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心的变化

内心的变化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因为如此,在千万人当中,或许会有一个人探询有关他的灵性自我,并为此去查阅《韦丹塔·苏陀》、《博伽梵歌》和《圣典博伽瓦谭》等启示经典。无论是奎师那的圣名,还是对祂从事的娱乐活动的描述,全都是“神的话题的甘露”。这项活动特别推荐给那些正在为死亡做准备的人。想要交好运的人,应该崇拜物质世界的掌管者杜尔嘎女神。人要想成为伟大的英雄,就应该崇拜主希瓦的化身茹铎。想要储存大量谷物的人,应该崇拜阿迪缇。

çré-çuka uväca

evam etan nigaditaà

påñöavän yad bhavän mama

nåëäà yan mriyamäëänäà

manuñyeñu manéñiëäm

çré-çukaù uväca—圣舒卡戴瓦·哥斯瓦米说/evam—如此/etat—所有这些/nigaditam—答复了/påñöavän—如你所询问/yat—什么/bhavän—阁下你/mama—向我/nåëäm—人类的/yat—一个/mriyamäëänäm—在死亡的门槛上/manuñyeñu—在人类当中/manéñiëäm—有智慧的人的

译文 圣舒卡戴瓦·哥斯瓦米说:玛哈茹阿佳·帕瑞克西特,你所问的有关踩在死亡门槛上的明智之人的责任问题,我已经回答你了。

要旨 整个世界的人类社会中有亿万的男人和亿万的女人,他们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缺乏对灵魂的知识,所以都没什么智慧。尽管他们事实上并不是粗糙和精微的物质躯体,但他们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因此都持有错误的生命概念。用人类的社会标准来衡量,他们的地位也许高、也许低,但我们应该清楚:人除非询问超出他的躯体和心智之外的自我,否则作为人的一生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失败的。正因为如此,在千万人当中,或许会有一个人探询有关他的灵性自我,并为此去查阅《韦丹塔·苏陀》(Vedänta-sütra)、《博伽梵歌》(Bhagavad-gétä)和《圣典博伽瓦谭》(Çrémad-Bhägavatam)等启示经典。但是,如果我们不接触一位觉悟了的灵性导师,那么即使我们阅读和聆听这类经典,我们也不可能对自我真正的本性等一类问题有真正的了解。在千百万人当中,也许有人知道主奎师那真正是什么。《永恒的柴坦亚经》(Caitanya-caritämåta)中篇第20章的第122—123节诗中说:主奎师那出于没有缘故的仁慈,透过维亚萨戴瓦(Vyäsadeva)这个化身编纂了韦达文献,以便人类社会中那些几乎忘了与祂的真正关系的明智之人阅读。即使是明智的人,也会忘记他们与至尊主的关系。而奉爱瑜伽(bhakti-yoga)的整个程序,就是要恢复每个人中断了的与至尊主的关系。生物在经历了八百四十万种生命形式的轮回进化后,只有在人体生命中才有可能恢复这种关系。明智之人必须认真抓住这个机会。由于不是所有的人都很聪明,所以总有太多的人不明白人生的重要性。因此,这节诗里特别用了“善于思考(manéñiëäm)”一词。像帕瑞克西特王(Mahäräja Parékñit)那种善于思考的人,必须托庇于主奎师那的莲花足下,全心全意地从事聆听、歌唱至尊主的圣名和娱乐活动等奉爱服务。无论是奎师那的圣名,还是对祂从事的娱乐活动的描述,全都是“神的话题的甘露(hari-kathämåta)”。这项活动特别推荐给那些正在为死亡做准备的人。

brahma-varcasa-kämas tu

yajeta brahmaëaù patim

indram indriya-kämas tu

prajä-kämaù prajäpatén

devéà mäyäà tu çré-kämas

tejas-kämo vibhävasum

vasu-kämo vasün rudrän

vérya-kämo ’tha véryavän

annädya-kämas tv aditià

svarga-kämo ’diteù sutän

viçvän devän räjya-kämaù

sädhyän saàsädhako viçäm

äyuñ-kämo ’çvinau devau

puñöi-käma iläà yajet

pratiñöhä-kämaù puruño

rodasé loka-mätarau

rüpäbhikämo gandharvän

stré-kämo ’psara urvaçém

ädhipatya-kämaù sarveñäà

yajeta parameñöhinam

yajïaà yajed yaças-kämaù

koça-kämaù pracetasam

vidyä-kämas tu giriçaà

dämpatyärtha umäà satém

brahma—绝对者/varcasa—光芒/kämaù tu—但想要那样的人/yajeta—会崇拜/brahmaëaù—韦达经的/patim—主人/indram—天帝/indriya-kämaù tu—但想要有强壮的感官的人/prajä-kämaù—想有很多后裔的人/prajäpatén—帕佳帕提(生物体的祖先)/devém—女神/mäyäm—向物质世界的女主人/tu—但是/çré-kämaù—想要美貌的人/tejaù—力量/kämaù—这样想的人/vibhävasum—火神/vasu-kämaù—想发财的人/vasün—瓦苏半神人/rudrän—希瓦的众多扩展/vérya-kämaù—想要身体强壮的人/atha—因此/véryavän—最强大的/anna-adya—谷类/kämaù—这样想的人/tu—但是/aditim—半神人的母亲阿迪缇/svarga—天堂/kämaù—这样想/aditeù sutän—阿迪缇众多的儿子/viçvän—维施瓦戴瓦/devän—半神人/räjya-kämaù—那些渴望得到王国的人/sädhyän—众萨迪亚半神人/saàsädhakaù—满足愿望的……/viçäm—经商阶层的/äyuù-kämaù—想要长寿/açvinau—称为阿施维尼兄弟的两位半神人/devau—这两位半神人/puñöi-kämaù—想要强壮的身体的人/iläm—大地/yajet—必须崇拜/pratiñöhä-kämaù—想出名或想职位稳定的人/puruñaù—这样的人/rodasé—地平线/loka-mätarau—以及大地/rüpa—美貌/abhikämaù—积极地渴望/gandharvän—歌仙星球上的居民(甘达尔瓦);他们都很美丽、很会唱歌/stré-kämaù—想要贤妻的人/apsaraù urvaçém—天国的社交女郎/ädhipatya-kämaù—想支配别人的人/sarveñäm—每个人/yajeta—必须崇拜/parameñöhinam—宇宙的总管布茹阿玛/yajïam—人格首神/yajet—必须崇拜/yaçaù-kämaù—想出名的人/koça-kämaù—想要银行存款很多的人/pracetasam—称为瓦茹纳的天堂司库/vidyä-kämaù tu—但是想得到教育的人/giriçam—喜马拉雅山的主人希瓦/dämpatya-arthaù—至于夫妻之情/umäm satém—主希瓦贞洁的妻子乌玛

译文 想要全神贯注于不具人格特征的梵光(布茹阿玛玖提)的人,应该崇拜韦达经的导师(布茹阿玛或博学的祭司

毕尔哈斯帕提);想要增强性能力的人,应该崇拜天帝因铎;想要子孙优秀的人,应该崇拜名叫帕佳帕提的伟大祖先。想要交好运的人,应该崇拜物质世界的掌管者杜尔嘎女神。想要强大有力的人,应该崇拜火;只追求钱财的人,应该崇拜瓦苏们。人要想成为伟大的英雄,就应该崇拜主希瓦的化身茹铎。想要储存大量谷物的人,应该崇拜阿迪缇。想要去天堂星球的人,应该崇拜阿迪缇的儿子们。想要拥有世上王国的人,应该崇拜维施瓦戴瓦;而想要受人民大众欢迎的人,应该崇拜萨迪亚半神人。想要长寿的人,应该崇拜名叫阿施维尼·库玛尔的半神人们;想要身体强壮的人,应该崇拜大地。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的人,应该崇拜地平线与大地。想要容貌美丽的人,应该崇拜甘达尔瓦星球上美丽的居民们;想要有好妻子的人,应该崇拜天堂星球最美丽的舞女(阿普萨娃)和天堂星球的乌尔娃西社交女郎。想要控制他人的人,应该崇拜宇宙的领袖主布茹阿玛。想要有实质性名望的人,应该崇拜人格首神;而想要有很多银行存款的人,应该崇拜半神人瓦茹纳。想要学识渊博的人应该崇拜主希瓦;而想要夫妻关系和谐的人,应该崇拜主希瓦的妻子——贞节女神乌玛。

要旨 经典为那些想在不同的方面获得成功的人介绍了不同的崇拜方式。生活在物质世界里的受制约的灵魂,不可能享受到所有的物质便利,但如果根据自己的具体愿望,崇拜上述半神人中特定的一位,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利益。茹阿瓦纳(Rävaëa)靠崇拜希瓦成为力量强大的人,他曾经为了取悦希瓦而给希瓦供奉砍下的头颅。凭借希瓦的恩赐,他变得那么强大有力,以致所有的半神人都怕他;他直到最后向至尊人格首神主茹阿玛禅铎(Rämacandra)挑战,才走向了灭亡。换句话说,正如《博伽梵歌》第7章的第20节诗证实的那样,所有这类追求某些或全部物质享乐的人——十足的物质主义者,都是缺乏智慧的人。经典中说:丧失一切判断力的人,或者说是被玛亚(mäyä)的迷惑能量拿走了智力的人,渴望靠取悦各种半神人或以科学进步为幌子发展物质文明来获得生活中的各种享乐。在物质世界里真正要解决的生命问题,是生、老、病、死。没人想改变他与生俱来的权利,没人想死,没人想变老或残废,也没人想生病。然而,无论是半神人的恩典,还是所谓的物质科技进步,都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博伽梵歌》和《圣典博伽瓦谭》中,都说这些智力欠佳的人缺乏判断力。舒卡戴瓦·哥斯瓦米说,在八百四十万种生命形式中,人体生命是很罕有、珍贵的;而在罕有的人类中,那些觉察到物质问题的人更罕见;然而,比这种人更稀有的,是那些察觉到《圣典博伽瓦谭》价值的人。《圣典博伽瓦谭》包含了至尊主和至尊主纯粹的奉献者的信息。无论人是聪明还是愚蠢,都不可能避免死亡。但是,帕瑞克西特王因为在死亡来临时抛弃一切物质享乐,从正确的人物舒卡戴瓦·哥斯瓦米那里聆听至尊主的信息,以这种方式完全投靠至尊主的莲花足,因此被舒卡戴瓦·哥斯瓦米称为是心智高度发展(manéñé)的人。相反,努力追求物质享乐的人所具有的渴望却受到谴责。这种渴望就像堕落的人类社会服用的麻醉品一样。明智的人应该努力消除这些渴望,相反追求重返家园、回归首神后的永恒生活。

dharmärtha uttama-çlokaà

tantuù tanvan pitèn yajet

rakñä-kämaù puëya-janän

ojas-kämo marud-gaëän

dharma-arthaù—为了灵性的进步/uttama-çlokam—至尊主或依恋至尊主的人/tantuù—为了后代/tanvan—并为了保护他们/pitèn—琵垂珞卡的居民(祖先)/yajet—必须崇拜/rakñä-kämaù—想得到保护的人/puëya-janän—虔诚的人/ojaù-kämaù—想得到力量的人应该崇拜/marut-gaëän—众多半神人

译文 要增长灵性知识,就该崇拜主维施努或祂的奉献者;要想王朝强盛和世代相传,就该崇拜各种各样的半神人。

要旨 真正的宗教意味着使人在灵修之途上取得进步,通过增长灵性知识认识至尊主的非人格光芒、在局部区域扩展的超灵特征及祂本人的特征,最终恢复与主维施努的永恒关系。要想建立一个强盛的王朝,通过发展短暂的躯体关系获得快乐,就应该托庇于祖先(Pitä)和其他虔诚星球上的半神人。不同半神人的崇拜者最后会到宇宙中那些半神人所在的星球去;但到梵光(brahmajyoti)中的灵性星球去的那些人,所达到的是最高的完美境界。

räjya-kämo manün devän

niråtià tv abhicaran yajet

käma-kämo yajet somam

akämaù puruñaà param

räjya-kämaù—想拥有王国的人/manün—神的非完整化身玛努们/devän—半神人/niråtim—恶魔/tu—但是/abhicaran—想战胜敌人/yajet—应该崇拜/käma-kämaù—想得到感官享乐的人/yajet—应该崇拜/somam—名叫昌铎的半神人/akämaù—没有物质欲望要满足的人/puruñam—至尊人格首神/param—至尊者

译文 想要管辖一个王国或帝国,就该崇拜玛努。想要战胜敌人,就该崇拜恶魔;而想要进行感官享乐,就该崇拜月亮。但是,不想有任何物质享乐的人,应该崇拜至尊人格首神。

要旨 对解脱了的人来说,以上罗列的各种物质享乐都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受至尊主外在能量的物质属性制约的人,才会受各种各样的物质享乐的诱惑。换句话说,超然主义者并没有什么物质欲望需要去满足,相反物质主义者却是欲壑难填。至尊主声明:想进行物质享乐并为此去找上述那些不同的半神人帮忙的物质主义者,控制不了他们的感官,因而浪费精力去做很无聊的事情。所以,人不该有任何的物质享乐欲望,要足够明智地去崇拜至尊人格首神。无聊之人的领袖们甚至更荒唐,他们公开宣传他们愚蠢的看法说:人想崇拜什么半神人就崇拜什么半神人,其结果是一样的。这类宣传不仅违反《博伽梵歌》和《圣典博伽瓦谭》的教导,而且愚蠢透顶;其性质就像愚蠢地说,随便买什么旅行票证都能去同一个目的地一样。没人能买一张从德里到巴若德的票,却可以从德里到孟买去。这里明确、详细地说明:欲望不同,崇拜的模式就不同;但没有物质享乐欲望的人应该崇拜至尊主——人格神奎师那,而这种崇拜程序称为奉爱服务。纯粹的奉爱服务意味着:不带丝毫物质欲望地为至尊主做服务;物质欲望是指包括功利性活动和经验主义心智思辨在内的各种欲望。人们也许为满足物质欲望而崇拜至尊主,但正如下一节诗中会解释的,这种崇拜的结果会不同。一般来说,至尊主不会去满足任何人要进行感官享乐的物质欲望,但会赐予崇拜祂的人这类祝福,因为他们最后会去除物质享乐的欲望。结论是:人必须把物质享乐的欲望减至最低限度;为做到这一点,人应该崇拜至尊人格首神。至尊主在这节诗里被描述为是“超越一切物质的(param)”。圣商卡尔查尔亚(Çaìkaräcärya)也说过:至尊主在物质的包围圈之外(näräyaëaù paro’vyaktät)。

akämaù sarva-kämo vä

mokña-käma udära-dhéù

tévreëa bhakti-yogena

yajeta puruñaà param

akämaù—超越了所有物质欲望的人/sarva-kämaù—有所有的物质欲望的人/vä—或/mokña-kämaù—想得到解脱的人/udäradhéù—有高度智慧/tévreëa—以极大的力量/bhakti-yogena—凭借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yajeta—应该崇拜/puruñam—至尊主/param—至尊的整体

译文 有高度智慧的人,无论内心是充满各种物质欲望,是根本没有物质欲望,还是想要得到解脱,都必须用尽所有的方法崇拜至尊的整体——人格首神。

要旨 在《博伽梵歌》中,至尊人格首神圣主奎师那被描述为是至尊的人物——菩茹首塔玛(puruñottama)。只有祂,才能把非人格神主义者吸入祂身体放射出的梵光(brahmajyoti)中,以此方式把解脱赐予那些追求解脱的人。正如光辉灿烂的阳光不是独立于太阳球体而存在的,梵光也不是脱离至尊主而独立存在的。因此,正如《圣典博伽瓦谭》这里所推荐的,想要融入至尊非人格梵光的人,也必须通过练奉爱瑜伽来崇拜至尊主。这节诗里着重强调奉爱瑜伽是达到一切完美的方法。前一章中说,练活动瑜伽(karma-yoga)和思辨瑜伽(jïäna-yoga)的最终结果,是要练奉爱瑜伽。同样,这一章中强调:崇拜各种半神人的人,最终上升到练奉爱瑜伽的层面。因此这里推荐说:觉悟自我的最佳方法是练奉爱瑜伽。正因为如此,所有的人都必须认真地采用奉爱瑜伽的程序,即使是追求物质享乐或摆脱物质束缚的人也该认真练奉爱瑜伽。

梵文阿卡玛哈(akämaù)是指没有物质欲望的人。生物原本就是至尊整体(puruñaà pürëam)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所从事的自然活动就是为至尊生物服务,正如身体的一部分或说躯体的四肢,自然是为侍奉整个躯体而存在的。所以,没有欲望的意思不是像石头一样呆滞,而是要察觉自己的原本状态,只想要至尊主给予的满足。圣吉瓦·哥斯瓦米(Jéva Gosvämé)在他的论著(Sandarbha)中,把这种没有欲望解释为是:人应该只有在体验到至尊主的快乐时才感到快乐(bhajanéya-parama-puruña-sukha-mätra-sva-sukhatvam)。生物的这种本性即使在物质世界受制约的状态下也时有展现,只不过智力欠佳、心智不发达的人,是通过利他主义、博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形式来表达他们的这种本性。在世俗的范畴里,这种以社会、团体、家庭、国家或人类的形式表现出的为他人做好事,是纯洁的生物以至尊主的快乐为快乐的原本感受的部分展现。以至尊主的快乐为快乐这种美好的感受,被布阿佳布弥的少女们展现得淋漓尽致。牧牛姑娘不求任何回报地爱着至尊主,而这是无欲(akämaù)精神的完美体现。物质世界里充分展现的是利欲熏心(käma)、只想满足自己,而灵性世界里充分展现的是无欲的精神。

为了摆脱物质苦恼、满足自己而要与至尊主合一或融入梵光(brahmajyoti)的思想,也是有欲望的体现。纯粹的奉献者不想为使自己免除生存痛苦而解脱。即使得不到所谓的解脱,纯粹的奉献者也照样渴望满足至尊主。受欲望的影响,阿尔诸纳(Arjuna)一开始为满足自己而想救他的亲戚,因此拒绝在库茹柴陀(Kurukñetra)战博上作战。可是,作为纯粹的奉献者,当他恢复理智,认识到以牺牲自己的满足为代价去满足至尊主是他的首要责任时,他同意按至尊主的

指示去作战。他因此变得无欲,而这才是完美生物的完美状态。

人有高度智慧(udära-dhéù)的意思是人的目光远大。有物质享乐欲望的人崇拜地位低微的半神人们,《博伽梵歌》第7章的第20节诗中谴责这种人是失去理智的人(håta jïäna)。没有至尊主的批准,人不可能从半神人那里得到任何祝福。因此,目光远大的人能看出最高的权威是至尊主,即使是物质利益的给予也由祂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目光远大的人即使有物质享乐或解脱的欲望,也应该直接去崇拜至尊主。每一个人,无论他是没有欲望(akäma)、有欲望(sakäma),还是有解脱的欲望(mokña-käma),都应该尽快崇拜至尊主。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在不混杂功利性活动和思辨的情况下完美地练奉爱瑜伽。不混杂其他光线的纯阳光十分强大有力,因此被称为“极大的力量(tévra)”。同样道理,无论人内心的动机是什么,他都可以通过聆听和吟诵、吟唱等方法练纯粹的奉爱瑜伽。

etävän eva yajatäm

iha niùçreyasodayaù

bhagavaty acalo bhävo

yad bhägavata-saìgataù

etävän—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崇拜者/eva—肯定地/yajatäm—在崇拜之际/iha—在这一生中/niùçreyasa—最高的祝福/udayaù—发展/bhagavati—向至尊人格首神/acalaù—果断、坚定的/bhävaù—自然受……的吸引/yat—那/bhägavata—主纯粹的奉献者/saìgataù—联谊

译文 只有靠至尊主纯粹的奉献者的联谊,各种崇拜半神人的人,才能得到最完美的利益——自然而然深受至尊人格首神的吸引。

要旨 在物质创造中以各种生命形式生存的众生,从第一位半神人布茹阿玛开始,下至小蚂蚁,都受制于物质自然法律——至尊主的外在能量。生物在纯洁的状态下意识到自己是至尊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个事实,但当他因为想要主宰物质能量而被抛进这个物质世界后,他便受物质自然三种属性的制约,因而为生存的最高利益而奋斗。这种奋斗就好像在物质享乐魔力的驱使下追逐鬼火一样。无论是靠崇拜这一章前面诗节所介绍的半神人,还是依靠在没有神或半神人帮助的情况下取得现代科技知识的进步所制定的一切物质享乐计划,都不过是幻想而已;因为在物质创造范围内受制约的生物,虽然为获得快乐而制定所有的物质享乐计划,但却永远解决不了生老病死这些生存问题。宇宙历史中满是这种计划制定者,无数的国王和君主穿梭般来去,但留下的只是些故事而已。这类计划制定者竭尽努力,可还是解决不了生存的根本问题。

实际上,人生是专为解决这些生存的根本问题而设的。用不同的崇拜方式去满足不同的半神人,或者在没有神或半神人的帮助下取得所谓科技知识的进步,永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只有十足的物质主义者很少理会神或半神人;韦达经(Vedas)推荐人为了不同的利益而崇拜不同的半神人,说明半神人不是假想出来的。半神人像我们一样是真实存在的,但他们因为用管理宇宙不同部门的方式直接为至尊主做服务,所以力量比我们强大得多。《博伽梵歌》不但确认了这一点,还描述了包括最高级的半神人布茹阿玛在内的半神人所居住的不同星球。十足的物质主义者不相信神或半神人的存在,也不相信宇宙中不同的星球是由不同的半神人掌管的。他们为到达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亮(Candraloka)而制造了很大的风波,但即使用机器拼命探索,还是对月亮不甚了解。尽管骄傲的科学家或十

足的物质主义者做了很多假宣传,说要卖月亮上的土地,但他们自己却不能住在那里,更不要说到其他那些他们连数都数不过来的星球上去了。然而,韦达经的追随者有另外一套获取知识的方法。正如我们在《圣典博伽瓦谭》第1篇中谈过的,他们把韦达文献的声明当权威,因此对至尊神和祂在物质天空之外所居住的星球,以及半神人和他们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所居住的各个星球,有着充分且合理的知识。在所有的韦达文献中,《博伽梵歌》被商卡尔、茹阿玛努佳(Rämänuja)、玛达瓦(Madhva)、维施努斯瓦米(Viñëusvämé)、宁巴尔卡和柴坦亚(Caitanya)等印度伟大的灵性导师(äcärya)接受为是最权威的韦达文献,世上所有重要的人物也都研究它。《博伽梵歌》中谈到对半神人的崇拜和他们各自居住的星球,其中奎师那在第9章的第25节诗中证实说:

yänti deva-vratä devän

pitèn yänti pitå-vratäù

bhütäni yänti bhütejyä

yänti mad-yäjino ’pi mäm

“崇拜半神人的人,将在半神人中投生;崇拜祖先的人,到祖先那里去;崇拜鬼魂和精灵的人,在那些生物中投生;崇拜我的人,将与我生活在一起。”

从《博伽梵歌》中我们还知道:物质世界里的所有星球,包括布茹阿玛珞卡(Brahmaloka),都只不过是短暂的处境,过一定的时间后就都会遭到毁灭;因此,半神人和崇拜半神人的人在毁灭的时间到来时全都会被毁灭。然而,到达神的王国的人会过上永恒的生活。这就是韦达文献的定论。崇拜半神人的人因为相信韦达文献的说法,所以比不相信韦达文献的人多一种便利条件,那就是:通过相信韦达文献,他们能在与奉献者交往的过程中了解崇拜至尊主的好处。相反,十足的物质主义者因为对韦达文献没有信心,所以永远处于愚昧的状态中,被错误的信心所驱使,建立这种错误信心的基础是:不完美的经验性知识,或永远触及不了超然知识范畴的所谓物质科学。

因此,十足的物质主义者或崇拜短暂的半神人的人,除非接触到像至尊主的纯粹奉献者那样的超然主义者,否则所做的努力就只不过是在浪费精力而已。人只有依靠圣洁的人物——至尊主纯粹的奉献者的恩典,才能获得纯粹的奉爱之心,而这是人生最高的完美。只有至尊主纯粹的奉献者才能给人指出进步生活的正确途径。否则,无论是在不知道神或半神人的情况下所过的物质主义生活,还是在为追求短暂的物质享乐而去崇拜半神人的情况下所过的物质主义生活,都是不同的幻象而已。有关这一切,《博伽梵歌》也作了明确的解释,但《博伽梵歌》只有在与纯粹的奉献者联谊的情况下才能明白,而不能靠政治家或枯燥的哲学思辨者的解释去了解。

jïänaà yad äpratinivåtta-guëormi-cakram

ätma-prasäda uta yatra guëeñv asaìgaù

kaivalya-sammata-pathas tv atha bhakti-yogaù

ko nirvåto hari-kathäsu ratià na kuryät

jïänam—知识/yat—由那/ä—直到……的限度/ratinivåtta—

完全中止/guëa-ürmi—物质属性的波浪/cakram—旋涡/ätma-prasädaù—自我满足/uta—而且/yatra—那里有/guëeñu—在自然属性中/asaìgaù—没有执著/kaivalya—超然的/sammata—被认可/pathaù—途径/tu—但是/atha—因此/bhakti-yogaù—奉爱服务/kaù—谁/nirvåtaù—专注于/hari-kathäsu—有关至尊主的超然论题/ratim—吸引/na—不会/kuryät—做

译文 与至尊主哈尔依有关的超然知识,是使物质属性的浪涛和旋涡完全静止下来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因为完全没有物质的执著,而且被权威们证实为是超然的,所以能使人感到内心十分满足。因此,有谁能不受这知识的吸引呢?

要旨 《博伽梵歌》第10章的第9节诗中说:纯粹奉献者的特质是奇妙的。纯粹的奉献者所做的全部活动,就是一直不断地为至尊主服务,因此他们互相交流如痴如醉的情感,品尝超然的快乐。如果得到一位真正的灵性导师的正确指导,人甚至在练习做奉爱服务的阶段(sädhana-avasthä)就能体验到这种超然的快乐。在成熟的阶段,随着人认识到自己与至尊主的特定关系(奉献者甚至可以与至尊主有情侣之爱那种亲密的关系,从而品尝到最高的超然快乐),这种超然的感受便发展到极致,生物从此恢复自己的原本状态。因此,奉爱瑜伽作为认识神的唯一方法,被称为“超然的(kaivalya)”。就有关这一点,圣吉瓦·哥斯瓦米引述韦达观点(eko näräyaëo devaù,parävaräëäà parama äste kaivalya-saˆjñitaù),确立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人格首神纳茹阿亚纳(Näräyaëa)是那位“超然的(kaivalya)”人物,使人接近至尊主的方法则是“到首神那里去的唯一方法(kaivalya-panthä)”。这唯一的方法以聆听(çravaëa)与人格首神有关的话题为开始,聆听与人格首神有关的话题(hari-kathä)的自然结果是得到超然的知识,使奉献者对所有的世俗话题不再有丝毫兴趣。所有的世俗活动,无论是社会的还是政治的,对奉献者来说都没有吸引力;到了成熟的阶段,这样的奉献者甚至对自己的躯体都没兴趣,更不要说与躯体有关的亲属了。在这种状态中的人,不再受各种物质自然属性浪涛的冲击。普通人非常感兴趣从事的世俗活动,对奉献者来说毫无吸引力。这种状态在这节诗中被描述为是“物质属性的浪涛完全静止下来(pratinivåtta-guëormi)”,当人在灵性方面完全感到满足(ätma-prasäda)时就有可能达到这种状态。至尊主

一流的奉献者通过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达到这种状态。然而,尽管他处在很高的层次上,但为了满足至尊主,他自愿去向世人传扬至尊主的荣耀,把一切,甚至世俗的兴趣,都与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结合起来。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初习者一个把世俗兴趣转变为超然快乐的机会。圣茹帕·哥斯瓦米(Rüpa Gosvämé)评论纯粹奉献者的这种活动说:即使把世俗活动与为至尊主服务结合起来,也是公认的超然活动(nirbandhaù kåñëa-sambandhe yuktaà vairägyam ucyate)。

çaunaka uväca

ity abhivyähåtaà räjä

niçamya bharatarñabhaù

kim anyat påñöavän bhüyo

vaiyäsakim åñià kavim

çaunakaù uväca—绍纳卡说/iti—如此/abhivyähåtam—所有讲述过的/räjä—君王/niçamya—靠聆听/bharata-åñabhaù—帕瑞克西特·玛哈茹阿佳/kim—什么/anyat—更多/påñöavän—他询问/bhüyaù—再次/vaiyäsakim—向维亚萨戴瓦的儿子/åñim—精通……的人/kavim—很有诗意的

译文 绍纳卡说:维亚萨戴瓦的儿子——圣舒卡戴瓦·哥斯瓦米,是学识渊博的圣人,能用诗歌描述事物。玛哈茹阿佳·帕瑞克西特聆听了他所说的一切后,又问他什么问题了嘛?

要旨 至尊主纯粹的奉献者自然而然地发展出所有圣洁的品

质,其中一些有显著特征的品质是:仁慈、安详、诚实、平静、不犯错、宽宏大量、温和、清洁、没有拥有感、是众生的祝愿者、满足、投靠奎师那、没有渴望、俭朴、稳定、自制、食量适中、理智、有礼貌、不骄傲、庄重、有同情心、友好、诗人特质、精明强干和沉默。奉献者所具有的这二十六个显著的特征,在奎师那达萨·卡维茹阿佳(Kåñëadäsa Kaviräja)编纂的《永恒的柴坦亚经》中有所描述,这节诗中特别提到了舒卡戴瓦·哥斯瓦米的诗人特质。他吟诵的《圣典博伽瓦谭》,是最杰出的诗作。他是觉悟了自我的、学识渊博的圣哲。换句话说,他是圣人中的诗人。

etac chuçrüñatäà vidvan

süta no ’rhasi bhäñitum

kathä hari-kathodarkäù

satäà syuù sadasi dhruvam

etat—这/çuçrüñatäm—那些渴望聆听的人/vidvan—有学识的人啊/süta—苏塔·哥斯瓦米/naƒ—向我们/arhasi—愿你这样做/bhäñitum—只是解释/kathäù—论题/hari-kathä-udarkäù—结果是有关至尊主的论题/satäm—奉献者的/syuù—也许/sadasi—在……的集会中/dhruvam—肯定地

译文 有学识的苏塔·哥斯瓦米啊!请继续为我们解释这样的话题,我们都急切地想聆听。此外,导致谈论主哈尔依的话题,无疑应该在奉献者们聚会时论述。

要旨 正如我们上面引述的茹帕·哥斯瓦米在《奉爱服务的纯粹甘露之洋》(Bhakti-rasämåta-sindhu)的声明:即使是世俗的事物,如果能与为圣主奎师那做服务结合起来,也被接受为是超然的。举例来说,《茹阿玛亚纳》(Rämäyaëa,《罗摩衍那》)和《玛哈巴茹阿特》(Mahäbhärata,《摩呵婆罗多》)这两部特别推荐给智力欠佳人士(妇女、庶铎和较高阶层的不肖子弟)聆听的史诗,也被公认为是韦达文献,因为那里描述了与至尊主有关的各种活动。《玛哈巴茹阿特》被公认为是韦达经的第五部分,韦达经的前四部分分别称为:《萨玛》(Säma)、《亚诸尔》(Yajur)、《瑞歌》(Åg)和《阿塔尔瓦》(Atharva)。智力欠佳的人不承认《玛哈巴茹阿特》是韦达经的一部分,但伟大的圣贤和权威人士都认为它是韦达经的第五部分。《博伽梵歌》是《玛哈巴茹阿特》中的一部分,其中充满了至尊主对缺乏智慧的人的教导。有些智力欠佳的人说,《博伽梵歌》不是为居士讲说的,但这些愚蠢的人忘了:《博伽梵歌》是给身为居士(gåhastha)的阿尔诸纳讲解的,而且讲解者至尊主当时扮演的角色也是居士。因此,《博伽梵歌》虽然包含了韦达智慧的崇高哲学,但却是为学习这门超然科学的初学者讲的。《圣典博伽瓦谭》是为研究超然科学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准备的。《玛哈巴茹阿特》、往世书(puräëa)及其他类似的文献,都充满对至尊主娱乐活动的描述,因此都是超然的文献,应该充满信心地在奉献者的社团中加以讨论。

困难之处在于:这些文献记载了那么多的历史事实和数字,所以当职业人士们谈论这些文献时,就使这些文献看起来像是历史或史诗一类的世俗文献。正因为如此,这节诗里说,应该在奉献者聚会时谈论这类文献。除非由奉献者谈论,否则所谓的高阶层人士欣赏不了这类文献。结论是:归根结底,至尊主不是不具人格特征的;祂是至高无上的人,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祂是一切生物的领袖,凭自己的意愿降临物质世界,用祂个人的能量教化堕落的灵魂。为此,祂扮演社会领袖、政治领袖或宗教领袖的角色。由于谈论这些角色自然也就谈到了至尊主,所以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是世俗的话题实际上也是超然的。谈论这些话题是使人类社会的民间活动

灵性化的途径。人都有阅读历史、故事、小说、戏剧、杂志和报纸等许多世俗文章的倾向,因此如果让他们把这种倾向与为至尊主做超然的服务结合起来,他们就会转而对奉献者们欣赏的话题感兴趣了。有一种宣传把至尊主说成是不具人格特征、不活动、没有名字和形象且不说话的哑巴石头。这么做只能鼓励人们成为不信神、没有信仰的恶魔;而人们越是没有机会了解至尊主的超然活动,就越是习惯从事那些为自己去地狱铺路的世俗活动,结果就越没有可能重返家园、回归首神*。《圣典博伽瓦谭》以记述潘达瓦(Päëòava)五兄弟的历史及有关的政治和社会活动为开始,但却被赞誉为是至尊天鹅赞歌(Päramahaàsa-saàhitä)——为最优秀的超然主义者编纂的韦达文献。这部经典阐述的是最高级的超然知识(paraà jïänam)。至尊主纯粹的奉献者全都是至尊天鹅(paramahaàsa),像天鹅一样知道怎样从水和牛奶的混合液中吸食牛奶。

sa vai bhägavato räjä

päëòaveyo mahä-rathaù

bäla-kréòanakaiù kréòan

kåñëa-kréòäà ya ädade

saù—他/vai—肯定地/bhägavataù—至尊主伟大的奉献者/räjä—帕瑞克西特·玛哈茹阿佳/päëòaveyaù—潘达瓦五兄弟的孙

* 仅仅在五十年前,印度社会的安排还是:人们只阅读描述与至尊主的活动有关的文献,只演出与至尊主有关的戏剧,只举办与至尊主有关的节目或仪式,只参访至尊主从事过娱乐活动从而被净化了的地方。因此,就连乡村里的凡夫俗子也是从童年开始就谈论《茹阿玛亚纳》(Rämäyaëa,《罗摩衍那》)、《玛哈巴茹阿特》(Mahäbhärata,《摩诃婆罗多》)、《博伽梵歌》和《圣典博伽瓦谭》。但如今,喀历年代的影响已经把他们拖到了猪狗文明的层面上,在不了解任何超然知识的情况下,只是为维生而辛苦地工作。

子/mahä-rathaù—伟大的战士/bäla—小孩的时候/kréòanakaiù—玩具娃娃/kréòan—玩/kåñëa—主奎师那/kréòäm—种种活动/yaù—谁/ädade—接受

译文 潘达瓦兄弟的孙子玛哈茹阿佳·帕瑞克西特,从小就是至尊主伟大的奉献者。他甚至在玩玩具时,就已经开始模仿家人崇拜家中神像的样子崇拜主奎师那了。

要旨 《博伽梵歌》第6章的第41节诗中说:一个人即使在按正确的方法练瑜伽的过程中失败了,也会被给予机会投生到虔诚的布茹阿玛纳(brähmaëa,婆罗门)家庭里,或者投生到富有的查锤亚(kñatriya,刹帝利)国王或商贾的家庭去。但帕瑞克西特王的情况不止如此;他因为前世就是至尊主伟大的奉献者,所以此生得以投生到库茹王族,特别是潘达瓦五兄弟的家中。正因为这样,他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有机会在自己的家里熟悉为主奎师那做奉爱服务的艺术。潘达瓦五兄弟都是至尊主的奉献者,所以无疑会在王宫里崇拜家中的神像。在这种家庭中出生的孩子很幸运,他们甚至能在玩耍时模仿大人崇拜神像,以逐渐熟悉崇拜神像的方式。凭借圣主奎师那的恩典,我们有机会诞生在外士纳瓦(Vaiñëava)家庭里,在还是小孩子时就已经靠模仿父亲熟悉了崇拜主奎师那的艺术。我们的父亲从各方面鼓励我们,让我们举行花车节(Ratha-yäträ)和秋千节(Dola-yäträ)等庆典。他总是很大方地花钱,把给奎师那供奉过的食物(prasäda)分发给我们这些孩子和我们的朋友。我的灵性导师也诞生在一个外士纳瓦的家庭里;他从他伟大的外士纳瓦父亲塔库尔·巴克提维诺德(Öäkura Bhaktivinoda)那里得到所有的鼓励。出生在外士纳瓦家庭中就是这么幸运。著名的梅茹阿·拜(Mérä Bäé)忠心耿耿地崇拜主奎师那举起哥瓦尔丹(Govardhana)山的伟大形象,是至尊主忠诚的女奉献者。

至尊主所有伟大的奉献者在早期生活中都有类似的经历。根据吉瓦·哥斯瓦米的说法,帕瑞克西特王必定很早就听人描述过主奎师那在温达文(Våndävana)所从事的孩童时期的娱乐活动,因为他小时候玩游戏总是模仿那些娱乐活动。施瑞达尔·斯瓦米(Çrédhara Svä-

mé)的说法是,帕瑞克西特王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们一起模仿大人崇拜家里的神像。圣维施瓦纳特·查夸瓦尔提(Viñvanätha Cakravarté)也证实了吉瓦·哥斯瓦米的看法。所以这两种说法都证明,帕瑞克西特王从很小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倾心于主奎师那。他可能模仿过上述两种活动中的一种,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他从小就是至尊主伟大的奉献者,表现出最伟大的奉献者(mahä-bhägavata)所具有的特征。这种最伟大的奉献者被称为是“一出生就已解脱了的灵魂(nitya-siddha)”。当然,其他的奉献者并不是生来就已经解脱了,而是通过与奉献者交往发展出做奉爱服务的倾向。这样的奉献者被称为是靠灵修达到完美境界的灵魂(sädhana-siddha)。就最终的结果看,以上两者之间并没有分别。因此结论是:仅仅凭借与纯粹的奉献者交往,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成为至尊主的奉献者。具体的例子可以看我们伟大的灵性导师圣纳茹阿达·牟尼(Närada Muni);他前世不过是个女仆的儿子,但与伟大的奉献者的交往,使他成为奉爱服务史上地位极为独特的奉献者。

vaiyäsakiç ca bhagavän

väsudeva-paräyaëaù

urugäya-guëodäräù

satäà syur hi samägame

vaiyäsakiù—维亚萨戴瓦的儿子/ca—还有/bhagavän—有充分的灵性知识/väsudeva—主奎师那/paräyaëaù—依恋/urugäya—大哲学家们歌颂的至尊人格首神圣主奎师那的/guëa-udäräù—了不起的品性/satäm—奉献者的/syuù—必然有/hi—事实上/samägame—凭借……的出现

译文 维亚萨戴瓦的儿子舒卡戴瓦·哥斯瓦米,也具有所有的超然知识,是瓦苏戴瓦的儿子主奎师那的伟大奉献者。所以,他们肯定谈论了备受伟大的哲学家赞颂并由伟大的奉献者陪伴着的主奎师那。

要旨 这节诗中的梵文satäm一词非常重要,它的意思是:除了为至尊主服务没有其他愿望的纯粹奉献者。只有在与这样的奉献者交往、联谊时,才能正确地谈论主奎师那超然的光荣。至尊主本人说:有关祂的所有的话题都充满了灵性的意义;人哪怕在与纯粹的奉献者联谊时聆听过有关祂的话题一次,就无疑会感受到巨大的力量并因此而自然达到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的生命阶段。正如我们谈过的,帕瑞克西特王生来就是至尊主伟大的奉献者,舒卡戴瓦·哥斯瓦米也是。尽管帕瑞克西特看起来是个习惯了皇室生活的伟大帝王,而舒卡戴瓦·哥斯瓦米是典型的出家人,甚至连衣服都不穿,但他们两人却处在同一个层面上。表面上看,帕瑞克西特王和舒卡戴瓦·哥斯瓦米两人完全不同,但从根本上看他们都是至尊主纯粹的奉献者。这样的奉献者聚在一起时,除了谈论至尊主的光荣或奉爱瑜伽,不会浪费时间谈论别的。同样,在《博伽梵歌》中,至尊主和祂的奉献者阿尔诸纳除了谈奉爱瑜伽没谈别的。但是,世俗的学者也许会用他们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博伽梵歌》的内容。根据圣吉瓦·哥斯瓦米的说法:这节诗中的梵文“维亚萨戴瓦的儿子(vaiyäsakiù)”一词的后面跟着“还有(ca)”一词这种用法,表明舒卡戴瓦·哥斯瓦米和帕瑞克西特王两人早就处在同一个层面

上了,尽管一个扮演导师的角色,而一个扮演学生的角色。既然主奎师那是谈话的中心,那么“主华苏戴瓦的奉献者(väsudeva-paräya-

ëaù)”一句,就是说主奎师那是所有奉献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尽管在帕瑞克西特王断食的地方还聚集了许多其他人,但因为当时的主讲者是舒卡戴瓦·哥斯瓦米,而首要的听众是帕瑞克西特王,所以除了谈论主奎师那的光荣外,没有其他的话题。正因为如此,由至尊主的两位主要奉献者讲述和聆听的《圣典博伽瓦谭》,唯一的内容就是歌颂至尊人格首神圣主奎师那。

äyur harati vai puàsäm

udyann astaà ca yann asau

tasyarte yat-kñaëo néta

uttama-çloka-värtayä

äyuù—寿命/harati—减少/vai—肯定地/puàsäm—人的/udyan—升起/astam—下降/ca—还有/yan—移动/asau—太阳/tasya—歌颂至尊主的人/åte—除了/yat—由谁/kñaëaù—时间/nétaù—利用/uttama-çloka—至善的至尊人格首神/värtayä—有关……的话题

译文 日出日落缩减着每一个生物体的寿命,只有利用时间谈论至善的人格首神的人不受其影响。

要旨 这节诗间接地证实:赶快利用人生有限的时间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以便恢复与至尊主失去的联系,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岁月不饶人,因此如果我们不正确地利用时间来认识我们真实的灵性身份,那么由日出日落所代表的时间就被白白地浪费掉了。俗话说,千金难买寸光阴。造物主把人体赐给个体灵魂(jéva),是为了让他能用人体去认识自己的灵性身份,认识永恒快乐的源泉。生物体,特别是人,一直在寻找快乐,因为快乐本就是生物原来的状态。但问题在于,他是在物质环境里徒然地寻找快乐。生物原本是灵性整体中的灵性火花,因此在从事灵性活动时能完美地体验到快乐。至尊主是完整的灵性整体,祂的名字、形象、特质、娱乐活动、随行人员和个性等,都与祂是一体的。人只要通过做奉爱服务正确地与至尊主所具有的上述任何一种能量接触上,那么通向完美境界的大门就立即向他敞开了。就有关这一点,在《博伽梵歌》第2章的第40节诗中,至尊主解释说:“做这种努力不会失去或减少什么。在这条路上哪怕前进一点点,也能使人得到保护,从而免于最可怕的危险。”正如把一剂强效药注入静脉后,药物会立刻在整个身体起作用,由至尊主的纯粹奉献者谈论的有关至尊主的超然话题灌入人的耳朵后,对人的影响会很大。通过聆听得到的觉悟包含了做其他几项奉爱服务所能得到的觉悟,就像树的一部分结出果实,意味着所有其他部分也会结出果实一样。舒卡戴瓦·哥斯瓦米那样的纯粹奉献者,通过片刻的联谊所给人的觉悟,能使他人为获得永恒、完整的生命做好准备。正因为纯粹的奉献者一直不断地忙着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净化自己,所以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影响不了他的寿命。死亡是永恒的生物受物质影响的表现,正是由于受物质的影响,永恒的生物才会受制于生、老、病、死的定律。

布施等物质性质的虔诚活动,在圣维施瓦纳特·查夸瓦尔提·塔库尔(Viñvanätha Cakravarté Öäkura)所引述的经典(småti-çästra)中都有推荐。把金钱捐给合适的人,无疑是为来生投保了一笔钱,而经典推荐人们应该给布茹阿玛纳(婆罗门)布施。人如果把钱给予不具备布茹阿玛纳资格的人,那么在来世就可以得到同样数量的回报;如果把钱给予具有一半布茹阿玛纳资格的人,那么在来世就会得到双

倍的回报;如果把钱给予有学问并完全具备布茹阿玛纳资格的人,就会得到百倍或千倍的回报;而如果把钱给予真正觉悟了韦达经(Vedas)之途的人(veda-päraga),就会得到无数倍的回报。正如主奎师那在《博伽梵歌》第15章的第15节诗中所说,研习韦达经的目的是要知道我(vedaiç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aù),因此韦达知识的最高目标是了解人格首神——主奎师那。布施金钱,不论多少,都保证可以得到回报。同样道理,哪怕用片刻的时间与纯粹奉献者在一起聆听和歌唱至尊主超然的讯息,都能确保我们回归家园、回归首神,过上永恒的生活(mad-dhäma gatvä punar janma na vidyate)。换句话说,至尊主的奉献者保证过上永恒的生活,这一生的年老或疾病只不过是激励他们更渴望那无疑将过上的永恒生活。

taravaù kià na jévanti

bhasträù kià na çvasanty uta

na khädanti na mehanti

kià gräme paçavo ’pare

taravaù—树木/kim—是否/na—不/jévanti—生存/bhasträù—风箱/kim—是否/na—不/çvasanti—呼吸/uta—还有/na—不/khädanti—吃/na—不/mehanti—射精/kim—是否/gräme—在那个地方/paçavaù—动物般的生物体/apare—其他的

译文 树木没有生命吗?铁匠的风箱不呼吸吗?难道在我们周围,动物们没有在吃和交配吗?

要旨 现代物质主义者会争辩说:人生或人生的一部分从不是为了进行神智学或神学方面的讨论,而是为了延年益寿、吃、喝、玩乐、赚钱和过性生活。现代人想借助物质科技的进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社会上也有很多有关尽量延长寿命的愚蠢理论。但《圣典博伽瓦谭》断言:人生不是为了所谓的经济发展和物质科技进步,以实现吃、喝、玩乐和交配的享乐主义哲学。人生仅仅是为了让灵魂为净化自我而苦行,以便在人生结束后过上永恒的生活。

物质主义者对来生一无所知,因此想尽可能地延长寿命。他们以为死亡后便没有生命了,于是便要在这一生中享受最大限度的舒适。对生物永恒并在物质世界里不断更换躯壳这一事实真相的无知,大肆破坏了现代人类社会的结构。结果是:现代人制定各种各样的计划,不但没有减少问题,反而增加了很多问题;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计划,反而使我们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麻烦。即使有可能延长人的寿命,使之超过一百年,人类文明也不会随着进步。《圣典博伽瓦谭》说,某些树可以活数百年或数千年。温达文境内称为因利塔拉(Imlitala)的地方有一棵罗望子树,据说在主奎师那降临时就已经存在,直到现在还活着。在加尔各答的植物公园里有一棵榕树,据说已经五百多岁了;世界各地有许多这样长寿的树。然而,斯瓦米·商卡尔查尔只活了三十二年,主柴坦亚在世只有四十八年。这是不是意味着上述那些长寿的树比商卡尔或柴坦亚更重要呢?没有灵性价值的长寿没意义!人们也许怀疑,不呼吸的树木是不是有生命。但鲍斯等近代科学家已经查明植物是有生命的,因此呼吸并不是生命的真正征象。《圣典博伽瓦谭》说,铁匠的风箱呼吸的声音很响,但那并不表示风箱有生命。物质主义者会争辩说:不能拿树的生命跟人的生命比,因为树不能通过吃美味佳肴或享受性生活来享受生命。对这个问题,《圣典博伽瓦谭》用一个问句作为回答:“与人同住在一个村里的猪、狗等其他动物难道不吃、不享受性生活吗?”《圣典博伽瓦谭》特别用“其他动物”一词来说明:由进食、呼吸和交配组成的生活是动物的生活,那些只是忙着计划改善这种生活的人,是人形动物。这种经过抛光的动

物社会,不能使受苦的人类受益,因为一头动物很容易就可以伤害另一头动物,但很少能做有益对方的事。

çva-viò-varähoñöra-kharaiù

saàstutaù puruñaù paçuù

na yat-karëa-pathopeto

jätu näma gadägrajaù

çva—一只狗/viö-varäha—吃粪便的村猪/uñöra—骆驼/kharaiù—由驴子/saàstutaù—褒扬/puruñaù—人/paçuù—动物/na—永不/yat—他的/karëa—耳朵/patha—途径/upetaù—达到/jätu—在任何时候/näma—圣名/gadägrajaù—使人摆脱一切不幸和罪恶的主奎师那

译文 圣主奎师那救人脱离罪恶,只有像狗、猪、骆驼和驴一样活着的人,才会赞美那些从不聆听祂的超然娱乐活动的人。

要旨 一般大众除非受到系统训练,过更高级、更有价值的灵性生活,否则不比动物强,这节诗把他们具体地归在猪、狗、骆驼和驴的层面上。

现代的大学教育实际上是训练人具有狗一样的心态,以便怀着这种心态为比他强的主人服务。在完成了所谓的教育后,那些所谓受过教育的人就会像狗一样挨门逐户地求职,而大多数情况都是被赶走,被告知没有空缺。狗是微不足道的动物,而且只为一点点面包就忠心耿耿地侍奉主人;这些人就像狗一样,即使没有得到足够的报酬,也会忠心耿耿地侍奉主人。

对食物不加以区分,吃所有垃圾般食物的人,就好比猪一样。猪很喜欢吃粪便。粪便是某类动物的食物,就连石块也是某类飞禽或走兽的食品。但人不是什么东西都吃的,他应该吃谷类、蔬菜、水果、牛奶和糖等。鱼肉类食物不是给人吃的,因为人类所具有的牙齿只能切割水果和蔬菜,而不能咀嚼过于硬的食物。人类被赋予两颗犬齿,是对那些不惜代价要吃荤食的人的让步。俗话说,一个物种的食物是另一个物种的毒药。人类应该接受给圣主奎师那供奉过的食物,而主奎师那接受叶子、鲜花和水果等类型的食物(《博伽梵歌》9.26)。韦达经典中规定,不要把荤食供奉给至尊主。所以,人应该只吃某一类食物,而不该为了摄取什么维他命去模仿动物吃荤。正因为如此,这里把不加区分,什么都吃的人比作猪。

骆驼是以吃荆棘为乐的动物。想要享受家庭生活或所谓世俗享乐生活的人,被比作骆驼。物质生活中充满荆棘,因此人应该只按韦达文明规定的方式生活,以随遇而安的态度对待物质生活这一不利的状况。生物体在物质世界里是靠吸自己的鲜血在维持生活的。物质享乐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有性生活,但享受性生活就是在吸自己的鲜血,这方面的道理我们不需要再作更多的解释。骆驼在咀嚼长满刺的荆棘时吸食自己的鲜血。骆驼吃进嘴里的荆棘刺伤它的舌头,舌头上涌流出的鲜血与荆棘混在一起形成了令愚蠢的它喜欢的滋味,所以它就以享受吃荆棘为乐,而这其实不是真的享乐。同样道理,商界巨子和大企业家们,辛辛苦苦、不择手段地赚钱,实际上是在吃混着他们自己鲜血的荆棘果。正因为如此,《圣典博伽瓦谭》把这些病人与骆驼相提并论。

驴是出了名的最愚蠢的动物。驴辛辛苦苦地工作,成天驮着它所能驮的最沉重的东西,但却得不到任何收益。 驴通常是受社会地位低贱的洗衣人的驱使。驴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它习惯了被异性所踢。尽管雄驴乞求雌驴与之交配时,会被雌驴所踢,但它还是尾随其后乞求交配的乐趣。因此,怕妻子的“妻管严”们便被比喻为是驴。一般大众都是一生辛辛苦苦地工作,尤其在这个喀历(Kali)年代里情况更是如此。在这个年代里,人实际上做着驴所做的工作,背沉重的货物、蹬三轮车或拉黄包车。所谓的人类文明进步,就是让人做驴所做的工作。大工厂里的劳工也做着这种累人的工作;在辛苦劳累了一整天后,可怜的劳工还要为了性享乐及许许多多的家务事而被妻子再三地踢。

综上所述,《圣典博伽瓦谭》把没有任何灵性知识的人划入猪、狗、骆驼和驴的范畴并不过分。领导这些无知大众的人,也许会因为受数目众多的猪狗一样的人的崇拜而感到骄傲,但那并不是件值得夸耀的事。《圣典博伽瓦谭》声明:被披着人皮的猪和狗拥为大领袖的人,如果没有与趣培养奎师那意识,便也只不过是一头动物而已。他也许被称为是一头强壮有力或庞大的动物,但从《圣典博伽瓦谭》的划分标准看,他的不敬神品性使他永远不会被划入人的范畴。或者,换句话说,这种不敬神的披着人皮的猪狗领袖,是有着更多动物品性的大野兽。

bile batorukrama-vikramän ye

na çåëvataù karëa-puöe narasya

jihväsaté därdurikeva süta

na copagäyaty urugäya-gäthäù

bile—蛇洞/bata—像/urukrama—有奇妙作为的至尊主/vikramän—英勇的行动/ye—所有这些/na—永不/çåëvataù—听过/karëa-puöe—耳洞/narasya—某人的/jihvä—舌头/asaté—无用的/därdurikä—青蛙的/iva—就像那样/süta—苏塔·哥斯瓦米啊/na—决不/ca—还有/upagäyati—大声歌唱/urugäya—值得唱/äthäù—歌

译文 谁没有聆听过对人格首神英勇、超凡的活动的描述,没有大声歌唱过赞美至尊主的值得称道的赞歌,谁就被认为是拥有蛇洞般的耳孔,青蛙般的舌头。

要旨 人用躯体的四肢或各个部分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奉爱服务是灵魂的超然动力。奉献者是全心全意为至尊主做服务的人。人体感官在与至尊主的联系过程中得到净化后,人就能用所有的感官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了。感官和感官活动只要被用来进行感

官享乐,就被认为是不纯净的或物质的。纯净的感官是百分之百用来为至尊主服务的,而不是用来进行感官享乐的。至尊主是有着所有感官的至尊者,至尊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仆人,也有着同样的感官。正如《博伽梵歌》所言,为至尊主服务是以绝对净化的方式在运用感官。至尊主用祂全部的感官传授祂的教导,阿尔诸纳是用全部的感官接受教导。因此,灵性导师和门徒之间完美地交流着明智合理的理解。灵性的理解根本不像愚蠢的广告商宣传的那样,由老师把电流般的能量传到门徒身上。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情理和逻辑,只有当门徒真正服从灵性导师的时候,两者之间才有可能交换灵性的理解。《永恒的柴坦亚经》中说:人应该运用智力和全部的感官接受主柴坦亚的教导,以使自己能真正了解祂伟大的使命。

生物体在不纯洁的状况下,用所有的感官从事世俗事务。如果耳朵不是通过聆听《博伽梵歌》或《圣典博伽瓦谭》所记载的有关至尊主的教导和活动来为至尊主服务,那么耳孔无疑将被胡说八道所填满。因此,我们应该向全世界大声传扬《博伽梵歌》和《圣典博伽瓦谭》的讯息。这是从完美的来源那里真正聆听过这些讯息的纯粹奉献者所要履行的责任。很多人都想对别人说些话,但因为没有受训讲述有关韦达智慧的话题,所以一直在胡说八道,而人们也不动脑子就全部都接收下来。世上散布世俗新闻的来源有成千上万个,人们照单全收。世人应该被告知要聆听与至尊主有关的超然话题,至尊主的奉献者必须大声宣讲,好让世人都能听到。青蛙大声呱呱叫的结果,只是把蛇请来吃掉自己。人该用自己得到的特殊舌头吟诵、吟唱韦达赞歌,而不是像青蛙那样呱呱大叫。这节诗中所用的梵文asaté一词意义重大。Asaté是指成为娼妓的女子。人们都知道妓女没有善良女性的品德。同样,当人不用自己得到的特殊舌头吟诵、吟唱韦达赞歌,而是谈论世俗的废话,那么这舌头就被认为如同妓女一般。

bhäraù paraà paööa-kiréöa-juñöam

apy uttamäìgaà na namen mukundam

çävau karau no kurute saparyäà

harer lasat-käïcana-kaìkaëau vä

häraù—大负担/param—沉重/paööa—丝绸的/kiréöa—头巾/juñöam—戴上/api—就算/uttama—上半部/aìgam—身体的部分/na—永不/namet—鞠躬/mukundam—主奎师那(拯救者)/çävau—死尸/karau—手/no—不/kurute—做/saparyäm—崇拜/hareù—至尊人格首神的/lasat—闪亮的/käïcana—用黄金打造的/kaìkaëau—手镯/vä—即使

译文 戴着丝绸头巾的头颅,如果不用来顶拜能赐予解脱(穆克提)的人格首神,就只不过是身体沉重的负担而已。佩戴着闪亮手镯的双手,如果不用来为人格首神哈尔依服务,就跟死人的手没有两样。

要旨 如前所述,至尊主的奉献者分三类。一流的奉献者看所有的生物体都在为至尊主做服务,二流的奉献者区分奉献者和非奉献者。因此,二流的奉献者专门从事传教活动,就像上一节诗所说的,必须大声地传扬至尊主的荣耀。二流的奉献者在三流奉献者或非奉献者中收学生。有时,一流的奉献者会为传教而降到二流奉献者的层面。但这节诗里奉劝最起码该成为三流奉献者的普通人,即使是很富有的人,是带着丝绸头巾或皇冠的君王,也要朝拜至尊主的庙宇并向神像顶礼。至尊主是每一个人的主人,因此无论是伟

大的帝王,还是凡夫俗子所尊重的有钱人,都必须尽可能地朝拜圣主奎师那的庙宇,经常向神像顶礼。我们永远都不要认为在神庙中受崇拜的至尊主的形象是石头或木头制成的,因为至尊主在庙里作为神像的阿尔查(arcä)化身以祂吉祥的临在,向堕落了的灵魂展示无限的恩赐。如上所述,我们可以靠聆听觉悟到至尊主在庙里的临在。因此,常规奉爱服务的第一个程序——聆听,是关键。对各个等级的奉献者来说,聆听《博伽梵歌》和《圣典博伽瓦谭》那样的权威知识是极为重要的。谁因为自己的物质地位而骄傲自大,不在庙里向至尊主的神像顶礼,或因为不知道这门科学知识而亵渎神庙崇拜,谁就必须知道:他那所谓的头巾或皇冠只会使他在物质生存的海洋中不断下沉。头顶重物的人在水中下沉的速度肯定比没有顶重物的人下沉得快。愚蠢而又骄傲自大的人蔑视神的科学并说“神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但当这种不信神的人在神的法律控制下患了脑血栓等疾病时,他就会被自己获得的物质财产的重量压着在无知之洋里迅速下沉。没有神意识的物质科学进步,是人类社会头上的重负。因此,人必须慎重对待这一严正警告。

普通人如果没有时间崇拜至尊主,那么至少可以用一点儿时间亲手打扫至尊主的庙宇。奥瑞萨省强有力的君王帕塔帕茹铎·玛哈茹阿佳(Pratäparudra Mahäräja),尽管总是在日理万机地处理国事,但还是每年一次在至尊主的节日期间亲自打扫至尊主在普瑞(Puré)的佳甘纳特(Jagannätha)神庙。关键是:无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多重要,他都必须接受至尊主的无上权威。这种神意识甚至对人在物质方面的成功都有所帮助。帕塔帕茹铎王正是因为臣服于主佳甘纳特,才成为强大的君王,以致就连当时很强大的帕坦人(阿富汗人)都因为有帕塔帕茹铎王而进不了奥瑞萨。帕塔帕茹铎王正是因为臣服于宇宙之主,才得到了主柴坦亚的恩典。所以,有钱人家的太太即使戴着金光闪闪的手镯,也必须亲自为至尊主做服务。

barhäyite te nayane naräëäà

liìgäni viñëor na nirékñato ye

pädau nåëäà tau druma-janma-bhäjau

kñeträëi nänuvrajato harer yau

barhäyite—像孔雀的羽毛/te—那些/nayane—眼睛/narä-ëäm—人的/liìgäni—形象/viñëoù—至尊人格首神的/na—并不/nirékñataù—看/ye—所有这些/pädau—腿/nåëäm—人的/tau—那些/druma-janma—由树所生/bhäjau—像那/kñeträëi—圣地/na—永不/anuvrajataù—追寻/hareù—至尊主的/yau—那

译文 眼睛如果不用来看人格首神维施努的代表特征(祂的形象、名字和品质等),就无异于孔雀羽毛上的那些图案;腿如果不用来走向圣地(记忆至尊主的地方),被认为等同于树干。

要旨 经典特别强调居士奉献者要崇拜神像。只要有可能,每一位居士都必须在灵性导师的指导下,按《外士纳瓦经》(Vaiñëava-

tantra)和往事书(Puräëa)等韦达经典的推荐,在家中安置茹阿妲·奎师那(Rädhä-Kåñëa)、拉珂施蜜·纳茹阿亚纳(Lakñmé-Näräyaëa)或特别是悉塔·茹阿玛(Sétä-Räma)等形象的维施努(Viñëu)神像,或者崇拜至尊主的尼尔星哈(Nåsiàha)、瓦茹阿哈(Varäha)、高尔·尼泰(Gaura-Nitäi)、玛茨亚(Matsya)、库尔玛(Kürma)和沙拉哥茹阿玛·希拉(çälagräma-çilä)等其他形象,以及特瑞维夸玛(Trivikrama)、凯沙瓦(Keçava)、阿秋塔(Acyuta)、华苏戴瓦(Väsudeva)、纳茹阿亚纳

(Näräyaëa)和达摩达尔(Dämodara)等维施努的其他形象。居士一家人在崇拜神像时应该严格遵守崇拜神像的规则和指示(arcana-vidhi)。年龄在十二岁以上的家属成员应该接受一位真正的灵性导师的启迪,家里所有的人都应该每天从凌晨四点开始到晚上十点为止为至尊主做服务,而服务的内容包括:清晨吉祥灯仪(maìgala-ärätrika)、在神像面前挥舞灯光(néräjana)、服侍神像(arcana)、崇拜神像(püjä)、集体吟唱圣名(kértana)、给神像穿衣打扮(ñåìgära)、下午供奉食物(bhoga-vaikäli)、黄昏吉祥灯仪(sandhyä-ärätrika)、诵经(päöha)、晚上供奉食物(bhoga)、就寝前吉祥灯仪(çayana-ärätrika)等。在真正的灵性导师指导下这样崇拜神像,将有助于居士净化自己,迅速增加灵性的认识。光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新奉献者来说是不足够的。书本上的知识是理论,而崇拜神像的程序是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灵性的知识,那是达到灵性完美的保证。初习奉献者做奉爱服务,必须先接受一位经验丰富的灵性导师的训练,只有真正的灵性导师才知道怎样带着他的门徒在重返家园、回归首神的路途上向前迈进。人不应该为了支付家庭开支而假冒灵性导师赚钱,必须成为一名经验丰富、能把门徒从死亡的控制下拯救出来的灵性导师。圣维施瓦纳特·查夸瓦尔提·塔库尔给真正的灵性导师下了定义,其中一节诗是这样描述的:

çré-vigrahärädhana-nitya-nänä-

çåìgära-tan-mandira-märjanädau

yuktasya bhaktäàç ca niyuïjato ’pi

vande guroù çré-caraëäravindam

诗中的梵文çré-vigraha一词是指符合经典要求的至尊主神像(arcä),门徒应该通过给神像穿衣打扮(çåëgära)有规律地崇拜神像,应该清扫神庙(mandira-märjana)。灵性导师仁慈地教初习奉献者做所有这些,帮助他觉悟至尊主超然的名字、特性和形象等。

只有全神贯注地为至尊主服务,特别是装饰庙宇,再加上吟唱圣名和遵循经典所给予的灵性训示,才能使普通人免受令人憎恶的电影及收音机里播放的色情歌曲的吸引。人如果没有能力在家里建庙堂供奉神像,就应该到认真在做上述所有服务的其他奉献者家中的庙堂去。到奉献者精心设置的圣洁而又优美、高雅的庙里去,观看被奉献者打扮得雍容华丽的至尊主的形象,能自然而然使人的世俗心中感受到灵性的鼓舞。人们应该拜访像温达文那样神圣的地方,那里有这种神庙,以及持之以恒的神像崇拜。过去,所有君王和富有的商人都在六位哥斯瓦米(Gosvämé)等至尊主干练的奉献者的指导下兴建神庙,普通人有责任追随伟大的奉献者(anuvraja),充分利用朝圣之地的这些神庙及当地举行的节日庆典给我们提供的便利条件来觉悟自我。人不该抱着观光的态度去游访这些神圣的圣地,相反必须在懂得灵性科学的人的指导下,去朝拜那些因为至尊主超然的娱乐活动而变得永垂不朽的神庙和圣地。梵文称这为阿努维茹阿佳(anuvraja),其中阿努(anu)的意思是追随。因此,包括朝拜神庙和圣地在内的事情,最好都遵循真正的灵性导师的教导。不这样做的人,无异于受至尊主的惩罚一直站着不能动的树,因为人所具有的走动倾向被误用来去观光游览了。朝拜伟大的灵性导师们(äcärya)所确认的圣地,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旅游倾向。况且,这样做就不会被没有灵性知识但只想赚钱的不敬神者所作的宣传误导了。

jévaï chavo bhägavatäìghri-reëuà

na jätu martyo ’bhilabheta yas tu

çré-viñëu-padyä manujas tulasyäù

çvasaï chavo yas tu na veda gandham

jévan—活着的时候/çavaù—死尸/bhägavata-aìghri-reëum—纯粹奉献者足下的尘埃/na—永不/jätu—在任何时候/martyaù—难免一死的/abhilabheta—特别接受/yaù—人/tu—但是/çré—以财富/viñëü-padyäù—维施努莲花足的/manu-jaù—玛努的后裔(人)/tulasyäù—图拉西叶子/çvasan—呼吸的时候/çavaù—仍然是行尸/yaù—谁/tu—但是/naveda—从来没有经验到/gandham—芳香

译文 从没有把至尊主纯粹奉献者脚上的尘土放在自己头上的人,无疑是一具尸体。从没有闻过从至尊主莲花足上取下的图拉西叶香气的人,虽然还在呼吸,但也只不过是死尸一具。

要旨 按照圣维施瓦纳特·查夸瓦尔提·塔库尔的说法,有呼吸的死尸其实是鬼魂;人死之后被称为死者,但当他再次以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精微形象出现且还有活动时,这样的死尸就被称为鬼魂。鬼魂总是非常邪恶,经常会去吓唬他人。同样,像鬼魂一样的非奉献者既不尊重纯粹的奉献者,也不尊敬庙里的维施努(Viñëu)神像,但却一直不断地骚扰、恐吓奉献者。至尊主从不接受鬼魂一类不纯洁的生物体的供奉。常言道:爱屋及乌。只有真诚地为至尊主的纯粹奉献者服务,才能达到做纯粹奉爱服务的阶段。因此,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的首要条件是先成为纯粹奉献者的仆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像经典训示的那样:接受为其他纯粹奉献者服务的纯粹奉献者莲花足上的尘土。这就是教授奉爱瑜伽的师徒传承所采用的方法。

茹阿胡嘎纳王(Mahäräja Rahügaëa)询问伟大的圣人佳达·巴茹阿特(Jaòa Bharata)是怎样达到“至尊天鹅(paramahaàsa)”这种解脱阶段的,伟大的圣人这样回答道:

rahügaëaitat tapasä na yäti

na cejyayä nirvapaëäd gåhäd vä

na cchandasä naiva jalägni-süryair

vinä mahat-päda-rajo-’bhiñekam

“茹阿胡嘎纳王啊!人除非得到伟大的奉献者足下尘埃的祝福,否则不可能达到奉爱服务的完美阶段——至尊天鹅的阶段。遵循韦达崇拜程序、进入弃绝阶层、履行居士义务、吟唱韦达赞歌,以及坐在炎热的太阳下、冰水中或熊熊大火前等苦行(tapasya),都不可能使人达到至尊天鹅的阶段。”(《圣典博伽瓦谭》5.12.12)

换句话说,圣主奎师那属于祂那些纯粹的、无条件爱祂的奉献者。正因为如此,只有奉献者才能把奎师那送给另一位奉献者。人永远不可能直接得到奎师那。就连主柴坦亚都称祂自己是“那位维系着温达文牧牛姑娘生命的至尊主的仆人们最顺从的仆人(gopé-

bhartuù pada-kamalayor däsa-däsänudäsaù)”。因此,纯粹的奉献者永远都不会直接去接近至尊主,而是努力去取悦至尊主的仆人们的仆人,只有这样才能让至尊主感到高兴,奉献者才能品尝到粘在至尊主莲花足上的图拉西(tulasé)叶子。《布茹阿玛·萨密塔》(Brahma-saàhitä)中说:人永远不会因为成了韦达文献的大学者而找到至尊主,但至尊主的纯粹奉献者却很容易就能接近祂。在温达文,所有纯粹的奉献者都祈求圣茹阿妲茹阿妮(Rädhäräëé)的仁慈。茹阿妲茹阿妮是主奎师那的快乐能量,是至尊整体的女性柔软心的部分,是世间女性完美本质的象征。因此,诚恳的奉献者很容易就能得到茹阿妲茹阿妮的恩典。只要她向主奎师那推荐哪位奉献者,主奎师那就会立即接纳那位奉献者,让他加入自己的同伴圈中。所以结论是:人应该更认真地寻求至尊主的奉献者的仁慈,而不是直接去找至尊主本人。这样做,就可以凭借奉献者的美好祝愿,自然而然唤醒心中原本就有的想要为至尊主服务的愿望。

tad açma-säraà hådayaà batedaà

yad gåhyamäëair hari-näma-dheyaiù

na vikriyetätha yadä vikäro

netre jalaà gätra-ruheñu harñaù

tat—那/açma-säram—铁石心肠/hådayam—心/bataidam—肯定是/yat—那/gåhyamäëaiù—尽管吟诵、吟唱/hari-näma—至尊主的圣名/dheyaiù—专心地/na—并不/vikriyeta—改变/atha—因此/yadä—当时/vikäraù—反应/netre—眼里/jalam—泪水/gätra-ruheñu—毛孔/harñaù—如痴如醉情感的爆发

译文 在专注地吟诵、吟唱至尊主的圣名时,尽管显出泪如泉涌、毛发直竖等如痴如醉的征象,但心却没有改变,那么这颗心无疑是钢铸的。

要旨 我们应该留意到:这第2篇的前3章中,介绍了循序渐进的奉爱服务程序。第1章中强调奉爱服务程序中的第一个步骤——聆听和吟诵、吟唱,可以使人培养神意识,并且给初学者推荐了人格首神巨大的宇宙形象概念。神的能量在物质世界里所展示的这种巨大宇宙形象概念,可以灵性化人的心念和感官,使人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在至尊者——主维施努身上。主维施努以超灵的形式处在每一个生物体的心中,处在物质宇宙的每一个原子中。五种崇拜体系(païca-upäsanä)中为普通人推荐的五种心态,也是为了让人通过崇拜火、电、太阳、生物的聚集体、主希瓦(Çiva)等比自己强的形式展现的能量或人物,逐渐达到最后把注意力集中在主维施努的部分代表——超灵身上的目的。第2章中生动地描述了上述这一切,第3章中则指示人在真正达到崇拜维施努——做纯粹奉爱服务的阶段后,该如何继续进步。这节诗里指出:在崇拜维施努的成熟阶段,人的心该有所转变。

整个灵性文化的目的在于:改变人的内心,重建他与至尊主的永恒关系,恢复他作为至尊主仆人的永恒原本状态。随着做奉爱服务不断取得进步,人就会越来越不执著由主宰世界的错误想法所引致的物质感官享乐,相反越来越想为至尊主做爱心服务,从而反映出内心的变化。现在,这节诗里强调了心念这一所有肢体活动的动力,以及与之有关的由眼睛、耳朵、鼻子、手、腿等所有肢体从事的规定的奉爱服务(Vidhi-bhakti)。人只要做规定的奉爱服务,内心就一定会改变,而这种改变一定会展现出来。如果一个人做服务但内心根本没有变化,那么他的心被认为肯定是钢铸的,因为就连吟诵、吟唱至尊主的圣名都不能使其熔化。我们必须永远记住:聆听和吟诵、吟唱是最基本的奉爱服务,如果方法得当,就会随之出现热泪盈眶、毛发直竖等如痴如醉的征象。这些都是做奉爱服务的自然结果,是奉爱服务的巴瓦(bhäva)阶段出现的初始征象。奉爱服务的巴瓦阶段,是人达到爱首神(prema)这一完美境界前的阶段。

如果在不断地聆听和吟诵、吟唱至尊主的圣名之后仍没有任何反应,那么冒犯圣名就是我们唯一要考虑的造成毫无反应的原因了。这是哥斯瓦米论著(Sandarbha)中的意见。在吟诵、吟唱至尊主圣名的初期,奉献者如果不小心避免对圣名的十种冒犯,就肯定不会有因为感到与至尊主分离而出现的热泪盈眶和毛发直竖的征象。

做奉爱服务到达巴瓦阶段时,会出现八种超然的征象,它们分别是:发呆、流汗、毛发直竖、声音哽咽、颤抖、肤色苍白、热泪盈眶,以及最后因全神贯注而出现的恍惚状态。在圣茹帕·哥斯瓦米撰写的《奉爱服务的纯粹甘露之洋》的概要——《奉爱的甘露》一书中,不但解释了上述那些征象,而且还生动地描述了在奉爱服务中其他持久或短暂的超然征象。

就有关人在奉爱服务的巴瓦阶段所出现的征象这方面,圣维施

瓦纳特·查夸瓦尔提·塔库尔强烈地批判了有些狂妄的初学者为得到廉价的赞扬而模仿上述征象的作法。除了维施瓦纳特·查夸瓦尔提,圣茹帕·哥斯瓦米也痛斥那些人。世俗的奉献者(präkåta-

sahajiyäs)有时会模仿上述那八种征象;但人一旦看到那些假奉献者沉溺于那么多被禁止的活动时,就会立即觉察出他们所表现出的征象是假的。人即使用一些奉献者特有的特征装扮自己,但如果沉溺于抽烟、喝酒或从事非法性行为,就不可能有上述那些如痴如醉、欣喜若狂的征象。可有时,我们看到有些人故意去模仿出这些征象。为此,圣维施瓦纳特·查夸瓦尔提谴责那些模仿者是铁石心肠的人。那些人有时受到影子般的超然征象的影响,但如果他们仍不改掉经典禁止的那些习性,就没有希望获得超然的觉悟。

主柴坦亚在高达瓦瑞(Godävaré)河岸上与圣茹阿玛南达·若依(Rämänanda Räya)相见时,所有这些征象都要一涌而出的展现出来,但因为当时有些追随茹阿玛南达·若依的非奉献者布茹阿玛纳(婆罗门)也在场,主柴坦亚便抑制着不让这些征象展现出来。所以,有时环境使然,我们甚至在一流的奉献者身上也看不到这些征象。因此,人真正处在稳定的巴瓦阶段时,无疑会表现为:不再有物质欲望(kñänti);抓紧每分每秒为至尊主做超然的爱心服务(avyärtha-käla-tvam)(《永恒的柴坦亚经》中篇23.18-19);始终渴望赞美至尊主(näma-gäne sadä ruci)(《柴坦亚·查瑞塔姆瑞塔》中篇23.32);向往居住在至尊主从事过娱乐活动的地方(prétis tad vasati sthäle);对物质快乐不屑一顾(virakti);而且从不骄傲(mäna-çünya-tä)。发展出所有这些超然品德的人,真正达到了巴瓦的阶段。这样的奉献者不同于那些铁石心肠的模仿者或世俗的奉献者。

总而言之:进步的奉献者在完全没有冒犯的情况下吟诵、吟唱至尊主的圣名,而且友好地对待每一个生物体,因此能真正品尝到赞美至尊主的超然滋味。这种觉悟的结果,以上述提到的不再有任何物质欲望等表现出来。初学者因为处在奉爱服务的初级层面,所以常常嫉妒并因而不追随灵性导师(äcärya),自己发明出一套方法。正因为如此,即使他们表现为一直不断地吟诵、吟唱至尊主的圣名,也品尝不到圣名的超然滋味。所以,热泪盈眶、颤抖、流汗或昏过去等表演是受到谴责的。然而,他们可以通过与至尊主的纯粹奉献者接触,纠正这些坏习惯。否则,他们的心肠会继续硬下去,不适合接受任何治疗。要在重返家园、回归首神的路途上一直不断地向前迈进,就必须依靠觉悟了自我的奉献者按启示经典的训示所给予的指导。

athäbhidhehy aìga mano-’nukülaà

prabhäñase bhägavata-pradhänaù

yad äha vaiyäsakir ätma-vidyä-

viçärado nåpatià sädhu påñöaù

atha—因此/abhidhehi—请您解释/aìga—苏塔·哥斯瓦米啊/manaù—心/anukülam—顺应我们的心态/prabhäñase—您说/bhägavata—了不起的奉献者/pradhänaù—主要的/yatäha—他所说的/vaiyäsakiù—舒卡戴瓦·哥斯瓦米/ätma-vidyä—超然知识/viçära-daù—精通/nåpatim—向君王/sädhu—非常好/påñöaù—被询问

译文 苏塔·哥斯瓦米啊!您的话语使我们听了很开心。因此,请把伟大的奉献者舒卡戴瓦·哥斯瓦米讲过的话解释给我们听。舒卡戴瓦·哥斯瓦米精通超然的知识,并在玛哈茹阿佳·帕瑞克西特向他询问后给予讲解。

要旨 由舒卡戴瓦·哥斯瓦米那样的前辈灵性导师和接下来的苏塔·哥斯瓦米(SütaGosvämé)等灵性导师所解释的知识,始终是强有力的超然知识,因此,对所有顺从的学生来说是绝对有用且深入人心的。

到此为止,结束了巴克提韦丹塔对《圣典博伽瓦谭》第2篇第3章——“纯粹的奉爱服务:内心的变化”所作的阐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