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上海光源是怎么成功的_杨福家院士事迹

上海光源是怎么成功的_杨福家院士事迹

时间:2022-07-3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光源是怎么成功的_杨福家院士事迹——国家利益至高无上成功的教育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爱国爱人民的创新人才。上海光源的成功,“使中国加入了世界级同步辐射俱乐部”“从开工到出光的时间之短,创造了世界纪录”。上海光源鸟瞰上海光源是怎么成功的?上海光源的优异性能使一大批以往无法在国内开展的实验研究得以有效进行。

上海光源是怎么成功的_杨福家院士事迹

——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成功的教育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爱国爱人民的创新人才。只有能培育出一大批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干部,这样,我们的强国之梦才能实现。

上海光源(又称同步辐射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英文简写为SSRF)2004年年底开工,三年建成,现已运行三年,做出了一批世界级的成果。它由三个加速器组成,最外圈的真空环周长432米,电子在环内运行,不断把其能量转为各种光波(含X射线),从环的切线方向发出,为各类实验服务。上海光源的成功,“使中国加入了世界级同步辐射俱乐部”“从开工到出光的时间之短,创造了世界纪录”。(均引自英国《自然》杂志,2009年5月7日,见文后照片)有个中国代表团去美国斯坦福大学,顺便参观光源,实验室主任建议团长:去上海看,上海光源比这里的好。

上海光源鸟瞰

上海光源是怎么成功的?

15年前,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我国最强的大加速器制造单位,计划建造同步辐射光源,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同意由上海原子核所(后称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建造,希望上海分担一些费用。徐匡迪市长等领导在一周内表态:与中科院共建,分担三分之一费用,由此开创了科学院与省市共建国家实验室的先例。不论是路院长,还是徐市长等,都是高瞻远瞩的人,支持他们作出决断的是一种精神:为了国家利益。

上海光源增强器(方鸿辉摄)

不过,那时上海并无制造大型加速器的经验。没想到,失去了机会的北京高能所非但没有一点反对声,而且从院士到所长,全力支持上海。他们派出以一流专家为首的技术队伍,来到上海,住进嘉定又冷又湿的研究生宿舍,忘我地工作。他们的支援,使工程迅速走上正轨,并培养出了一批年轻专家。这体现了什么精神?是无私的合作精神(在其背后是自信),更是“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精神。

上海光源直线加速器(方鸿辉摄)

现在上海光源提供的实验时间供不应求,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正考虑建造新的光源。笔者相信,上海会以全力合作回报北京。“大力协作”是“中国创造”的关键。

建设上海光源,上海不仅承担了部分资金,而且派出优秀干部参与领导,组织一流施工队伍参加建设。在既不算高又不算大的建筑底下,用了钻孔灌注桩2100根,每根桩长约48米,桩径0.6米。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保证了上海光源启用后束流稳定性好于百万分之一米。

认真工作、一丝不苟、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由此创造了奇迹:一次调试成功!

在“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精神激励下,合作、认真、艰苦奋斗的氛围为年轻人创造了机会,一批杰出的年轻专家脱颖而出!

上海光源内局部(方鸿辉摄)

上海光源电子储存环(方鸿辉摄)

光束线实验站(方鸿辉摄)

这种精神,是强国的必要条件。过去30余年,笔者已访问美国65次。美国的强大是以强大的科技与强大的教育作后盾,其背后则是“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精神。这就是文化软实力!

笔者有位朋友,前美国战略部队司令哈必格将军(四星上将)。他在空中飞过5000余小时,驾驶过各种各样的军用飞机。我曾问他的夫人:“他这么飞你怕不怕?”他夫人讲得非常坦率:“不怕是假的,当然怕,但是为了美国的利益他必须这么做。”美国人有一句话叫: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前核武器研究所所长阿格钮说:“我的很多同学拿了诺贝尔奖,我没有拿到,但我一点不后悔,因为国家需要我。”在这些美国精英的头脑中,国家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所以如此,应归功于美国的教育。美国的一流大学,一定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一定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把教导怎么做人放在第一位。

上海光源成像线站拍摄到的小金鱼成像

我国各级教育,包括各级党校,必须把培育“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精神,以及合作的精神,认真做事、艰苦奋斗的精神放在教育的首位。成功的教育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爱国爱人民的创新人才。只有能培育出一大批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干部,这样,我们的强国之梦才能实现。

后记

最近(2012年1月),上海光源已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在评审会的结论中写道:

首批7条光束线站累计提供用户机时46620小时;已执行通过专家评审的课题1283个,涵盖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地质考古学、环境和地球科学、高分子科学、医学药学信息科学等学科;涉及171家单位(高校77、研究所68、医院13、公司13),实验人员达5355人次,共计2313人。

上海光源的优异性能使一大批以往无法在国内开展的实验研究得以有效进行。用户科研成果显著,已发表论文127篇,其中,SCI-1区论文24篇,包括Science、Nature、Cell等国际顶级刊物7篇,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例如,上海光源一经投入使用,立即改变了我国结构生物学家以往主要依赖国外同步辐射装置开展前沿领域研究的局面,大大增强了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升了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推动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快速迈向国际前沿。

目前,上海光源的结构生物学用户研究组已达120个,占国内相关研究组95%;涉及973课题45个、863课题26个;发表Nature,Science,Cell及Nature子刊论文9篇,SCI-1区论文21篇。

上海光源在投入运行不到两年多的时间里,在众多的学科领域支撑数以千计的用户开展研究,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这在我国大科学装置建造历程上还是第一次。其深远影响与推动作用将与日俱增。

英国《自然》杂志,2009年5月7日

【注释】

[1]原载2011年2月21日《文汇报》头版,现副标题作了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