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先生远去缅怀长存_杨福家院士事迹

先生远去缅怀长存_杨福家院士事迹

时间:2022-07-3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先生远去 缅怀长存_杨福家院士事迹谢先生虽离我们而去,但她对科学的追求,对事业的奉献,对复旦大学环境的营造,对年轻一代的栽培与关爱,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不管她是所长、校长,还是院士,人们对谢希德教授最亲切的称呼始终是“谢先生”。谢希德先生于1921年3月19日出生于福建省,早年随父亲谢玉铭教授在北京。当时,她已是中共中央委员。她为了合格的科学家能进入院士行列,真是费尽心血。

先生远去 缅怀长存_杨福家院士事迹

谢先生虽离我们而去,但她对科学追求,对事业的奉献,对复旦大学环境的营造,对年轻一代的栽培与关爱,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不管她是所长、校长,还是院士,人们对谢希德教授最亲切的称呼始终是“谢先生”。

谢希德先生于1921年3月19日出生于福建省,早年随父亲谢玉铭教授在北京。谢玉铭先生当时在燕京大学任教,是颇有建树的物理学家,可以说,在20世纪20年代的成果使他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深夜还在灯下备课的谢希德

杨福家在当年谢希德就读的美国史密斯学院的原住房留影

1946年,希德先生毕业于厦门大学,次年进入美国史密斯学院,两年后获硕士学位,再过两年又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哲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能在两年内获博士学位,足见她天赋之高。学成后,即与英国生化学家、研究中国科技史最著名学者李约瑟的高足、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曹天钦先生在英国结成伉俪,并双双克服种种阻力回到新中国,报效祖国。

1956年谢希德先生赴北京与黄昆教授一起,从编写中国第一本半导体教材起步,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开始培养我国半导体人才。可以说,今天活跃在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几乎都是黄昆、谢希德、林兰英的学生,为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力更生地发展电子工业奠定了基础。他们是我国半导体事业的奠基人。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我与谢先生较多的接触开始于1978年,那年10月我们一起去德国参加核靶学术会议,又到法国去访问,回来后一起去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在会议期间,她报告了物理学新的前沿——表面物理学,并开始组建以表面物理学为中心的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她就任所长,我是副所长之一。她是一名“始终不安于现状,不断开拓进取,能把握发展时机,及时开辟新领域”的优秀科学家。

中国半导体物理的两位先驱者——黄昆院士与谢希德院士

1983年她出任复旦大学校长,我即接任现代物理所所长之职。4年后,在她的支持下,我兼任了中科院原子核所所长。同样在1983年,谢先生身体较好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住上海西部徐家汇的她,每天七点准时出门,与复旦的教职工一起乘学校的班车,花个把小时到校上班。当时,她已是中共中央委员。20世纪90年代初,她不顾行走不便,踏上破旧的楼梯,走过又长又暗的走道,亲临我家,劝我接受组织安排,进入复旦领导班子。一个小字辈的人,在她慈祥面容的感召下,深为她对下一辈人的关爱,对事业的关心,激动不已。

从常州慕名赶来聆听报告的85岁高龄的读者,请谢希德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上题词(1996,方鸿辉摄)

从1992年开始,我有幸每次与她共赴院士大会,直到去年10月,虽然她已重病在身,但她不仅在华东医院打电话到各地,与院士们商量会议,而且还亲飞北京,坐在轮椅上来到会场。她为了合格的科学家能进入院士行列,真是费尽心血。我曾与一直追随她的秘书曹佩芳同志说:你可以写一本书来描述这一生动的过程。确实,她对年轻一代的成长所付出的劳动,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今天,设在复旦的国家应用表面物理实验室是复旦年轻教授最集中的地方;在全国各地众多的中青年固体物理学家,在全世界的华人半导体专家,都缅怀着谢希德教授。可以让谢先生欣慰的是,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战略;她毕生从事的半导体物理研究,桃李满天下,不管在美国的旧金山还是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各地的“硅谷”都有她的学生。她的专业已经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上海市科协荣誉委员(左起):张香桐、李国豪、谢希德、王应睐、冯德培在科学会堂

谢先生虽离我们而去,但她对科学的追求,对事业的奉献,对复旦大学环境的营造,对年轻一代的栽培与关爱,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1978年10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前排中为谢希德,右为杨福家)

【注释】

[1]本文发表于2000年3月20日上海市委组织部内部刊物,2000年4月刊载于《世界知识》,部分内容2000年3月7日由张明新记者编写后发表于《中国新闻》,以及2000年3月7日刊于美国《美南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