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然集约因地制宜

自然集约因地制宜

时间:2022-03-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海绵城市建设与降雨量、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及竖向规划设计密切相关,要统筹做系统化研究。要冷静思考海绵城市的可持续问题。因此,我们的海绵城市建设不能只满足于当下,更要着眼于未来。海绵城市与生态环境建设要有机结合。因此,实现海绵系统与绿地系统的耦合应当是实现城市水资源保护与永续利用的基本途径。要充分考量海绵城市建设的尺度效应。要从不同专业的角度看待海绵城市建设。强调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
自然集约因地制宜_海绵城市建设专家谈_江苏建设 第13辑 海绵城市

本辑记者

编者按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全国各地掀起了海绵城市建设热潮,海绵城市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如何正确认识海绵城市,海绵城市与现行的规划建设系统如何耦合,应该从何处入手建设海绵城市等问题,在实践中却仍然存在着种种误区和困惑。2015年8月11日上午,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所邀约省内部分专家就如何科学规划建设海绵城市,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永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成玉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教授):

加强基础研究,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关于海绵城市,我们的基础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海绵城市建设与降雨量、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及竖向规划设计密切相关,要统筹做系统化研究。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入手规划设计与建设的问题。近几年我对美国、瑞士、德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做过专门调研,国外的实践也是良莠不齐,有一定的探索性。海绵城市建设,要学习国外的实践经验,还应当结合中国的国情(其中包含自然、城市建设实际、人口密度、审美习惯等),应当对中外海绵城市建设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避免走弯路,不能简单拷贝、匆忙实施、一哄而上,否则会带来很多后续问题。

要冷静思考海绵城市的可持续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做海绵城市,就是在地下埋蓄水箱、排水管。但是,目前的PE(聚乙烯)材料大概也就是持续15—20年就会老化,当疲劳强度到了之后如何处置?如果15年后由于PE材料的老化出现塌陷如何更替?如何填充这一部分地下空间?因此,我们的海绵城市建设不能只满足于当下,更要着眼于未来。

海绵城市与生态环境建设要有机结合。建设海绵城市,只把水收起来不是目的,将水用好了才是目的,如何利用海绵系统补充地下水并且用好水应是关键。当前一些地方在建设中对土壤环境(基岩环境)基本上不考虑,以不变应万变的工程措施来对付所有环境。有些类型的土壤本身就是“海绵”体,比如砂壤土可以吸收很多水,但是黏土或者亚黏土就不易透水。此外,简单地将绿地下沉20cm作为海绵体的做法后患很多,譬如,江南地区原本地下水位很高,不采取堆载方式树木很难成活,倘若再下凹则不利于树木生长。显然将绿色基础设施的园林绿化作为灰色基础设施(下水系统的补充)不足取。另外,有些地区为了建设海绵城市,在城市低洼绿地全面采用耐水湿的禾本科植物,但如果城市建成区里到处都是湿地,秋冬季节景象一片萧瑟,显然也不符合规划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因此,实现海绵系统与绿地系统的耦合应当是实现城市水资源保护与永续利用的基本途径。

注意避免冗余设计。不能为建设而建设,如果本来就是一片湿地,还要再去加建工程设施,其实是把问题复杂化了,浪费了人财物。事实上,系统做多了以后,根本收集不了那么多水,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根据目前南京河西地区的天宝街路段一年多来的工程跟踪研究,通常海绵系统也只有70%的收水率,满负荷的情况极少。现在很多城市都是大开挖、大填埋,过量的冗余设计与建设会造成许许多多的问题。国内外建设的绝大多数设施没有装传感器,海绵系统还是认知的“灰箱”,埋下去之后没有人知道里面有多少水,也没有人知道这些水怎么为周围所使用。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探讨,必须采取定量的研究、设计、监测方法,在实践中改进海绵系统,提升海绵系统建设的科学性,我们在南京河西地区的天宝街做了很好的尝试,为科学化的海绵城市设计做了必要的积累。

建设符合不同地域条件的城市海绵系统。例如有些地方是山坡地,压根儿不具备条件,还要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做“海绵”,实际上意义就不大了。在高技术和低技术的比较中,应当选择适宜技术。一方面要倡导可持续理念、低冲击理念、海绵理念,另外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让自然做功,发挥自然力的作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讲话中强调的“五个自然”: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阮宏华(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要对海绵城市建设有充分科学的认识。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就是围绕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调节来开展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因此,海绵城市不仅是简单的建设问题,更是生态理念的问题,是一个全盘规划的问题。过去,我们的规划不论是产业发展的定位和结构布局,还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区域功能定位和结构布局,都对海绵城市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设计。因此,先要从理念上亡羊补牢,要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和规划城市未来的规划和建设,才能真正做到让规划引领城市科学发展。

要充分考量海绵城市建设的尺度效应。在不同尺度上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在微观层面,可能需要考虑一座建筑、一块绿地、一个小区的水量给排、消纳或调蓄问题;在中观层面,如要考虑一个城市区域的水量平衡,区域内有几块湿地,有几个汇水区,水是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等?在宏观层面,就要通盘考虑河流湖泊的流域影响等。因此,不同尺度有不同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不能泛泛而谈。

要从不同专业的角度看待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规划、管理、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专业领域,也涉及规划、环境、水利、国土、农林等多个部门,既需要统筹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也需要各个专业领域从不同的视角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赵江(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深刻认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与背景。中国海绵城市的提出,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防止内涝,第二个问题是面源污染。但是,并非建了海绵城市就能解决“看海”的问题,通过城市竖向控制、用地性质调整和地表导流等设置,把雨水导流到绿化景观里、河道湖泊里,或者预先设定的下凹式广场、操场等不涉及人员安全的地方,避免雨水汇集在繁华商业区、交通要道、住宅区等地方,海绵城市建设能决定城市去哪里看海的问题。

强调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一样,是一种理念,要贯穿到各个方面,要从规划开始到建设各个环节落实这种理念,关键在于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合到现有的规划体系之中。

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因地制宜。要根据实际需求来推动这项工作,不能一说海绵城市,就都要做大的、集中的系统工程。除了城市内涝、面源污染要做系统工程以外,其他都是房前屋后的小工程。

关注海绵城市带来的风险隐患。除了设施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以外,还要注意地下水污染的隐患。现在很多地方的城市绿地都需要施肥,地面透水率增加以后,很容易造成地下水含磷超标的问题,对城市水质量安全构成隐患。

关注海绵城市带来的产权不明问题。海绵城市建设既涉及园林绿化,又涉及城市排涝设施,需要厘清产权和管理职责,避免出现部门间互相牵制扯皮的问题。现在都在推行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交给一家公司管理,可以明确权责,值得进一步探讨。

刘小钊(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结合我们最近正在研究的“海绵型城市绿地系统构建技术”课题。我认为,对于绿地系统的构建,以往是先通过城市规划,把大的功能性用地如生产性、居住性用地确定好了,再去考虑绿地系统怎么构建,这有局限性。现在把海绵理念引入后,应通过海绵型绿地系统构建,来引导城市海绵功能的优化,将绿色系统与灰色系统有机结合。

明确功能。绿地系统建设和城市规划布局,其实是耦合的关系。城市是以人和社会系统为主导的,但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用地的主要类型和生态空间,应该主动耦合海绵功能,特别是要把绿地系统的生态潜力与雨洪管理功能发掘出来,可以进一步促进整个海绵城市系统的建设。

研究差异。海绵的内涵非常丰富,不同地域的做法和技术设施应该是不一样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化,所以首先需要研究其差异性。有的城市对海绵的需求不是太大,对于缺水城市,重点是滞、蓄和用;对于水资源比较丰富或内涝型城市,其实更重在渗与排,也就是对雨水的调节;对于一些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更注重径流污染控制与水质净化。

重视途径。这项工作如果一哄而上,会存在很多问题。具体的方法路径是非常重要的,是从点延伸到面,还是从面缩小到点?其实这两种渠道都需要,但是重点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地区,特别在城市不同的地域范围是不一样的。老旧社区、老城区、新城区、城市外围的差异与建设方式、建设时序都值得研究。如果遍地开花,可能对整个城市秩序的影响很大。

做好衔接。低影响开发技术,绿地布局和绿地建设,其相关性非常强。现在指南(《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上提供了很多具体的设施和技术,但有局限性,因为这是通则性的,在具体操作时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特点对其进行优化。要思考怎么能通过多专业配合,将绿色技术与灰色技术有机结合,把优秀实践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到全国各个地区。

突出特点。主要是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彰显海绵体建设的自然特征,突出江苏水乡地区的特点。要把相关专业进行深度融合,建设更自然化、生态化、景观化的海绵设施。重点是规划与实施,特别是从政策研究等方面,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已经有相关指标控制,用这些手段来引导具体目标的实现。在建设领域,特别是绿地建设领域已经开始做很多尝试,有许多很好很有特色的做法,也有很多很不成熟,但现在应该允许试错。

张晓鸣(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风景园林处调研员,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主任):

紧扣自然建设海绵城市。十八大以来,中央将科学发展作为思想路线,指导进行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就是针对发展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建设理念。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城市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城市建设和管理走向生态文明的系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论述中,反复强调的就是“自然”。他说,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本意,是要我们去尊重自然讲科学,按照规律办事情。所以我们在对海绵城市的理解和应用中,也应该紧扣自然主题,要用生态学原理去统筹考虑一系列问题。城市的运行如同一部机器,海绵城市涉及城市各个基础设施的运行。各个基础设施不是孤立的,但由于管理部门的分裂,所以造成了很多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割裂。现在把海绵城市这个问题提出来,正好就使原来的分裂走向一个综合,开始统筹考虑问题。

园林绿化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地是城市海绵体建设的重要载体,城市绿地占城市空间的1/3,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河道、湖泊、湿地、山林、绿地是城市海绵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底,城市绿地系统应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城市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海绵城市的核心是构建多目标的雨水系统,不要唯一化。要考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有了为什么我们的目的性就明确了,有了为什么我们就会考虑怎么去做,做的原则是什么,然后就要考虑做这件事情的资源利用效益如何。就园林部门而言,要思考城市园林技术如何扣住海绵城市理念进行优化、强化和推进实施。比如昆山水陆并行的绿网系统建设案例是江苏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一个课题。这个课题的主旨与海绵城市很契合,目的就是为了弥合快速的城市建设对城市水系的破坏,修复城市水系。

海绵城市建设首先是规划的问题,不仅是绿地系统规划,应该是整个城市的全局规划,要从大的城市地域自然条件和总体格局上研究海绵城市建设。在调研城市山水格局和地表径流汇水的条件、规律的基础上,协调海绵城市建设各功能要素的统筹利用,构建与水系和道路相关联的绿廊和绿网,引导开敞绿地与其他基础设施统筹运行的技术衔接,发挥城市绿地系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有的自然渗透、自然蓄积、自然净化的生态功能和系统效应。

因地制宜,统筹建设,提高绿地生态承载能力。城市水系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廊道,滨水空间、水体岸线的生态修复与建设质量,适宜地域自然特征的绿地集约化利用,丰富绿地形态,提高绿地生物量,满足渗、蓄、净、用等功能要求,实现绿地区内雨水消纳……直接关系到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

在绿地服务的区域层面,应当统筹分析地表汇水关系,通过城市绿地竖向设计,处理好绿地与周边环境的关联性,解决区域内雨水消纳、净化与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从绿地功能的角度来看,应当通过海绵绿地建设,提高城市各类绿地的功能及效应,提高绿地渗透性,使雨水能够通过绿地或者辅助设施自然渗透到土壤中,增加地表水含蓄量。

何伶俊(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副处长):

海绵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海绵城市建设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其效益也是综合的。海绵城市的核心是构建良性水循环,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危机问题,如城市的排水防涝、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污染的有效控制,以及水生态的保护恢复等各个方面。也正因为它具有这样的属性,才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怎么做,如何因地制宜地、更加理性地去推动,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科学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绵城市概念之前,各地也做了一些零星的、碎片化的尝试,如透水铺装、透水道路,一些小型的水系恢复等。海绵城市的试点示范与推广,是在体系上的集成,从整个技术层面、政策层面都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确实有一种一哄而上的态势,在各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也确实有一些认知上的欠缺和行为上的非理性。很多城市在没有很好地研究城市降雨规律、没有进行设施普查与评估、没有进行系统规划与顶层设计的情况下,就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其实这完全是无本之木。此外,在技术层面,还缺乏完善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缺乏与设计、施工以及设施养护相关的规范标准,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基础工作。要逐步构建出这套技术政策体系,有效支撑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在江苏省的实践方面,我们有一些水系治理的成功案例可以加以总结,如苏州中张江河和张家港小城河的治理。另外,海绵城市建设要与绿色建筑、绿色住区建设相结合。在前段时间排水防涝考核的时候,我发现各地在推进绿色建筑的时候,都做了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需要加以总结和推广。在国外经验借鉴方面,目前国际上是三足鼎立,基本上是三个体系——英国的体系、澳大利亚的体系和美国的体系,英国的可持续排水,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建设,美国的低影响开发,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建议学习和借鉴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经验,使得江苏能够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不走弯路,更加客观、理性,提升工作的科学性。

张勤(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风景园林处副调研员):

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保护和顺应,要发挥好规划的指导引领作用。

提升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从园林绿化角度来讲,国家所倡导的节约生态型的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实际上与海绵城市的要求一脉相承。海绵城市建设,应该是对各个体系和专项功能的提升和加强,而不是一种破坏和颠覆,要处理好与现有的绿地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

注重生态性和系统性问题。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生态性工程、系统性工程,整个建设推进过程当中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要重视各专项规划综合功能的加强和提升。目前,这项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问题是肯定存在的,只有面对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引导。因此,对国内外经验或者江苏的一些实践案例,不仅要谈经验,更要对每一个案例进行思考和反思,不能盲目跟风去学,不能固化模式去推广,避免实践中的错误被复制和扩大。

王华成(江苏省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中心副主任):

注重多专业的协同。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理念的重大转变,涉及城市规划、市政、园林、房产、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和专业,需要在城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国务院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虽然出台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等政策文件,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但还涉及这些政策具体的落地问题,特别是如何通过城市各层级的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等,以及具体项目的设计、优化等,将这些目标要求落实到地块出让开发、城市更新改造等具体的工程实践中,这就需要各部门各专业在工作中加强统筹协调、相互配合。

坚持因地制宜的推进。海绵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新的工作,从理念转变到具体实践都存在认识不透、经验不足的问题,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现状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找准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研究城市降雨规律、雨型以及水系情况、土壤渗透系数、水环境容量等,系统科学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实际需要入手,细化、明确本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要防止盲目地为建海绵城市而建海绵城市,缺乏对海绵城市的统筹整体考虑,着力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加强探索创新。海绵城市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现有的政策、技术、材料、人才队伍等还不能完全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需要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开展一系列具体深入的研究,形成一套适应本地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规范、施工规程、适用材料、适生植物、管护评价机制等体系,同时还需完善相应的政策机制,在如何引导社会民间资本、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加快形成海绵城市建设产业链等方面,都需要各地积极深入地开展探索创新。

(编辑整理:崔曙平刘海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