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张元济为徐光启纪念册题辞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张元济为徐光启纪念册题辞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时间:2022-05-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张元济为徐光启纪念册题辞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徐光启塑像徐光启是上海的骄傲。张元济题辞由徐宗泽编入《徐文定公逝世三百年纪念文汇编》,于1934年4月圣教杂志社影印出版。不仅出于私交原因,实因徐光启是促进西学东渐的伟大先驱者,受到毕生主张中西文化交流,并为之奋斗的张元济无限景仰的缘故。题辞对徐光启“有功于乡”“有功于全中国”的高度评价,十分得当。

张元济为徐光启纪念册题辞_关于张元济的故事

徐光启塑像

徐光启(1562—1633)是上海的骄傲。这位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杰出先驱之一,而且是一位颇有造诣的天主教徒,对后世中国天主教事业影响深远。

1933年是徐光启逝世三百周年纪念,当时上海文化界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教堂举行大弥撒追思圣典,《圣教杂志》出版了一本《徐上海特刊》的纪念专集。1934年2月,《圣教杂志》主编、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主管徐宗泽司铎,邀请各界名流撰文题辞,编印徐文定公逝世三百年纪念册。张元济先生也收到了邀请信和宣纸一方。不久,他撰成题辞一篇,文曰:

徐文定公三百年纪念册书后

景教流行,碑石可考,而天主教入中国最早。天主教之有教堂,建于前明之燕都辇毂地亦最先最早,其事实自上海徐文定公成之。公于未通籍前即与法人(按意大利人利玛窦游。既登朝,不数年即成建立教堂之功。而西学东渐,凡天文、历算、格致、制造之大端,皆有公引贤赞治,盛极一时。清初诸儒精天文、历算,得窥西来法者,何莫非公所饷遗。公生于上海,自明至有清海通时代,而上海一地遂为西学传习之总汇。迄今又几及百年,上海更成为中国与欧美各国沟通文化之中枢。呜呼!此则大上海之建设,虽谓公在二百余年前即已播其种,而造其因焉可矣!公既有功于乡,如是之久且远,抑有功于全中国。方兴未艾,岂不伟欤?故读此纪念册,不禁低回景仰而不置也。(www.guayunfan.com)海盐张元济谨撰

从张元济先生哲嗣树年先生保存的这份原稿看,系他人笔迹。读手稿,知道“虽谓……可矣”一句,为菊老改定,这样加重了语气,增加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又,稿纸栏框外有菊老两段亲笔文字:“奉去宣纸一方,请托公司同人善书者代为一写。四周留余幅要合适,写成交下盖章。张元济托。23/3/2”“请照写,同时并代覆徐君一信。拟稿交下一阅。元济又启。”

此文写作前后,正值菊老夫人患肺癌病重不起,菊老心情沉重。因此,条幅是请别人代劳写成的。但从两条批注可以窥见菊老对此事十分认真,一丝不苟。

张元济题辞由徐宗泽编入《徐文定公逝世三百年纪念文汇编》,于1934年4月圣教杂志社影印出版。此书还收有蔡元培等人题辞手迹。

徐宗泽(1888—1947),上海青浦人,徐光启十二代孙。1907年肄业于耶稣会会士院,卒业后奉派赴欧洲深造,得哲学及科学博士学位,升为天主堂司铎。其著有《中国天主教史概论》等著作。他早在1917年就与张元济有交往。《张元济日记》有两则记载。其一,8月28日:“张渔珊(商务编译所同事)面告,前校改《辞源》某君,欲得甲种一部,可送交新北天主堂转。即徐宗泽,号润农,青浦人。”其二,8月31日:“徐宗泽交来《辞源》校正若干条。张渔珊转来,即送编译所。”《辞源》是商务印书馆1915年出版的一部大型辞书,徐宗泽读后发现疏漏,主动校改了一些条目,送到商务印书馆,报酬只希望得到一部《辞源》甲种本(精装)。张元济先生对他的校改显然是很重视的,所以在自己的馆务日记中记下了这件事。1931年,徐宗泽已主持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又通过瞿宣颖的介绍,向张元济借抄涵芬楼藏地方志目录。这些交往,无疑增加了彼此的了解。然而张元济为《圣教杂志》撰文,还是第一次。不仅出于私交原因,实因徐光启是促进西学东渐的伟大先驱者,受到毕生主张中西文化交流,并为之奋斗的张元济无限景仰的缘故。题辞对徐光启“有功于乡”“有功于全中国”的高度评价,十分得当。后来张元济在编印《四部丛刊续编》时,曾计划辑入徐光启等译的《几何原本》一书,只因缺少好的版本,未能实现。这则轶事也可算作此题辞的“后话”吧。

这篇题辞没有收入198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元济诗文》。当年圣教杂志社编印的纪念册,现已不易见到。故予介绍,以飨同好。

(原载《上海文史》1992年第2期,原题《张元济的一幅题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