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关于《骆驼祥子》结尾部分的改写与改编

关于《骆驼祥子》结尾部分的改写与改编

时间:2022-08-0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大山洁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自1936年问世以来,出现了许多改写本和改编本,其中话剧《骆驼祥子》是改编本中的代表作之一。关于《骆驼祥子》的版本,笔者所见有以下几种。这篇序是针对《黑白李》《断魂枪》《上任》《月牙儿》《骆驼祥子》所写,4028字中有一半是自我辩护和自我检讨。

◎[日本]大山洁

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自1936年问世以来,出现了许多改写本和改编本,其中话剧《骆驼祥子》是改编本中的代表作之一。跟原著相比,无论是改写本还是改编本,结尾部分都出现很大变更。对老舍本人的改写前人已有很多研究,但是对话剧《骆驼祥子》还未见系统专门考察。话剧《骆驼祥子》是怎样改编又是怎样随历史而变化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呢?本文试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为了对话剧剧本的改编有准确深入的把握,我们首先概述一下原著的版本和修改情况,以及1957年话剧出现之前的英译本、漫画本的改写情况。

一、原著版本以及老舍的改写

1949年12月老舍从美国回到中国以后,1951年7月,同年8月,1955年1月,三度改写《骆驼祥子》。关于《骆驼祥子》的版本,笔者所见有以下几种。

(一)老舍原著版本

手稿本

①《骆驼祥子》手稿本(影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4月1版)

初版本

②《宇宙风》杂志本(半月刊,第25期[1936年9月]至第48期[1937年10月])

③人间书屋本(1939年3月初版,1949年2月为止16次再版,笔者所见为1940年8月第4版)

④文化生活出版社本(1941年11月,重庆初版。1948年10月,上海第7版。笔者所见为第7版。版式及页数与③一致,区别是专有名词右侧有旁线)

⑤晨光出版公司本(校正本,附新序,1950年5月初版。附老舍1950年4月<序>。版式及页数与④同。1951年2月第2版为止,与初版同。笔者所见为第2版。)

改写本

第1次改写本(也称“斩尾本”)

⑥晨光出版公司的改写本(1951年7月初版。此改写本的第3版以后[1],附⑤中的老舍<序>。印刷部数3000部。笔者所见为1952年1月第4版)

第2次改写本(也称“节录本”)

⑦开明书店《老舍选集》本(1951年8月初版。附老舍1950年6月<自序>。印刷部数5000部。笔者所见为1951年12月第2版)

第3次改写本(也称“修订本”)

⑧人民文学出版社本(1955年1月,第1版。附老舍1954年9月<后记>。印刷部数37000部。于1962年及1978年再版。笔者所见为第1版。这个改写本是定本,印刷部数多,再版次数多,影响最大)

复原本(以恢复初刊本为目标,但未能达到完全复原[2])

⑨1982年版《老舍文集》本(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5月)

⑩1993年版《老舍小说全集》本(第4巻,舒济·舒乙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11月)

1999年版《老舍全集》本(第3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月)

2004年版《老舍小说全集》本(第4巻,舒济·舒乙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

(二)三次改写的情况

第1次改写,集中于最后的第24章(共25个段落),删除了第1—17段,其内容包括:初夏的北平风景市容;市民观看游街和处决革命者阮明;祥子回想阮明用思想换金钱,自己为金钱出卖阮明的前后,因恐惧而溜进白房子。

第2次改写本,不分章,字数由初版本的15万3千减少到7万余字,删除145处,结尾第23章,原有36段落,删除第1—8,13,22—36段,第24章全部删除。删除的内容包括:有关阮明、老马、小马的情节,祥子的出卖和堕落行为,北平的风景风情描写[3]

第3次改写本,增加72个注释,修改删除90处,删除的内容包括:有关阮明部分;祥子的出卖和堕落;有关性的描写[4]。结尾第23章(共36段)删除了第22—36段以及第24章全部。于是,祥子的吃喝嫖赌;骗钱骗到曹先生家;讨厌拉车,混在公民团请愿团的行列中打旗子(以上是第23章内容);初夏的北平风景;民众观看阮明的游街和处决;阮明出卖思想;祥子出卖阮明;祥子混在丧葬或结婚仪仗队里举着旗子或花圈;老舍的哀叹“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以上是第24章的内容),全部被删除。

(三)老舍为何要改写——从序跋随笔中寻求答案

1945年,老舍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一文中写道:“这是一本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使我自己最不满意的是收尾收得太慌了一点。因为连载的关系,我必须整整齐齐的写成二十四段;事实上,我应当多写两三段才能从容不迫的刹住。这,可是没法补救了,因为我对已发表过的作品是不愿再加修改的。”[5]

1950年4月,老舍在《骆驼祥子》<序>(初刊本⑤所收)中介绍了《骆驼祥子》初版再版的原委,《骆驼祥子》在美国的英译本和世界多国的译本,以及好莱坞电影公司准备把《骆驼祥子》拍成电影的情况,其中同样没有丝毫要修改的意思。

然而,两个月后,1950年6月写的<自序>(1950年8月20日《人民日报》登载,第2次改写本⑦所收)中情形急转。这篇序是针对《黑白李》《断魂枪》《上任》《月牙儿》《骆驼祥子》所写,4028字中有一半是自我辩护和自我检讨。检讨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三:第一,误解并嘲讽了革命家;第二,没能给受压迫的人指出一条出路;第三,不敢高呼革命。关于《骆驼祥子》老舍是这样叙述的:

“《骆驼祥子》因为是长篇,又比《上任》与《月牙儿》,无论在思想上与描写上,都更明确细致了些。可是,我到底还是不敢高呼革命,去碰一碰检查老爷们的虎威。我只在全部故事的末尾说出:‘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几句在节录本中,随着被删去的一大段删去。)我管他叫“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其实正是责备我自己不敢明言他为什么不造反。在《祥子》刚发表后,就有工人质问我:‘祥子若是那样的死去,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我无言对答。”[6]

以上对《骆驼祥子》的检讨内容归纳有二:一是不敢高呼革命;二是没有给祥子带来希望。从此次修改结果来看,原作的一半以上被删除,其中包括革命家阮明、老马和小马的部分,祥子出卖阮明和彻底堕落的描写,以及北京的风景风物等诸多内容,但是在高呼革命造反和带来希望方面,没有任何改善。这一情形在第3次改写本中依然如故。老舍改写的目的究竟在哪里呢?我们再来看一下老舍1954年的跋文。

这篇跋文(第3次改写本⑧所收)要点有三:首先是对删除部分的说明,其次是表明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爱,同时检讨自己没有给他们找到出路,最后是谈再版的意义。关于删除的内容,老舍的说明是“删去些不大洁净的语言和枝冗的叙述”。这是老舍本人对删除内容所作的为数不多又很费解的说明。“不大洁净的语言”是对性描写的委婉说法。在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性爱描写作为资产阶级黄色的东西遭到批判和禁止,老舍的陈述证明了这一动向的开始。“枝冗的叙述”是指什么呢?前面已经介绍,除了性描写以外,老舍还删除了阮明及祥子堕落的部分。在前后三次的改写中,老舍始终都对阮明以及祥子的堕落做了删除。阮明是革命者,同时又是为金钱出卖思想的投机分子;祥子是劳动者,却为金钱而出卖革命者,堕落成人类的渣滓。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说是“枝冗的叙述”呢?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

1957年6月26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做了如下概述:

“我们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7],抗美援朝[8],肃清反革命[9],三反[10]五反[11]和思想改造[12]的五大运动。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基础。抗美援朝击退了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挑战,破除了我国一部分人的特别是许多知识分子的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肃清反革命运动相当彻底地打击了各种反革命分子,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三反五反,击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创造了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利条件。思想改造运动,批判了许多反动思想,初步解决了大多数知识分子为谁服务的问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老舍对阮明和祥子的描写,很可能被上纲上线成为对革命者的歪曲和对劳苦大众的诬蔑,这比没敢呼喊革命、没能指出活路(这些是觉悟问题)要严重得多,是重大政治问题,倘若如此,不要说是作家生命、政治生命,恐怕连身家性命也是难保。老舍可能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才把阮明以及祥子的堕落彻底删除,同时又把删除的理由模糊地解释为“枝冗的叙述”。

《骆驼祥子》能否不修改也不再版呢?《猫城记》是这样的。老舍在第2次改写本序中反省道:“最糟的,是我,因对当时政治的黑暗而失望,写了《猫城记》,在其中,我不仅讽刺了当时的军阀,政客与统治者,也讽刺了前进的人物,说他们只讲空话而不办真事。这是因为我未能参加革命,所以只觉得某些革命者未免偏激空洞,而不明白他们的热诚与理想。我很后悔,我曾写过那样的讽刺,并决定不再重印那本书。”(事实上,《猫城记》在中国国内的再版是在1980年《老舍文集》之后)。《猫城记》是描写火星上的猫王国的幻想讽刺小说,不再版也无大碍。但是《骆驼祥子》不行,新中国需要这部以穷苦大众为主人公的名作。为什么呢?老舍在第3次改写本的跋文结尾处这样写道:“在今天而重印此书,恐怕只有这么一点意义:不忘旧社会的阴森可怕,才更能感到今日的幸福光明的可贵。大家应誓死不许反革命复辟,一齐以最大的决心保卫革命胜利!”可见,《祥子》已被当作教育人民、巩固政权的工具。

二、其他人的改写

老舍进行了3次改写,最终也没能给祥子找到活路。与此相比,其他人(到梅阡为止)的改写都赋予祥子以希望。

(一)美国英译本(1945年)[13]

最早的改写本出现在老舍改写本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1945年,由美国的伊万·金(Evan King)翻译的“Rickshaw-Boy”。其中不仅把最后的第24章全部删除,而且还把故事的结尾改成了皆大欢喜。

老舍在初版本⑤(1950年5月)序文中对此译本评价说:

“一九四五年,此书在美国被译成英文。译笔不错,但将末段删去,把悲剧的下场改为皆大欢喜,以便迎合美国读者的心理。译本的结局是祥子与小福子都没有死,而是由祥子把小福子从白房子中抢出来,皆大欢喜。译者既在事先未征求我的同意,在我到美国的时候,此书又已成为畅销书,就无法再照原文改正了。”

由此可见,把悲剧性结尾改成皆大欢喜,老舍是不赞成的。

但是,这个英译本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法国、德国、捷克、意大利、西班牙、瑞士、丹麦、瑞典先后翻译出版。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译本起到了把《骆驼祥子》及作家老舍传达给世界的重要作用。

(二)漫画《骆驼祥子画传》(1951年4月初刊,2006年再版)[14]

据该书《再版后记》(见同书第209页)介绍,这个画传从1948年10月7日至1949年1月5日在北平的《平明日报》上连载,但只连载到第59张就中断了。1951年4月单行本出版,笔者所见为2006年再版的附有原作者之女孙燕华解说的《骆驼祥子画传——老舍名著的形象解读》,共112张画,有祥子出卖阮明的画面。其出版时间在老舍第一次改写本之前,因此必是依据老舍初刊本改编。

虽包含祥子出卖阮明的内容,但其后的情节有所改变,祥子因曹先生的教诲而觉悟,决心参加革命,最后怀揣曹先生的推荐信,朝着革命根据地出发。据笔者所知,这是第一次用革命的因素给祥子带来希望的改编本。老舍对此书的评价是:“祥子没毛病,虎妞很合理想,刘四爷也不错。”(见同书第5页)。

(三)漫画《骆驼祥子》(1953年4月初版,2010年再版)[15]

书中提到:曹先生在一个大学教书,“有一个学生因为分数不及格而怀恨在心,去告密他是‘乱党’”(见上级,第124页。这是原作第12章内容,在第2、第3次改写本中被删除),没有阮明用思想换取金钱和祥子出卖阮明的内容(这是第24章内容,三次改写都加删除),有老马和小马(这是第10章内容,第2次改写本中被删除),因此依据的可能是老舍第1次改写本。漫画本在祥子混在仪仗队举旗子、举花圈(原作到此为止)的情节之后,增加了以下内容:祥子因偷窃被关了3个月,在监狱里遇到了一位年轻工人,告诉祥子吃人的世界快要垮了,穷人可以翻身了,于是祥子开始觉悟。那个工人刑满释放时告诉了祥子自己的地址,祥子想象着新世界,决心一出狱就去找他。

2010年的再版本中附有1953年初版本序《关于<骆驼祥子>》,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对《骆驼祥子》的评价:“它的成功,不仅在艺术描写方面,更重要的,它启示我们在旧社会没有被彻底改造以前,个人的要强——个人英雄主义——是不会有用的”,以此强调《骆驼祥子》的社会教育作用。与一年后老舍的“在今天而重印此书,恐怕只有这么一点意义:不忘旧社会的阴森可怕,才更能感到今日的幸福光明的可贵。大家应誓死不许反革命复辟,一齐以最大的决心保卫革命胜利!”(见第3次改写本跋文)相比,漫画本的口气要平和许多。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内容是:“本书的结尾,我们遵照连环画评审委员会的指示,把祥子的最后遭遇给了他一个‘明朗’的出处。谢谢该会的指示并向原著者附致歉意。”由此可知,至迟在1953年4月,给《骆驼祥子》一个明朗的结尾,已成为国家出版审查机关的重要审査标准之一。

三、梅阡的话剧《骆驼祥子》

(一)刊本

初刊本

①1957年连载本:梅阡《<骆驼祥子>根据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于1957年月刊《剧本》第7、8期上连载,中国戏剧出版社),剧中老马2次登场,没有阮明及祥子堕落的情节,因此推测可能是根据老舍1955年第3次改写本改编。

改写本

②1958年单行本:老舍原著、梅阡改编《骆驼祥子(五幕六场话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6月。附《内容说明》,与①相比,在字句和误排上有修改。笔者的翻译本以此为底本。)

③1982年台词本:《演出台词本(1980年,198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原著老舍,改编、导演梅阡,舞台美术设计王文沖、宋垠、关哉生。这个台词本收录于《<骆驼祥子>的舞台艺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研究资料》编辑组蒋瑞、张帆、杜澄夫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3月),附《内容说明》,《后记》。《后记》中提到“一九五七年,梅阡同志将它改编为话剧”,但未言及82年本与58年本之间的异同。笔者通过校勘确认,有三段被删除(参考第2幕《校本異同》,第5幕<校本異同>,第5幕《校本異同》),修改字句400多处。

④2008年顾威本:《<骆驼祥子>场记本(依据2007年演出整理)》原著老舍,改编梅阡,导演顾威,设计吴穹、李聪、鄢霓,场记李阳,出版整理王翼。这个台词本收录于《<骆驼祥子>的舞台艺术(北京人艺经典文库)》(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2月)。书的左页是台词,右页是导演提示或舞台平面图以及演员移动示意图。笔者通过校勘确认,此书以1982年版③为底本,同时又做了删除、追加和字句的修改。

(二)梅阡1958年的改编

为了给祥子带来希望,梅阡做了怎样的改编呢?

1.更改时代背景

原作《骆驼祥子》讲的是“北平”的故事。1928年6月15日北伐战争胜利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16]。原作发表于1936年,因此其时代背景应该是1928年至1936年间的北平。

与此相比,话剧《骆驼祥子》的时间,第一幕是“一九二五年间,夏末秋初。黄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前夕。)”最后一幕是“距前场十个月以后(一九二六年),一个十分萧索的秋天的夜晩。”也就是说,话剧把时代改在了1925年秋至1926年秋,变成了北平之前的“北京”的故事。

两个时代前后虽然只差2年,但是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发生了巨大变化。北平时代是北伐战争获得胜利,军阀割据基本结束,全国得以统一的时代。而之前的北京时代则是军阀混战的时代,在北方,各派军阀为操纵北京政府不断发起战争,在南方,为推翻北京政权结束军阀割据,广州的国民政府发起了北伐战争。

2.以汀泗桥大战作为尾声

梅阡在话剧的结尾部分导入了一个历史事件——汀泗桥大战。汀泗桥大战是1926年8月25日至28日,发生在湖北省咸宁汀泗桥一带的战役,北伐途中,国民革命军与直隶派军阀吴佩孚的军队交战,结果北伐军获胜。汀泗桥大战是北伐战争中重要的一战。

在话剧最后第5幕的开始、中间、结尾处,三次传来报童的叫卖声:“号外,喂,看号外,看看刚出版的号外,看看汀泗桥大战的新闻,看看吴大帅亲自督战的新闻,号外,号外……”,最后,全剧在“窗外风狂雨暴”中落幕。如此处理是想使人意识到,北京虽然还在军阀政权统治之下,但北伐的狂风暴雨即将来临,世道即将大变,从而给祥子的未来赋予希望。笔者认为把北平时代改为北京时代的目的正在于此。

与北伐相关的战役很多,为什么要选择汀泗桥大战呢?在这场战役中,以叶挺为团长的独立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伐的主力军——国民革命军是国民党的军队,叶挺独立团以“铁军”闻名,是国民革命军的精锐部队。而该团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团长叶挺到连以上的干部大多是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所以,在谈到北伐时期共产党的作用时,汀泗桥大战、叶挺独立团必定会被提到,这可能是选择汀泗桥大战的原因之一。

3.改变故事的结尾

老舍原作中,虎妞死后(第19章),祥子得了性病,自暴自弃,得知小福子死后更加意气消沉,为获得金钱出卖阮明,最终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在这个过程中,虎妞的死可以说是祥子走向堕落的分歧点。在话剧中梅阡把虎妞的死作为故事的结尾,从而断绝了祥子堕落的途径,也免去了小福子的死。祥子最后的台词是对小福子说:“有一天我要是混好了,……我准来看你。”从而使观众对二人的将来寄予期待。

4.增加了小顺子这个人物

梅阡在<谈《骆驼祥子》的改编>(1957年)一文中谈到,小顺子“对祥子的那条主线来说,起着烘托与反照的作用”,“小顺子这个人物具有着一定的反抗精神,与祥子的逆来顺受不同。”[17]在第一幕里,他交车份时耍滑头,干活泡蘑菇,时不时用报复或泄愤的方式得到满足。可是经历了“拉红差”——用人力车拉青年学生工人游街赴刑场之后,他喊出了“几时天要兜底儿翻个个儿,让穷人的气儿也喘顺了”(第3幕)。之后他进工场当了工人(第4幕第2场),最后参与北伐及共产党活动(第5幕),走上了一条与祥子不同的道路。梅阡说:“老马不能高呼革命,我便代之以小顺子”(见注18第21页),可见小顺子是劳苦大众走上革命之路的象征。话剧的最后,小福子问祥子:“你到哪去”,祥子回答:“我去找小顺子。”由此暗示,祥子也将从单枪匹马的个人奋斗走上革命道路。

梅阡通过把时代由北伐之后改到北伐期间,使人们得以期待北伐的胜利,期待北京政权的崩溃,军阀混战的终结。这种历史的必然性和不可抗拒性可以坚定人们的信念——太平的日子就会到来。同时,通过把故事的结尾提前,既断绝了祥子的堕落又断绝了小福子的死,使人们对二人的未来寄予期待。通过小顺子展示了一条通往革命的路。

梅阡的改编在当时大获成功。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在《<骆驼祥子>的舞台艺术<代前言>》(见话剧刊本③)中介绍了当时的火爆人气之后说:“老舍看了梅阡同志改编的《骆驼祥子》之后,曾经想写一部话剧《骆驼祥子》下集。注意,是话剧下集。可见,梅阡同志的改编不光是夺走了观众的心,对老舍本人也产生了多么大的新的引诱。”

顾威导演评价说:“梅老对《骆驼祥子》的改编,堪与曹禺对《家》的改编媲美,他独创性的改编被广泛认可,后来出现的诸多剧种的舞台演出本,实际上都没有脱开梅阡改编本的窠臼。”[18]

然而这一改编却种下了灾难的种子,20年后梅阡不得不亲手对其加以删改。

四、1982年话剧刊本的删改

梅阡在1982年刊本中对1958年刊本内容做了很大修改。

(一)两种类型的修改

“文革”结束后的1980年,话剧《骆驼祥子》经过18年的空白再度上演,2年后的1982年,由梅阡亲自修改的剧本正式出版(话剧刊本③)。这次的修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字句修改和内容删除。

字句的修改,例如:把结构助词“的”区分为“的、地、得”;把副词“象”改成“像”,以更符合现代汉语规范。把“城门口儿”改作“城门脸儿”,把“自己”改成“自个儿”,以突出北京话的特征。这类修改共有400多处,使人深感作者为追求准确真实生动,为使作品更加完善而竭尽全力。

另一类修改是内容的删除,共3处。第1处:第二幕高妈与祥子的对话(见《校本異同》),第2处:第五幕跳大神的一场戏(见<校本異同>),第3处:有关北伐的台词(见第5幕<校本異同>)。我们先来看一下具体内容。

第1处,在深夜闯进曹宅来找祥子的虎妞回去后,高妈对祥子说:“敢情祥子也有这么一手啊!人不可貌相,别看老实巴交的。”“这么大人,害什么臊啊!依我看,挺不错,只要人好,模样儿甭挑肥拣瘦的。有个人总比打光棍强。几时好日子啊?我还得随个份子,喝你杯喜酒呢。”笔者推测,梅阡是担心这些台词有被认为带有黄色意味,所以作了删除。

第2处是跳大神。在“文革”前的演出中,巫婆陈二奶奶的登场引起观众大笑,与悲剧气氛不合,所以这场戏那时就被删除了(详见本书专栏《5-3神降ろし——顶神》)。由此可知1982年刊本是对此删除的追认。

北伐为什么要删除呢?

(二)删除北伐——祥子的希望变得空洞

前文已述,1958年版第1幕的时间是“一九二五年间,夏末秋初。黄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前夕。)”然而1982年版却改成了“一九二六年间,夏末秋初。黄昏。”故事的开始推迟了一年,表示北伐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前夕”消失了。

1958年版最后一幕的时间是“距前场十个月以后(一九二六年),一个十分萧索的秋天的夜晩”,而在1982年版中“(一九二六年)”被删除,结尾的时间变得模糊。通过计算可以得知是1927年8月,然而,“汀泗桥大战”(1926年8月)的叫卖声却没有删除,于是出现了时间上的错误。1982年版在字句修正上是十分严谨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误呢?

1958年版第5幕的结尾部分,小顺子有以下台词:“你们听见了吗?南边咱们打的挺好……北伐军这就要过来啦”,“那里边有咱们的人哪,咱们苦哥们就有指望了,天会兜着底儿翻个个儿。”1982年刊本中这一部分被删除(参见第5幕《校本異同》),小顺子和北伐的关系不存在了。这样一来,汀泗桥大战的叫卖声就变得既错误又莫名其妙。梅阡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呢?

梅阡在1980年发表的《老戏新演时的“找回来”与再创造》中对小顺子参加革命做过这样的解释:“劳动人民谋求彻底的解放,必须走小顺子的道路,即革命的道路,必须献身于解放全人类的伟大斗争,才能获得个人的解放。”[19]在此,小顺子的革命被解释为解放全人类的斗争,即共产主义事业。小顺子要参加革命,但北伐不行。为什么?

北伐分前后两次。梅阡导入的是第一次,由广东的国民政府主导,中心人物是当时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这期间大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内展开活动。但是,由于共产党势力急速扩大,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清党(四一二政变),很多共产党员被捕被杀。此事件以及国民党内部的混乱使第1次北伐中断。1年后的1928年4月8日,蒋介石在全面清除共产党的情况下,开始了第2次北伐,2个月后获得胜利统一全国,之后的中国是蒋介石的天下。

为什么这样的内容1958年没问题,到1980年就必须删除呢?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武装解放台湾”的方针。1954年12月2日,台湾和美国签署了所谓的《美华相互防卫条约》。作为回应,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1月19日和2月11日分别收复了浙江省的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但是,美华防卫条约的签署使台湾政局得到稳定,武装解放台湾变得困难,另外,中央力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也由于中美在金门岛和马祖岛(两岛由“中华民国”管辖)上的意见冲突,使和平解放台湾出现了可能性。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在第6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30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统一而奋斗”的口号。

但是1966年“文革”爆发后,不仅对台和平工作中断,“文革”期间国民党被彻底打倒,蒋介石被视为人民公敌,与其有关人士多遭批判和斗争。

梅阡1957年的北伐构思正是在积极倡导和平解放的政治形势下得以诞生的。但是,在“文革”结束后不久的1980年,如果上纲上线,梅阡的北伐构思就可能被说成是把希望寄托于蒋介石,把劳动人民的未来寄托于蒋介石的天下。在中国,公开承认国民党的功绩是在2005年9月3日胡锦涛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发表之后[20],而在1980年,把希望寄托于北伐胜利该有多么反动,从“文革”活过来的梅阡是深知的。因此,他需要更改剧本的时代,把结尾的时间变得模糊,删除北伐内容,同时把小顺子参加的革命解释为“解放全人类的伟大斗争”。

尽管如此,象征北伐的汀泗桥大战的号外声却被保留了下来,为什么?如前所述,梅阡改编的一大关键是给祥子带来希望,而此希望的可能性则潜在于北伐。梅阡比任何人都懂得北伐的重要性,深知如果没有了北伐,革命必将爆发,军阀统治必将崩溃的历史必然性和不可抗拒性也将随之消失,祥子的希望就会变得空洞。然而,他必须亲手删除。可以想见作为北伐构思创始人的梅阡该是多么痛心而无奈。也许正因如此,哪怕是引起混乱,即使是变得莫名其妙,他还是留下了并非台词只是效果配音的汀泗桥大战,以作为北伐构思最后的见证。

五、2008年的改写版——革命的因素被删除,祥子变得茫然

梅阡逝世5年后的2007年,话剧《骆驼祥子》由北京人艺导演顾威新排上演,新剧本也于2008年出版。新剧本的改写包括字句修改,季节变更(原作是秋→冬→春→秋,新剧本一律改在冬天),通过使用转台增加新场景(拉人力车过场,祥子与虎妞的结婚仪式,虎妞的葬礼,小福子送别祥子),以及对小顺子和全剧结局的改写。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小顺子和结局部分。

2007年顾威在《<骆驼祥子>导演阐述》中说:“‘加红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没必要苛责,这次准备对小顺子稍作调整。”(见话剧刊本④第23页)。

前面已经介绍,小顺子是梅阡为了“烘托与反照”祥子而创造的人物,但是2008年刊本中,表现他反抗精神的台词,从车夫变成工场工人的情节,暗示参加革命活动的台词,祥子要去找小顺子的台词,以及汀泗桥大战的呼声全都被删除[21],革命要素消失了。话剧的结尾是这样的。(画线部分是新增加的内容)

1)小顺子甭管怎么难,也得咬住牙挺下去,大叔,你还记得那年你说的吗?天不管阴得多沉,老阳总有出来的时候。是不是,大叔?

铁蛋:盼着吧,盼着吧。大叔。

2)老马(木然,进屋里)哎!

祥子:盼着吧,盼着吧。

收光。

尾声

台逆时针转,送葬队伍顺时针走,大雪中老马和小顺子抬棺,铁蛋撒纸钱(台中一把,坡上一把,豁口一把)。小六子打着幡和车夫甲跟着,祥子和小福子提着包走最后。抬棺的都下了以后,祥子和小福子在城壁豁口处停住,祥子接过小福子手里的包。

3)小福子:祥子你打算怎么样呢?以后的日子?……祥子……

祥子:家没了,人埋了,我就走!

小福子:你上哪儿去!

祥子:谁知道呢……

小福子:那我……(欲言又止)

4)祥子:有一天我要是混好了,……我准来看你。盼着吧。(下)

小福子:祥子,我盼着……

台词右侧有导演提示,对A的提示是:“小顺子重复的是老马的话,但是游移状态的,而不是信心十足的”。对B:“铁蛋说完:‘盼着吧,盼着吧。大叔。’老马看了铁蛋一眼,潜台词是:‘盼什么啊?没盼!’转身走进了里屋”。对C:“小福子的话问得是虚无缥缈,不要太具象。”对D:“祥子的盼着是空盼着,他也不知道能盼来什么。”

如此一来,小顺子失去了革命因素和引路作用,变成“浮游状态”,小福子的期待是“虚无缥缈”,祥子“不知道能盼来什么”。

革命不需要了。为什么?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变成了当务之急,从80年代起党中央放弃了群众运动、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1989年2月25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针对当时的学生民主运动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22],从此以后,维护社会和国家的安定成为历届政府的重要课题。9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使不安定因素增大。胡锦涛在2004年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口号[23],此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维稳体制”不断强化。在此政治形势下,梅阡给《祥子》加的红线——鼓动民众投身武装革命以推翻现政权的内容,当然没有必要了。

2007年的导演方针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内容,就是对体现人情味的重视。“我们如何讲出些新意呢?我们更想突出现今社会早就被淡漠了的人情,看看老世年间老北京人,老北京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淳朴,真挚的浓郁人情味,说实在的,达官贵人是并不那么有人情的。我们就是要在老北京的人情味上做文章”(引自顾威《<骆驼祥子>导演阐述》,见话剧版本④第23页)。在此之前确不见有人提过《骆驼祥子》的人情味,为什么人情味受到重视了呢?

2001年9月20日,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公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4]指出:“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针对上述问题,《纲要》规定:“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积极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良好道德风貌……要在各种文艺评论、评介、评奖中,把是否合乎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一条重要标准”。(见前注2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根据以上情况推测,注重人情味是与“合乎社会主义道德”相同步的。

小说《骆驼祥子》诞生近80年。这期间它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改编成漫画、话剧、地方戏、电影、京剧、电视连续剧、歌剧等,祥子的结尾也经历了诸多变化。1936年的原作是祥子的堕落和毁灭,1945年二战结束后的美国英译本是皆大欢喜。1951年—1955年间,老舍三次亲手修改,删除了祥子的堕落和毁灭。1951年的漫画本,觉悟后的祥子朝着革命根据地出发。1953年的漫画本,祥子在监狱里觉悟,想象参加革命。1958年的梅阡话剧,北伐胜利即将到来,祥子决定去投奔已参加革命的小顺子。1982年“文革”结束后,梅阡删除北伐,祥子的希望变得空洞。2008年改革开放30年后新排的《骆驼祥子》,革命要素消失,祥子变得茫然。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现当代史的诸多重大关头,祥子的结局都随之而变化。

如果说美国人的改写是为了迎合美国读者的心理,在中国的改写则可说是为了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环境决定人的特性。祥子已成为劳动人民的象征,他的命运当然要跟人民共和国同步,他的结局也必然要随之改变,这也许是祥子注定的命运。

(本文根据《<骆驼祥子>の改変について——祥子の結末を中心に》(老舍原作/梅阡脚本/大山潔訳注《戯曲<骆驼祥子>全5幕6场(MP3CD付)》东方书店,2015年3月,第436—455页)翻译修改)

(作者单位:明治大学、东京理科大学)

【注释】

[1]关于晨光出版公司改编本第3版的情况,参考立间祥介译《骆驼祥子》(岩波文库1980年12月16日第1版、1994年5月16日第15版、第405页)。

[2]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日本学者小生常谈《<老舍全集>所收<骆驼祥子>校读》,《老舍研究会会报》19号(2005年8月5日)、24号(2010年9月4日)。http://laoshe j.p/wp-content/uploads/kaihou_24.pdf

[3]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145页。

[4]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5]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老舍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6]引自改写本⑦老舍《自序》(1950年6月)。

[7]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1951年冬):将地主的土地没收后,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此运动消灭了地主阶级。

[8]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日—1953年7月27日):指中国派遣人民志愿军去朝鲜抗击美国支援朝鲜的战争和运动。由此中美关系彻底对立。

[9]肃清反革命(1955年—1957年):肃清在中共、政府、军队中的反革命分子运动。

[10]三反(1951年11月30日—1952年6月30日):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11]五反(1952年1月26日—1952年10月):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展开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

[12]思想改造(1951年秋—1952年秋):在知识分子中展开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运动。

[13]Rickshaw boy/by Lāu Shāw;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by Evan King;sketches by Cyrus LeRoy Baldridge:Reynal&Hitchcock,c1945。

[14]孙之俊图、孙燕华文:《骆驼祥子画传——老舍名著的形象解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冷千改编、金戈·龙禾绘画:《骆驼祥子》(上、下),影华出版社1953年4月初版,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此为1953年初刊本的修订本)。

[16]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军占领,北平改为北京。1945年日本战败,8月21日恢复原名北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进入北平,宣告“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9月27日,北平市改称北京市,北平走入历史。

[17]《戏剧论丛》1957年第4期(话剧刊本③《<骆驼祥子>的舞台艺术》(1983年),第20、22页)。

[18]顾威:《新排<骆驼祥子>导演阐述》(见话剧刊本④第24页)。

[19]《人民戏剧》1980年第8期(收载于话剧版本③《<骆驼祥子>的舞台艺术》,第22页)

[20]方可成、李恵普:《中共正修改的历史评价》,(《南方周末》2011年7月11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61134)“2005年的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说,国民党军队是正面战场的‘主体’,他们‘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国军领导人蒋介石获得的评价随之改变,他的功劳可以获得公开肯定。”

[21]被删除的小顺子的台词主要有以下部分。(页数为本书的页数)①第142页第8行—第143页第2行。(参考2008年版336页)②第158页下倒数第8,9行。(参考2008年版348页)③第242页倒数第3行—第243页第5行。(参考2008年版394页)

[22]见1989年2月25日《人民日报》,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225/89.html

[23]参见胡锦涛同志《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篇目介绍(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年4月26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04/26/nw.D110000renmrb_20130426_1-03.htm

[24]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华社2001年10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xiangguan/ddjy/xg02.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