社会网络、人际交往等的结构系统,这些因素影响到个人和组织思想的传播。“新经济”的经济周期,以及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也会对创意产业产生影响(Castells,2000)。Richard Florida(2002)提出创意经济发展的3T原则:技术、人才和宽容。Charless Sabel(2001)认为创意产业应转变为区域创新中心,以创新网络推动区域经济增长。Gertler等(1995)高度评价了社会文化氛围对于产业活动的重要性。王缉慈(2005)指出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集体互动和企业地理集聚。Baptista(2001)也发现集群内部的企业比外部孤立的企业更能创新。陈祝平(2006)应用产业竞争模型、产业创新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证明:创意产业集聚区之所以形成,除了因为它具有外部性规模经济的优势外,还因为它促进内部的竞争,推动创新和节约交易成本。竞争、创新和节约也是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3个重要机理。

Brown与Duguid(2000)认为知识不等于信息,并从个人对知识的所有权上来区分知识与信息,特别强调了从业人员的创造性作用。关于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潘瑾(2006)认为在创意产业价值链增值过程中,产业活动的核心内容分别围绕着创意的创作(阶段Ⅰ),复制、生产(阶段Ⅱ),传播、销售(阶段Ⅲ)及使用、体验(阶段Ⅳ)展开,并相应地表现为创意理念、创意作品、创意产品(服务)和创意商品等不同形态。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这一价值链形成同时也是由知识产权创造到知识产权开发、知识产权交易及知识产权消费的过程。因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始终贯穿于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增值,而且针对各阶段的不同知识产权活动及其特点,所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法与途径也应有所差异和侧重。蔡建(2006)提出了促进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四层面锥形保护体系。在这四个层面中,政府担负的是基础和主导作用,它是规则的制定者,为产业发展所依赖的法律环境与政策环境奠定基础;行业协会的作用是沟通和引导,它代表着广大企业利益,为创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管理的服务与指导;企业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生力军,创意产业不仅以企业为经济单位构成,同时企业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大受益者;而创意员工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是发展上海创意产业的关键。

Kenney,Martin和von Burg(2000)认为硅谷产生的基础是两种经济结构的发展。第一是成立组织和那些支持他们的活动,如专门供应商,客户和研究机构;第二是体制性基础设施已经出现,以支持创新或创业。汪礼俊(2006)认为信息化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全面支持。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内的亚文化精神,要抱有宽容的态度,促进其发展(厉无畏,2005)。此外,还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合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把文化创意产业看成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体系,建立一套明确的整体产业分类系统,使体系内各个产业部门能够互相支撑、互为供给、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唐建军,2006)。通过文化产业渗透方式,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形式拉长产业生命周期,即拉长产业的价值链。如韩国、日本前几年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在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通过“韩流”、“日流”的形式拓展了传统产品的价值链(王令芬,2006)。

Ivan Turok(2003)分析了苏格兰电影、电视产业的影响因素,认为国内、国际组织及政策比地区网络的影响力具有更强的持久性。Constantine Andriopoulos,Manto Gotsi(2000)探讨了创意产业中的品牌管理,运用实证研究框架分析了对雇员的管理、组织行为和品牌建设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创意型组织需要把其雇员的创造成果看作品牌建设的关键资产,并为雇员提供适宜的环境从而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创造力。符韶英(2006)提出发挥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创意产业,其理念和技能技术的更新换代很快,更需要培训机构及时更新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

关于产业运作,王琳(2006)提出应以文化节庆为依托,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上海大力开展国际的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艺术节、各类设计展,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创意设计方面的集聚效应。Berranger和Meldrum(2000)对英国曼彻斯特创意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信息和通信技术有助于新兴的创意产业增强全球竞争力和地方合作力。吴艳(2006)结合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将共生理论应用于研究其价值取向。从该理论看,各经济主体都不是单纯从自身角度去考虑,它们之间有着一种紧密的联系,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对方而存在。创意产业的发展绝不是单个人和单个企业或主体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厉无畏(2006)认为应依托大学,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改造旧厂房仓库,创立创意产业基地,依靠传统布局,建立创意产业基地。在一些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还可以逐渐恢复部分老城区和街道,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陈平,2006)。此外,王如忠(2006)、金元浦(2006)、Baptists与Wann(1998)、齐勇峰(2007)等学者分别从构筑创意产业链、完善统计评估体系、建立新型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