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国教育史纲要_谭茂森文存

中国教育史纲要_谭茂森文存

时间:2022-07-1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教育史纲要_谭茂森文存前 言(一)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中国教育史是研究中国教育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在劳动中,出现了最早的原始的教育。奴隶社会中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出现了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生产力有所提高,教育有了发展。产生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史纲要_谭茂森文存

前 言

(一)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中国教育史是研究中国教育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包括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教政策、学制系统、专业设置、取士制度,以及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等。

(二)中国教育史的分期(www.guayunfan.com)中国教育史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即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和当代教育,为增强系统性和便于学习,将四个时期的教育分为各章进行讲授。

(三)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学习中国教育史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科学地、客观地对历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做出简明扼要的介绍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教育的研究,总结历代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的方针,牢固树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努力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早日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一、先秦的教育(远古一公元前221年)

(一)概 述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很早的时候起就繁衍、生息、劳动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产生了早期的教育。

约一两千万年前,我国土地上即有古猿活动,约一百多万年前发展为猿人,即开始原始社会。我国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三个阶段。原始社会中,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生产力极其低下。在劳动中,出现了最早的原始的教育。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奴隶社会开始,历经夏、商、西周三朝。奴隶社会中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出现了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生产力有所提高,教育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产生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教育。

(二)先秦时期的教育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中,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原始教育产生了,主要是教人们制造和使用工具、保存和使用火种、采集、狩猎、捕鱼等,至后期,教人们农耕、畜牧、制衣以及音乐、舞蹈、雕刻、绘画、使用兵器、打仗等。这时期教育的特点是:(1)无阶级性,平等教育,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2)与生产、生活结合。教育的目的、内容是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决定的,也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的。(3)与政治、宗教、艺术相结合,人们在各种有关的活动中接受教育。(4)非正规性,教师多系长者,“学校”常为“大屋子”。教学手段为语言、手势、表情、模仿等。教学内容多为歌谣、谚语、神话、传说等。其时尚无文字、书籍。

2.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的夏、商、西周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政治斗争的需要,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由于经济的发展,奴隶主有能力专门办教育、受教育。文字的产生,出现了书籍(用兽骨、陶片、竹简等制成),这便利于进行教育。国家的建立,需要专门培养官吏、知识分子。由于这种种原因,学校便产生了。

古籍所载,“夏曰校”,“殷曰序”,“校”“序”均为教育场所,可见夏、商已有学校。教育目的在于“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

西周时教育进一步发展。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大类。国学包括小学和大学两级,前者为初级学校,后者为高级学校,校内有水池,称为“泮宫”,又名“学海”。乡学又分“庠”“塾”等,主要培养贵族子弟。教学内容包括礼(政治)、乐(艺术)、射(军事)、御(技术)、书(文化)、数(科学)。学校教师称师氏,有大师、小师之分。

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是:(1)有阶级性。教育为奴隶主阶级所垄断,即所谓“学在官府”,学生多为贵族子弟,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2)正规性。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学校,有教师、教材,有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3)不完整性。当时的教育还处于发生阶段,既无学制,也无专职教师而是以吏为师,官师合一。

3.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历史的巨变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水利的兴修,各国的变法,土地私有的出现,产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奴隶制度开始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士阶层,代表各派政治思想的学术流派兴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教育上的一大特点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所谓“学在四夷”,各派争相聚徒讲学,著书立说,著名的如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各派中著名者为儒、墨、道、法四家,其次是名、阴阳、纵横、农、杂、小说等家。另一特点是出现了举世闻名的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出身微贱,幼年丧父。孔子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30岁左右开始进行私人讲学。一生为官时间不长,大部时间从事教育和整理古代典籍。自述其成长过程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有弟子三千人,通六经者七十二人,所谓“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私学的开创者,被后世尊为“道冠古今”“德配天地”的“圣人”“先师”,其思想影响了后人两千多年,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代表作为后人编的《论语》。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认为教育的作用与政治同等重要。要治国治民,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固然重要,但教育也不可或缺。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认为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天性基本一样,人的习性大不相同,就因所受教育不同。

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君子”和“士”。何为君子?他认为“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何为士?他认为“行已有耻,可谓士矣”。而培养君子、士的目的又在于“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关于教育内容和教材

孔子的教育内容为“四教”:“文、行、忠、信”,即有文化、德行高、忠诚、讲信誉。

教材为“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诗即《诗经》,古代诗歌总集;书即《尚书》,历史文献汇编;易即《易经》,儒家重要的哲学著作;礼即《礼经》,古代礼仪制度的汇编;乐即《乐经》,音乐教材,已失传;春秋即《春秋经》,孔子所编鲁国编年史,编写中对其人其事予以褒贬之意,加以评说。除失传的乐经外。上述“五经”即儒家的重要经典。

3.关于教育方法和教师

孔子提出许多有益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下几条:

“有教无类”。学生不论贫富、贵贱、地区,均可受教育。他曾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不诲焉。”只要愿学,均施以教,这就扩大了教育面。

“因材施教”。各个学生,情况不同,各有长短,应从实际出发,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培养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

“学思结合”。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阅读不思考,则读过易忘,反之只苦思不阅读也难有所获,故须边读边思,后有所成。

孔子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他即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他对教师的要求如下: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好才能教好。他就常常“每事问”,并“学无常师”,虚心学习,“不耻下问”,随处学习,他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至晚年,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教人孜孜不倦,“教不倦,仁也”。

(2)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对学生感情颇深,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教学真诚无私,毫无保留,即所谓“无私”“无隐”,颇得学生爱戴,师生之情亲密无间。

(3)重视言教,更重身教。孔子一生不仅以其深刻的思想、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且以伟大的人格、高尚的精神影响学生。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足见其对身教的重视。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多年,他的学生遍及各地,可谓桃李满园,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甚至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秦汉的教育(公元前221—200年)

(一)概 述

战国时期,七国称雄,前221年,强大的秦国最后灭掉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的国家。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继之楚汉相争,前206年刘邦建立西汉,后刘秀建东汉。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也是封建教育基本上制度化和定型化的时期。

(二)秦代的教育

为了巩固新兴的封建国家,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在文教方面主要有:

1.“书同文”“行同伦”

战国时期,诸雄并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统一后,此种情况极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巩固。“书同文”即以小篆为文字体形的标准,统一文字,如此不仅有利于政策法令的推行,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推广。“行同伦”在于使人们的思想行为、风俗习惯有一个统一标准,即“黔首(百姓)改化,远迩同度(法度)”,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和共同心理的形成。

2.“设三老以掌教化”

“三老”即官,基层官吏,执掌对人民进行法治教育、耕战教育和尊卑等级贵贱的教育,如此由国家控制了教育大权,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

3.“禁私学以吏为师”

秦统治者为了统一思想,防止异端,严禁私人聚徒讲授的私学,执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即以法代教,官吏为师,只允许少数人进宫府学习法令,教育内容单调,受教育面缩小,实为教育的倒退。后来为禁锢思想,钳制言论,更行“焚书坑儒”,摧残文教事业,迫害知识分子,成为教育史上的浩劫和灾难,也是秦朝速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汉代的教育

1.汉代的文教政策

西汉初年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与秦代法家的政治。武帝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逐步转以儒学治国,文教上也采取相应政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时,董仲舒把先秦儒学改造成神学化儒学,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采纳,中央专设五经博士,各授一经,因此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均以儒学为本,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和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影响后世两千多年。

(2)“创立太学,察举选士”。为培养精通儒术的治国人才,武帝又于前124年接受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下令在首都长安设立太学,置博士为教官,收博士弟子为太学生,专攻儒家经典。太学生考试合格后即可授官。汉初郧重视选举取士,武帝时又采纳董仲舒建议,多次下诏推举“贤良方正”,“孝廉”和“秀才”每年每郡选举一人,以后则进一步制度化。太学养土和察举取士使得中央直接控制了教育大权和人事大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也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3)“整理古籍,厘定文字”。秦朝焚书坑儒,历代典籍多遭毁坏,残缺不全,汉朝独尊儒术后,急需经书,于是“广开献书之路”,派人寻求天下遗书,加以整理、校订、补全。又秦代虽行“书同文”,但因时间不长,实未奏效,于是重新统一文字,推广使用隶书。

汉代的文教政策符合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要求,对以后两千年的中国封建教育起了规范化和定型化的作用。

2.汉代的教育制度

汉代的文教政策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其教育制度,已初步定型,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

(1)官学。汉代官学分为五级:太学:属大学性质,教授儒家六经,教师称博士,学生称博士弟子,或简称弟子,一年或两年一考,考试及格可授官,太学设于京师长安,是为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则有:学,郡国所设;校,县道所设;庠,乡所设;序,县所设。学和校设经师一人,庠和序设孝经师一人,教授儒家经典和孝经等,水平参差不一,学校时兴时废,主要是对民进行教化。

(2)私学。汉代私学较盛,种类繁多,水平不一。大约分为两种:一种相当于大学阶段,由名儒经师开“经馆”“精舍”“精庐”以收徒讲授,水平较高;一种相当于小学阶段,由经师在“书馆”“学馆”“书舍”等讲学,水平较低,带普及性质,少年儿童多在此种私学接受教育。这种私学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蒙学(启蒙阶段),学生学习主要是识字;第二阶段学习《论语》《孝经》,学些基本的为人处世道理。

3.汉代的选士制度

学校教育在于培养人才,选士制度在于选拔人才。汉代的选士制度是春秋战国时养士制度的发展,也是后世科举制的前身。汉代自武帝时起,主要推行察举制度,即考察选举士人,据情委以官职。察举科目繁多,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童子”等科。“贤良方正”多从京师附近人才中挑选,“孝廉”“秀才”则由郡国官吏选送中央,再经策问,实有才能者,分别授官。“童子科”只选拔青少年中“博通经典”者,目的在于发现和重用“神童”,这种重视有特殊才能的青少年的做法,在古代教育史上是有价值的。

(四)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生平和思想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河北枣强广川人,西汉著名儒学大师,有“汉代孔子”之称。曾任太学博士,武帝时举贤良对策,他应征获第一。但一生未做大官,只做过宗室中所封王的相。晚年去职,专门从事著书讲学。代表作为《春秋繁露》。

董仲舒为了适应汉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的需要,把原始儒学加以神学化,创立了唯心主义的神学思想体系,统治中国思想界两千年。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天人感应。他认为天有意志、有人格,是至高无上的神,能施赏罚。君主则是代天治民,君主行仁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奖励;若行暴政,则降灾异以示警告。

(2)君权神授。他认为皇帝是受命于天,代天行事,治国安民的,有绝对权威。他说:“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除天而外,君权高于一切,万民必须服从统治。把君权神圣化、绝对化。

(3)王道三纲。他认为天的意志是“阳贵而阴贱”,“亲阳而疏阴”,并把阳尊阴卑的思想硬套在人的社会地位上,认为君、父、夫属阳,臣、子、妻属阴,后者必须服从前者,这就是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王道“三纲”的由来。他又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即三纲来源于神。此即后来的神、君、父、夫四权思想。

2.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1)兴太学以养士。他认为教育是统治阶级的重要工具,对民教化是君主的重要职责,主张“任德教而不任刑”,“以教化为大务”,建议武帝“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为国家培养统治人才,公元前124年武帝下令设太学,此举为后来历代所继承,在中外教育史上有重大意义。

(2)重选举求贤才。他认为为了得到具有真才实学的贤才,需改革选举制度。建议各地诸侯、郡守每年选送贤才二人,由中央量才授官,武帝加以采纳,下令各郡国察举孝廉一人。因此平民子弟也有为官者,这是我国察举制度的开始。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国并列,秦虽统一,但时间很短,汉统一后,为了维护中央集权,首要者先统一思想,董仲舒适应这种要求,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此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也为武帝采纳。从此,孔子建立的儒学思想成了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

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提出不仅有利于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巩固,也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指导方针。

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220—589年)

(一)概 述

东汉末,魏、蜀、吴三国鼎立,魏灭蜀后,西晋伐魏、灭吴,中国出现短期统一。西晋亡,东晋起,此后中国南方、北方各有朝代更替,统称为南北朝,最终隋统一了中国。此时期我国由统一走向分裂,战乱频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文化教育总的趋势呈衰落状态,但局部地区也有所发展。

(二)魏晋时期的教育制度

1.西晋国子学的创立

西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个特权阶层——专讲门第地位的门阀世族,为保持其门第族望,培养其子弟,前276年西晋统治者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专门招收五品以上大官子弟入学学习,而太学则招收六品以下官吏子弟,足见国子学位居太学之上,这是我国设国子学之始,是继西汉设太学之后又创立的一种高等学府,在教育史上有重大意义。

2.专门学校的产生

南朝时,为分科教学,培养专门人才,先后设立了研究儒经的“儒学”,研究佛老的“玄学”,研究历史的“史学”,研究词章的“文学”,后来又设研究医疗的“医学”,研究刑律的“律学”等,这些是我国分科教学的开始。分科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且对隋唐及其以后专科学校的建立和分科教育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历来被轻视的自然科学的教育——中医学的设立,更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三)魏晋时期的选士制度

此时期国家分裂,战争连绵,人才流散,“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难再推行,同时门阀世族出现后,他们为了把持权力,就必定对选士制度加以改革。三国时,曹操实行“唯才是举”,以才为标准,得不少人才,后遭士族反对,曹丕称帝后,为得到世族的支持,改行“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内容是:

1.设置中正

州置大中正官,郡置小中正官。均由在职中央官员兼任其原籍的中正,以保证中央直接控制选举之权。

2.品第人物

中正负责考察原籍士人的家世(又称“品”)和德才(又称“状”),再依其“品状”评定其等第(即等级),共分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3.按品授官

中正官再将所品第人物的材料送交吏部,供选官时参考。官位的尊卑与品第的高低必须相符,上品做高官,下品任卑职,升官即升品,降职即降品。

开始时,中正官较公正负责,品第人物较重德才,因此中央政府既掌握选士大权,也得不少人才,这有其积极意义。但后来,随着世族势力膨胀,中正官员为世族把持,品第人物的标准也变为多重家世门第,甚至发展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程度,“九品中正制”也即变成扩大士族势力,巩固门阀制度的工具了。

(四)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531—591年),字介,梁朝金陵人,出身于精于儒学的仕宦之家,著有《颜氏家训》20篇,主要内容是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故名《家训》。书中提出了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包括立身、治家、处世、为学等经验总结。其家庭教育的内容有:

1.教育及时

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虽不能此,也须从幼儿教育开始。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幼年时期,性情纯洁,未染恶习,可塑性大,切勿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机,如此能使幼儿“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及早教育,效果尤佳。

2.爱教结合

对子女切不可“无教而有爱”,否则“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他强调教子要严,反对溺爱,爱要爱得其所,爱得其法,爱护与教育相结合,“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严格要求,勤于教训,而后子女才能成器。

3.慎择师友

他认为人的成长与师友、邻居的选择很重要。他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要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重大影响,慎重地选择师友、邻居,发挥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家庭教育重要的一环。

四、隋唐五代的教育(581—960年)

(一)概 述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统一和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封建教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时期。

隋朝统治时间不长,但其创立的教育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度对后世却有重大影响。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在初唐和盛唐时期,生产力高度发展,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教育事业也出现封建社会少有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二)隋代的教育

1.国子监的创设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对教育比较重视,在中央创设国子寺,设置祭酒,专门管理学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专门教育行政机构和专门教育长官设立的开始。国子寺下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五学。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从此一直沿用至清末。

2.科举制的产生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主要以门第取人,又为士族把持,隋统一后,它既不利于中央集权,又不利于选拔所需人才,于是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选举士人的选士制度,这就是科举制度的萌芽。先是“诏举贤良”,后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考试。隋炀帝时(606年)又改为分十科举人,如德行敦厚、孝悌有闻、节义可称、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等,其中文才秀美科,即为后世进士科的先声;这就是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隋以前,察举为主,重德望名声;隋以后,考试为主,重学识才干,这是中国古代选土制度的一大变化,科举制度具有限制世族特权,利于庶族地主参政,扩大统治基础的重要意义,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直至清未废除,维持了一千三百年之久。

(三)唐代的文教政策

唐朝高度统一,为了维护政权,加强控制,统治者推行“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同时也提倡佛教和道教,这对当时的思想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尊孔崇儒

为了提高孔子和儒学的地位,唐朝初年即在国子监建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祭祀。太宗即位后曾说:“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并置周公祠,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玄宗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把孔子捧上帝位。贞观以后,全国官学中设孔子牌位,学校祭孔,成为制度。

尊孔同时,重用儒士。太宗曾召名儒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为学士,且拜为相。又置弘文馆,选名儒以本官兼学士。玄宗时在秦坑儒的地方为遇难儒生立祠庙,以示追念。选官用人,以儒术为准。

2.皇帝重教

唐代诸帝,多重教育,常常驾幸学校,亲自审视。唐高祖曾幸国子学,召集博士、沙门、道士等相互诘难,共同探讨。太宗多次驾临太学,某次亲率百官前往,命祭酒孔颖达讲演《孝经》,提倡孝道,摒弃迕逆,淳化民风,稳定社会。皇帝还常常对祭酒、博士、优等生等厚赐,以示关怀。

3.整理经典

由于流传久远、魏晋战乱,至唐时,儒家经典错漏、讹误不少,既要重振儒术,就需对其经典整理、研究。对此唐太宗命国子祭酒孔颖达等撰定《五经正义》,作为全国学校的统一教材,至此,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科举考试,均以《五经正义》为准。开成年间,下令刻儒经于石以名天下,称为“开成石经”,共有九经,另加《孝经》《论语》等,约65万字,足见其规模和工程的浩大。

(四)唐代的教育制度

唐朝在尊孔崇儒政策指导下,复因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经百余年经营,学校教育制度相当完备,这在中外教育史上均有重要意义。

1.中央学制系统(六学二馆)

直系系统,即中央六学,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前三学为大学,后三学为专科学校,六学直隶于国子监。

旁系系统,即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不归国子监而自成一系。医学的设立比西方早几百年。此外还有玄学,尤其有集贤殿书院,这是最早的国家图书馆。中央六学二馆学生最多时近万人。

2.地方学制系统

直系系统,包括各府的府学、各州的州学、各县的县学,均由各府、州、县的官吏掌管。

旁系系统,即各府、州、县所办的与人民健康关系密切的医学。

地方学校似属中小学性质,毕业生可以应“乡贡”为基层官吏,优者也可升入中央学校。

3.私学和村学

唐代私学也很发达,名师大儒也多聚徒讲学,传授经业。如颜师古,以考订五经著称,出仕前曾“以教授为业”。名儒孔颖达为官前也“以教授为务”。韩愈也聚徒授经,带出一批著名弟子。

唐代农村已有私立小学,称为“村校”,孩童入学接受启蒙教育,唐代以诗歌为著,村学中诵诗者不为少见。

4.学校各项制度

(1)入学资格。主要以社会地位高低为准,国子学地位最高,招收三品以上大官子孙;其次太学,收五品以上的子孙;再次四门学,收七品以上子孙及庶民中的俊异者和省试落第举人。弘文馆、崇文馆地位最高,限制更严。其他专科学校入学资格稍宽。地方学校学生也多为富家子弟。

(2)教学科目。分大、中、小经及公共科目。大经为《礼记》《春秋左传》;中经为《诗经》《周礼》,此两经为必修科目;小经为《易》《尚书》等,为选修科目;《论语》《孝经》则为公共必修科目。各科目修业年限分一、二、三年不等。

(3)行政管理。国子监设祭酒一人,为教学行政最高长官。司业二人,协助祭酒执行教育政令。监丞一人,管学业成绩。主簿一人,负责文书学籍等。地方学校由长史管理。

(4)教师教法。中央学校设博士,分经讲授;助教,佐博士讲授;直讲,佐博士、助教讲授。其中博士、助教身兼二职,既是教师,又是官员,博士须为五品以上,助教须为从七品以上,其他学校教师依次递减。

教学法一是分经讲授,每位教师专教一经;二是有读有讲,即一边读经文,一边宣讲经意,结合自己的学习、研究、心得、体会,往往“博而且辨,听者忘倦”。

(5)考试升学假期。考试分三种:旬考、岁考和毕业考。旬考为十天考一次,分背诵和讲解两类。岁考一年考一次。毕业考在修完所学全部课程后,博士命题,国子监监考,及格者即可应省试,通过后即授官。升学程序为四门学毕业补入太学,太学毕业补入国子学。假期分旬假和田假,旬假为十天休息一天;田假一个月,安排在农忙季节的五月;授衣假也一个月,在九月。

(五)唐代的科举制度

唐承隋制,全面推行和完善了科举制度,从此,科举制成了士人入仕的基本途径。

1.考试科目

唐代科举科目繁多,常行的有进士、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书六科。六科中特重进士,其次为明经。进士科主要试时务策问,其次试经义。而明经科主要试五经义理,其次试时务策问。两科中进士科又尤被推崇,考取也最难,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2.考试方法

考试方法分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帖经:各科考试均用,将书上某行的部分用纸帖盖,试者须将所盖住的字写出来。

墨义:对经义的简单问答,只要熟读经书和注疏即可答出。

口试:也是对经义的简单问答,不过采用口试方法。

策问:考官出题,试者依题作文章,出题范围主要是人事、政治方面,也称时务策。

诗赋:试者作诗、赋各一首,格律,体裁均有固定格式,进士科考试尤重诗赋。

3.报考办法

须经三级考试:地方的乡试、尚书省礼部的省试和吏部试。先由有关地方官吏挑选学有所成的学生参加乡试,及格后再参加省试,省试及第后再参加吏部试,吏部试合格者即授予相应官职。

4.及第后的荣耀

科举考试制度是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办法,也是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士子经过十年寒窗,有的落第,有的得中,落第者即便老死文场,也终至不悔。得中者则欣喜若狂,倍感荣光。比如时人称进士及第为“登龙门”,意为过了此门,“鱼”即变成“龙”,山川为之变色,天地为之宽阔,荣宗耀祖,封妻荫子。进士及第后,同年大会于长安曲江亭,皇帝亲临,垂帘以观,公卿王室,左右簇拥,盛况空前。某次唐太宗目睹新进士鱼贯而行,龙颜大喜曰:“天下英雄,尽入五彀中矣。”有人作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5.作用和影响

(1)有利于政治稳定。选举官吏的大权集于中央,有利于政治的统一。选举官吏的标准为儒家经典,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平民可参加考试而得官,笼络了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扩大了统治基础。

(2)有利于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总结了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的经验教训,创立了考试取士的新制度,若要为官,多少总得凭点真才实学,打破了过去重门第、重等级的弊端,有着历史的进步意义。

(3)有利于教育发展。隋唐以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不经考试即可做官,隋唐以后须经严格的科举考试方可入仕,于是许多人必须经过学校严格教育,具有真才实学方可应试,应试及第才能授官,这就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尤其科举考试的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历来重文轻武、重儒经轻科技、重成人轻儿童等弊端等有了纠正,具有进步意义。

(4)影响外国文官制。中国科举制度对朝鲜、日本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这些国家所学习和效仿。尤其促成了欧洲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到了近代,欧洲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任人唯亲、宗法制度、等级观念等被各国资产阶级所抛弃,法国、英国、美国等先后推行了文官考核任用制度,直至今日,甚至可以说,我们今天正在实行的公平竞争、考核任用公务员制度也有着科举制度的影子。

(5)科举制度的弊端。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和学校教育的学习内容相一致,就使学校教育开始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重儒经,重死记硬背,学校教育也就充满教条主义,缺乏生动活泼的学风。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于是出现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万般皆下品,堆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现象,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六)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人,祖籍昌黎(辽宁锦州),人称昌黎先生,著作有《韩昌黎集》。

韩愈生于安史之乱后,所以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学说,以儒家的道统,反对佛教的法统,成为重振儒学的卫道者,从西汉董仲舒的儒家神学到宋明理学,他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最大成就在文学方面,提出“文以载道”,发起“古文运动”。

教育方面,韩愈有高深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做过国子博士,国子祭酒,曾作《师说》《进学解》,对教育颇有研究。他讲课生动活泼,扣人心弦,“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恢笑啸歌,使皆醉义忘归”。

1.关于师论

(1)师与道。韩愈写了《师说》提倡师道,主张,“存师卫道”,“道”即儒家道统。教师必须传道,传道必需教师。师与道、师道与儒道密不可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有道就有师,有师就有道。韩愈说:“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即是说,不分年龄与地位,“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只要他有道,皆可师之。

(2)道与业。道为儒家道统和儒学基本精神,业指六艺之业,即儒学经书,载道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次要任务是“授业”,第三任务是“解惑”(答疑),故他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师与生。韩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与授业,因此谁有“道”,谁有专“业”,谁就是教师。他说:“圣人无常师,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卓越见解提出了为师的新标准:不耻相师,互相为师,能者为师,这是相当开明而有创见的。

2.人才观

韩愈认为,现实中人才比比皆是,关键是如何识别、重用和扶持人才。他在《杂说四·马说》一文中,用识马的道理生动精辟地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他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即人才难得,善识人才者更难得。不识人才,人才也就埋没了。韩愈这种爱才、识才、选才、用才的思想,是古代“尚贤”思想的新发展,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3.学习方法

(1)业勤行思。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其荒废在于嬉戏游乐;德行成功在于深思熟虑,其失败在于因循苟且。这是其治学多年的经验总结。

(2)以博求精。韩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博与精的见解,认为无博即无精,无精博也只是大杂烩。一方面强调“贪多务得”“俱收并蓄”;一方面又提出“提其要”,把握要点探求精微,多读多学,在此基础上求精求专,即所谓博大精深。

(3)学习独创。韩愈主张学习前人,“师古圣贤人”,但须是学其思想、方法,而不必拘泥于章句,“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要学习前人的优秀成果,但不是因循照搬,而要“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五、宋元的教育(960—1276年)

(一)概 述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从封建割据到全国统一的时期。宋代推行重文政策,表现在尊孔崇儒、重视科举、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多次兴学、重视地方教育、大兴书院等方面。理学兴起后对教育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元朝为蒙古人所建立,在文教政策上虽有民族歧视但也重视文化,吸收汉族士人,尊崇程朱理学,尤其北方的文教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二)宋代的文教政策

1.尊孔崇儒

宋太祖重用儒臣,宣称“宰相须用读书人”。太宗时也是文臣执政,他说:“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特别提倡科举。真宗亲到曲阜孔庙行礼,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并御撰《文宣王赞》,称颂孔子是“人伦之表”,孔学是“帝道之纲”,又著《崇儒术论》大力推崇儒术。

2.提倡佛道

宋代一面尊孔崇儒,一面提倡佛教、道教。对佛教予以保护,修寺庙,塑佛像,刻印《大藏经》,在京师开封特设译经院,在各地大度僧尼。真宗在撰写《崇儒术论》的同时,又著《崇释论》,既重儒,也重佛。

道教为宋朝第二大宗教,宋代时大修道观,真宗尤甚,伪造天书,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命宰相主持修《道藏》,任用道士参预政治。

3.崇尚理学

理学即宋元及其以后的儒学,又称为道学、“新儒学”。宋朝推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政策,为儒学的必造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北宋周敦颐首先提出吸收佛、道入儒学的理论,把佛、道二教的禁欲主义和儒学的封建纲常相结合,要求人们成为忠臣孝子,安贫乐道、清心寡欲,此成为理学的开端。经过张载、程颢、程颐的发展,奠定了理学的基础。南宋朱熹则加以理论总结,集其大成,致使理学成为一种思想体系。为此朱熹被封为朱文忠公,此后将其著述《论语集法》《孟子集注》定为教科书,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正式列为必修课,理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成为元、明、清各代的官方统治思想。

(三)宋代的教育制度

宋代的教育制度基本沿袭唐代,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但是书院制度却迅速发展。

1.中央官学

国子监:是管理学校的机构,但有时也将国子学称为国子监。生员为七品以上官员子弟,监设祭酒总管其事,下设司业、参丞、主簿等分管各事。

太学:生员为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民中的俊秀者,比唐代略宽。由地方官学选送和从科举考试落第举人中挑选。

中央官学中尚有专门学校,如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武学等。

2.地方官学

宋代地方行政区划分路、州、县三级,地方官学则有州学和县学两级,教师称教授,州学二人,县学一人,教学内容以儒经为主。县学生经考试合格者可入州学。州学生又可贡入太学。

3.书院制度

(1)起源。书院是我国宋、元、明、清时的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形式。其名称起源于唐代,有官办、民办两种,官办的如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等,但是是校勘、藏书的场所;民办的如张九宗书院、李宽中秀才书院等,但是是士人自学的地方,都非教育场所。唐末五代,战乱兴起,读书人四处流散,正式学校多遭毁坏,私人书院遂有所兴起,如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等,宋既统一海内,文风日起,书院也随之发展。

(2)北宋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唐人李渤在此读书,养一白鹿相伴,后称白鹿洞国学,宋时学者多达千人,塑孔子像,朱熹为南康军州太守时,申请重修,并立《白鹿洞书院教条》,从此名声大振。石鼓书院,位于湖南衡阳,唐人李宽在此自读,宋时建为书院,宋帝曾赐匾额和学田,朱熹也为之作记。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朱熹为潭州太守时,曾讲学其中,名声远播。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商丘。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茅山书院,位于江苏江宁。

(3)南宋四大书院。即白鹿洞、岳麓、丽泽、象山书院。

(4)组织、教学和教规。组织:书院有私办、官办和私办公助等形式。主持人称“山长”或“洞主”,经费多来自“院田”,院田或由私人捐助,或由官方拨充。学生膳食由书院供给。教学:自学为主,讲课或主持人讲,或聘学者讲,多采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名师讲课编有讲义,学生听讲写有笔记。教规:书院都有教规,明定教育目的、学习方法、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等规则。著名者如朱熹所订《白鹿洞书院教条》。

(四)元代的教育制度(1271—1363年)

国子学:学生不分民族,但限招七品以上朝官子弟。

蒙古国子学:从蒙汉官员子弟中选取俊秀者入学。

回回国子学:用波斯文教授,入学资格为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以上三学考试合格者量才授官。

(五)朱熹的教育思想

1.生平与思想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盭,福建尤溪人。18岁中举,19岁登进士第,一生为官不到10年,主要从事教育,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朱子语类》等。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为宋、元、明、清的正统思想,影响数百年。他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主张“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认为“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要人们安于现状,服从统治。

2.教育目的

朱熹继承儒家的主张,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他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学者,学此而已。”若能做到明人伦,就是圣贤了,而要做到明人伦,关键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苦读圣贤之书,并且身体力行。

3.教育内容

朱熹把人的一生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8至15岁是小学阶段,教育内容是“学其事”,即洒扫、应对、进退等礼仪,养成良好的习惯。15岁以后是大学阶段,教育内容是“明其理”,即教以“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本领,他规定儒家著作中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为必读教材。从此“四书”与“五经”并列,甚至超出其上。

4.《白鹿洞书院教条》

朱熹每到一地,不忘教学,任江西南康军知州时,重修白鹿洞书院,并亲手制定《白鹿洞书院教条》作为学规,其主要内容如下: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

此教条不仅为以后历代书院奉为指导方针,且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

5.朱子读书法

朱熹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从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读书方法,其弟子归纳为六条。

(1)循序渐进。即由浅而深,由低而高,由简而繁,步步提高。

(2)熟读精思。即多读,多思,读思结合,以增强记忆,提高效果。

(3)虚心涵泳。即虚心学习,不可穿凿附会,如此才能不断获得真知。

(4)切己体察。即读书时要联系自己,心入下去,把别人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

(5)着紧用力。即读书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不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6)居敬持志。即读书时要恭恭敬敬,专心致志,不可骄傲自大,三心二意。

六、明代的教育(1368—1644年)

(一)概 述

明王朝是朱元璋利用元末农民起义的成果,是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明朝建立后,把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更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中,均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在文教方面,竭力控制思想,压制士人,学校与科举更受官方控制,文化教育为封建专制的统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文教政策

1.崇儒纳士

明太祖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在长期征战中,深感读书之重要。明建国前,即设礼贤馆,招贤纳士。明建国后,下诣征天下儒士到京,以备选用。他认为,“贤才,国之宝也”;“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结果“由布衣之土而登僚者,不可胜数”。

2.创设八股

为选取治国之才,明太祖与刘基共创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体。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答题格式一律为八股文,即全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格式呆板,不得变更。

3.文化专制

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即便儒家经典中有不符集权的,也要删除,如《孟子》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句,要下令删除。明国子监监规明文规定:“敢有毁辱师长者,发云南地面充军”,“农工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不可建言。”

(三)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制度更加完备,也更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

1.试期定型

三年举行一次,称为“大比”。规定子、卯、午、酉年秋季举行乡试,称为“秋闱”。丑、辰、未、戌年春季举行会试,称为“春闱”。会试之后接着举行殿试。

2.试级固定

科举考试至明代仅设进士一科,分为四级考试。

科试:在各府、州、县举行,考取者称为秀才,又称“生员”。

乡试:在各省省会举行,考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京师举行,考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宫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考取者统称进士,其中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取3人,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取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考取者均可授予官职。

3.考试内容

严格依照“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及明朝的诏诰、律令、时务策等,不得自由发挥,格式则是死板的八股文,科举制度至此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日益暴露出其弊端。明人顾炎武曾指出:“学问由此衰,心术由此坏”,“八股之害,甚于焚坑”。

(四)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1.生平与思想

王守仁(1472—1528年),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自幼就立志“读书学圣贤”,曾举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一方面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以“破山中贼”;另一方面又热心教育,教授生徒,以“破心中贼”。他继承朱熹的理学思想,认为理是封建纲常的依据,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与朱熹不同,他认为“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2.教育目的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其心”“致良知”,他说:“君子之学,以明其心。”明其心就须“存天理,灭人欲”。人人皆有良知,但又各不相同,圣人的良知常在,无须教育,常人的良知则被私欲所蒙蔽,须经教育,才能弃恶从善。何谓良知,即礼、义、廉、耻、孝、悌、忠、信。

3.教学原则

王守仁在教育实践中,主张“学贵得之心”,即学习要独立思考,必须神会,不可盲从,不可迷信,他甚至大胆地指出:“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颇具批判精神。

七、清朝(鸦片战争前)的教育(1644—1840年)

(一)概 述

1616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兵入关,君临全国。清朝为满族所建立的封建政权,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统治,清王朝除了采取政治、军事措施外,在思想文教领域推行了压制与笼络的政策。

(二)文教政策

1.尊孔读经

为巩固政权,笼络士人,清统治者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祭祀孔庙,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更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康熙帝御书“万世师表”匾额,高悬于孔庙大成殿,多位清帝曾到山东曲阜孔庙顶礼膜拜。同时竭力提倡读经,把儒家经典视为“万世不易之理”,学校教育、科举考试均以历代儒经作为主要内容和唯一标准。

2.编辑书籍

明后期,程朱理学有所衰落,清初再度提倡,如集理学名儒,编辑《朱子大全》,作为教育、科举考试的经典。清初诸帝为加强思想统治,重视图书编纂,主要编有《康熙字典》,搜集大量的生字、怪字、僻字等。《古今图书集成》,我国最大的类书,将历代典籍中有关天文、地理、历史、经济等论述,分门别类汇集成册。《四库全书》,我国最大的丛书,将重要古籍按经、史、子、集四类编辑,颇具参考价值。

3.兴文字狱

清朝为少数民族建立的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为使其政权长治久安,严格禁止士人干政,稍有不满即被视为异端邪说,严厉镇压。为此文网密布,屡兴文字大狱,著名者如康熙时庄廷钅龙《明史》狱、戴世南《南山集》狱,雍正时吕留良、曾静狱,乾隆时胡中藻狱。甚至有人作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也被诬以“清风”是影射清朝统治者而被处死。此外还严订学规、碑文压制士人,钳制思想。如顺治所颁《卧碑文》即规定:“诸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不许上书陈言”,“不许立盟结社”等。

(三)教育制度

清代教育基本承袭明制,但有所发展。

1.中央官学

(1)国子监又称太学。置祭酒,司业总理监务,博士,助教负责教授。学生分为:临界生,直接招录而来,包括优监、荫监、例监;贡生,即地方贡选而来,其中包括六类,岁贡,每年地方贡献;恩贡,国家遇有庆典时,地方选送;拔贡,地方临时选拔的;优贡,与拔贡基本一致;副贡,从乡试副榜中挑选;功贡,是有一定功劳者。

(2)算学馆。隶国子监下,选取满、蒙、汉等优秀子弟学习算法等自然科学。

(3)俄罗斯学馆。隶国子监下,俄中陆上接壤,交往频繁,俄罗斯多遣贵族子弟到清朝学习语言文字,故设此学。

(4)贵族学校。京师内还设有专为满洲贵族子弟学习的觉罗学、宗学、旗学等,名目繁多,常有变化,不及细述。

2.地方官学

清代地方官学有府学,州学,县学,统称儒学,乡间还有社学、义学、私塾等。此外还有专门学校,如商学、卫学、土司学等。管理人员为府有教授,州有学正,县有教谕,各学均设训导。省里则有提学使司,长官为提学学正,执掌全省教务。

3.书院

明末,书院多成为士人议论时政,针砭时弊的场所,故清初书院多废,清中叶才有所恢复,令各省于省会建书院一所,实为各省之“大学”,府、州、县书院相继恢复,实为中、小学,不过清代书院已变为官立学校。

(四)颜元的教育思想

1.生平与思想

颜元(1635—1704年)号习斋,自称思古人,直隶博野人。少时家贫,父闯关东,母亲改嫁,自己为人养子,但聪明好学,中秀才后,即弃举业,一面躬耕,一面教学,白天辛劳,夜间苦读。初崇程朱理学,祖母逝,守孝中连病带饿,几不能支,遂疑封建礼教,从此思想转变,批判程朱理学,认为物质的气为第一性,精神的理为第二性,“若无气质,理将安附!”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代表作为《四书正误》等。

2.教育目的

颜元提出“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六经、兴礼乐”的政治纲领,据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利济苍生”的圣人,“兴礼乐以化民”的通儒,即培养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人才。

3.教育内容

颜元的教育内容分为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军事体育教育三部分。知识教育除传统的经史、礼乐、诗文外,还包括天文、地理、工学、农学、水学、火学等自然科学,这很有进步意义。道德教育指传统的儒家的纲常礼教。军体教育包括兵法、战法等,总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4.教育方法

颜元重视习行,即实习和执行。他认为除了理论学习外,还应边学边做,从实践中获得真才实学。

八、近代前期的教育(1840—1864年)

(一)概 述

清王朝自康乾盛世后,至道咸年间逐渐走向衰落,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封建文化教育走到尽头,社会矛盾尖锐,加上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整个封建社会呈现出衰败的景象。

(二)封建教育的没落

1.官学衰落

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封建教育日益空疏。国子监管理混乱,监生不再“坐监”,仅初一、十五来监听讲。地方儒学成为科举的附庸,很少真才实学者,出现了“师无所谓教,弟子无所谓学”,“徒存学校之名,不复学校之实”的现象。

2.科举腐朽

每次科考出题均依“四书”“五经”,内容已尽,就出偏题、怪题。八股文体死板僵化,因文化专制,学生不敢独立思考,只埋头故纸堆中,追求功名利禄而已。更有甚者,无须科考,出钱捐资即可得监生、贡生、举人等功名。

3.学术沉闷

由于统治者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实行愚民政策,严禁新思想、新观点,知识分子噤若寒蝉,缄口结舌,导致学术空气死气沉沉,万马齐喑,如龚自珍所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三)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思想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面临内部人民的反抗,外部列强的侵略,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改革派,他们在文教方面提出了一些进步的主张。

龚自珍:号定庵,浙江仁和人,进士出身,官至礼部主事,因不满现实,辞职南归,讲学于丹阳书院。他主张面对现实,实行“更法”“改图”,认为“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靡”,反对空疏的教育,主张经世致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龚自珍成为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梁启超曾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

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进士出身,官至内阁中书。他目睹清王朝的衰落,主张改革,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以抗击侵略,改变教育界的沉闷空气,讲求实效,学以致用,成为近代教育史上“中学与西学之争”的开端。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人,进士出身,官至总督、钦差大臣。林则徐重视教育,曾任乡试主考,提出选才的标准是“有志于学,求副实用”。鸦片战争期间,不拘泥于中学、西学,经常派人了解西事,翻译西书,阅读西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曾主持编辑《四洲志》一书,介绍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政教历史,风土人情,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四)太平天国的教育

1.批判封建教育

洪秀全、冯云山创立拜上帝教,把反清思想与先秦儒家的大同思想、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互相糅和,树立独一真神——皇上帝,否定传统的神仙皇帝。太平天国还否定孔子的权威,认为“孔丘教人之书多错”,并拆孔庙,毁其牌位,宣布孔孟之书为“妖书”。成立删书衙门,删改“四书”“五经”,这是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斗争的一面,当然不彻底,如三纲五常、等级制度等均沿袭下来。

2.新的文教政策

(1)平等教育。太平天国规定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可接受教育。每25家为一两,每两设一礼拜堂作为学校,两司马既是基层官吏,又是教师,儿童天天受教育,成人每周受一天教育。

(2)革新内容。天国与过去不同,教育内容不用四书五经,而是新编教材《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真命诏旨书》《三字经》《幼学诗》《御制千字文》等,结合革命实际,赋以新的内容。当然也有封建残余,如宣称“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妻道在三从,莫违尔夫主”,等等。

(3)改革文风。太平天国提倡新的文风,主张“文以纪实”“言贵从心”,反对浮言巧语,无病呻吟。根据简化、避讳的原则,简化、改造文字,如国改,辛亥改辛开,癸丑改癸好等。

3.改革科举

太平天国为选拔革命人才,也行科举制度,但做了较大改革。考试分三级:县试取秀才,乡试取举人,会试取状元;会试又分天王主持的天试,东王主持的东试,北王主持的北试。内容以新编教材为依据。考生不论出身、贫富、尊卑、贵贱,尤其开了女科,这是史无前例的。

太平天国的教育改革,冲击了封建旧教育,基本上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利益。后期洪仁甚至还提出过某些资本主义教育的主张,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九、近代中期的教育(1864—1898年)

(一)概 述

19世纪60年代,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革命的打击,清王朝内外交困,其统治摇摇欲坠,统治集团内部以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先后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文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新措施,如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兴起了洋务教育。

19世纪末,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戊戌变法维新运动。为了培养维新人才,他们开办新式学校,进行教育改革,大力提倡西学,一时间,西学颇为兴盛。

(二)洋务教育

1.办新式学堂

洋务派为了培养洋务人才,大举兴学。他们先后办起了各类学校,第一类为外语学校,主要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广方言馆、湖北自强学堂等;第二类为军事学校,主要有福州船政学堂、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第三类为技术学校,主要有江南制造局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江南矿务学堂、湖北采矿学堂等。这些学校属于中等专业性质。

2.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除了在国内培养洋务人才外,还积极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军事技术。1872年,曾国藩、李鸿章等奏准清廷,选派幼童赴美学习,这是我国近代选派留学生之始。后来又陆续选派留学生赴法、英等。留学生中出了不少人才,著名的有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后任国务总理的唐绍仪,任海军总长的萨镇冰等。

(三)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1837—1909年),号香涛,直隶南皮人,出身进士,先后任总督、军机大臣,兼管学部,总揽全国教育大权。张之洞为官数十年,一贯重视教育,曾主办两湖书院,兴办洋务学堂,撰有《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持制订近代第一个新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晚年力主废除科举。

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说:“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为旧学,西政西艺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一方面学习中国封建的纲常伦理,一方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和科技,反映了处于封建末世的大官僚的矛盾心理,但张之洞兴办洋务教育,制订新学制等方面是应该肯定的。

(四)维新教育

1.创办新式学校

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积极创办学会,出版报纸,创立学校等。所办学校主要有:康有为在广州办的万木草堂;梁启超等在长沙办的时务学堂;谭嗣同在湖南浏阳办的算学馆;严复在北京办的通艺学堂等,此类学校虽然中学西学兼学,但其指导思想是宣传变法维新,因此很有进步意义。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中对教育进行了改革,主要措施有:

(1)改科举,废八股。科举考试一律废除八股文体,改试策论,即允许议论时政,献计献策,上书建言。录取士人,重实学,重实政。还开财政、法律、外交、自然科学等特科。

(2)设京师大学堂。下令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由梁启超参考西方学制,制定了《京师大学堂章程》,其宗旨为培养“非常之才”。课程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为必修课,包括经学、理学、诸子学、文学、算学、一种外语等;专门学为选修课,包括工学、矿学、商学、农学、卫生学等。戊戌政变后,新政停止,京师大学堂并未停办,民国初年,改为北京大学。

(3)筹办新式学堂。各地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省会为高等学堂,府城为中等学堂,州县城为小学堂,连同地方捐办的社学、义学等一律中西兼学。此外还奖励绅民办学。除普通学堂外,还设立专门学堂,如铁路、矿务、农务、医学等学堂。

(五)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1.生平与思想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幼时即读经史,少年中秀才,17岁中举,不久入京,接触西学,曾拜康有为为师,世称康梁。1895年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先后在上海主办《时务报》,在长沙主办时务学堂。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主办《新民丛报》,大力介绍西方的思想文化,辛亥革命后,主要从事著述和讲学。著作有《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是维新运动中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宣传家,近代中国的教育家。梁启超主张变法维新,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自强自立,重视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他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2.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梁启超指出封建教育的结果是造成国民爱国心薄弱,独立性软弱,公共心缺乏,自治力欠缺。洋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也是舍翻译之外无学问,舍升官发财之外无思想。他提出国民教育的思想,即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具有坚强的爱国心、独立性、公共心和自治力,成为“特色的国民”,有能力参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斗争。

(2)变科举兴学校。他认为科举制度是“愚其士人,愚其民,愚其王公”,“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力主或废科举,或增加自然学科,或加试实学,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体系,将人的教育按年龄分为四个阶段:幼稚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内容分为文、法、理、工、农医、商、师范等科。他还主张实行义务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3)女子教育。他认为中国女子不学,是国弱的原因之一。他说:“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他大力提倡女学,认为妇女有了知识,就可就业,就可自养,且还可保种、保国。女学的内容与男子一样,农、商、医、律、格致、制造、师范诸科均可。这反映了他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进步思想。

(4)师范教育。梁启超认为师范教育是各种学校教育的基础,所谓“师范学校立,群学之基定”。师范学校应办在各学校之前,尤其要优先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以为整个教育打好基础,他还提出教师要热爱教育,具有对教育的浓厚兴趣。他认为教师一面教育人,一面受教育,因此别的职业只是一种兴趣,而教师则是两种兴趣,即教与学的兴趣确有见地。

十、近代后期的教育(1895—1919年)

(一)概 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义和团运动的打击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缓和社会矛盾,被迫于1901年推行“新政”,其中对教育做了一些改革。

1894年兴中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迅速兴起,革命派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也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掀起了反封建的斗争,开办了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学校。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各国在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加强了文化教育的侵略。

(二)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1.废除科举制

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至清末,已存在一千多年,科举教育已空疏无用,弊端丛生,早受抨击。维新运动中即废八股文,改试策论。清廷“新政”中,又逐渐减少科举录取名额。至1905年,在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的奏请下,清廷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至此科举制度最后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中国封建旧教育在形式上的正式结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建立“新学制”

1902年,清廷颁布系统的学校制度,将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此年为壬寅年,故称“壬寅学制”,但此学制并未执行。1904年初又颁布一个学制,称“癸卯学制”。此学制分教育为三段七级,即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三级共13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仅设中学堂一级,共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学堂、分科大学和通儒院三级共十二年。“癸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明令颁布并正式实行了的完整学制。

3.设立教育行政机构

历代教育行政机构为国子监,但有时国子监又为学校,故不统一。1905年,清廷正式建立教育行政机构,中央为学部,长官为尚书,下有左右侍郎等,掌管全国教育;各省为提学使司,长官为提学使,掌管全省教育,府厅州县为劝学所,长官为总董,掌管本地教育,州县以下为学区,设劝学员,管本区教育。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教育行政机构。

清末“新学制”各项措施虽有一定意义,但其教育宗旨仍然规定“忠君、尊孔”,因而仍属封建旧教育。

(三)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1.批判旧教育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其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大力批判旧教育。他们指出,旧教育是奴隶教育,旧学堂是奴隶学堂,旧教科书是奴隶教科书,其目的在于培养封建社会的奴隶,使其无人格、无精神。革命派主张学习西学,包括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拔去奴隶之根性,进为中国之国民”。

2.创办新学校

(1)爱国学社。蔡元培等创办于上海,蔡元培任总理,吴稚晖为学监,章太炎等为教员。师生在校可以高谈革命,畅言无忌。所设课程多与革命有关,如讲历史须讲法国革命史、美国独立史,讲理化须讲炸弹的制造方法,体育课则重视军事训练。

(2)爱国女校。蔡元培创办于上海,并自任校长。该校提倡男女平等,妇女独立,为革命培养了不少女性人才。

(3)大通师范学堂。光复会领导人徐锡麟等创办于绍兴,后由女革命家秋瑾主持。该校名为培养小学体育教师,实为训练革命人才,重视军事教育,购有枪支弹药。后来秋瑾准备率领学生进行起义,遭到清军镇压而失败。

(四)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建立南京临时政府,不久成立中央教育部,蔡元培为首任教育总长,随即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改革。

1.发布改革令

1912年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宣布废除以忠君、尊孔、读经为中心的封建教育,根据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培养共和国民。旧教材停止使用,读经科一律废除,可以男女同校等。教育部下设六司,即普通、专门、实业、社会、礼教、蒙藏等司,分管全国教育事业。

2.颁布新方针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规定各级学校须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四项教育。

道德教育:就是德育,培养学生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念。

实利主义教育:就是智育,教育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军国民教育:就是体育,使学生有强壮的体魄。

美感教育:就是美育,给学生基本的音乐、美术等的训练,以陶冶思想。

3.制定新学制

1912年、1913年先后颁布学校系统令,重订学制,统称“壬子癸丑学制”,将教育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大段,小学之前有蒙养院,大学之后有大学院,可以男女同校,或者另设女校。普通教育之外还有相当于大专的专门教育、师范教育和相当于中专的实业教育。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教育改革,它基本上否定了两千年的封建教育,为后来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1.生平与教育活动

蔡元培(1868—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光绪进士。早年投身维新运动,后来转向革命。在上海建立爱国学社、爱国女校,曾任中国教育会会长。中华民国成立,出为首任教育总长,改革旧教育,创办新教育。袁世凯复辟后,辞职不干。五四运动前后,任北京大学校长,积极营救运动中被捕学生。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日本侵华后,曾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后移居香港,并逝于港。蔡元培一生,多次留学欧美,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和教育领导工作,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制定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他说国民教育的目的,应该养成“健全的人格”,即德、智、体、美平均发展,德育,即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智育,即教授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体育,即教导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美育,即进行音乐、美术、游戏、手工等教育。此方针在于否定了千百年的封建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有着历史的进步意义和现实意义。

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他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他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应该允许各种观点并存,学术自由,各派竞争,以利于造就学识渊博、全面发展的人才。他先后聘请了各派代表人物和学者名流到北大任教。如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胡适、马叙伦、李四光、马寅初为教授,李大钊、鲁迅也去兼课。甚至也请思想保守甚至反动的人,如拥袁派刘师培、清朝遗老但又精通英语曾把“四书”译成英文的辜鸿铭等到北大执教。在其思想指导下,当时的北大确为网罗众家的学府。

4.教育独立

他认为教育是发展个性、培养人才的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根据当时政党纷争、政权变幻的时局,认为教育若是政党控制,则变来变去,难有成效。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他提出把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一中心大学,管理区内全部教育,政府不得干预,而由教育家组成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此外,学校不得设神学课,不得请传教士任教。蔡元培关于教育独立、脱离政治、脱离政党、脱离宗教的主张,在当时条件下有着进步意义。

(六)帝国主义教育

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除了在军事、政治、经济上侵华外,还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表现在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方面。

1.开办教会学校

1839年,美国传教士布郎在澳门(后迁香港)创办马礼逊学校,这是中国最早的教会学校。课程设置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容闳即为该校首批学生之一。1844年,英国传教士爱尔德赛在宁波创办宁波女塾,是为中国最早的教会女学。之后基督教、天主教在华办学日渐增多。

2.庚款兴学与教会大学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亿元,此即“庚子赔款”。列强为了以华治华,美国将庚款之半“还赠”中国,以资筹办大学和派留学生。1911年,北京设立“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即今清华大学的前身),开始派遣留学生。自此以后,列强陆续在华兴办教会大学,要者如北京的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广州的岭南大学、华南女子大学;成都的华西大学等。列强在华办学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等华人”和“中国领袖”,以便影响、控制中国。有位美国大学校长直言不讳地说:“哪个国家能够教育年轻的中国人,哪个国家就能够在精神上取回最大的收获。”

3.中华基督教教育会

列强各国为了组织、管理在华教会学校,纷纷在华成立教育机构,如“教科书编纂委员会”“中华教育会”等,1915年正式成立全国性的“中华基督教教育会”,将中国分为八个省区,每区设一教育会,掌管该区教会教育大权。

十一、现代前期的教育(1919—1931年)

(一)概 述

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7年国共分裂,进入十年内战时期。这一时期,马列主义的教育思想也传入中国,当时的教育基本上分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教育和国民党领导的教育两部分,二者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二)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内战时期的教育

1.马列主义的传播和留法勤工俭学活动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民主和科学,以反对专制和愚昧。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教育原则如平民教育、劳动教育、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相结合等思想也传入中国。一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接受了这些思想,一方面在国内积极开展新型的无产阶级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组织人们到欧洲去学习马克思主义,考察西方社会,发起留法勤工俭学活动。此活动在五四前后达到高潮,参加者共1600多人。他们在法国边工作,边读书,大大提高了思想觉悟,回国后不少人走上革命道路,其中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蔡畅等成了著名的革命家。

2.两党早期的教育纲领

1922年共产党举行“二大”,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关于教育方面提出了“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的主张。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关于教育方面提出“男女平等,教育普及,提高经费,保障独立”等。同时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

3.两党干部学校的创立

湖南自修大学:1921年毛泽东创办于长沙,主持人是何叔衡,学习内容为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学习方式是自学和讨论,学员共24名。

上海大学:1922年创办,校长先后为于右任、邵力子。教员如瞿秋白、蔡和森、任弼石等,下设社科院、文艺院及附属中学三部分。

农民运动讲习所:1924年创办于广州,首期主任为彭湃,后来毛泽东任过所长,课程有革命基础知识、农运理论与实践、军事训练等,学习期限约一至三个月。1927年初曾在武汉设立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黄埔军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创办于广州黄埔,总理为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军事顾问加伦将军。教员有叶剑英、聂荣臻等。军校分为工兵、骑兵、宪兵、辎重兵等科,附设五个分校和两个教导团。前四期共毕业近五千人。1927年以后军校停办。

(三)十年内战时期的教育

1927年国共发生分裂,共产党被迫转入农村,成立了许多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进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教育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国民党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推行三民主义教育。某些资产阶级教育家进行了乡村教育的实验。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革命觉悟和文化水平,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识字运动,同时还创办了各类学校,以培养革命干部。

红军学校:1931年创办,校长兼政委为叶剑英,主要培养红军骨干,后与苏维埃大学合并为红军大学。

苏维埃大学:1932年创办于江西瑞金。日后规模扩大,分为马克思主义大学、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部分。

红军大学:1933年,红军学校与苏维埃大学的军政部合并而成,下分指挥、政治、参谋三个系,培养营、团级干部。后随红军长征,发展为抗日军政大学。

2.国民政府统治区的教育

(1)三民主义教育的宗旨。1923年,南京国民政府根据三民主义而确定了教育宗旨:“(一)恢复民族精神,以实现民族主义。(二)灌输政治知识,以实现民权主义。(三)养成劳动习惯,以实现民生主义。”后来又指出:“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这是国民党办教育的总方针。

(2)教育行政制度与学制系统。1928年,国民政府在中央设立教育部,下分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蒙藏教育、华侨教育、总务等司。省设教育厅,县设教育局。

学制系统则分为五级:幼稚园;小学,又分为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中学,又分为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大学,又分为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研究院等。

(3)乡村教育运动。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问题的关键,人口众多,生产落后,经济不发达,文化素质较低。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企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通过乡村教育,来改变广大农村的落后状态,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掀起了乡村教育运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黄炎培等为此做了很大的努力,由于各种原因,乡村教育难以奏效。

(四)鲁迅的教育思想

1.生平与教育活动

鲁迅(1887—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时入私塾,后入江南水师学堂、江南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留学日本,先在仙台医专学医,后到东京改学文学。1909年归国,先后在杭州、绍兴的中学任教。民国成立后,应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临时政府任教育部部员,后随迁北京,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十分不满。从1920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课。因参与“女师大学潮”,遭北洋军阀政府“通缉”,被迫于1926年到了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和教授。“四一二政变”后,愤然辞职,到了上海。最后几年鲁迅成了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2.教育目的

鲁迅猛力地批判了旧教育,指出旧教育是只许学生埋头读书,不许过问国家大事,只许逆来顺受,不许稍事反抗,是一种“兔子式的教育”。他说,“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而施以兔子式的教育,每当大难临头,唯有逃跑而已。他主张新教育应当培养“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猛士”和“闯将”。至后期,更明确地提出教育要培养“革命人”,他说:“为革命起见,要有‘革命人’。”

3.教育青年

鲁迅一生,在教育青年上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深信,青年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栋梁,他说:“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因此,他随时随地用文学、讲课、讲演等各种方式,向青年揭露现实的黑暗,教导青年要成为叛逆者、革命者。并以自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以青年为榜样。要求青年要有彻底革命的毅力,有痛打“落水狗”的勇气,有“韧性”的战斗精神。在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革命青年,鲁迅指导他们冲锋陷阵,呼啸前进。

4.教学方法

鲁迅执教多年,经验丰富,他的教学引人入胜。

首先,重视科学研究。他把科研作为教学的基础。如为了讲授小说史,他深入钻研了大量资料,编写成《中国小说史略》,把自己独到的见解介绍给学生。

其次,既教书又育人。他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以自己的思想、信仰和感情去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颇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

再次,培养学生能力。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不搞填鸭式,而是重点讲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十二、现代后期的教育(1937—1949年)

(一)概 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共产党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实现了抗战教育。

国民党统治区采取了些应变措施,但也推行复古主义和法西斯教育,为其战后发动内战做准备。

在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区则实行奴化教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6年,第三次内战爆发。经过三年的战争,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

这一时期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成熟和发展的时期,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结束的时期。

(二)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教育

1.抗战教育的方针

1937年8月,共产党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教育的纲领是:“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行普通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即整个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着抗日救国这个总目标,大力培养抗日所需的干部,大力提高抗战队伍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抗战教育的学校

抗日军政大学:1936年创办于革命圣地延安,校长林彪,后继者为徐向前,具体主持校务的是副校长兼教务长罗瑞卿。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课程主要有政治课、文化课和军事课。任务是培养抗日的军政干部以及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后又在各根据地办了12所分校,先后培养了20多万名军政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创办,负责人为吴玉章、周杨等。办学目的是培养抗战艺术干部。设有戏剧、音乐、美术、文学等系,课程为必修、专修、选修三种。必修的有政治课;专修的即专业课,如戏剧系的戏剧概论、导演术、表演术、化妆术等;选修的如外语课。

延安大学:1941年成立,下辖行政学院、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等,是解放区第一所工、农、文、理、医、艺综合性的高等学校。

此外延安及各根据地还有其他院校及中等、初等教育的学校。

(三)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

1.国民政府教育上的应变措施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战场节节失利,平津京沪相继陷落,被迫迁都重庆。教育上将一些学校纷纷迁往后方,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迁往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院、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师迁往陕西城固县组成西北联合大学等,以使师生不致流失,保存高等教育的实力。

2.法西斯主义的教育

抗战爆发后不久,蒋介石对全国各级学校校长发出训勉,要使教育“统一国民之目标,健全国民之思想”。并在全国教育会议上亲定“礼义廉耻”为共同校训。随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要求青年“心领袖之心,行领袖之行”。宣传“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企图把全国“统一”到国民党的“一个党,一个政府,一个领袖”那里去。

(四)敌占区的殖民地奴化教育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的需要,在其占领区大肆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占领东北初期,封闭了全部大学和半数以上的中学,企图消灭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后来恢复了一些学校,但却实行“日满共学制”,即每所学校中中国学生仅有三分之一,把中文称为“满语”,反把日文称为“国语”,取消中国的历史、地理课,强迫学生进行各种劳务和军训。学生每日必须诵读满洲皇帝溥仪的“即位诏书”,恭行“最敬礼”。向“建国神庙”参拜,祈祷日军“武运长久,战殁英灵”等,其目的在于强迫中国人成为日本的臣民,使其殖民统治长治久安。

(五)解放区的教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共双方进行和平谈判,但最终未能避免内战。1946年内战爆发,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其教育也奄奄一息,而解放区的教育却蓬勃发展,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人才。

当时所办的学校主要有华北解放区的华北大学,华中解放区的山东大学,东北解放区的东北大学等。全国解放前夕,各大行政区又设立了人民革命大学,主要招收知识分子,结业后分配到各个岗位上。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教育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六)吴玉章的教育思想

1.生平与教育活动

吴玉章(1878—1966年),名永珊,四川荣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清朝末年,他曾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组织同盟会。辛亥革命时领导了四川的内江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任总统府秘书。后来留学法国,与蔡元培等发起和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活动,接受了马列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曾在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工作。1938年回国后被选为党的中央委员,先后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华北大学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为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并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

2.教育为政治服务

吴玉章认为教育必须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战争年代要为革命战争服务,和平建设时期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并提出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教育总方针”,主张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完整体系。

3.严格要求学生

他谆谆告诫学生,必须牢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的思想,既要学好政治,又要精通业务,努力做到又红又专。他说:“做学问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要广博,要精深。”

4.关心爱护教师

他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较高的水平。他特别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常听青年教师讲课帮助他们修改讲稿,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本文为作者所编教学大纲,云南大学历史系1993年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