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因地制宜埋葬法

因地制宜埋葬法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合于自然的生活方式。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住宅,便于逐水草而迁徙。蒙古民族的丧葬仪式,有受其他民族影响的部分,也深受宗教影响。高坑之地,天阴自上而降,生气浮露,最怕风寒,易为荡散。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
因地制宜原则_风水龙穴中国传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合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周朝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窑洞位多朝南,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长寿,鸡多下蛋。

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干阑式竹楼居住。《旧唐书·南蛮传》曰:“山有毒草,虱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阑。”楼下空着或养畜,楼上住人。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

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住宅,便于逐水草而迁徙。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具体的地理条件而创立的,是因地制宜的具体表现。

如旧时蒙古的平民百姓,特别是牧区的贫苦人民,其葬礼是比较简单的。人死前全家人以及其亲朋好友都守在他身边。死后,全家举哀,通常不设灵堂,不摆供献,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用音乐,不给亲友发讣闻。但是几乎都请喇嘛来念经。死者没有文字遗嘱,仅口头嘱咐牲畜等遗留给某人,遗骨送至何处。倘若死于暴病而没有遗言,其子向呼图克图(活佛)求问死者之遗志,以便后代子孙遵守。

高坑之地,天阴自上而降,生气浮露,宜深葬

平阳之地,气在外柔而浮上,故当浅葬

蒙古族的丧葬礼仪,经过元、明、清各朝代,七百多年中,有许多变化,加之各地自然环境、经济、文化条件不同,丧葬礼仪也不一样。一般分深葬、野葬、火葬、土葬几种,其中石葬、深葬、风葬属于宫廷葬法。

蒙古民族的丧葬仪式,有受其他民族影响的部分,也深受宗教影响。一般来说,蒙古民族的丧葬仪式,比较纯朴,礼仪节俭,而多具有宗教色彩。

《葬书》:“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高坑之地,天阴自上而降,生气浮露,最怕风寒,易为荡散。如人深居密室,稍有罅隙通风,适当肩背,便能成疾。故当求其城郭密固,使气之有聚也。平支之穴,地阳自下而升,生气沉潜,不畏风吹(缺),出在旷野,虽人面无蔽,已自不觉;或遇穴晴日朗,其温和之气自若,故不以宽旷为嫌,但取横水之有止使气之不行也。此言支垄之取用不同。

《葬书》又曰:“何以言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但夷者,宜浅。”“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高坑之地落势雄雌,好龙多从腰落,分布枝蔓于数十里之间,或为城郭、朝乐、官曜、禽鬼、捍门、华表、罗星之类,皆本身自带,不可为彼既流行而余者非止也。但当求其聚处,而使之不散耳。而平支鱼龙,大山跌落平洋,四畔旷阔,其为城郭亦不过高逾数尺而已。

高垄之地为阴之象也。故言涸燥当深葬。平支之地,阳之象也,气在外弱柔而浮上,故言但夷当浅葬。

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适合于自然,回归自然,反璞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